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化建设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之一,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供给观念落后、供给机制不科学且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区治理理念,能极大地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应树立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理念,创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机制与供给方式,探索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产品供给模式,以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非常重要。结合网络治理理论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网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观念落后、供给机制不科学、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应由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组成网络化供给主体,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网络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能切实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各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以村落为范围、以创新为动力、以村民自愿参与为前提、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好国家与农村的关系。在传统自然村落、人民公社、村民自治和农村社区建设时期,国家与农村关系呈现不同特征,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也不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差距显著。当前,必须重塑国家与农村的关系,建设农村社会复合体,形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能切实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建设要从解决农民切身利益和迫切需要入手,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此提出深化村民自治、切实加强农村社区社会管理、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繁荣农村社区文化、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全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和农民因拆迁而划入城市管理系统,华丽转身变为“农转居”社区。尽管与城市社区一样配全了社区工作人员,但“农转居”社区居委会还是原有村委会班子成员为主,对社区的治理方面也基本上延续了原村民委员会工作方式,这已经成为城市法治社区建设中的障碍。法治文化建设是引领“农转居”社区走向制度化、法治化的关键所在,法治文化建设机制创新是“农转居”社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其基本路径为推进法治宣传队伍建设、构建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和建立法律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省村级权力监督平台为评价对象,从村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运用感知4个维度提出研究假设,采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研究农村社区治理信息化的村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村民对农村社区治理信息化的满意度比较高,影响因素有村民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外出时间、上网熟练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主业、自治意识、村集体收入水平、干群关系等,以及村民在信息化全面性、精准性、有效性、便捷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运用感知。对此,应该聚焦村民满意度,满足村民差异化需求,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网络平台设计、改善乡村信息设施、健全监督考评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路径,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效能,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可以为农村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经济基础、智力支持和文化基础。但是目前中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需要。应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责任边界,重构农村基层组织、提升农民合作能力,推进基层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臃裕"人员,破除"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公共产品均等化建设四方面着手,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生产、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认同的基础发生了较大改变。村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农村社区共同性降低,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农村社区异质性增强,"合村并居"带来农村社区融合困难。农村社区认同及其边界逐渐模糊甚至瓦解,降低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不利于农民之间的合作,也给农村社区带来治理上的困难,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正朝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标迈进,培育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重构社区文化成为农村社区认同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贺州市从实际出发,通过建立"三自一补"机制,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五位一体"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明显。然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受到资金供给、居民参与、公共管理、产业支撑等因素制约。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扩展资金来源渠道、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积极性,加强公共服务,发展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信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代中国农村社区的信任现状和影响农村社区新型信任体系建立的因素,指出原有农村信任体系正逐渐走向衰落,新的信任体系的建立必须是立足现有资源基础上的扬弃和创新,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信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加强力度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村能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通过不同时期的农村能源结构和同一时期陕西和北京农村不同城镇化水平的能源结构对比,发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通过增强全民节能观念、健全能源法制的调控机制、强化能源法的执法三方面完善农村能源法制,控制解决农村在能源使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为当前中国农村的反贫困提出了新的战略,也成为脱贫攻坚阶段国家的一项政治任务,在乡村治理的转型过程中如何使精准扶贫与农村社会的政治生态相适应已成为决定农村减贫成效的决定性因素。鉴于此,本研究从乡村治理中治理方式、治理主体、治理社会环境、治理单元、治理动力等方面的转型来阐述对于农村精准扶贫的影响。面对转型的影响,必须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加强对于扶贫资源的监管,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推广网格化的精准扶贫治理模式,大力提高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额度,从而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来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城郊乡村旅游及其社区发展,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正,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重塑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旅游景区与社区的区域功能,并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的农村住宅设计应该适应新时代农民的需要,具有"新"、"农"的特点。一方面,在住宅户型设计上,应该根据农民的职业和家庭结构特点,实现房型设计多样化;另一方面,农村住宅设计应体现农村的住宅特色,方便农民的日常生活。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把现代的科学观、生态观等先进理念与农村住宅设计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人性的、生态的新农村住宅。  相似文献   

17.
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流向城市,农民的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培养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培育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乡村公路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剖析乡村公路建设对新农村建设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交通规划及其评价的相关理论应用于二者的关系研究,并以此为主线介绍了关系研究方法,建立了测算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分析理论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分析认为,乡村公路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高度交叉相关,可以在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均做出贡献,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是乡村衰落问题,始于近代的乡村衰落归根结底是乡村文化的衰落,内因在于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重事业而非产业。因此乡村振兴根本上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是乡村文化的产业化。用整体主义和文化自信的历史与文化观念看,乡村并非文化的空场而是富集区,乡村承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以物质和精神的形态凝固下来。通过发掘乡村文化的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以集约型、内涵式、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影视产业等,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建设富裕乡村、美丽乡村、魅力乡村、创意乡村,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建构农村文化共同体,对解决当下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以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综合利用地方文化机构、民间组织、农村精英分子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建构农村文化共同体,才能有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夯实农村现代化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