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在铜粗炼领域采用各种不同的连续自热熔炼工艺。这些工艺包括氧焰熔炼工艺、瓦纽科夫熔炼工艺、固定式顶吹炉熔炼工艺和可倾炉熔炼工艺。粗铜熔炼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涉及用自热熔炼炉生产白冰铜、连续吹炼高品位冰铜并产出含Cu<0.5%的弃渣。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在铜粗炼领域采用各种不同的连续自热熔炼工艺。这些工艺包括氧焰熔炼工艺、瓦纽科夫熔炼工艺、固定式顶吹炉熔炼工艺和可倾炉熔炼工艺。 粗铜熔炼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涉及用自热熔炼炉生产白冰铜、连续吹炼高品位冰铜并产出含Cu〈0.5%的弃渣。  相似文献   

3.
瓦纽科夫法直接炼铅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光辉 《湖南有色金属》2004,20(2):21-23,58
论述了直接炼铅基本原理及直接炼铅方法,介绍了瓦纽科夫直接炼铅的工艺过程、炉型结构、基本操作、发展过程及工业试验状况,评述了瓦纽科夫法直接炼铅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计算和比较瓦纽科夫熔炼法和电熔炼法的物资平衡和热平衡,确认瓦纽科夫熔炼法适于处理不同成分、不同质量的黄铁矿原料。特别是瓦纽科夫熔炼法的高度强化性和使用低热量、高灰量、高亚硫煤碳以及其他廉价煤作燃料的可能性,使此熔炼法处理低硫含金精矿具有极好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直接炼铅基本原理及直接炼铅方法,重点论述了瓦纽科夫直接炼铅的工艺过程、炉型结构、基本操作、发展过程及工业试验状况。评述了瓦纽科夫法直接炼铅工艺的优势及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介绍苏联巴尔哈什炼铜厂采用瓦纽科夫熔炼技术和1.2号瓦纽科夫熔炼炉的生产近况及其改进,并对瓦纽科夫熔炼技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瓦纽科夫炼铜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九十年代初的新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浅谈了对引进瓦纽科夫炼铜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从硫化物矿中采用氯化物辅助水冶法提取镍和钴一种从矿石或浓缩物中提取镍/钴有价物的方法,它包括步骤:将该矿石或浓缩物,在氧气及含有卤化物、铜和硫酸根离子的酸性溶液存在下,进行加压氧化,从而从形成的加压氧化浆料中获得含镍/钴的有价物的溶液。对该溶液进行选择性沉淀处理,以获得含镍/钴氢氧化物的固体。对该固体再用铵盐溶液进行镍/钴溶浸,以产生含镍/钴有价物的溶浸溶液和残渣。镍/钴有价物通过溶剂萃取而分离,分别产生适  相似文献   

9.
1912年俄国冶金学家符·阿·瓦纽科夫(V·A·Vanyukov)公布了关于炉渣成分对冰铜中的铜在硅酸铁渣中损失的影响的综合调查结果.再次对瓦纽科夫数据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很宽的成分范围内(CaO 0~48%、MgO 0~48%和Al_2O_30~30%).炉渣特性可由下面的碱度指数来表示: Bs=((FeO)+0.25(CaO)-0.3(MgO))/((SiO_2)+0.4(Al_2O_3)) 这些渣中的铜损失为:L(s/m)=[(Cu)%/Cu%]×100=1.34Bs式中(FeO)(CaO)-炉渣成分。wt.%L(s/m)—铜在炉渣和冰铜之间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0.
苏联研制成的这种净化新工艺对净化沸腾焙烧炉、瓦纽科夫氏炉、氧气闪速炉、氧气悬浮炉、氧气悬浮旋涡电热炉(基伏塞特法炉)以及其他设备的废气均有效。该工艺也可用于化工部门。苏联现行制酸气体净化方法的缺点是设备笨重复杂(有许多汇气道、浓缩器、冷却器)和净气率不高。  相似文献   

11.
<正> (Ⅱ.5) 用湿法冶金——浮选产出含镍磁黄铁矿精矿在工业上的推广 M.I.Mantsevich等(苏)这个联合方法可提高从复合铜镍矿中生产含镍磁黄铁矿精矿的品位。原矿经高压釜将磁黄铁矿氧化并使有色金属呈硫化物沉淀,而后进行浮选产出高品位镍精矿及工业级硫磺,并排弃铁的氧化物。浮选  相似文献   

