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用药的标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药品说明书,促进特殊人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我院门诊西药房常备药品说明书473份,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其他参考资料对说明书中有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用药的标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成药及外用制剂关于特殊人群用药的准确标注率不容乐观。结论:药品说明书有待完善,进一步提高特殊人群安全合理的使用药品。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网站药物说明书标注项目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药物说明书信息标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10种解热消炎镇痛和抗痛风药物被国内外10家网站的收录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暂行)及其他有关规定中对药品说明书信息标注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国内外网站对10种药物收录较全,但药物说明书信息标注存在诸多问题,国内网站平均标注6.9项,标注率29.9%,国外网站平均标注11.4项,标注率51.8%,网络药物说明书标注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国内外网站对药物的收录相差不大;国外网站对药物说明书信息标注项目优于国内网站;针对目前网络药物说明书信息标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我院儿科门诊常用中成药说明书的信息标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药品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强化儿童用药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对医院儿科门诊常用的39种中成药说明书标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中成药说明书中辅料明确的占48.72%;有明确儿童适应证的占66.67%;有儿童用法和用量标准的占64.10%;半数以上药品的安全性内容,如不良反应、禁忌、相互作用等标注不完善,药理作用明确标注者占20.51%;所有说明书中均未涉及儿童药代动力学参数。结论 我院儿科常用中成药的说明书标注信息有待完善,医疗机构应加强中成药药事管理工作,临床药师应积极开展中成药药学干预和合理用药指导,以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陈家晟 《智慧健康》2022,(5):104-106
目的 调查某三甲妇儿医院里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分析该院儿童患者临床使用注射剂的用药风险.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统计注射剂品种285种,收集对应说明书,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结果 对说明书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国产药品246种(86.32%),进口药品39种(13.68%).有儿童...  相似文献   

5.
黄群  李桃  吴秀荣 《现代保健》2010,(1):145-146
目的探讨3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调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所收集的茂名地区多家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的3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的项目是否完整,每一个项目下有无具体内容,内容是否详细等。结果37份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有3份缺少相互作用这一项,有28份无警示语,有多份说明书中仅有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相互作用项目而无具体内容;注意事项中只有9份分别特别提到了妇女和儿童的使用注意事项;用法用量中有3份提示了儿童的用法用量,有4份提示了缓慢注射,有2份提示了具体滴速,有8份要求了疗程。总体上来说,对于溶媒相关研究很少;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注意事项也极少。结论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说明书项目不够完整,内容不够规范。为提高用药安全性,仍需加强管理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鹿华彦  慕文璐  黄琪 《中国校医》2019,33(6):466-468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门诊药房165份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中有关老年人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促进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药。方法由专人负责查阅本院门诊药房正在使用和销售的药品,从中筛选出各类老年人常用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165份,收集所有数据,均采用MicrosoftExcel2013录入,并作归类分析。结果在调研的165份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信息标准缺失项排列前4位的分别为“药理毒理”(98.79%)、“药物过量”(98.79%)、“禁忌”(98.79%)、“药物相互作用”(98.18%),而未给出任何有关老年人用药信息的药品说明书占12.73%。明确给出老年人用药剂量为“老年人用药”项的占49.31%,未准确给出老年人用药剂量“老年人用药”项的占34.72%。无任何“老年人用药”项的占15.97%。结论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有关老年人的用药指导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缺失现象,给临床医师及药师指导老年患者用药参考带来难题,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中应完善老年人用药信息,确保老年人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7.
母乳是婴儿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但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的哺乳期妇女来说,往往会产生矛盾,即高血压不控制,会影响母亲的健康,而哺乳期降压药物治疗,还要兼顾母亲和婴儿的安全,充分考虑用药的风险和受益。由于缺乏临床试验数据,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常用的降压药物说明书中,都不主张用于哺乳期妇女。看到这些药品说明书,哺乳期妈妈会无所适从,她们常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哺乳期能否使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对婴儿有危害吗?要不要停止哺乳?下面就专门谈谈这些用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某院门诊38 300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分析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对各类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率、用药类型、给药途径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率为14.71%,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最多,占40.23%;喹诺酮类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数最多,占20.97%,林可霉素类超说明书用药率最高,占57.98%.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类型主要为超频次用药及超剂量用药.静脉给药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率19.15%,口服给药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率为11.20%.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率较高,医院需通过加强用药规范管理以降低超说明书用药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健康指南》2020,(1):63-65
药品具有两重性,既能治病救人,又可能对约病人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药学素养”,使药品发挥治病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1.如何正确看待药物不良反应“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诱因十分复杂,且难以预测。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病人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①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应关注药物不良反应;②老年人、孕妇、婴儿和儿童,以及罹患肝脏、肾脏疾病者,用药时须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药品说明书记载项目和内容的完整性,为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本院药房常用药品说明书380份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21%药品说明书符合标准,部分药品说明书基本项目缺失、内容不完整。结论药品说明书在不良反应、禁忌、儿童与老年人用药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调查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26  
