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后路椎间盘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技术改进及处理要点。方法:采用MED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隐窝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13例,随访3~12个月,疗效评定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合理选择患者,配合应用改良工具,MED技术可用于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精准、微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本组15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椎板开窗切除髓核5例,半椎板切除及椎间关节内侧部分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管松解髓核摘除7例,全椎板切除及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松解髓核切除3例。结果:随访1~3.5年,优良11例,差4例,差者全部为椎板开窗摘除髓核,远期疗效差。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伴有腰椎管狭窄,手术必须进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侧隐窝扩大,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松解。  相似文献   

3.
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宁夏自治区第二医院骨科(756000)王海荣李敏皋51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病例和32例全椎板切除1例关节或双侧关节突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均经6月~7年的随访。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腰神经根管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 (METRX)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方法 :用该手术系统经后路椎板间隙入路行病变部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 ,神经根粘连松解 ,神经根管扩大 ,以及肥厚黄韧带切除 ,侧隐窝狭窄扩大 ,局限性椎管狭窄的扩大 ,冰盐水 ,透明质酸钠局部应用等方法。结果 :本组 5 4例 ,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 :优 42例 (77.8% ) ,良 9例 (16.7% ) ,可 2例 (3 .7% ) ,差 1例 ,优良率 94.5 % ,术后无椎间隙炎及切口感染 ,无腰肌血肿及腹腔血管损伤 ,无神经根损伤 ,无复发。术后神经根性症状未缓解 1例 ,因神经根与后纵韧带粘连分离困难转为开放手术 2例 ,硬脊膜囊裂 2例 ,1例因硬膜破裂而致伤口愈合不良 ,再次缝合愈合良好。结论 :经后路椎间隙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根减压充分、髓核摘除较彻底 ,并可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 ,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椎管内干扰小 ,术后卧床时间短 ,恢复快等优点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自1996-01-2000-10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现对术中及术后出血相对较多的20例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3-65岁,平均41岁。有外伤史8例。病变部位:腰4、5椎间盘突出12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6例;腰4、5合并腰5骶1间盘突出2例。上述病例均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且经CT及MRI检查确诊,保守治疗无效者。1.2 手术方法 (1)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例出血300ml(含术后引流出血)下同;(2)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2例,出血500ml;(3)腰5全椎板切除 髓核摘除 双侧神经根管扩大3例,出血量在600-950ml以…  相似文献   

6.
吴正运  刘臻 《农垦医学》2000,22(2):92-93
腰疼伴有下肢疼痛麻木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 ,大多为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所致 ,而中老年患者往往伴有椎管的狭窄。我院自 1 992年开始对 6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减压治疗 ,收到了良好效果 ,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4例 ,男性 51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45~74岁 ,平均年龄 55岁。L4~L5 平面 41例 ,L5~S1平面 2 3例 ,均有椎间盘突出伴有神经根管狭窄。其中双下肢均有症状者 5例。病史 :1~ 1 2年 ,半椎板减压 59例 ,全椎板减压 5例。1 .2 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表现为下腰疼伴有下肢疼痛、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开窗法髓核摘除术,对伴有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同时予以扩大侧隐窝、松解神经根管。结果本组无神经根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经过6个月以上的临床观察,表明采用开窗法髓核摘除后,患者创伤小,功能恢复迅速,未发生下腰椎不稳,优良率达96.5%。结论使用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较少干扰下腰椎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开窗法髓核摘除术,对伴有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同时予以扩大侧隐窝、松解神经根管.结果 本组无神经根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经过6个月以上的临床观察,表明采用开窗法髓核摘除后,患者创伤小,功能恢复迅速,未发生下腰椎不德,优良率达96.5%.结论 使用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较少干扰下腰椎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术前诊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探查发现有神经根管狭窄的发病病例。探讨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短期、近期和远期疗效的意义,探讨是否将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常规步骤。方法将328例术前诊断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髓核摘除术组(A组)160例和髓核摘除并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组(B组)168例。对A组病例只行髓核摘除术,而B组病例在行髓核摘除术后。常规探查神经根管,若发现有神经根横向移动(1cm.或神经根管入口厦中间狭区骨性或软组织性压迫,则给予切除压迫物,骨性神经根管潜行扩大。通过短期(1月内)、近期(1年内)和远期(1~15年)随访、观察和分析,评价疗效。结果A组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短期90%,近期88%.远期84%;有36例(23%)患者在0.5-5年间接受二次椎间盘手术。其中28例原因为神经根管狭窄。B组168例术中发现88例(52%)有不同程度神经根管狭窄,且均为年龄40岁以上、平均病程5.8年的患者;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短期98%,近期95%,远期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诊断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发现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发病率较高(52%),尤其40岁以上、病程较长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的同时神经根管常规探查、扩大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提高手术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报告经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分析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是特点及临床表现,发现大多数患者合并有腰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症。对其中38例随访1-6年,其中优良30例,优良率78%,在方便椎间盘髓核摘除的基础上,采用了椎板间扩大开窗术、半椎板切除术或保留棘突的全椎板切除术三种术式,并视病变情况扩大侧隐窝,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椎板间隙有限开窗显露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适应证。采用椎板间隙有限开窗显露方法对 2 6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经随访 6~ 36个月者共 2 0 8例 ,其中优 172例 ,良 2 6例 ,可 8例 ,差 2例。认为本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保证充分显露 ,完全去除病变 ,使硬脊膜及神经根彻底减压的基础上 ,尽量减少手术损伤和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 ,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相同节段同侧神经根通道狭窄者  相似文献   

