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石油化工》2016,45(2):139
通过自生成热裂解反应网络模型对单组分碳四烯烃的裂解反应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丁烯和2-丁烯的裂解产物中丁二烯收率高于常规裂解原料。利用模拟裂解实验装置,进行富烯烃碳四物料的裂解实验,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并将富烯烃碳四物料与石脑油原料进行混合裂解,产物中丁二烯收率有所提高。进一步在工业裂解炉上进行了富烯烃碳四物料与石脑油混合裂解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裂解产品中丁二烯收率明显提高,同时三烯(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有所提高,达到了增产丁二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TQ2 2 1.14 2 0 0 4 0 5 0 92裂解碳四深加工与资源优化〔刊〕/杲明智 (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乙烯厂 )∥乙烯工业 .- 2 0 0 3,15 (3) .- 9~ 11  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乙烯厂裂解碳四深加工采用加氢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和 1 丁烯的方案 ,开车以来由于丁二烯价格居高不下而 1 丁烯价格下滑 ,效益并未达到理想状况。通过对各种原料组成比较 ,考虑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建议使用丁二烯装置抽余碳四替代裂解碳四 ,达到资源优化 ,效益提升的目的。图 3表 6 (许德联摘 )TQ2 2 1.2 112 0 0 4 0 5 0 93新疆的乙烯原料与乙烯工业发展〔刊〕/卢光明 (中…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石化研究院的碳四利用技术,包括S-OCC技术、S-OMT技术、烯烃异构化技术等。S-OCC技术为碳四催化裂解技术,可裂解除1,3-丁二烯以外的其它混合碳四,目标产物为丙烯。该技术已于2009年11月在中原石化建成示范装置,并产出合格粗丙烯。S-OMT技术为乙烯与2-丁烯的歧化技术,目标产物为丙烯。原料为乙烯和丁烯,如果原料中1-丁烯的含量较高,须  相似文献   

4.
针对乙烯原料日益短缺和碳四过剩的问题,利用小型蒸汽裂解模拟实验装置对轻烃—碳四混合原料进行裂解性能研究,考察了在SC-1型裂解炉中碳四掺入量及工艺参数对目的产物(乙烯+丙烯+丁二烯)三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原料中碳四最佳掺入量为10~20%,适宜的裂解温度为840~850℃,稀释比(水/油质量比)为0.5时,乙烯质量分数为31.87%,丙烯质量分数为16.57%,三烯质量分数为53.60%,可见碳四与轻烃共裂解,既扩大了乙烯原料来源,又提高了碳四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2015,44(5):640
为提高碳四烃资源的利用率,从生产燃料油的添加剂或调和油、作为增产乙烯和丙烯的原料、通过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3个方面综述了碳四烃综合利用的技术进展。介绍了生产燃料油添加剂的醚化、烷基化、芳构化等技术;介绍了将碳四烃作为蒸汽裂解的原料之一,将碳四烃催化裂解和催化歧化以增产乙烯和丙烯的技术;介绍了以丁二烯、正丁烯、正丁烷、异丁烷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提出碳四烃芳构化装置向生产苯、甲苯和二甲苯产品转型,将碳四烃催化裂解装置与甲醇制烯烃装置耦合以及炼化一体化企业进一步整合碳四烃资源以提高碳四烃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金兴化工厂丁二烯装置C4原料C5组分含量超标对装置的影响。通过采取增大解析塔侧线、炔烃萃取塔第77板、脱重塔底的C5抽出量以及降低装置负荷的措施,可使C4原料中C5质量分数小于3%,控制丁二烯产品中乙烯基乙炔质量分数小于0.5×10^-5。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12万t/a碳四抽提丁二烯装置生产中出现开车周期短、塔压差波动、中控及最终产品质量波动的问题,对装置碳四原料进料状态、萃取剂、回流比、物料平衡、二萃塔侧线、抽出量、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碳四原料采用气液相混合进料的方式并控制乙腈中二聚物和水含量有助于装置稳定生产。当一萃塔腈烃比为(6.5±0.5),回流比为(3.0±0.3),二萃塔腈烃比为3,回流比为(2.0±0.3)时,萃取精馏塔的分离效果较佳。二萃塔侧线温度控制在(137.0±1.5)℃,才能保证侧线抽出的乙烯基乙炔体积分数为23%~32%。  相似文献   

