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巴塞尔公司于2005年4月15日宣布将向俄罗斯Titan集团转让其Spheripol技术,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鄂木斯克(Omsk)建设180kt/aPP装置,Teenimont公司负责工程承包,该装置定于2007年建成。  相似文献   

2.
李硕冰 《中国石油企业》2014,(11):27-30,124
时间正在证明,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美国和欧盟希望利用技术优势,在当前的乌俄冲突中对俄罗斯施加影响。最新一轮的制裁将禁止美国和欧盟公司转让那些能帮助俄罗斯开发页岩油气、深水及北极圈内石油资源的高端技术,包括软件。美国和欧盟希望通过禁止转让先进技术,阻止俄罗斯开发庞大的非传统石油资源来弥补老油田产量的下降。新一轮制裁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在北冰洋区块和页岩油领域开采的中断,也令俄罗斯在里海、伊拉克和加纳等地的项目融资进程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化工》2004,29(5):54-54
日本旭化成公司最近宣布将向俄罗斯Kazanorgfintez公司转让非光气聚碳酸酯(PC)生产技术。Kazanorgsintez公司正计划在俄罗斯喀山新建6.5万t/a的PC工厂。该生产技术以CO2和双酚A作为起始原料,这样PC成品中不含光气和二氯甲烷溶剂。与传统PC生产技术相比,旭化成技术成本更低。2002年旭化成公司已与台湾奇美公司合资(10:  相似文献   

4.
日本旭化成公司向俄罗斯Kazanorgsintez公司转让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技术,在喀山建设65kt/a PC装置。该技术采用CO2和双酚A为起始原料,生产PC无需光气和二氯甲烷溶剂,装置定于2007年11月建成。  相似文献   

5.
日本旭化成公司向俄罗斯Kazanorgsintez公司转让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技术,在喀山建设65kt/a PC装置。该技术采用CO2和双酚A为起始原材料,生产PC无需光气和二氯甲烷溶剂。该PC装置定于2007年11月建成。  相似文献   

6.
英力士技术公司于2012年7月4日宣布,其亿诺G和亿诺S工艺过程转让给俄罗斯西布尔公司旗下ZapSib石化公司在托博尔斯克(Tobolsk)生产线性低密度和高密度聚乙烯(PE)产品。两套400 kt/a的亿诺G装置和两套350 kt/a的亿诺S装置将生产全范围的齐格勒单峰、齐格勒双峰、铬和茂金属系产品。ZapSib石化公司的这些装置将定位为俄罗斯和出口市场提供特种和通用的PE产品。  相似文献   

7.
苯一步法氧化生产苯酚工艺进入技术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约伦 《高桥石化》2005,20(1):56-56
由Solutia(原为Monsanto公司的化工分支)和勃列斯科夫催化剂研究院(俄罗斯新西比尔斯克)联合开发的苯一步法生产苯酚工艺最近披露了更多的细节,并由美国休斯顿的GTC技术公司取得向市场转让此项技术并提供设计服务的权利。据GTC说,这项技术与传统的异丙苯路线相比,工艺操作更为简单,投资费用可以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通用电气(GE)和俄罗斯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目的是发展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该合作协议在圣彼得堡的国际经济论坛签署,协议定义了GE和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能源项目合作的关键领域,包括天然气网络的发展、发电设施的发展,液化技术项目的实施、LNG的使用和运输。该合作协议将加强通用电气公司(GE)和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制造能力及商业能力,通用电气计  相似文献   

9.
<正>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长科比尔金(Dmitry Kobylkin)在周三(2019年9月4日)的采访中向塔斯新闻社(TASS)透露,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对允许私营石油天然气公司勘探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持开放态度。目前,只有国有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有权开采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东部经济论坛间隙,科比尔金称因为油价相对较低,目前很难评估北  相似文献   

