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海省金矿资源比较丰富,原生金矿,砂金矿以及伴生金矿均有。其中松树南沟金矿物化探方法找矿效果较好,特别是磁法和次生晕方法很有效,起到了间接和直接的找矿效果。 一、矿区地质概况 松树南沟金矿位于红沟矿带的中部,属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矿区构造简单,为一走向北西西,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为上奥陶统下火山岩组,以细碧玢岩为主,其  相似文献   

2.
西峡县南沟矿区锑-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和秦岭造山带的拼合部位二郎坪地体东段。根据岩体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87Sr/86Sr的初始比值,确定本区加里东期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可能是本区地层经花岗岩化重熔形成。本文从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及其流体包裹体入手,对河南西峡龙潭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意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大尹格庄金矿探明(金:283 t,银:397 t)发育于招平断裂带中段,矿区较大的断裂构造有4条:招平断裂、大尹格庄断裂、南周家断裂与南沟断裂,招平断裂带在矿区内呈NNE20°方向延伸,控制金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发育部位.确定断裂构造的运动方向,可以指导大尹格庄金矿外围找矿预测.[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构造解析方...  相似文献   

4.
西峡县南沟矿区锑-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和秦岭造山带的拼合部位二郎坪地体东段。秦岭造山带呈EW向横贯中国大陆中部,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而成的复合型大型造山带。从区域金属矿床(点)空间分布特征看,南沟锑-金矿区及外围分布有一系列呈NW向展布的金、钼、锑矿化带(点)。矿区岩浆岩活动频繁,主要的侵入体为加里东期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其中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各因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入手,对南沟锑-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金厂箐金矿按矿床工业类型可分为二类: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红色粘土型金矿,空间上明显存在上下叠复关系.除地形因素外,红色粘土型金矿在地表的产出部位及形态主要受控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脉(体)的展布.据此初步预测已知矿脉(体)外围金矿成矿远景,用以指导该区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蛤蟆塘金矿为一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本文着重阐述该金矿的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研究,探讨金矿的成因,认为该金矿是中低温变质改造热液充填型金矿。  相似文献   

7.
河台大型金矿是我国华南剪切带型金矿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对河台金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它们的成矿物质来源有着很强相似性,印证了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的多期次矿化在成矿物质来源上有继承性与连续性;其中特富矿石(平均品位45g/t)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特别显示,该金矿床早期形成的特富金矿体与中期形成的石英脉型金矿体、晚期形成的蚀变岩型金矿体成矿物质来源是相同的。并提出产于含金韧性剪切带弱变形构造透镜体中的特富金矿体,是一种新的金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8.
造山型金矿是全球重要的金矿类型。造山型金矿包含三种类型:产于绿岩带的含金石英碳酸盐脉、产于浊积岩中的含金石英脉和产于条带状铁矿(BIF)中的含金石英脉。造山型金矿的形成受板块构造控制,处于压缩或者转换挤压的造山构造环境。造山型金矿中的绿岩带金矿主要受剪切带、转换断层控制,浊积岩型金矿受褶皱和层间走滑断层控制,而赋存于BIF中的金矿则受剪切带和断层所控制。在这些金矿床中发现了4类流体包裹体:H_2O-CO_2型、富CO_2型、气液包裹体和含Na Cl子矿物的包裹体。所有年代的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的成分均为低盐度的水溶液和富CO_2的流体,温度在200~400℃范围内。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造山型金矿的成矿流体源自变质流体和岩浆流体。金在成矿流体中的络合物应为Au HS~-或Au H_2S。虽然成矿流体中有丰富的CO_2,但Au在CO_2流体中的溶解度很低,有丰富的CO_2时Au在H_2S中的溶解度增大。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Au的成矿流体是Na Cl-H_2O-CO_2体系的流体,并在成矿过程中发生了相分离,即Na Cl-H_2O-CO_2流体分成两个流体:H_2O-Na Cl和CO_2-H_2O,Au的沉淀是在这种相分离过程中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沟滑坡的地质背景及堆积体工程地质特征,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南沟滑坡的失稳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地震波在经过地形效应放大后,斜坡滑源区竖直峰值加速度PGA最大放大5.1倍,水平峰值加速度PGA最大放大3.97倍。(2)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验证了该斜坡体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滑坡类型为拉裂—溃滑型。(3)在强震作用下,地震波在坡体内不连续结构面处会发生透射和反射现象,从而导致岩体沿层面发生震动溃裂破坏,形成潜在统一滑面,并伴随有坡体的松弛、甚至解体;在强震持续作用下,坡体沿滑面产生整体的溃滑,形成滑坡。  相似文献   