8.
用液体原料进行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同时联产混合碳四中含45%以上的丁二烯。传统作法是采用萃取蒸馏取得聚合级丁二烯,但近来世界范围内丁二烯与乙烯比价下滑,甚至过剩,因而出现选择性加氢的新进展。其中碳四脱炔及双烯加氢成单烯烃,碳四加氢成烷烃技术都已工业化。国际上对丁二烯双聚水合加氢制正辛醇,丁二烯合成乙烯基环己烯,脱氢制苯乙烯等工艺也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抽提装置,是从日本瑞翁公司引进的GPB技术,是以30×10~4t乙烯裂解装置的副产品碳四为原料,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萃取剂,分离出用于生产顺丁橡胶的高纯度丁二烯。装置共分四个部份:第一萃取精馏部份;第  相似文献   

10.
丁世敏 《石油化工》2010,39(12):1370
双环戊二烯装置对C_5原料中的C_4指标要求较高。针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金兴化工厂双环戊二烯装置C_5原料中C_4含量严重超标的现象(由于上游裂解装置改造,使C_5原料中的C_4质量分数由2.13%增加到21.64%),从生产实际出发,阐述了C_5原料中C_4含量超标对双环戊二烯装置预处理系统、反应系统、常-减压系统及产品质量(产品中双环戊二烯质量分数由82%以上降至74%~79%)的影响,确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装置进料量、提高反应器温度、降低脱苯塔负荷等,并建议在原料进入装置前增加C_4/C_5分离塔,以从根本上解决C_5原料中C_4含量超标对双环戊二烯装置工艺控制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脱除碳四中丁二烯和碳三的数学模型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甲乙酮装置对抽余碳四原料的质量要求 ,提出了用丁二烯选择加氢技术脱除原料中的丁二烯及用精馏技术脱出轻组份和加氢后剩余氢气的抽余碳四预处理工艺。开发了脱除抽余碳四中丁二烯和碳三过程的数学模型 ,进行了模拟计算 ,提出了选择加氢反应器和脱碳三塔的工艺设计基础数据。据此 ,进行了 2 4kt/a碳四预处理装置的工程设计 ,装置投运后一次开车成功。  相似文献   

12.
以加氢石脑油、高硫石脑油和轻质石脑油三种石脑油为原料,进行了全面的裂解原料性质指标分析;通过蒸汽裂解评价实验,考察了裂解炉管出口温度、出口压力、水油质量比以及石脑油性质对裂解主要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裂解炉管出口温度为835℃、出口压力为70 kPa、水油质量比为0.60时,“双烯”(乙烯和丙烯)、“三烯”(乙烯、丙烯和丁二烯)和高附加值产物收率最大,分别为43.27%(w),47.35%(w),55.86%(w)。分析了三种石脑油及其裂解汽油中硫醇、硫醚和噻吩等几类主要硫化物的含量,并通过理论计算推测了CS2的来源。实验结果表明,高硫石脑油中94.93%(w)的硫醇类化合物被裂解转化为H2S、硫醚和噻吩类硫化物;裂解过程中甲烷、乙烯或丙烯与H2S的反应是生成CS2的潜在反应。  相似文献   

