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灰色预测理论对我国火灾事故四项指标进行预测研究。以2001-2008年的火灾统计数据为原始数据序列,分别建立GM(1,1)预测模型和中心逼近式GM(1,1)预测模型,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以评估模型精度;利用这两个预测模型对2009、2010年的火灾事故数据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的拟合精度及预测精度均高于传统GM(1,1)模型,但这两个模型不适用于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预测,其余三项指标的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达到一级。  相似文献   

2.
陈玲菊 《城市勘测》2015,(1):142-145
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中精度不理想状况,本文在传统GM(1,1)模型基础上,建立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讨论两种改进模型各自优点。利用传统GM(1,1)模型、自适应GM(1,1)模型以及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某高铁隧道监测点作沉降分析与预测。通过对比,得出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原模型的预测曲线相关性和预测精度有一定程度提高;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于沉降曲线波动较大处仍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其预测效果优于自适应GM(1,1)模型。  相似文献   

3.
刘斌 《安徽建筑》2013,(5):135-135,150
为揭示桥梁基础沉降的变化规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基础沉降量预测的传统GM(1,1)模型和等维新信息GM(1,1)模型。工程验证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等维新信息GM(1,1)模型比传统GM(1,1)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适合于桥梁基础沉降量的预测。桥梁基础沉降量的灰色预测结果可为提前评估沉降设计及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GM(1,1)模型在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中精度不理想的情况,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讨论了2种改进模型的各自优点。依据某隧道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工程实例分析,得出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均提高了原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曲线的相关性;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于沉降曲线波动较大处仍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其预测效果优于自适应GM(1,1)模型。  相似文献   

5.
陈勇  王星华 《岩土工程界》2007,10(12):30-32
结合某工程实例,建立了灰色系统GM(1,1)、DGM(2,1)模型、Verhulst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预测,同时采用指数函数回归拟合,与之对比,结果表明,一般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围岩变形量的短期预测;DGM(2,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在围岩变形量预测中精度更高,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隧道变形和隧道的最终位移,以此可以在隧道施工中及时调整、确定支护参数及进行施工决策。  相似文献   

6.
陈健 《工程勘察》2010,(9):71-73
灰色系统理论在岩土工程领域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为最。本文基于GM(1,1)的建模机理,从原始序列、初始值、背景值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并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某基坑工程的变形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拟合得效果很好,较之原GM(1,1)模型预测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7.
马明 《安徽建筑》2014,(4):157-158
以某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数据为例,介绍了灰色GM模型预测的基本方法,采用MATAB程序建立了GM(1,1)和GM(2,1)模型,分别对箱梁各施工阶段标高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可知:采用GM(1,1)模型和GM(2,1)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均能很好的拟合实测值,预测精度高,利用GM模型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标高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对两种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生成系数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成系数的取值对GM(1,1)模型预测精度影响较大,在实际工程中若采用GM(1,1)模型,建议首先通过试算确定合理生成系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8.
灰色GM模型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 《建筑科学》2011,27(9):75-78
介绍了灰色GM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以某地铁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测得的数据,采用GM(1,1)模型对基坑围护桩变形及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可知:采用GM(1,1)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很好的拟合了实测值,预测精度高,利用GM(1,1)模型对围护桩进行变形及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高边坡安全监测的改进GM模型预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由于一般的 GM(1,1)模型进行预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及产生系统误差,对一般 GM(1,1)模型进行了误差来源追踪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得到改进后的 GM(1,1)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高边坡安全监测。依据碧口水电站高边坡连续 8 a 的监测数据(第 6,7 a 的数据予以剔除),建立了碧口水电站高边坡灰色安全监控模型。把改进的 GM(1,1)预测模型与一般的 GM(1,1)模型、统计模型等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同时还进行了平均误差、相关系数以及最大误差分析对比。研究表明,改进后 GM(1,1)模型监控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PGM(1,1)模型替代GM(1,1)模型完成路基沉降数据的拟合应用,通过实例数据较差比较证明PGM(1,1)模型具有更良好的短数据序列模拟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刁鹏 《山西建筑》2014,(25):249-251
将正弦函数变换和Lagrange插值法相结合,对GM(1,1)模型的原始数据和背景值同时进行优化,使用优化的GM(1,1)模型对2003年~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说明了该优化模型具有高精度性,拓广了GM(1,1)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GM(1,1)与GM(2,1)模型在基坑工程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灰色系统理论已经在岩土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把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和GM(2,1)模型应用到基坑工程中,并编制了预测计算程序GYC1.0用于锚杆拉力、地面沉降和地面水平位移预测计算。工程实践说明:GM(1,1)模型比GM(2,1)模型更可靠,稳定性高,但是GM(1,1)模型短期预测时效果良好,中期预测时效果偏差较大,长期预测则要慎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基于滑动平均的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并分别采用传统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和基于滑动平均的GM(1,1)模型,用MATLAB语言编程,对我国1991~2007年的水泥产量进行拟合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后验差检验。通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滑动平均的GM(1,1)模型能够减少数值的过度波动,预测精度较高,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中新  蔡勇 《城市勘测》2010,(3):133-135
通过对比建筑形变监测数据的GM(1,1)模型和改进的GM(1,1)残差修正模型建模的预报结果,表明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传统GM(1,1)模型的预报精度,并且二次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报精度远高于一次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报精度,从而为准确形变预报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GM(1,1)模型基坑结构变形预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使得基坑结构变形预测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GM(1,1)模型在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进行应用研究.工程应用结果显示灰色预测理论在深基坑结构变形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GM(1,1)预测的深基坑地面水平位移、沉降与实际监测结果比较接近,GM(1,1)模型预测方法有效可行.灰色系统GM(1,1)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可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16.
改进型GM(1,1)模型在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改进型GM(1,1)模型,通过同时优化模型背景值和初始值的方法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以北京地区电力需求预测为例,对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研究,M 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GM(1,1)模型预测精度比灰色GM(1,1)模型更高。  相似文献   

17.
按照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将理想状态与实测状态下的预拱度差值作为灰微分序列建模,预测实测状态与理想状态在下一节段的预拱度偏差。结合某连续梁桥主桥线形控制实际,阐述了GM(1,1)模型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线形控制误差调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GM(1,1)模型能准确识别预拱度偏差,为良好的成桥线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直径桩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一般为缓变形,未必符合指数曲线特性,很可能服从其他非线性特性,为此对离散灰色DGM(1,1)模型进行拓展,建立了非线性离散灰色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利用优化理论求出初始迭代点,提高了非线性离散灰色模型的精度。利用该模型预测大直径桩荷载与沉降曲线,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与GM(1,1)模型、离散灰色DGM(1,1)模型相比,预测精度进一步提高,为大直径桩的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型GM(1,1)模型的城市水源水质指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月君 《供水技术》2008,2(1):37-40
以武汉市主要供水水源的高锰酸盐指数为研究对象,应用经指数平滑改进后的GM(1,1)模型对9个水厂的水源水质进行预测.从预测精度来看,改进型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常规GM(1,1)模型有所提高,5个改进型GM(1,1)模型精度高于常规型,3个持平,1个稍低.从预测结果来看,6个水厂供水水源水质预测发展趋势良好,3个水厂水源水质变化趋势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