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索并总结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医辨证分型,以期为有机结合临床中医证候特征、哮喘临床表型以及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调研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及分析和预调查反馈信息修正的方法,设计并归纳形成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候学观察表。收集204例患者的四诊资料,填写观察表。借助SPSS22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基本的中医证型。结果:通过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中医哮病的辨证标准为依据,参阅哮病中医证候规律的文献,并组织呼吸科专家讨论,得出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主要分为2个基本证候:虚寒证和虚热证。结论:探索了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临床表型,为进一步研究支气管哮喘中医宏观寒热辨证与西医基因组学之间可能的关联提供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2.
冬病夏治消喘膏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敷贴疗法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应性鼻炎等慢性肺系疾病治未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6-8月在我院呼吸科行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疗法对上述3种肺系疾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0%、70.06%、63.11%,证效关系显示对脾肾阳虚、肺肾气虚等虚寒证有效率最高,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趋势.结论 冬病夏治消喘膏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存在时效正相关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虚寒证患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3.
虚寒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对虚寒动物模型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虚寒模型的不确定及对其认识的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对虚寒证实质的深入研究及对药物的深入研究。因此,文章对虚寒动物模型的系统研究和客观评价意义重大,为虚寒动物模型实质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本课题组5年来研究结果,结合临床观察,采用病理学、药理学、数理分析等手段,对虚寒模型的制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确立虚寒动物模型指标核心圈,建立虚寒状态指标评价体系;继而阐释不同造模方法诱导虚寒动物模型的个性特点;并对虚寒动物模型的相关应用进行展望。文章通过对虚寒动物模型的评价研究,为中药性效研究奠定状态基础,为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典型虚寒证的辨证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虚寒证候的辨证规律。方法 通过用 4 0个辨证因子对 2 0例典型虚寒证患者及 10例正常人评分 ,对评分结果从证候与辨证因子、五脏阳虚定位分析、五脏证候组合、证候轻重程度等多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个辨证因子与虚寒证的关系较密切 ,五脏虚寒定位、五脏证候组合、证候轻重程度可见某些规律。结论 对虚寒证从定性、定量、定位、主证、兼证、程度、案例等多角度进行辨证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虚寒证的基因表达谱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50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X线分期、年龄、病程等相关资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50例中以寒湿痹阻证最多,其次为肾气虚寒证;证候类型与患者年龄和病程相关,肾气虚寒证和肝肾阴虚证年龄偏高,病程较长,与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X线Ⅰ期分布明显多于肾气虚寒证与肝肾阴虚证,而前者的X线Ⅲ期分布明显少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A的证候以寒湿痹阻证和肾气虚寒证为主,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湿热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越少,而肾气虚寒证和肝肾阴虚证越多。湿热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X线分期以Ⅰ、Ⅱ期居多;而肾气虚寒证和肝肾阴虚证X线分期以Ⅱ、Ⅲ期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中健脾法治疗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患者,根据收治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观察组给予温中健脾方药治疗,共治疗30 d。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健脾法治疗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敷贴疗法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应性鼻炎等慢性肺系疾病治未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8月在我院呼吸科行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疗法对上述3种肺系疾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0%、70.06%、63.11%,证效关系显示对脾肾阳虚、肺肾气虚等虚寒证有效率最高,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趋势。结论冬病夏治消喘膏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存在时效正相关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虚寒证患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8.
陈雪芳 《新中医》2015,47(10):59-60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健脾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4%,对照组75.00%;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组97.22%,对照组63.8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病理变化等积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临床疗效明显,可清除幽门螺杆菌,防止癌变。  相似文献   

9.
