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华自科技典型案例项目——郑徐水库华自科技为郑徐水库搭建水库管理自动化及信息化系统,提供包括大坝监测及安全分析、闸门自动控制、水雨情测报、水质监测分析、视频安防等在内的全方位水库信息管理系统,为水库运行管理自动化及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华自科技水利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HNAC华自科技B20峰会参会企业华自科技典型案例项目——郑徐水库华自科技为郑徐水库搭建水库管理自动化及信息化系统,提供包括大坝监测及安全分析、闸门自动控制、水雨情测报、水质监测分析、视频安防等在内的全方位水库信息管理系统,为水库运行管理自动化及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华自科技水利信息化服务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NAC TECHNOLOGY CO.,LTD.股票代码:300490电话:0731-88238888转8402网址:www.cshnac.com邮箱:hnac@cshnac.com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努力落实"工程带科研、科研为工程"措施,在水利建设管理中,不断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强化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创新水利科技运行机制,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水利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今时代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往水利自动化与水利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其中,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人们充分开发与利用各项水利信息资源,从而提高水利建设项目的实用效率。可以说,只有实现了水利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自动化传输、自动化存贮以及自动化处理等,才能够有效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聚集能力,使水利工程设施发挥其最大效能。文章主要针对水利自动化与水利信息化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正>智慧水利建设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与管理》杂志社决定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中设置"智慧水利"专栏,以图文形式对智慧水利建设进行宣传推广。现面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从事水利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征集优质稿件,稿件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智慧水利建设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与管理》杂志社决定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中设置"智慧水利"专栏,以图文形式对智慧水利建设进行宣传推广。现面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从事水利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征集优质稿件,稿件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水利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水利建设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管并重"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辽宁省水利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从系统目标、系统特点、应用实践、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系统初阶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和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信息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智慧水利建设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与管理》杂志社决定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中设置"智慧水利"专栏,以图文形式对智慧水利建设进行宣传推广。现面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从事水利规划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加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加强水利建设投资项目监管,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意义重大。信息化是水利建设投资项目监管的重要支撑手段,但现阶段我国水利建设投资项目的信息化监管还存在全过程监管不到位、监管实时性不强、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建设水利建设投资项目监管统一信息平台,加强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和实时监管,是提高水利建设投资项目信息化监管水平的实际需要,也是改进我国水利投资监管、推动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正>智慧水利建设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与管理》杂志社决定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中设置"智慧水利"专栏,以图文形式对智慧水利建设进行宣传推广。现面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从事水利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征集优质稿件,稿件要求如下:一、征集稿件内容、形式及要求稿件按照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应有两百字左右的摘要和三至五个关键词,正文部分有引言和结语。正文部分可在以下方面重点论述:1.智慧水利建设的现状、必要性和意义;2.智慧水利理论研究和规划设计;3.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水利防汛工作凸显科学性及高效性,特别是水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防汛决策的时效性及可靠性,为我国现代化水利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就水文信息化技术在水利防汛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智慧水利建设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智慧社会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与管理》杂志社决定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中设置"智慧水利"专栏,以图文形式对智慧水利建设进行宣传推广。现面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从事水利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征集优质稿件,稿件要求如下:一、征集稿件内容、形式及要求稿件按照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相似文献   

13.
正智慧水利建设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与管理》杂志社决定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中设置"智慧水利"专栏,以图文形式对智慧水利建设进行宣传推广。现面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从事水利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征集优质稿件,稿件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智慧水利建设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与管理》杂志社决定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中设置"智慧水利"专栏,以图文形式对智慧水利建设进行宣传推广。现面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从事水利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征集优质稿件,稿件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水利各项建设之中,推动了智慧水利的迅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智慧水利核心、总体目标及实施路径的探讨,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新时代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奋进之年。当前,水利部将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将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作为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正进一步推动水利行业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为进一步推动水利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增进各级水利部门及水利工程管理、水利信息化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交流与合作,展示学术成果及科技成果,经研究,由河海大学联合武汉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与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3(第十一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拟定于2023年4月26—28日在武汉大学举办。  相似文献   

17.
<正>《海河水利》是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水利技术类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河水利》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刊载有关水利理论、水利改革发展和水利科技研究新成果、新经验,报道有关国内外水利学发展动态,宣传介绍海河流域水利建设成就,为实施"科教兴水"战略服务。本刊以理论权威性、实践指导性和编排规范化为基本要求,主要栏目有特稿、水资源、水生态、规划设计、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与应用、水利信息化、城市水利、法治建设、水利经济、国外水利和环球水信息等。本刊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明确,全面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为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水利建设,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会同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水利部信息中心等单位组成调研组,对智慧水利进行了专题调研。《智慧水利专题调研报告》从智慧社会的发展状况、推动智慧水利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智慧水利建设的初步设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本刊特别摘录报告部分内容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水利科技档案是在水利建设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在新形势下,着力做好水利科技档案工作基础建设,加快信息化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机制,才能使其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为水利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水利科技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十五”时期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经过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国水利科技的总体水平已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一大批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成果已进入了水利建设主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