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无线电工程》2019,(1):63-66
散射通信链路的站址选择高度依赖于链路的地形地貌,而传统的预计方法只能借助于纸质地图的图上作业,因此存在效率低下、准确度差的缺陷。针对这一不足,拟借助国产化地理信息平台,开发辅助功能软件。基于国产Super Map 7C,对组件和应用接口进行开发,设计了软件,对散射链路剖面数据和链路分析数据进行图形化表示和集成应用,为散射链路的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散射通信的战术化应用成为可能。应用结果表明,软件可以较为准确地为用户选择散射通信站址。  相似文献   

2.
针对散射通信传输损耗短期预测问题,提出了通过大气参数对散射链路传输损耗进行短期预测。根据散射通信特点,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建立了基于气象预报(对温度、湿度和气压的预报)的散射通信传输损耗短期预测模型。通过建立典型散射通信链路,获取大量链路传输损耗及气象数据,进而对传输损耗短期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分析其预测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依据散射链路的气象参数对其传输损耗中值进行较准确的短期预测,可用于指导战术散射通信链路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非视线激光大气散射通信,根据米氏散射理论,建立了非视线通信链路模型,研究了1.06m激光的大气散射通信技术,分析了激光接收功率、激光发射功率、激光发散角、接收视场、探测器灵敏度、发射机倾角、接收机倾角、大气衰减和通信距离的关系,并搭建了试验原理系统,进行了1km距离的散射通信试验,获得了激光散射信号。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采用波长为1.06m的红外激光进行信号传输,有望实现远距离的大气散射通信。  相似文献   

4.
主要阐述8GHz散射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线性调频扩频信号以及分离多径接收的合理性。对线性调频信号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分离多径技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以实际工程为例,给出了实测的通信链路试验波形和试验结果,用以说明扩频、分离多径技术应用于8GHz散射通信中获得的显著效果。实践表明,该系统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远程散射通信应用需求日益增加,然而通过实测验证,目前的传输损耗预测方法在超远程散射链路预测方面存在较大偏差.文中基于ITU-R P.617-3(China-ZHANG)方法针对超远程散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适用于超远程散射链路的传输损耗修正预测方法.通过多条实际链路测试验证,证明了该修正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超远程散射通信系统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强若馨  赵尚弘  王翔 《半导体光电》2013,34(6):1027-1031
针对不同海拔的大气散射区域对紫外激光单次散射链路的影响,综合考虑气压、温度及臭氧浓度三个因素,对紫外光单次散射链路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首先计算紫外激光通信系统在0~28km高空范围内的链路损耗。其次,在链路损耗最小条件下,分析通信距离、通信终端仰角以及发散角三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收发端设置在高空0~15km的链路损耗较低,15~21km的链路损耗剧增。发射端仰角和通信距离的增大分别导致链路损耗增加;损耗最小时,发射端仰角与发散角近似呈线性关系,通信距离对该关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多向散射通信系统集成度高,通信链路多,是拓展散射通信组网应用的重要工程技术。针对以多向散射进行组网传输的指挥通信网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通信覆盖范围、传输实时性、传输可靠性、快速接入4个方面对其通信保障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蓝牙语音网络通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蓝牙网络的构成和通信机制;从理论上研究了微微网的语音通信中点对点与一点对多点通信,分析了同步面向连接(SCO)链路的配置;对于蓝牙散射网的语音通信,根据蓝牙协议和散射网的特点分析了其实现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郜金刚 《无线电工程》2009,39(11):55-57
介绍了慢衰落自适应散射系统中自适应技术的基本思想,讨论了一种速率自适应业务终端的设计思路,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实现方案。速率自适应技术是一种链路自适应方法,分析信道质量状况选择最佳的数据发送速率,对于支持多种速率传输的无线系统来说,采用速率自适应后能够在很好地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地增大吞吐量,提高无线链路的利用率,更好地利用变参信道的有限带宽。  相似文献   