13.
张敬升 《石油化工》2014,43(9):1069-1075
针对某炼油厂241.5 kt/a饱和干气,采用浅冷油吸收工艺回收其中的碳二及碳二以上馏分,用VMGSim流程模拟软件对浅冷油吸收工艺进行模拟,并对凝液直接送至碳四吸收塔(方案一)和凝液送至凝液汽提塔(方案二)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产品产量及组成存在差别,方案一比方案二多产富乙烷气1.33 t/h,但轻烃产量减少1.38 t/h,方案一富乙烷气中乙烷的含量及轻烃中丙烷的含量均低于方案二;两种方案回收的富乙烷气和轻烃作为乙烯装置裂解原料产出的乙烯、丙烯等产品的产量基本相同;方案二中碳四吸收塔和碳四解吸塔的塔釜温度比方案一低3~4℃,但综合能耗(每吨原料的能耗合标准油)比方案一高2.4 kg。  相似文献   

14.
宋世超 《石油化工》2023,(12):1723-1727
在1,3-丁二烯的生产过程中,存在高浓度1,3-丁二烯聚合导致装置停工的问题,还有高浓度的丙炔、丙二烯、1-丁炔及乙烯基乙炔等不饱和烃类物料采出,这些高度不饱和烃类存在爆炸风险。从丙炔和碳四炔烃的排放安全性及1,3-丁二烯产品竞争力方面,对前置丙炔塔N-甲基吡咯烷酮(NMP)法1,3-丁二烯抽提装置和传统NMP法1,3-丁二烯抽提装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NMP法1,3-丁二烯抽提装置相比,前置丙炔塔NMP法1,3-丁二烯抽提装置排放的丙炔物料中丙炔浓度更低,安全性更高;碳四炔烃的排放是气相稀释和液相稀释结合的方式,工艺设计更合理、安全性更高;由于丙炔塔前置的特点,在装置中未加入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甲苯阻聚剂,使1,3-丁二烯产品中没有甲苯杂质,对下游装置更友好,提高了1,3-丁二烯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_兰化公司为了从裂解碳四中分离出高纯度正丁烯,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提供合格的共聚单体,对乙睛法碳四抽提了二烯装置进行了改扩建,对原有工艺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不仅使成品丁二烯的纯度由99O%提高到995%以上(实际分析丁二烯纯度经常为99.6%-998%),炔烃含  相似文献   

16.
碳四物料加氢后作为裂解原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考察了某碳四物料饱和加氢后作为裂解原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温度60~80℃,压力2.0MPa,氢烯摩尔比2.0~3.0,空速3.0 h-1下,加氢后碳四中烯烃含量(w)小于1%;模拟轻烃裂解炉,裂解乙烯收率达到34%,丙烯收率达到18%。  相似文献   

17.
C5含量对DMF法丁二烯装置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海强  姬珂  陈琳 《石化技术》2007,14(1):35-38
二甲基甲酰胺法丁二烯抽提装置对裂解原料中C5含量有严格要求。C5含量偏高易产生设备堵塞、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影响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从生产实际出发,剖析了原料中C5含量对装置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12万吨/年乙腈法碳四抽提丁二烯装置产能未达标、操作弹性小、产品质量不易控制、抽余油中丁二烯和残液中丁二烯含量过高等问题,南京德邦公司对乙腈法碳四抽提丁二烯装置塔内件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进料负荷由25t/h提高到32t/h,丁二烯纯度由99.51%提高到99.89%,抽余油中丁二烯含量由0.068%降到小于0.001%,残液中丁二烯含量由11.64%降低到7.5%,均好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炔烃闪蒸塔稀释气改造及应用。丁二烯装置炔烃闪蒸塔是碳四炔烃与乙腈分离的主要设备,经过闪蒸及多级冷凝后,塔釜得到乙腈溶剂,塔顶得到含有大量炔烃的液化燃料气。为了既确保丁二烯装置中炔烃的安全使用,又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甲基叔丁基醚、丁烯-1的产量,研究炔烃闪蒸塔稀释气的改造及应用,对生产装置起到很乐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DMF法1,3-丁二烯工艺关键的一萃塔的操作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确定DMF法丁二烯装置中萃取精馏塔溶剂比的限制因素,并使用此限制因素对某新装置的特定碳四进料进行了一萃塔溶剂比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装置总能耗降幅达8.2%,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