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假性Budd-Chiari综合征多发生于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其彩超和CT检查类似于Budd-Chiari综合征,而选择性下腔静脉造影无异常发现.本文报告2例患者均因腹胀、乏力入院.入院后进行查体、实验室检查、超声、肝脏增强CT和下腔静脉造影检查,最后确诊为假性Budd-Chiaxi综合征,此病罕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影像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对4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BCS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和CT检查,18例行MRI检查,17例行肝动脉造影,9例行下腔静脉造影.7例行下腔静脉内介入治疗.结果通过超声、CT、MRI和血管造影几种影像学检查相互印证而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BCS者42例,其中下腔静脉癌栓者36例,下腔静脉狭窄者6例.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BCS者成功地施行了下腔静脉内介入治疗,腔静脉压力阶差由术前的(2.5±1.2)kPa降为(0.8±0.2)kPa.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CT、MRI和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肝癌合并BC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相互补充有助于本病的正确诊断.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原发性肝癌合并BCS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Budd_Chiari综合征声学造影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通过下肢静脉注射3%双氧水1ml与生理盐水2ml混合液,然后再用10-20ml生理盐水冲洗注射血管。观察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内的双氧水回声。结果下腔静脉不完全阻塞时,造影显示下腔静脉内血流变窄,但仍直接回流入右房,而当下腔静脉内血流完全阻塞时,造影显示造影剂回声光点不能直接进入右房,回流至下腔静脉的阻塞部位即终止。结论声学造影检查是Budd_Chiari综合征的一个简便安全、经济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1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据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输尿管造、磁共振尿路造影及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协同检查,切除狭窄段输尿管及输尿管复位成形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应用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和螺旋CT检查确诊腔静脉后输尿管10例,采用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方法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认为泌尿系造影加螺旋CT三维成像可确诊腔静脉后输尿管,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是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前性门脉高压综合征(PPH)诊断、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PPH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间接门静脉造影和/或门静脉系统CT血管成像,全部确诊为PPH。施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31例,脾切除、脾静脉-肾静脉转流术4例,门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1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探查术、门奇静脉断流术2例,未行手术2例,仅给与保肝等内科治疗。结果 39例术后随访3个月~8年,1例未手术患者失访。36例经肠腔、脾肾和门腔转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脾亢消失,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例断流手术患者,术后8月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结论间接门静脉系造影或CT门静脉系血管成像检查是诊断PPH的标准方法,分流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心包隔静脉为左头臂静脉的属支,其膈支与膈下静脉吻合,在上腔或下腔静脉梗阻时,可作为侧支通路。作者复习过去十年间放射学资料,发现胸片显示心包膈静脉扩张4例,诊断均经腔静脉造影、CT或MRI证实。4例心包膈静脉扩张原因均为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支架植入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经皮静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12例(男11例,女1例,平均年龄51岁).术前行胸部CT检查了解上腔静脉阻塞的部位和范围.局麻下股静脉穿刺插管,沿下腔静脉逐渐向上,到达头臂静脉至上腔静脉的入口处进行造影,明确狭窄部位.  相似文献   

9.
梅早仙  王勇  李丽  吴琦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9):1175-1177
目的 探讨合理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急性PE患者采用CT肺血管成像、导管碎栓及导管溶栓.以诊断和治疗PE.结果 25例患者CT造影检查有阳性表现.所有患者均成功插管至肺动脉.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6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发脑出血并死亡1例.结论 CT肺血管成像、肺动脉造影、经导管栓子除去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是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PE安全、迅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腔静脉造影指导犬房间隔穿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下腔静脉造影指示下犬房间隔穿刺术方法。方法 对9只健康杂种犬进行了下腔静脉造影指示下的房间隔穿刺术。全麻下经皮穿刺右侧股静脉,X线投照角度RAO 30°,经Mullins鞘管注射76 %的泛影葡胺2 0mL行下腔静脉造影,分别显示下腔静脉及其开口、右心房影、左心房影和主动脉根部影,将Brockenbrough穿刺针远端弯度的近端塑形增加1个弯度,使穿刺针方向指示器指向3点左右、针尖顶至房间隔进行穿刺。结果 ( 1 )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与房间隔穿刺有关的解剖特征为下腔静脉开口位置高,全部在房间隔中上部,使房间隔穿刺点位置也高,加上左心房腔小,穿刺针易穿至左心房顶部;( 2 )下腔静脉造影指导下房间隔穿刺术成功率为1 0 0 % ( 9/ 9) ,心脏压塞1例,经X线和造影剂指示心包穿刺引流术控制。结论 下腔静脉造影指导下的经皮犬房间隔穿刺术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1995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布加氏氏综合征1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6例;年龄22~34岁;病史1~10年。肝大、下肢水肿、腹壁静脉曲张6例,脾大者2例,腹水2例,食管静脉曲张2例。12例均行B超、多普勒、下腔静脉造影检查以了解病变部位、程度、病理类型。手术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经导丝插入造影管至下腔静脉。首先测量狭窄远心端下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压力,行下腔静脉造影,然后将球囊导管置于狭窄部位,用稀释造影剂加压膨胀球囊扩张下腔静脉狭窄段,反复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Opt Ease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置放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接受Opt Esae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DVT患者142例,其中48例表现为有症状的肺栓塞(PE)、64例表现为有症状的下肢DVT、10例同时表现为PE和DVT、20例B超检查提示下肢DVT而无临床症状。