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拔尖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科研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但由于本科生存在的现实压力,例如:课业学习、兴趣爱好、社会兼职或社团活动等,组内成员很难做到步调一致。导致大学生团队申报项目时热情高涨,中间执行时逐渐冷却,疏于过程管理,缺乏专业引领,团队松散短暂,效果不佳,难继初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群体智能"的"深度团队"模式,即在群体智能理念指导下,招募并组建导师负责制的拔尖大学生深度团队,实行相对固定的物理空间、导师子群项目驱动、团队深度协作、长效过程管理和多节点考核的培养模式。培养实践证明,该模式可充分发挥团队及个体的最佳优势,同时又互为补充,提高科研课题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对某一兴趣点的纵深挖掘,强化学生的技术厚度,提高他们的学术理解和协作意识,进而有效地培养拔尖大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在管理运行和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弊端,东莞理工学院光电信息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建立了"统一管理,完全开放,分层建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行了基于项目课题驱动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改革成效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有机组成部分。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的现状,按照研究性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提出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优势,搭建创新人才培养新平台。利用科研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过凝练、派生,再设计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驱动项目。文章对驱动课题来源、设置、发布等细节做了讨论,以实际案例对驱动课题分类和创新团队组建方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新能力、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简述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以辽宁工业大学"先进材料"大学生创新团队为例,讲述大学生创新团队的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和评价激励机制等,为材料类专业及相关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举措。奥尔堡PBL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由项目来组织"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以小组学习和同龄化学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完成项目,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各项能力。以一项SRT项目为例,展现奥尔堡PBL模式在SRT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指导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大学生创新项目,阐述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培养科研思维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分工和协作精神等方面的作用。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应充分承担起把握项目方向、安全执行、有效管理和经费支持的作用,该方式也是一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7.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机械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是机械制造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高校在机械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体系的更新,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意愿采用分类培养模式,注重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针对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为破解通才教育和专才培养的教学与资源需求矛盾,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需要依托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融入"协同培养与兴趣引导、渐近式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理论,立足大学生科研训练基地、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实践实训教学平台,结合团队科研项目,以项目驱动、兴趣引导、以赛促学和协同培养方式,开展农林院校新工科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以此制定农林类新工科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许多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有很多产学研结合的IT研发类大学生科研团队,这类团队在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IT专业大学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这类团队普遍只重视技术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制约了团队的良性、全面发展。结合实际的IT研发类大学生科研团队管理、运作经验,提出了适合IT研发类大学生科研团队的管理模式。它能够促进团队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较好的培养和提高IT类大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该模式对IT类大学生科研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分析了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评价方法。该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