目的了解我市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12所综合性医院4月份的4 391份出院病历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结果医院药品消耗占医疗收入55.16%,抗菌药品消耗占全部药品收入的32.66%;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62.11%,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占23.92%,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49.89%;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83 d;外科抗菌药物手术前用药占71.00%,围术期使用率为20.48%,围术期联合用药占14.50%,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96.55%,预防用药及治疗用药分别占62.37%、24.17%。结论我市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较高,医疗机构中药品仍是业务收入中重要一项内容,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2.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途径或人群等超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说明书记载范围的情况。由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性,所以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药品的用量和用法与成年人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儿科处方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情况相对普遍。随着临床医学的实践加深与快速发展,很多药品说明书信息落后于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但是对于医生来说,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有较高的职业风险,因此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关于超药品说明书使用的相关法律,加强对此类情况进行管理。另外也要监督制药企业完善药品说明书的相关信息,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有益的依据。本文主要综述了儿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现状与相关管理情况,希望能够为临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研究提供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内蒙古儿童监护人安全用药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安全用药宣教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家三甲医院就诊的12岁以下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儿童安全用药KAP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监护人的"一日三次如何用药""用药时间""饭前服药方法""饭后服药方法""发烧到什么程度应服用退烧药""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外用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存在不良反应""什么是抗菌药""是否可以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知晓率分别为29.12%、55.32%、84.02%、84.84%、77.04%、74.72%、80.78%、79.40%、55.50%、65.26%、77.28%。不同类型监护人的服药时间、发烧到什么程度用什么退烧药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5.02%的家长在儿童病情好转时马上停药;分别有53.44%、66.78%的家长在用药前坚持阅读说明书、关注有效期;13.22%的家长会自行加大药量;83.02%的监护人在患儿用药出现异常会考虑到与药物有关;只有38.82%的监护人家里经常备用抗菌药物;88.82%的监护人给儿童用药前会咨询专业人士;不同类型的监护人员对用药前关注有效期的行为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监护人安全用药认知、行为态度有待改善,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开展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宣传安全用药知识与行为,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抗菌药物用药情况,了解用药中不合理之处,促进该院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足口病住院病历,统计年龄、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抗菌药物名称、联合用药情况,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以及药品说明书等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手足口病抗生素使用率20.14%,其中二联用药占1.38%,抗菌药物前三名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阿奇霉素,主要不合理用药为用药频次不适宜、无指征用药及选药不适宜。结论该院手足口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超说明书用药特征,总结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对策。方法:2016年4月~6月门诊药房抽检处方点评125张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回顾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品种、管理情况。结果:抗菌药物56.0%,其他药物44.0%;主要针对疾病: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内分泌疾病;均符合使用规范,征询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标注有超适应证用药的原因占54.4%;涉及药物27类,主要涉及的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月经失调、失眠、先兆流产、肠易激综合征。结论:医院超说明书使用基本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月,国家食药总局发布的《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中明确表示:12岁以下儿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含可待因的药品;2018年9月,又发布《关于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的公告》,将12岁的禁止年龄提高到了18岁。可待因,又称甲基吗啡,是一种存在于罂粟中的生物碱。它可从鸦片中提取,也可用化学方法由吗啡制造,属于阿片类物质的麻醉药物。可待因有止痛、止咳和止泻的药效。它能直接抑制  相似文献   

17.
王藐 《家庭医生》2014,(5):48-48
孕妇要留意药品说明书上的“致畸”字眼,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免造成毒性反应;而哺乳期女性则要根据说明书上的半衰期,来调整哺乳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提取医院2010年7-9月急诊内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1635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抗菌药物金额、给药频次、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总计110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52%,涉及6类24个品种,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等;其中,一联用药1042张,占94.38%,二联用药62张,占5.62%,无≥三联用药.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较大,存在病原学送检率低、给药途径等不尽合理的问题,需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儿童神经系统药源性疾病(DID)的分布。方法 对1960-1997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54例儿童神经系统DID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神经系统DID中经口服和母亲服用药物所致的分别为81例和6例;引起儿童神经系统DID的药物种类系抗生素居首位,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种类多见;甲氧氯普胺是引起儿童神经系统DID的最常见药物,也是引起锥体外系疾病的最主要药物(36例),儿童神经系统DID居前3位的是锥体外疾病、癫痫和脑炎。结论 我国儿童神经系统DID较常见,应 明确小儿用药指征,杜绝药物滥用,制定个体化给药的合理方案,特别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许浩阳 《药物与人》2014,(12):301-302
目的:对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1200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抗菌处方1200例,根据药品说明书、参考文献、抗菌药物使用相关准则对处方进行分析,对平均用药金额、抗菌药物所占处方比例、药物联合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00例处方中头孢菌素类和林可霉素使用率最高;注射类抗菌处方使用占88.25%,口服类抗菌处方占8.17%,其他方法占3.58%;结论:本院儿科门诊类用药处方基本合理,某些地方存在不足,应加强临床医师的知识培训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