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4-二氟联苯为原料,以乙酰氯为酰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AlCl3作为催化剂,经过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得4-(2′,4′-二氟苯基)苯乙酮。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AlCl3与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05,乙酰氯与2,4-二氟联苯的摩尔比为1.34,原料液滴加温度为15℃,于25℃下保温反应2.5 h,进行适当的后处理,使4-(2′,4′-二氟苯基)苯乙酮达到最佳收率98.2%(基于二氟联苯),熔点为70℃~72℃,纯度为93.5%。  相似文献   

2.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1,2,4-三氮唑和2-氯-2’,4’-二氟苯乙酮为原料合成2’,4’-二氟-2-(1H-1,2,4-三唑-1-基)苯乙酮,分别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缚酸剂、溶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产物收率可达82.6%。  相似文献   

3.
以2,4-二氟联苯为起始原料,经酰化、还原、氯代、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2’,4’-二氟-(1,1’-联苯)-4-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目标化合物为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用红外光谱、1H NMR、MS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三氯化铝催化合成2-氯-2′,4′-二氟苯乙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间二氟苯与氯乙酰氯反应合成2-氯-2′,4′-二氟苯乙酮.通过正交设计对其合成条件进行探讨,筛选出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收率明显提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三氯化铝催化合物2—氯—2′,4′—二氟苯乙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间二氟苯与氯乙酰氯反应合成2-氯-2′,4′-二氟苯乙酮。通过正交设计对其合成条件进行探讨,筛选出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收率明显提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和2,4-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SOCl2为酰化试剂,一锅法合成光稳定剂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工艺.通过实验考察了投料比、温度及酰化试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与2,4-二叔丁基苯酚的物质的量比为1∶1.1;酰化剂SOCl2与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1 h.还考察了结晶溶剂的种类、用量和温度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结晶工艺条件:V(正丁醇)/m(初产物)为1.4 m L/g;结晶温度为25℃.产品总收率可达83.0%.  相似文献   

7.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1,2,4-三氮唑和2-氯-2′,4′-二氟苯乙酮为原料合成2′,4′-二氟-2-(1H-1,2,4-三唑-1-基)苯乙酮,分别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缚酸剂、溶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产物收率可达82.6%。  相似文献   

8.
先将乙酰氯与联苯在以无水AlCl3为催化剂,CS2为溶剂的条件下发生付-克反应生成4,4’-二乙酰基联苯(BACETBP),然后将4,4’-二乙酰基联苯用KMnO_4氧化得到4,4’-二羧基联苯(BCBP),之后再用氯化亚砜将4,4’-二羧基联苯酰氯化得到目标产物4,4’-二氯甲酰基联苯(BClBP)。目标产物以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4-硝基苯酚为原料,在无水K2CO3和乙腈的作用下,与氯乙酸乙酯反应制得4-硝基苯氧乙酸乙酯,收率90.1%;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于80-85℃,与州(水合肼)=85%的反应3h,制得4-硝基苯氧乙酰肼,收率79.7%;然后该化合物以吡啶作缚酸剂,三氯氧磷作酰氯化试剂,室温条件下与苯甲酸反应,制得N,N’-二酰基肼,收率90.6%;最后N,N’-二酰基肼在三氯氧磷作用下,脱水环化合成了最终产物2-(4-硝基苯氧甲基)-5-苯基-1,3,4-噁二唑,收率88.2%.通过IR,^1H NMR,^13C NMR对上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4—二氟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氨基苯酚在TEBA相转移催化下,与氟里昂-22进行醚化反应制得对二氟甲氧基苯胺(2),2用乙酸酐乙酰化得对二氟甲氧基乙酰苯胺(3),3经浓H2SO4和浓HNO3混酸硝化得N-(2-硝基-4-二氟甲氧基)苯基乙酰胺(4),最后在室温下直接以NaOH水溶液将4水解得标题化合物1,总收率达到30%,研究了不同条件对醚化反应的影响,获得了合成2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以对氟苯酚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经乙酸酐酯化反应生成乙酸对氟苯酯;乙酸对氟苯酯在三氯化铝作用下,发生Fries重排反应,生成5-氟-2-羟基苯乙酮;再经Dakin氧化合成了4-氟邻苯二酚。此路线总收率为45.4%,且产品及其中间体经IR、^1H NMR和MS等谱图确证。整个路线,原料易得,条件温和,产率较高。适合于以后的进一步工业化生产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2,6-二氟苯甲腈为原料,经水解,Hofmann重排制得2,6-二氟苯胺,并对重排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选择碱浓度为5%,酰胺,氢氧化钠,溴素的摩尔比为1:3.9:0.9时为宜,其2,6-二氟苯胺的收率为87.0%。  相似文献   