1个虚寒家系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深层次地探索虚寒证的先天 (遗传 )背景。方法 用 4 0项虚寒证量表调查 1个 3代 15人的虚寒证家系和 10例正常人 ,将积分分为 4类分析 ,评定典型虚寒证、虚寒证体质和非虚寒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得到第 1张虚寒证家族图谱 ,典型虚寒证患者与家系内、外正常人在虚寒证证候定性、定量 ;虚寒证主症定性、定量积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族性虚寒证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拟有多基因遗传类似显性寒冷表型的趋势 ,为深入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开拓了新路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气滞证与虚寒证的病理学分析王勤,张国玺,李宏坤,董晓霞本文对我院临床诊断为气滞证和虚寒证的133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学分析比较,以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胃炎与现代医学的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33例慢性胃炎患者,男82例,女51例...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证候诊断要点及辨证治疗规律。方法:基于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疗支气管哮喘文献,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结果,总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结果:认为急性发作期的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动,痰气搏结,以实证为主;慢性持续期以虚实兼夹为主,表现为阳虚与饮伏、气虚与痰阻、气阴虚与痰热等;临床缓解期以虚为主,表现为肺、脾、肾气虚。拟订有关证候诊断要点,并总结辨证治疗规律。结论:常见证候为三期十证候,即急性发作期的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阳气暴脱证,慢性持续期的阳虚饮伏证、气虚痰阻证、气阴虚痰热证,临床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为主要兼证,常兼见于上述证候中。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胃镜像相关性,从微观角度证实中医宏观辨证论治科学性,完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为慢性胃炎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胃镜像表现,观察常见中医证型(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和胃镜像表现萎缩、糜烂、胆汁反流、黏膜颜色、黏膜池颜色、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血管显露、黏膜隆起、黏膜粗糙、黏膜颗粒增生等相关性,比较不同证型在胃镜像表现比率情况。结果: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最常见,分别为40.52%、30.91%、12.21%,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病变部位以胃窦最常见,占49.92%,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脾胃虚寒证以40~65岁多见,表现为萎缩性胃炎,黏膜以白为主,黏膜池颜色清澈为主;脾胃湿热证以18~40岁男性居多,以非萎缩性胃炎为主,黏膜糜烂多见;肝胃郁热证男性居多,胃镜像无显著变化,和脾胃湿热证有相似处。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和胃镜像存在一定相关性,尤其是脾胃虚寒证和脾胃湿热证,胃镜像可作为中医证型客观依据,可指导临床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108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好,操作较为简便,且药物毒副作用小,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肺气虚证肺功能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方法首先对1163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过敏性鼻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慢性咽喉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癌、尘肺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学问卷调查,然后对317例属肺气虚证者行肺功能检查分级,再对每一级行症状积分分级,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肺功能分级后,轻度肺气虚证131例,中度109例,重度77例。在对肺功能分级的每度肺气虚证行症状积分分级后,轻度中有轻度123例,中度8例,重度0例;中度中有中度101例,轻度5例,重度3例;重度中有重度70例,中度7例,轻度0例。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气虚证的肺功能分级与症状分级产生的结果一致;提示肺功能分级方法作为肺气虚证患者诊断参考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吴敏  谷彩萍  李育梅 《新中医》2021,53(6):42-46
目的:观察温肺健脾化痰方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肺健脾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检测肺功能及协同刺激分子B7-H3、热休克蛋白70 (HSP70)、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35 (IL-35)水平,统计中医证候积分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痰涎壅盛、喘急胸满、坐不得卧、面色青暗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呼气流速峰值(PEF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EV1、PEF、PE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35水平较治疗前升高,B7-H3、HSP70、EC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CT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半年内复发次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半年内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健脾化痰方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可调节B7-H3、HSP70、ECP、IL-35的表达水平,改善肺功能,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使用在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琢(TNF-α)-308 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哮喘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方法,检测16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40 例健康对照者的TNF-α-308 基因多态性。根据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标准对16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比较各中医证型的基因分布。结果:哮喘组与正常组、维吾尔族哮喘组与维吾尔族正常组、汉族哮喘组与汉族正常组、维吾尔族正常组与汉族正常组之间的两种基因型(野生型和突变型)及等位基因在分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哮喘各中医证型间TTNF-α-308 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哮喘患者与维吾尔族哮喘患者在各中医证型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疆支气管哮喘发病可能与民族、TNF-α-308 基因多态性无关;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可能与TNF-α-308 基因型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8.
乔靖  林亮 《环球中医药》2013,(10):769-772
中医药治疗哮喘历史悠久,从病因病机到治疗方法都有深入研究。针对哮喘的反复发作性和难根治性,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且治疗方案丰富,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从辨证分型论治、辨证分期论治、名医经验治疗、专方治疗、针灸治疗、辨证食疗、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并总结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构建中医证候调查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0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中医证候信息和理化检查资料.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证候风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弱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辨证分型比较,总符合率为50.6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临床4个主要证候:风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弱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辨证分型比较总符合率不高,提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表现以兼夹证为主,单一证型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