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HIV/AIDS患者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HIV/AIDS患者HAART免疫重建不良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经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以及Stata 16.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研究,包括21 4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线CD4细胞计数(OR=1.19,95%CI:1.14~1.24,P<0.000)、年龄(OR=1.91,95%CI:1.41~2.60,P<0.000)、性别(男性)(OR=1.62,95%CI:1.47~1.78,P<0.000)是HIV/AIDS患者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基线CD4细胞计数、性别(男性)和年龄是HIV/AIDS患者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HIV/AIDS患者感知歧视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了CBM、CNKI、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年4月的相关研究,对纳入的研究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感染途径(OR=1 316.57,95%CI:33.72~51 410.39,P=0.000 1)、身体健康状况(OR=69.17,95%CI:18.45~259.34,P0.000 1)、亲人知晓(OR=8.96,95%CI:1.84~43.74,P=0.007)、社会情感支持(OR=1.68,95%CI:1.29~2.18,P0.000 1)、HIV/AIDS相关知识(OR=2.66,95%CI:2.05~3.46,P0.000 1)以及年龄(OR=1.14,95%CI:1.00~1.28,P=0.04)是HIV/AIDS患者感知歧视的影响因素。结论非性或静脉吸毒途径感染、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将感染情况告诉亲人、获得更多情感和信息支持、HIV/AIDS相关知识丰富以及年龄较大的HIV/AIDS患者,感觉本人较少受到歧视。因此,应针对HIV/AIDS患者中存在的可控影响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减少HIV/AIDS患者感知歧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菏泽市HIV/AIDS患者ART一年后病毒学效果,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精准随访管理、进一步提高艾滋病ART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描述2011-2020年菏泽市HIV/AIDS患者ART一年后病毒学效果,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45例HIV/AIDS患者纳入分析,其中485例(75.2%)在ART一年后达到病毒抑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接受ART一年后,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1.80,95%CI:1.16~2.79)、大专及以上(OR=2.29,95%CI:1.05~5.01)的HIV/AIDS患者达到病毒抑制的可能性相对高,治疗基线CD4细胞计数≥500个/μL(OR=2.37,95%CI:1.09~5.15),免疫恢复情况较好(OR=2.21,95%CI:1.45~3.38),治疗基线无临床症状(OR=4.08,95%CI:2.43~6.86)的HIV/AIDS患者达到病毒抑制的可能性相对高;确诊后超过180天启动ART(OR=0.28,95%CI:0.14~0.57),ART期间曾漏服药物(OR=0.29,95%CI:0.12~0.67)的HIV/AIDS患者达到病毒抑制的可能性相对低。结论 HIV/AIDS患者的病毒学效果与文化程度、治疗基线CD4细胞计数、免疫恢复状况、治疗基线临床症状、确诊后启动ART的时间、服药依从性有关联,建议尽早启动ART,加强随访和治疗监测,提高依从性,促进病毒抑制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中国MSM HIV自我检测(HIVST)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17日。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共计样本量16 6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OR=1.672,95%CI:1.394~2.004)、多性伴(OR=1.598,95%CI:1.161~2.201)、双重性角色(OR=1.354,95%CI:1.149~1.595)、商业性性行为(OR=2.063,95%CI:1.533~2.779)、使用新型毒品(OR=1.701,95%CI:1.315~2.199)、有HIV检测史(OR=3.105,95%CI:2.010~4.797)、近1年HIV检测次数≥2次(OR=3.245,95%CI:2.596~4.055)和认同生理性别(OR=2.593,95%CI:1.545~4.354)是MSM HIVST的促进因素,而年龄>30岁(OR=0.683,95%CI...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HIV/AIDS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量表得分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CA),探索不同类别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为降低HIV/AIDS患者人群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感染者人数分布抽取泸州市四县三区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44份。采用LAC对HIV/AIDS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分类,对不同类别抑郁和焦虑症状组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4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309人(69.6%),年龄为(53.38±16.93)岁,抑郁检出率为20.0%(89人),焦虑检出率为14.2%(63人)。HIV/AIDS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可分为:睡眠障碍型抑郁-焦虑高发组、躯体症状抑郁-焦虑低发组、中度抑郁/焦虑-症状高发组、无抑郁/焦虑症状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抑郁/焦虑症状组相比,最近一次CD4细胞≥500个/μL(OR=1.954,95%CI:1.043~3.662)、不吸烟(OR=2.567,95%CI:1.261~5.228)的HIV/AIDS患者属于睡眠障碍型抑郁-焦虑高发组的可能性更高;周锻炼频率≤2次(OR=1.730,95%CI:1.038~2.881)的HIV/AIDS患者属于躯体症状抑郁-焦虑低发组的可能性更高;感染时长≤2年(OR=1.995,95%CI:1.036~3.841)、最近一次CD4细胞≥500个/μL(OR=1.986,95%CI:1.128~3.495)、年龄<50岁(OR=7.150,95%CI:3.859~13.248)、月收入<1 000元(OR=2.477,95%CI:1.224~5.011)和月收入位于1 000~3 000元(OR=2.939,95%CI:1.418~6.089)的HIV/AIDS患者属于中度抑郁/焦虑-症状高发组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HIV/AIDS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存在4种不同的潜在类别。