13.
在KOH和K2CO3存在下,通过对氯三氟甲苯(PCTFB)和2,5-二甲基苯酚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缩合反应制得了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二甲苯(TFDMB),该步最佳的反应条件为:PCTFB与2,5-二甲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140~190℃,TFDMB的产率达93.7%.TFDMB继而用KMnO4作氧化剂分别在吡啶、NaOH的水溶液中经两步氧化制得关键中间体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苯二甲酸(TFPA),产率为75%;再将TFPA和氯化亚砜反应以92%的产率合成了聚合单体2-(4-三氟甲基苯氧基)对苯二甲酰氯(TFTPC),三步总收率为64.6%.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5-二氯-4-氟三氟甲苯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4,5-三氯-三氟甲苯和氟化钾为原料通过相转移催化合成目标产物。结果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物物质的量比n(3,4,5-三氯-三氟甲苯)∶n(氟化钾)=1∶1.5,催化剂与原料质量比m(PEG-600)∶m(原料)=0.5~0.7∶100,原料与溶剂环丁砜(TMSO2)体积比为1∶3~3.5,190~195℃反应12 h,原料转化率大于87%,收率80%,产品纯度大于98%(质量分数)。结论为工业化生产3,5-二氯-4-氟三氟甲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2,4-二羟基苯乙酮和氨基硫脲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作用下固相合成了2,4-二羟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利用红外光谱及单晶X射线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n=2.0900(2)nm,b=0.79290(8)nm,c=1.32481(14)nm;β=100.2090(10)°;F(000)=944,Z=8,V=2·1607(4)nm3,Dc=1.365g·cm^-3,Mr=225.27,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460,Rw=0.1309,S=1.031,最终差值电子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01nm^-3。和-247nm^-3.  相似文献   

16.
通过CS2OH2N-NH2.H2O,(CH3)2SO4反应制得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再与相应的醛或酮,通过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化合物1a-1d,产率80%-95%、以乙醇作溶剂,1与N^4-[二-(4-氟苯)甲基]哌嗪发生取代反应制得相应的目标化合物2a-2d,产率67%~84%.共计合成目标化合物4个,均为新化合物.以上新化合物均经熔点、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八氟戊醇、马来酸酐、1,4-丁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子表面活性剂—1,4-丁二醇双琥珀酸八氟戊醇双酯磺酸钠。通过实验得到各步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单酯化反应:马来酸酐与八氟戊醇摩尔比为1.2:1.0,加入占马来酸酐质量1%的无水乙酸钠,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双酯化反应:八氟戊醇马来酸单酯与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2.1:1.0,占八氟戊醇马来酸单酯质量1.5%的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7h;磺化反应:NaHSO3与1,4-丁二醇双马来酸八氟戊醇双酯摩尔比为1.0:2.2,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h。对终产物的性能进行测定,表面张力为:29.6 mN·m-1,CMC为0.005 g/L。  相似文献   

18.
研究4,4’-联苯二甲酸的合成工艺。以联苯为原料,经氯甲基化、醛化及双氧水氧化制得4,4’-联苯二甲酸.结果表明,醛化反应时六次甲基四胺与4,4’-二(氯甲基)联苯的物质的量比为3.5∶1,氧化反应时温度控制80-85℃下反应8.0 h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三步反应的总收率达到38.2%(以联苯计),w(4,4’-联苯二甲酸)〉98.0%.  相似文献   

19.
2,2-二(3-硝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作为合成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中间体,其合成对于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合成至关重要。目前,关于2,2-二(3-硝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合成,共有两种专利方法:美国专利和日本专利。本文将对这两个专利的反应条件进行讨论、比较和分析,分别优化出两个专利的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从而优选出最佳的合成路线。结果表明:日本专利的2,2-二(3-硝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合成方法步骤简单,产率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以4-溴苯腈为起始原料经过Suzuki偶联反应、Miyanra硼化反应等合成了3’-(4-溴萘-1-基)[1,1’-联苯基]-4-腈(Ⅲ),利用~1 H NMR、~(13) 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膦配体及碱等因素对3-溴-4’-腈基联苯(Ⅰ)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5℃为最佳反应温度、Pd_2(dba)_3作为催化剂、三(对甲苯基)膦为配体,化合物Ⅰ收率最高,达到92.3%.通过TG、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化合物Ⅲ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化合物Ⅲ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失重5%的温度为3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