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网页被篡改后的访问保护和快速恢复问题,以分布式网页防篡改系统的备份恢复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本地快照和Rsync同步的Web文件保护方法.当Web页面被篡改时,Web服务器通过快照技术将原Web页面的映像发送给用户浏览,使得系统完好无损,进一步调用Rsync算法从备份服务器上同步Web文件,从而实现恢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保护被篡改页面不被访问,具备较好的快速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远程容灾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本地存储服务器上的数据变化,并将变化数据通过Internet发送到远程灾备服务器来实现数据的远程备份,通过将远程备份数据写回到本地存储服务器来实现灾难恢复,生产服务器的容灾数据存储于本地存储服务器中,通过iSCSI技术访问。该系统提供了多种数据同步与恢复策略,并提供了图形化Web配置管理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3.
利用C#为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设计了一个备份和恢复工具,无论是本地服务器还是网络服务器都可实现。功能包括:与服务器建立连接,选择要备份或恢复的数据库,验证要恢复的备份文件等。  相似文献   

4.
一种网络备份系统的数据高速缓存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网络备份系统的数据高速缓存方法,可用于本地数据带宽大于备份线路带宽的备份系统中,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备份系统。该方法通过在本地服务器上部署高速缓存器来暂存服务器的变化数据,并在稍后通过备份线路将缓存的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进行备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客户机/服务器中多线程和断点续传实现文件传输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给出了该网络备份软件的设计方案和所用到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了网络中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该备份软件的设计基于多线程和Socket等,完成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多用户并行数据备份与恢复.  相似文献   

6.
一种多点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点容灾系统。主数据中心的数据通过本地高速网络同步地在本地备份中心备份,并通过Internet异步地在多个远程备份中心备份。主数据中心的写请求同步地在本地备份中心提交,并经过缓存、差错检测后异步地在多个远程备份中心重放。灾难发生时,可从多个备份点对主数据中心进行恢复。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费用低廉、备份距离远、容灾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Lee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便携式通信系统的代理认证协议。该协议在在线认证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线认证过程来优化本地服务器的性能。研究表明该离线认证协议存在安全隐患。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协议,解决了不法分子恶意伪造离线消息的问题,提高了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异地备份系统数据一致性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异地备份系统中数据持续变化的情况,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累积摘要值的一致性检测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一致性检测需要中断备份任务的问题,保证了备份任务的连续性,并且能够迅速检测本地服务器和远程备份中心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一致性检测的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与中断备份任务对本地服务器上的原始数据和远程备份中心的备份数据进行一致性检测相同.  相似文献   

9.
基于Linux的异步网络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京  李涛  赵奎  刘莎  卢正添  蒲海 《计算机工程》2006,32(8):280-282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Linux的远程异步备份系统。该系统在没备驱动层脏视本地服务器的写操作,并将相关信息封装成记录发送到备份网关上缓存,然后由备份网关异步地将所缓存的记录发送到远程备份服务器上,最后在远程服务器上重建写操作并提交给相应的备份分区。该系统可适应多种网络状况,对用户透明,支持Linux下的所有文件系统与存储设备,实现了对本地服务器分区或磁盘的物理备份。  相似文献   

10.
rsync算法作为文件同步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存在与服务器交互频繁、不适用特定文件等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文件类型的远程文件备份系统,通过文件类型的筛选避免特定文件的差异计算,在本地缓存文件摘要信息,将差异计算提前至文件上传前,减少了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交互。这样,不仅减少了差异备份中网络传输量,也减少冗余的差异计算。  相似文献   

11.
数据库系统是信息系统的基础,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需要对主从服务器数据库进行同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本文根据实际需求摸索一种基于存储过程的主从服务器数据库同步方法,首先介绍存储过程,然后用实例说明如何利用存储过程实现主从服务器数据库同步,该方法对于特定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即时消息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业务扩展范围非常广泛。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会话中继协议,即MSRP协议的通信服务器集群的实现框架,能够支持SIP系统中的离线消息业务。首先针对MSRP协议工作在会话模式下的特性,提出了服务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并研究分析了转储和推送离线消息的信令流程。然后提出了通信服务器集群的实现方案和集群内部的通信框架。服务系统能够在SIP软终端的配合下处理基于MSRP的离线消息业务。  相似文献   

13.
王鸿  杨频 《计算机安全》2012,(10):2-6,1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DFS的远程容灾系统。使用FTP将备份数据通过Internet发送到支持HDFS的FTP服务器(Hdfs-over-ftp),数据再经过HDFS进行分布式存储。数据恢复则通过FTP将存储于HDFS中的数据恢复。经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的备份方法中因灾备服务器备份数据损坏而导致数据恢复失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赵勇  赵奎 《计算机安全》2012,(6):6-9,18
提出了一种异地实时卷镜像系统中数据初始化方法,解决了目前大多数容灾系统进行数据初始化时需要中断企业服务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启动了原卷的数据监控,然后进行数据同步,实时捕获数据同步过程中变化的数据并缓存在海量缓存中,同步完成后发送缓存数据到远程备份中心进行重写操作,实现远程镜像卷中数据的初始化。实验结果证明,数据初始化后,应用服务器原卷和远程备份中心镜像卷的数据一致,为数据实时镜像提供数据一致性起点。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简述了Oracle数据库的备份原理,讨论了逻辑备份、脱机备份及联机备份3种不同备份方案的特点及实施方法;重点分析了在存储设备的失败时,如何来进行Oracle数据库的恢复,并给出制定相应恢复方案的一般方法。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变化,备份和恢复策略也要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6.
单一的时钟同步技术由于其精度及应用局限性,无法满足矿用分布式采集系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时钟同步性能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北斗+IEEE 1588V2+本地后备时钟的三级协同时钟同步方案。选用部署在地面的T600-BDGOCXC型北斗授时服务器作为主时钟,为系统提供纳秒级精度的绝对时钟;采用STM32F407+DP83848及PTPd协议栈实现支持IEEE 1588V2协议的采集节点,通过井下工业环网将北斗的绝对时钟同步到各采集节点;本地后备时钟采用STM32F407内部RTC(实时时钟)实现,给各采集节点提供秒级精度的时间戳初值,便于各采集节点用最短时间实现与主时钟的同步。测试结果表明,北斗授时服务器与采集节点通过交换机直连的情况下,1 min后时钟同步精度达162 ns;北斗授时服务器与采集节点通过三级交换机连接的情况下,时钟同步精度为565 ns;在北斗授时服务器失效的情况下,优先级高的采集节点升级为主时钟并为其余采集节点授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Oracle数据库远程备份与恢复系统.系统基于C/S架构。客户端部署在生产服务器上.将备份数据传输到远程灾备服务器上实现远程备份功能。通过从灾备服务器上下载备份数据,在生产服务器上恢复,实现数据恢复。通过分段备份和提前传输到备份完成前,改进了数据备份过程中的传输机制。实验证明,本系统实现了Oracle备份与恢复核心功能,同时,提高了传输效率和节约了远程备份总时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磁盘价格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容灾备份系统采用将本地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磁盘进行备份,但是大数据时代的来,瞄,导致存储压力越来越大。然而在庞大的数据中,有很大一部分数据活跃率并不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磁带分级存储的文件备份与恢复系统,采用索引的方式记录并组织备份文件,实现增量备份;该系统将服务器端拆分为两部分,首先将文件数据备份到服务器磁盘,再根据相关时间保留策略,将活跃率较低的数据归档到脏带中。保证了大数据时代服务器磁盘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