可根据不同类别抑郁合并焦虑倾向的影响因素,对HIV/AIDS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2022年11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项研究,均为横断面研究,共3 57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合并衰弱发生率为34.00%[95%CI(0.22,0.47)]。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年龄[OR=1.14,95%CI(1.09,1.18),P<0.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OR=1.91,95%CI(1.73,2.10),P<0.001]、营养状况[OR=0.76,95%CI(0.59,0.93),P<0.001]、合并多病[OR=6.82,95%CI(2.26,11.37),P=0.003]、抑郁[OR=3.04,95%CI(1.81,4.27),P<0.001]。结论 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在传染病定点医院门诊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3年3月8日至4月30日在杭州市西溪医院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最近一次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 RNA,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PV23疫苗接种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的967名HIV/AIDS患者中,既往知晓PPV23疫苗124例(12.8%);认为自己需要接种PPV23疫苗320例(33.1%);近3年接种过PPV23疫苗者9例(0.9%);本次愿意接种PPV23疫苗651例(67.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1.776,95%CI:1.063~2.969)、吸烟(OR=1.828,95%CI:1.294~2.582)、交通便利(OR=2.809,95%CI:2.059~3.834)、COVID-19疫苗接种两针次以上(OR接种两针次=2.081,95%CI:1.134~3.820、OR接种三针次=2.766,95%CI:1.594~4.799、OR接种四针次=3.963,95%CI:1.445~10.871)是HIV/AIDS患者接种PPV23疫苗意愿的保护因素,未感染新冠(OR=0.607,95%CI:0.381~0.967)或不清楚新冠感染(OR=0.567,95%CI:0.387~0.831)、最关注PPV23疫苗来源地(国产或进口)(OR=0.307,95%CI:0.137~0.688)是HIV/AIDS患者接种PPV23疫苗意愿的危险因素。结论 HIV/AIDS患者在定点医院门诊接种PPV23意愿率较高,文化程度高、吸烟、交通便利、新冠疫苗接种两针次及以上及既往感染新冠是PPV23疫苗接种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成都市ART耐药的HIV/AIDS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对成都市ART耐药的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及其他一般特征、社会资本、病耻感和疾病感知等信息,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229名耐药患者中,19.65%(45/229)检出焦虑症状,21.83%(50/229)检出抑郁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2.40,95%CI:1.03~5.60)、19~35岁(OR=4.20,95%CI:1.44~12.25)、社会资本低(OR=0.34,95%CI:0.16~0.74)、病耻感高(OR=2.82,95%CI:1.25~6.35)、疾病感知高(OR=3.25,95%CI:1.45~7.27)的耐药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确诊时长3~4年、≥5年(OR=3.68,95%CI:1.51~8.98、OR=2.72,95%CI:1.12~6.65),患基础性疾病(OR=2.26,95%CI:1.06~4.80)和病耻感高(OR=10.77,95%CI:4....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5-2019年贵阳市新报告经男男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CD4细胞检测及时性和结果,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随访数据库,运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HIV/AIDS患者首次CD4细胞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05-2019年贵阳市共报告2 151例经男男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患者,其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2.6%和27.4%。HIV/AIDS患者确证后14天内检测CD4细胞所占的比例为48.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籍地是外省(OR=1.54,95%CI:1.16~2.03)和本省其他地区(OR=1.55,95%CI:1.25~1.91),初中及以下(OR=1.34,95%CI:1.01~1.76),2005-2009年(OR=2.86,95%CI:2.08~3.93)和2010-2014年(OR=2.13,95%CI:1.75~2.59)报告的病例确证后及时进行CD4细胞检测的比例较低;来源于咨询检测病例(OR=0.44,95%CI:0.36~0.53)及时进行CD4细胞检测的比例较高。HIV/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350个/μL比例为5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5~44岁组(OR=2.05,95%CI:1.16~3.64)和45岁以上组(OR=2.57,95%CI:1.32~5.02),在婚(OR=1.71,95%CI:1.12~2.62)、来源于医疗机构(OR=1.92,95%CI:1.21~3.05)、2010-2014年(OR=1.41,95%CI:1.02~1.93)和2015-2019年(OR=1.95,95%CI:1.44~2.65)报告的HIV/AIDS患者晚发现比例更高。