10.
顾约伦 《高桥石化》2005,20(3):56-56
俄罗斯的喀山有机合成公司(KOS)已经选择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建设俄国的第一套双酚A(BPA)和聚碳酸酯(PC)装置。该项目将建在鞑靼共和国的喀山,预计在2007年完成,包括。70kt/a的BPA和6.50kt/a的PC生产能力。东洋工程公司将负责项目的详细设计和设备及材料的采购。BPA和PC的生产技术分别由日本的出光和旭化成公司转让。该项目完成后,KOS可以从自己生产的苯酚和丙酮出发生产PC产品,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时间2016年9月2日,在俄罗斯远东经济论坛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石油)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共同开展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天然气加工和石化综合设施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玉普和俄石油首席执行官伊戈尔·谢钦(Igor Sechin)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12.
德国赢创公司(Evonik工业公司)与俄罗斯Sibur控股公司于2008年3月底签署协议,对在俄罗斯采用过氧化氢建设环氧丙烷(PO)装置进行可行性研究。Sibur控股公司将采用新的HPPO工艺建设PO装置,从过氧化氢(H202)和丙烯低成本地生产环氧丙烷。赢创公司与从事工程的伍德公司联合开发其HPPO工艺,并己向其他化工公司转让该技术。  相似文献   

13.
5月30日,天然气总产量占全世界1/4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总公司(Gazprom)领导易人。 在总裁位子上坐了9年的维亚希列夫黯然身退,继任者是今年39岁的能源部副部长阿列克谢·米勒——他曾是普京总统任圣彼得堡市副市长时的部属。 米勒毕业于列宁格勒财政经济学院,1991至1996年在普京领导下的圣彼得堡市政府对外经济活动委员会工作。1996年至2000年先后任圣彼得堡海港公司经理和波罗的海管道系统公司  相似文献   

14.
石化经济     
TE-9200611009我国与中东俄罗斯非洲战略石油合作的前景分析〔刊〕/张爽,刘卫国(河海大学)∥化工技术经济.-2006,24(2).-6~8,12针对世界石油供给格局的现状,提出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给战略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与中东、俄罗斯和非洲的战略石油合作的发展前景。建议继续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提高装置的生产管理水平,尽可能延长反应在线周期,进一步降低能耗,物耗。(2)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力度,在生产技术、催化剂核心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方面有所突破。(3)紧密结合科研和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加强产品推广,形成自…  相似文献   

15.
TE200508001中国天然气的发展和利用〔刊〕/陈永武(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当代石油石化.-2004,12(11).-24~26,44介绍中国天然气资源的现状和潜力、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储运设施建设现状及天然气利用现状,对今后中国天然气的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中国加快天然气发展和利用的主要措施。(许德联摘)TE200508002俄罗斯石油工业与中俄双边合作〔刊〕/冯春萍(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6).-6~10,22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2003年俄罗斯石油产量为420Mt,出口210Mt,出口创汇达363…  相似文献   

16.
从事气化技术的美国合成能源系统公司(SES)与埃克森美孚公司合作,加快推广通过甲醇途径的煤制汽油技术,截至2008年9月底,在全球推行其U-GAS煤炭气化装置,已转让甲醇制汽油(MTG)技术达15套。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物探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政治的逐步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复苏,俄罗斯的地球物理技术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对俄罗斯有关地球物理研究单位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球物理研究机构和技术的整体情况。并针对近年来俄罗斯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情况,初步分析了俄罗斯物探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技术服务     
<正> 成果转让汽油高辛烷值调合剂甲基叔丁基醚(MIBE)合成技术该项技术是混合C_4综合利用途径之一,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剂MTBE,并可同时获得生产顺丁橡胶和高纯度丁烯-1的原料。这一技术已在年产5500吨工业试生产装置上鉴定,流程简单,技术可靠,原料适应性强(C_4中异丁烯浓度20—50%均可),操作平稳、灵活,设备无特殊要求,几乎无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需要该技术者,请直接与山东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科技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国已经在非洲开始布局,纷纷加大了对当地油气、矿产等资源的投资力度.其中,俄罗斯对非洲的重视正在逐渐加强.近日,俄罗斯非洲经济合作协调委员会(AFROCOM)与非洲石油、电力网站(Africa Oil & Power,简称AOP)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扩大俄企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促进俄方与非洲政府和企业在能源投资等领域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20.
MTO和MTP技术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醇转化成烯烃(MTO)技术在专利献、出版物以及有关石油化工技术和天然气等专题会议中受到很大的关注。该技术的主要转让商United Oil Production(UOP)(与NorskHydro合作)和Lurgi公司积极促进其甲醇转化成烯烃的不同途径的开发。此UOP Hydro MTO工艺近期将在尼日利亚投入工业化运转。MTO或甲醇转化成丙烯(MTP)是使天燃气货币化或增值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