术后进行胸部CT、腹部CT、盆腔及下肢CT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滤器置入时、置入后、取出时的相关并发症。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成功置入与取出滤器数量、血栓形成率。统计滤器置入后有临床症状PE或经CT血管造影证实PE的发生率,统计有症状的及经CT、超声检查证实的无症状复发或新发DVT、下腔静脉闭塞发生率。结果 141例(99.3%)成功置入滤器,其中28例成功取出滤器。1例滤器置入术后出现双下肢肿胀伴疼痛,经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腔静脉闭塞,进行溶栓治疗并取出滤器。113例长期置入滤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滤器断裂或移位,无滤器穿透下腔静脉壁或滤器倾斜,2例发现滤器内有血栓但无下腔静脉闭塞。滤器取出者随访1~64个月,未出现PE复发症状。滤器长期置入者随访时间1~78个月(平均12个月),分别有22、14例在滤器置入后出现有症状的PE、DVT,但CT检查未提示PE,仅2例经超声检查发现新发下肢DVT。结论 Opt Ease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置放治疗DVT安全性较好,并发症少,并可有效减少PE、下肢DVT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下腔静脉中断又称下腔静脉肝静脉下段中断由奇静脉连接,属罕见先天性血管畸形.近10年来,我们在心导管检查过程中曾遇4例,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总结自 1995~ 2 0 0 2我院收治的 3 0例Budd Chiari综合征 (BCS)患者。本组 3 0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BCS患者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4~ 63岁 ,平均 3 7 4岁 ,自症状出现到确诊的时间为 1~ 2 7a ,平均 6 8a。术前常规行CT、B超、胃镜检查 ,实验室检测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血小板。单纯膜性下腔静脉闭塞的患者 ,采用经股静脉下腔静脉开通术和球囊成形术 ,必要时植入下腔静脉支架。对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的患者 ,在开通、扩张闭塞静脉后 ,植入下腔静脉支架。压迫性下腔静脉狭窄的患者均采取球囊扩张术和内支…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146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造影表现,观察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和肝静脉病变的联系。在美国GE公司LC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监视下行下腔静脉造影和肝静脉造影。结果41例单纯肝静脉阻塞的病例均有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所有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均见于单纯肝静脉阻塞病例。提示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为肝静脉阻塞的继发改变,介入治疗时应以处理肝静脉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指引下直接进行PCI的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 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1例,入选标准为冠状动脉狭窄≥75%.PCI前后分别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在行PCI时,直接进入指引导管而非常规造影导管,并仅注入10 ml左右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结果 在11例患者中,对其中的1例患者进行了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例患者仅进行了PTCA,其余9例进行了PTCA+支架置入术.分别用冠状动脉CT、造影和IVUS检查测量其PCI前靶血管管腔直径,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置入支架后出现狭窄.1例患者CT检查并未发现支架变形,但冠状动脉造影和IVUS检查发现支架内再狭窄;另1例患者CT检查可见支架膨胀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轻度狭窄,IVUS检查证实支架膨胀不全.CT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明显钙化,造影显示前降支高度狭窄,导管无法通过,最后行旋磨治疗.所有患者的IVUS检查都有轻、中度斑块,4例患者冠状动脉几乎完全闭塞,CT可见闭塞段的软组织影及血管,冠状动脉造影和IVUS检查也均得到证实.CT引导下的直接PCI策略,节省10 min操作时间和50 ml造影剂.结论 双源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准确性并不亚于侵入性的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64层CT结果进行直接PCI是可行的.CT引导下的直接PCI策略,可节省时间和造影剂.  相似文献   

17.
项军  李玺  王岩  梅健  刘成  何凌宇  王颖  屈健 《山东医药》2009,49(35):19-2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经造影确诊的26例下腔静脉肝后段节段型完全闭塞型BCS患者,采用聚乙烯球囊导管或国产Inoue球囊导管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其中闭塞段穿刺过程中综合运用直接穿刺技术、导管挤钻技术、逆向穿刺技术、双向穿刺技术、导丝轨道技术。PTA前后行下腔静脉造影及血液动力学检查;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3例成功穿通闭塞段并行PTA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技术成功率为88.5%;15例置入下腔静脉支架。术后闭塞段下腔静脉内径为(19.20±6.21)cm,下腔静脉压、下腔静脉至右房压力阶差显著降低,右心房压显著升高;随访1~5a复发3例。结论介入治疗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CS安全、有效,综合应用各种穿刺技术及合理选择球囊导管类型、直径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下腔静脉造影及核磁共振影像(MRI)是可靠和已被确立的诊断下腔静脉肿物的方法,用来判断下腔静脉栓子是否存在,转移肿物的部位和范围等〔1 ,3〕。诊断下腔静脉肿物的其他技术包括经腹超声、CT和超声心动图等。既往文献小样本资料显示超声心动图对下腔静脉肿物诊断有帮助〔2 ,3〕,但其准确性和优越性尚未被很好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大样本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诊断下腔静脉肿物可靠性及优越性。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回顾分析1987年6月~2 0 0 3年4月,美国科利夫兰临床医院12 0 74 3例经胸(TTE)或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腹胀1年于2010年5月19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与进食无关,无乏力,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呕血黑便等.外院CT示:肝脏流出道梗阻,布加综合征可能.外院下腔静脉造影示:下腔静脉无明显狭窄和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关系的准确性。 方法 10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行腹部CT三期扫描,得到下腔静脉、肝静脉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棘球蚴病病变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关系,将结果与术中结果对比,分析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可靠性。结果 CT成像评估血管推移、伴抱球征、界限不清楚、血管狭窄等与术中所见一致。有4例患者CT成像判断为病灶与下腔静脉界限清楚,而术中示病灶与血管有一定黏连。对于有血管狭窄判断为受侵犯的结果中,有3例为过度诊断。结论 肝静脉、下腔静脉CT成像能清晰显示肝棘球蚴囊肿与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