12.
陈勇 《广西医学》2012,34(11):1586-1587,158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术前体检、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二次手术彻底减压并摘除残余椎间盘髓核组织。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16例患者术中证实腰椎间盘髓核摘除不彻底3例;继发或合并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9例;合并瘢痕组织粘连压迫神经根或硬脊膜囊2例;腰椎失稳2例;再手术后16例均获得随访4~24个月。术前JOA平均分为10.2分,随访时为24.5分。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优10例,良4例,可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多样,手术时摘除病变椎间盘,彻底减压,维持脊柱稳定,术后正确功能锻炼,是避免再手术的关键。对于复发患者,二次手术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4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随访8个月~5年,优良率93.8%。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伴有腰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钙化,关节突增生、内聚,以及常合并其他慢性内科疾病。因而在控制慢性疾病后,在髓核摘除的同时,应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侧隐窝扩大成形及视术中情况是否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61例后路间盘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进行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腰椎管狭窄19例。分别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开窗”减压,髓核取出术及潜行神经根减压治疗。结果 随访12-18个月,按照Nakai标准:优51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3.4%。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病人,本术式达到了减压目的,而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在发挥其优势的前提下,适应证的选择十分重要,预防手术并发症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31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中央型23例,合并腰椎管狭窄4例,侧隐窝狭窄5例,合并终板撕裂1例。全组病例均手术治疗,采用有限切口,双侧椎板间开窗,经硬膜外入路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髓核。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进行6月至5年随访。结果 优14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87.1%,手术无定位失误,近期无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无医源性腰椎管狭窄。结论 有限切口双侧椎板间开窗行中央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能较好地保留腰椎管后部结构,术后脊柱稳定性影响小,避免了术后硬脊膜与神经根粘连受压,手术创伤小,康复快,操作可行。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莫海龙  周兵  韦阁  覃刚  罗三彤 《广西医学》2012,34(8):1104+1121
目的 探讨神经根变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神经根变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0~24个月,优2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5%,VAS改善率81.2%~86.1%.结论 神经根变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较少见,通过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与髓核摘除术等。术中通过“C”臂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 ,于后正中做1~ 2个长约 1 5cm互不相连的小切口 ,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 ,钻除部分椎板 ,置入内窥镜 ,于监视器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 ,彻底解除其对硬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 本组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732例 ,随访 3个月~ 3年。按NAKAI标准评定 :优 6 40例 ,良 6 9例 ,可 18例 ,差 5例。优良率为 97%。 3例改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结论 该术式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 ,可减少创伤 ,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1月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13 3例 ,男 75例 ,女 5 8例 ,年龄16~ 5 5岁 ,平均年龄 41.2岁。病程 1~ 2 8月 ,其中外侧型突出 74例 ,中央型突出 46例 ,其中合并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3 2例。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 3 5例。腰 4~ 5椎间盘突出 63例 ,腰 3~ 4椎间盘突出 3例 ,腰 4~ 5及腰 5骶 1双节段椎间盘突出 3 2例。行单侧开窗间盘切除减压 81例 ,双侧开窗间盘切除减压 5 2例 ,其中 3 2例行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扩大成行术。1.…  相似文献   

19.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应林  张贤锋 《安徽医学》2009,30(7):774-776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34例60岁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包括开窗髓核摘除5例,半椎板切除减压突出髓核摘除6例,半椎板切除加椎间关节内侧部分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探查减压突出髓核摘除19例,全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髓核摘除术4例,其中2例伴有腰椎失稳,同时行椎弓根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访6个月-11年,疗效评定按Macnab标准,优24例,良4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2.4%。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选择半椎板切除,突出髓核摘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60岁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开窗髓核摘除10例,半椎板切除减压突出髓核摘除12例,半椎板切除加椎间关节内侧部分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探查减压突出髓核摘除38例,全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髓核摘除8例(其中4例伴有腰椎失稳,同时行椎弓根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疗效评定按Macnab标准,优48例,良8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为82.4%.结论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选择半椎板切除,突出髓核摘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