结论贵阳市报告经男男性行为感染HIV/AIDS患者数多,确证后及时进行CD4细胞检测的比例低,晚发现的比例高,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应继续扩大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检测覆盖面,做到早发现,早管理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HIV/AIDS合并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于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4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杭州市西溪医院接受ART的HIV/AIDS合并COVID-19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评量表评估焦虑和抑郁情绪,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652例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22.70%(148例)及28.53%(186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异或丧偶(OR=3.042,95%CI:1.587~5.832)、吸烟(OR=2.237,95%CI:1.428~3.506)、喉咙痛(OR=2.303,95%CI:1.519~3.493)、肌肉酸痛(OR=1.572,95%CI:1.035~2.387)是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疫苗接种二针次(OR=0.407,95%CI:0.191~0.867)、接种三针次(OR=0.367,95%CI:0.188~0.717)、抗病毒治疗时间5~10年(OR=0.380,95%CI:0.169~0.855)是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喉咙痛(OR=1.460,95%CI:1.008~2.113)、头痛(OR=1.608,95%CI:1.114~2.321)是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硕士及以上学历(OR=0.371,95%CI:0.146~0.941)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 杭州市HIV/AIDS合并COVID-19感染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问题需要重视,特别关注初中及以下学历、离异或丧偶、ART时间1年内、疫苗尚未接种、新冠感染后出现肌肉酸痛、喉咙痛、头痛等症状患者的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9年长三角区域(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HIV/AIDS患者的流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2019年长三角地区新报告的HIV/AIDS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及户籍地、报告地和现住址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患者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长三角地区报告的14 048例HIV/AIDS患者中,流动病例为4 831例,占34.39%。上海市报告的流动病例占比最高(46.58%),安徽省报告的流动病例占比最低(12.99%)。流动的病例中以省际流动的为主,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比例分别为41.18%、20.33%、29.39%和3.61%。长三角区域报告的HIV/AIDS患者既存在区域内流动(占比为16.39%),又存在区域内与外流动(占比为1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0,95%CI:1.06~1.36)、0~24岁(OR=4.83,95%CI:4.22~5.53)、25~49岁(OR=3.92,95%CI:3.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关于中国脑卒中患者发生SAP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提取纳入文献的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篇文献,共涉及17 556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发生SAP 3 237例,SAP患病率为6.16%~66.20%。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OR=1.07,95%CI(1.03~1.11),P=0.001]、年龄≥60岁[OR=4.00,95%CI(3.36~4.77),P<0.001]、吸烟[OR=4.60,95%CI(3.82~5.54),P <0.001]、肺部基础疾病[OR=4.08,95%CI (3.02~5.51),P <0.001]、心房颤动[OR=3.55,95%CI(2.58~4.89),P<0.001]、脑卒中史[O...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2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21年阿克苏地区接受6个月以上抗病毒治疗的45岁以上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病毒载量结果以及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药物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等资料。按病毒载量(viral load,VL)检测结果分为治疗无效组(VL≥1 000拷贝/ml)和治疗有效组(VL<1 000拷贝/ml),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查1 054例中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897例、有效率8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4.770)与药物方案(χ2=14.329)是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OR=0.689,95%CI:0.483~0.983)是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药物方案中其他方案(OR=2.226,95%CI:1.402~3.532)是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阿克苏地区中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凉山州某县单阳家庭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凉山州某艾滋病高流行县符合纳入标准的270名单阳家庭HIV/AIDS患者,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分析单阳家庭HIV/AIDS患者的安全套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在270名调查对象中,75.93%(205名)过去半年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安全套使用相关因素包括:拥有生育意愿(OR=0.310,95%CI:0.131~0.733)、同意"使用安全套能阻止把艾滋病传染给配偶"(OR=20.042,95%CI:2.758~159.003)、同意"使用安全套会导致配偶关系变差"(OR=0.412,95%CI:0.181~0.935)、配偶要求使用安全套(OR=5.129,95%CI:2.372~11.091)、在性行为中拥有安全套使用决定权(OR=2.385,95%CI:1.069~5.321)。结论凉山州单阳家庭配偶间存在较高的HIV感染风险,HIV/AIDS患者的生育意愿、对安全套使用的认知以及安全套使用的决定权都会影响单阳家庭中的安全套使用。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预防单阳家庭艾滋病的配偶间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基因型耐药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HIV/AIDS病人血液样本和基本资料,并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获得可供分析序列的121例病人中,29例(23.97%)发生基因型耐药。