12.
1镍 资源 镍矿石主要分为两大种类——硫化矿和氧化矿,硫化矿的出产国主要是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中国等国家,因存在于地表深层所以采掘成本高,但是它含有铜和贵金属,从副产品中可以得到收入。氧化矿主要出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喀里多尼亚、古巴等接近赤道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氧化矿存在于地表附近,在地表土下呈两层结构,第一层含镍1%左右,第二层含镍2%~3%。以前第二层矿主要用于生产镍铁合金的原料,第一层矿却难以利用。近年来确立了HPAL(高压硫酸浸出)法工艺,可以期待第一层矿将成为今后生产镍的主体原料。镍的资源量为:氧化矿约1.35亿吨镍,硫化矿约0.61亿吨镍。  相似文献   

13.
苏联莫斯科钢铁研究院最近研究出一种新的熔融还原工艺—瓦纽科夫法。该工艺的特点是氧喷入呈沸腾状的渣液中使矿石进行熔融还原。一吨还原铁的能耗估算为:煤粉600~800kg、天然气17m~3、氧800~900m~3。该工艺已在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建有炉缸面积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镍精矿除铜过程中主要硫化物的热力学行为和铜渣的物相组成,探讨镍精矿除铜过程的反应机理及渣含镍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一种浸出海绵铜的方法,涉及一种从铜镍冶炼和精炼产生含铜渣-海绵铜中浸出镍、钴、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是以硫酸为浸出试剂,以氧为浸出氧化剂,加压氧化浸出海绵铜物料中的镍、钴、铜。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此条件下进行海绵铜加压氧化浸出,铜、镍、钴的浸出率都能达到99%以上,同时浸出液中铜离子浓度可达90 g/L  相似文献   

16.
理论分析了造成倾动炉氧化精炼过程中铜在渣中损失的原因,介绍了降低倾动炉渣含铜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许多湿法冶金反应只有在加压和升温条件下才能进行。高温高压应用于工业规模的湿法冶金过程实例有:在苛性钠溶液中浸出铝土矿和钨精矿;在含氨溶液或硫酸溶液中氧化溶解铜—镍精矿或黄渣;从硫酸或含氨溶液中用氢还原法使铜、镍、钴以粉末状沉淀出来;从硫酸亚铁溶液中使三氧化二铁沉淀出来;在硫酸溶液中加压浸出含镍红土矿和铀矿。  相似文献   

18.
加热工艺对含铜钢表面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加热工艺对含铜钢表面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含铜钢表面氧化程度影响显著.含铜钢液态铜相出现在1 100~1 200℃的加热温度范围,而在1 000℃和1 300℃加热时,基体与氧化层界面处不出现液态铜相.加热温度为1 100℃时,液态铜相沿奥氏体晶界向基体的渗透能力比1 200℃时更强.高温加热时,随加热时间延长,含铜钢的氧化程度加重,同时也增强了液态铜相向基体的渗透.加镍可有效防止含铜钢在高温过程中形成液态铜相,避免铜发生热脆.  相似文献   

19.
刘远东 《铜业工程》2020,(4):60-62,75
以贵冶炉体检修残留含铜镁砖为原料,通过破碎和浮选工艺,得到原矿和浮选矿。分别按2t/炉原矿、 1t/炉浮选矿、2t/炉浮选矿配加,在卡尔多炉进行回用工业试验。试验结果 :不添加含铜镁砖时,渣含铜为2.614%;添加2t/炉原矿时,渣含铜为4.602%;添加1t/炉浮选矿时,渣含铜为2.960%;添加2t/炉浮选矿时,渣含铜为2.339%。原矿直接回用无法进行,浮选矿回用获得成功。最终实现高镁铜精矿全部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某铅厂处理了一批高铜铅精矿,通过2个月的工业生产,入炉原料含铜高对底吹炉、烟化炉生产有一定影响,整个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铜可以在粗铅及锍中富集,粗铅含铜可达10%以上,锍含铜可达40%以上,弃渣含铜可控制在0.65%以下,铜的回收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