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实现钢铁企业煤气能量网络的高效运行,给出一种综合建模、分析和优化方法。概括了煤气能量流网络的特性,并用混杂Petri网建立其描述模型;借助其混杂Petri网模型的S-不变量,给出一种快速能值计算方法;提出能量密度指标,给出放散煤气能量密度的线性规划优化模型。通过某钢铁企业煤气能量流网络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煤气能量流网络的分析和优化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燃气涡轮发电机组虚拟拆装训练中拆卸序列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拆卸Petri网和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拆卸序列规划方法。在基本Petri网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入了时间元素,构建了拆卸Petri网模型;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不足,将混沌寻优方法嵌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结合早熟评判标准,提高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运用上述方法,以最短时间为目标,对分配机匣的完全拆卸序列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了符合实际操作规律,可行有效的拆卸序列。  相似文献   

3.
针对离散制造车间物料配送、废料回收效率低且成本高等问题,建立了能够描述车间资源流动状态的Petri模型。以车间物流总成本为优化目标,在分析车间资源流动的基础上结合物料配送的时间窗,提出了具有Petri网特性的软时间窗车辆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在MATLAB软件中对实例进行求解,验证了Petri网应用于离散制造车间路径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问题的研究能够降低车间物料配送和废料回收的运输成本,提高车辆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对虚拟企业供应链网络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模糊多目标优化方法实现了对虚拟企业供应链的成本、库存、时间等绩效的多目标优化,最后使用离散事件仿真工具检验了模型的鲁棒性,通过该方法寻找到最优的虚拟企业供应链子网。  相似文献   

5.
现有测试性模型对复杂装备进行分层建模时,不仅需要每层装备的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简称FMECA),还需要确定各故障模式之间的联系,增加了实际工作量和建模难度,与实际故障诊断脱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将测试性模型与故障诊断模型相结合。首先,采用广义随机Petri网建立装备系统级的测试性模型,采用模糊Petri网(fuzzy Petri net, 简称FPN)建立子系统的故障诊断模型,完成系统到子系统的传递;其次,根据FMECA信息对故障统计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神经网络对参数进行调整学习和优化;然后,采用正向推理实现故障的准确预测,逆向推理结合最小割集完成故障定位;最后,以涡扇发动机风扇部件模型为例进行建模分析,并通过故障树和统计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陈丽娟  杨欣 《制造业自动化》2006,28(10):14-17,29
提出一种描述以及优化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方法。首先,JEBDD—Rc方法建立企业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模型,并将DD—RC模型转换为集控Petri网模型;其次,根据Petri网模型确定出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活动之间的选择、冲突、同步和并发关系。进一步用关联矩阵的重组算法对各种关系加以描述。再次,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整合。最后,以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为例,阐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随机需求的多级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多产品、多级供应链网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需求的多级供应链网络的优化模型。采用非线性混合整数数学规划方法,得到的供应链成本最小。针对在供应链中需求的多变性,应用反馈控制器来维持所有节点的产品库存,以此达到供应链的稳定。最后,应用仿真分析了反馈控制器对降低不稳定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Petri网是研究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己成功应用于生产制造系统及网络协议验证等领域。该文通过对自相似业务流的成因以及自相似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然后根据网络数据传输过程的特点,建立随机Petri网模型,给出具有自相似特性的网络业务流传输过程的随机Petri网模型。使用Petri网建立了有限缓冲区的以太网模型,采用一种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利用随机Petri网性能分析工具SPNP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研究了自相似业务流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该文提出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拟合不同网络的流量特性,为网络构建、网络特性分析和网络性能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虚拟供应链管理建模及实施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供应链及虚拟供应链概念,并对虚拟供应链的特点及其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差别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虚拟供应管理的框架结构,建立了以核心组织企业为基础的虚拟供应链管协同工作方式,并对基于MAS和Petri网理论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对目前正在研究开发支持虚假供应链管理实施技术的两个有代表性的研究计划(NIIIP和PRODNETⅡ)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现有柔性制造系统排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Petri网模型的柔性制造系统排产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柔性制造系统生产模式的特点,为其建立包含生产路径约束信息的时延Petri网模型。其次,设计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算法,快速搜寻时延Petri网模型最优或次优变迁发生序列,从而得到系统加工优化路径。最后,通过算例仿真与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有较强的跳出陷阱能力,证明了其在基于时延Petri网模型的柔性制造系统排产优化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敏捷制造模式下跨企业物流模型及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敏捷制造该模式下的物流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物流中心的适应敏捷制造及其敏捷供供应链的跨企业物流模型,该模型中的跨企业物流按照某种分级集散机制进行,讨论了实现该模型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Holistic supply chain network (H-SCN) systems are a set of supply chains that have inter-dependence relations.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H-SCN systems are largely ignored in the literature. Modeling of H-SCN systems will provide a computational facility for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H-SCN systems. A model for disruption of the H-SCN system was proposed by us before, which consists of two parts: a model for disruption of a single firm and a model for propagation of disruption. The present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se models can be implemented especially with Petri nets. Guidelines with templates of how the Petri net models for H-SCN systems can be constructed in industrial setting are also given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our model. Since H-SCN systems are complex network systems, this paper ma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field of the Petri net technique for network systems modeling in the aspect of reduction of complexity arising from vast amounts of construct instances—a common problem that existed in a Petri net model. Indeed, the proposed Petri net model is suitable for any type of supply chains or supply chain networks.  相似文献   