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离婚或丧偶、治疗时间≥6年、病毒载量水平≥10 000拷贝/mL [比值比(OR)=6.22,95%可信区间(CI):1.85~22.29]、(OR=9.92,95%CI:1.35~26.77)、(OR=14.85,95%CI:6.34~36.18)是HIV/AIDS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的危险因素。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600个/μL和服药依从性≥95%(OR=0.18,95%CI:0.05~0.981;OR=0.39,95%CI:0.267~0.68)是发生基因型耐药的保护因素。结论 HAART后HIV/AIDS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受多种因素影响,HAART过程中应加强患者CD4细胞数及病毒载量水平的监测,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降低HIV/AIDS病人体内HIV耐药毒株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糖尿病足患者发生抑郁情绪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以来至2023年2月。通过EndNote X20软件对初步检索文献进行查重、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13个相关因素进行Meta分析。糖尿病足病程[OR=2.28,95%CI(1.41~3.67)]、合并糖尿病肾病[OR=4.50,95%CI(1.90~10.69)]、合并微血管并发症[OR=2.20,95%CI(1.46~3.34)]、Wagner分级[OR=2.13,95%CI(1.33~3.44)]、截肢/趾史或风险[OR=2.41,95%CI(1.60~3.64)]是糖尿病足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足病程长、合并糖尿病肾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Wagner分级高、有截肢/趾史或风险是糖尿病足患者合并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清法类方药干预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提供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方法 文献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1月1日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的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相关研究报告;预先制定详细而严格的选择流程和纳入标准,进行研究筛选、偏倚评价、数据提取、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工作;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1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涉及2 071例患者,其中13篇(86.67%)研究报告被认定为质量较高,评价属低偏倚风险。清法类方药的治疗方式在对CD4细胞计数水平恢复(SMD=0.73,95%CI:0.29~1.16)、免疫功能重建有效率提升(RR=2.15,95%CI:1.21~3.82)、控制HIV病毒载量(MD=-0.32,95%CI:-0.60~-0.03)、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西崇左市龙州县HIV/AIDS患者中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并探讨网络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3-2021年龙州县报告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样,通过DNA提取、pol区扩增、测序及序列整理,使用HIV-TRACE筛选最佳基因距离及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对分类资料进行χ2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入网和高连接度个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到545份研究样本,成功获得361例HIV/AIDS患者的HIV-1 pol区序列。HIV亚型以CRF01_AE(88.09%)为主,其次为CRF07_BC(5.26%)和CRF08_BC(3.88%)。多因素结果显示,无性病史(OR=3.238,95%CI:1.134~10.642)、已婚/同居(OR=1.953,95%CI:1.03~3.758)的患者更容易入网;年龄≥50岁(OR=2.656,95%CI:1.394~5.109)的患者更容易成为该网络的高连接度个体,而高中/中专及以上(OR=0.251,95%CI:0.057~0.784)更不容易成为高连接度个体。结论 2003-202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福州市青年学生MSM影响HIV自我检测的因素,为提出学生MSM扩大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自建的MSM艾滋病自检平台,调查分析在校学生MSM人口学、行为学特征,开展自我检测情况,分析对自我检测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学生MSM 987人,参与自检比例47.62%(470/987),自检结果回传比例95.96%(451/470),自检阳性比例0.89%(4/4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户籍(OR=1.63,95%CI:1.21~2.19)、在校大学生(OR=1.97,95%CI:1.30~2.98)、本地居住时间1~2年(OR=1.62,95%CI:1.05~2.50)、本地居住时间2年以上(OR=1.41,95%CI:1.05~1.88)、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OR=1.59,95%CI:1.20~2.11)、最近6个月作为被插入方(OR=1.34,95%CI:1.03~1.75)、既往接受HIV检测(OR=1.83,95%CI:1.41~2.38)的学生MSM参与HIV自我检测可能性增加。结论 加强青年学生性健康教育,强化学生M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中国MSM HIV自我检测(HIVST)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17日。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共计样本量16 6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OR=1.672,95%CI:1.394~2.004)、多性伴(OR=1.598,95%CI:1.161~2.201)、双重性角色(OR=1.354,95%CI:1.149~1.595)、商业性性行为(OR=2.063,95%CI:1.533~2.779)、使用新型毒品(OR=1.701,95%CI:1.315~2.199)、有HIV检测史(OR=3.105,95%CI:2.010~4.797)、近1年HIV检测次数≥2次(OR=3.245,95%CI:2.596~4.055)和认同生理性别(OR=2.593,95%CI:1.545~4.354)是MSM HIVST的促进因素,而年龄>30岁(OR=0.683,95%CI:0.589~0.793)是其阻碍因素。结论 影响MSM HIVST的因素较多,应在个性化评估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其进行HIV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