10.
广西红土型金矿基本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湖 《广西地质》2000,13(1):29-36
广西红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金矿。文章通过对广西红色风化壳及红土型金矿分布的研究,依据含金红土类型及金矿源体矿化特征将全区红土型金矿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其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的剖析,认为广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提出碳酸盐岩类、火山岩类及蚀变构造岩类红土型金矿是广西红土型金矿的主攻类型,主攻地区为桂西百色-平果、桂中横县-贵港、桂西南凭祥-崇左等地。  相似文献   

11.
赵玉社  张红英 《西北地质》2010,43(4):267-274
新疆鄯善县康古尔金矿带小尖山金矿位于星星峡谷带—旱山微板块中的雅满苏-红石山-黑鹰山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康古尔金矿带的东部,产于苦水大断裂南侧的巨型韧性剪切带内,具有明显韧性剪切带控矿作用。矿体分为2类: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矿区初步圈定了3条较具规模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2条石英脉型金矿体。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主要矿床类型,赋存于安山质凝灰岩与英安质凝灰岩的接触带上安山质凝灰岩一侧,整个矿带受苦水断裂之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区金矿属于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并总结了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岩浆岩、地球化学、热液蚀变等5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土型金矿类型、成因和找矿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根据典型矿床的剖面结构、控矿构造、与矿源关系等将中国红土型金矿划分为残积和迁积型两种。对比研究了中国红土型金矿与澳大利亚博丁顿金矿( 典型红土型金矿) 的差异,认为中国红土型金矿主要是由矿源( 矿体、矿化体)经风化残积、坡积而形成,其红土化仅为初级、中级阶段,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松树南沟金矿床是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大坂山成矿带内的一个中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肉红色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接触带附近的玄武安山岩中。通过对该花岗闪长斑岩的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成岩与成矿的关系及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该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42±1 Ma,MSWD=0.32,属早志留世,成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松树南沟金矿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北祁连洋向南侧中祁连陆块俯冲的构造环境,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该研究对在该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北部主要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主要依据成矿作用方式,基本成矿特点及关键控矿标志等,将新疆北部的主要原生金矿新划分为7个矿床类型,分别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变质热液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及铜、金伴生型矿床。通过分析比较各矿床类型典型金矿的REE分布型式、其矿石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型式、硫与铅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资料,探讨了其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门源县松村南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彤  马梅生 《青海地质》1999,8(2):53-58
松树南沟金矿受火山构造洼地制约,成矿作用与火山岩有关,通过矿床特征,岩石化学、同位素等分析研究表明,该矿床成因与火山活动关系极其密切,依据矿床成矿特征建立了成矿模式,为该区寻找类似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哈巴河县赛都金矿成矿特征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疆赛都金矿是属于阿尔泰地区新发现的重要金矿类型──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其成矿物质金主要来源于地层岩石和岩浆岩,赋矿主岩为中下泥盆统托克萨雷组的杂砂岩建造。金矿床严格受剪切构造带的控制,金矿体一般赋存于韧—脆性构造和构造扩容带中。金矿的主成矿时代为300Ma,金矿体与海西期哈巴河斜长花岗岩体存在着密切的空间—时间联系。  相似文献   

17.
大秃顶子金矿为赋存于下古界呼兰群东南岔组地层中的脉状蚀变破碎带型矿床,浊积岩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北东向背形构造右翼地层层间形成的滑脱构造控制,金矿体就位于滑脱构造面上,目前控制金矿体3条。该文对矿床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金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为该区域今后金矿找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卡林型金矿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林型金矿是我国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通过对比研究前人有关卡林型金矿的资料发现,我国卡林型金矿产出于具有拉张-沉积-碰撞造山地史演化的地区,为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赋矿岩石为不纯的碳酸盐岩,其余为浅变质岩、火山碎屑岩等。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组成揭示了我国卡林型金矿成矿热液来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不仅仅是前人认为的来自于赋矿地层中。  相似文献   

19.
红土型金矿是在红土化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金矿,对该类矿床,应着重掌握两点(1)金矿源(体)层或含金高的岩石.(2)先期已形成的金矿体或金矿化体.应加强找矿准则,评价标志及经济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研究,探讨红土型金矿床成因,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20.
小秦岭含金石英脉中包裹体的热爆曲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自制的高性能爆裂仪能探测到小秦岭地区脉型金矿微小包裹体的热爆温度,探测到金矿成矿热流体的存在及其活动强度;根据包裹体热爆曲线特征判别岩石的含金性及区分富金矿石和贫金矿石,为金矿找矿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