13.
在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逆向制造流程和物流信息流程,建立了一种循环物流链运作参考模型.该模型便于从正向和逆向的有形物流和无形信息流程中全面分析循环物流链的运作和潜在的风险.对循环物流链进行了风险源分析,针对六大类风险源列举了相应的风险因素,说明了循环物流链风险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循环物流链的风险控制系统框架,讨论了其中的风险监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主要环节.采用效用函数对六种风险控制策略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建立了一种风险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并将其表达为关于风险控制成本及其效用函数的优化问题,有助于合理选择风险控制策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精益思想,从精益生产的角度研究了制造企业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组织。通过分析信息系统组织中关键的物流信息交流门户、物流要素能力平衡和物流库存控制问题,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设计了信息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并结合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对原型系统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5,自引:1,他引:64  
阐述了研究供应链上物流能力对提高供应链竞争力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国内外关于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定义了供应链物流能力,采用按要素性质分类的方法构建了企业物流能力要素体系,并将这一体系与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目前物流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了供应链物流能力的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供应链层面物流能力绩效评价指标、供应链物流能力与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关系,以及提高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物流组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使供应链企业有效她认识和管理面向客户的物流能力,提出了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与评价方法。首先,按照服务对象和评价角度的不同,将供应链物流能力分为外部物流能力与内部物流能力,并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明确物流服务能力是面向客户的外部物流能力。然后按照要素性质分类的方法,构建了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的要素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物流服务能力的主要特性。最后,利用客户满意与物流能力的正相关关系,以及模糊集等理论方法,为供应链企业提出了一种面向客户满意的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的基础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精益思想的基础上,针对精益供应链物流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运用集成管理思想和方法,提出了由精益供应链物流服务集成商构建精益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的观点,并从价值链基础、集成商主体地位、集成性、串行与并行相结合、非线性和相容性等6方面探讨了精益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模式对于资金约束供应链运作的影响,探讨了物流均衡策略。在考虑外部银行信贷融资渠道的基础上,构建了生产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资金短缺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研究了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情形下资金约束供应链中成员的最优订货定价决策,并从供应链中领导者角度探讨了物流均衡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了生产成本等参数对供应链系统利润以及零售商融资金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中成员的订货定价决策以及期望利润受物流成本等参数影响。当生产成本和自营物流成本较低时,物流均衡策略为自营;当生产成本和自营物流成本较高时,物流均衡策略为外包。  相似文献   

19.
敏捷供应链(ASC)环境下,随着企业动态联盟解散和重组,物流企业必须对这种变化做出相应的动态响应。可重构的关键是使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与敏捷供应链下各成员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的信息集成。根据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XML、CORBA以及Agent封装技术的实现物流信息系统重构的可行性方案。该方案针对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重构主要使用了CORBA以及Agent封装技术,而对于企业间的信息系统重构则主要采用了XML技术。  相似文献   

20.
Design of global supply chain network with operational risk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acility location decision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strategic design of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Global supply chains are vulnerable towards different types of risks factor that causes disturbance in the allocation of certain goods at the required place and time, and with the required quality and quant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of the multi-stage global supply chain network problem incorporating a set of risk factors (such as: late shipment, exchange rates, quality problems,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breakdown, and production risks), their expected values and probability of their occurrence, and associated additional cost. Different scenarios are consider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Optimal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facility locations and inter-echelon quantity flows in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are based on initial information for the risk factors. Further, if any change in the expected value of risk factor has occurred, the inter-echelons shifting take place to minimize the overall cost of the supply ch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