10.
流星通信链路的流星辐射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流星前向散射通信链路和黄道坐标系统的关系,推导出偶发流星日心分布到地心分布密度的转换过程,得到了偶发流星的理论辐射分布(SporadicMeteor Radiant Distribution)模型.并运用该理论预测模型建立了一通信链路上空流星辐射分布,同时对可用流星率进行预测并和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比较一致,为流星通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简要介绍对流层散射通信工作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散射通信在岛屿中的应用优点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一种应用在岛屿间的散射通信设备组成、原理及采用的关键技术,着重对采用的两项关键技术进行了仿真和测试,特别是通过对实际散射通信链路传播特性长期测试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在某岛屿地区的对流层散射传播的新特性;最后,对后续岛屿散射通信站的建设要求进行了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字对流层散射传输技术新动向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流层散射通信以其独特的魅力广泛应用于世界军事通信领域。2006年8月美国三大公司利用TM-20新型高速散射调制解调器成功地联合演示了传输速率高达40Mbps的Ku波段散射超视距通信试验,这一重大里程碑事件再次掀起了散射通信研究的新热潮。对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技术的发展动向展开了综述,重点针对TM-20的技术体制和应用进行了分析点评,给出了大容量散射传输适于近距离通信应用的工程结论。  相似文献   

13.
对流层散射通信信道为时变多径信道,当飞行器飞越散射通信链路会导致飞行器衰落。针对飞行器衰落,提出了一种收敛速度快、跟踪能力强、数值稳定性高、复杂度低的快速自适应均衡算法——基于选择更新的累积误差递归最小二乘自适应均衡算法。根据指数加权最小二乘准则,推导出累积误差递归最小二乘算法,依据共轭斜量算法提出抽头系数选择更新准则。均衡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快速自适应均衡算法不仅复杂度低,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均衡器克服信道时间衰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使用2付发射天线、2付接收天线和2个发射频率的传统散射通信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散射通信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方案,可以在保证4重分集的情况下提供2倍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出的MIMO技术方案只需在发射端增加2部发射机,不需改变接收机的射频支路结构,具有实现简单的优点。仿真表明,提出的MIMO技术方案在无信道编译码时的误比特率(BER)性能比相应的传统分集系统性能恶化约1.9dB,在进行(64,57)(64,57)Turbo乘积码编译码时的性能恶化只有1.6dB,因此,与使用单独的2套传统分集系统提供2倍的数据传输速率相比,分别具有1.1dB和1.4dB的功率增益,而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散射通信在海洋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层散射通信凭借其单跳跨距大、传输容量大、架设方便、经济实用等优势在海洋石油通信中得到青睐。首先分析了散射通信技术在海洋石油开采应用的优越性,然后介绍了海洋石油散射通信设备的组成及关键技术指标,最后分析并给出了散射设备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偏远山区应急通信需通过无线传输手段解决。由于山峰等障碍物对无线电波的阻挡,使得微波、超短波等通信手段应用受到限制。对流层散射具有跨越一定障碍物的通信能力,有可能用于山区中通信。传统散射使用条件是基于低仰角,本文主要讨论了高仰角、近距离情况对流层电波传播损耗,通过大量实际线路测量和理论分析,验证了散射通信用于跨越近距离障碍物的可行性,在现有散射传输损耗预计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的高仰角散射传播损耗预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流层散射信号的循环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对流层散射通信的接收信号的形式。提出了对流层散射通信信号的循环谱分析算法,并给出了散射通信常用的调制信号形式(带内两频QPSK)的循环谱相关函数和循环谱密度函数。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对算法在散射QPSK信号在无噪声和信噪比为0dB时的计算结果。仿真结果证实,循环谱相关分析方法是进行对流层散射通信信号的最佳谱分析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种适于散射自适应选频通信的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流层散射信道的时变衰落特性,提出了散射自适应选频通信的技术思想,分析了其可行性以及相对传统分集接收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使用自适应选频通信方式,可以集中所有发射功率在最佳频率上发射信号,避免传统分集技术使用固定频率发射信号衰落时产生的信号功率浪费。散射自适应选频信道,可以看作是能量和带宽双受限信道,通过对多种信号形式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分析,提出了自适应选频散射通信的信号形式选取原则,分析结果表明α=0·6时的IJF-OQPSK信号形式非常适合于散射自适应选频通信。  相似文献   

19.
海岛散射通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诚  鞠茂光  朱华进 《通信技术》2010,43(12):152-154
散射通信技术是利用通信波束在高空10~12 km以下对流层中产生的散射现象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单跳传播距离远、传输容量大、传播信道可靠稳定,被广泛用于中远距离无线通信中。由于海岛通信对通信信道和通信设备的特殊要求,近年来随着散射通信技术的日趋成熟,散射通信开始大量应用于海岛无线通信中。从海岛散射通信的理论依据、关键技术和端站建设要求三个方面对海岛散射通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