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注水井深部酸化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吐哈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注水井的污染堵塞不断向地层深部推进,并在深部累积,致使水井欠注现象严重,常规酸化解堵措施处理半径有限、增注效果不理想.如何解除地层深部污染,已成为当前油田开发上产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国内外深部酸化技术,开发长岩心模拟实验方法,明确地层深部污染类型,利用自生酸缓速机理,采用酸液交替段塞注入工艺,研究出了深部酸化技术,并在吐哈油田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效果,为注水井酸化增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降压解堵排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油田注入水水质差和各种改造措施等造成的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以及油井酸化后排酸效果差等问题,根据液体喷射原理研究出一种既能对地层堵塞进行降压解堵、又能对酸化井进行降压排酸的降压解堵排酸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井下管柱组成、工具结构特点、选井条件、工艺原理,并对现场应用的总体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经大量的现场应用证明:降压解堵排酸技术能有效地排出地层中的残酸、酸反应物以及各种堵塞杂质,减少地层污染,提高地层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3.
酸化解堵工艺在油田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而且各大油田根据地层实际情况对酸液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主要从酸化原理、体系分类及体系应用三个方面介绍该工艺技术在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和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应用。实际应用表明:酸化解堵技术能够有效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改善和恢复地层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4.
采油三厂三叠系油藏单井产量低,储层物性差,油藏非均质性强;油水井在修井、开采过程中造成地层污染,油井产量下降,为了提高单井产量,解除近井地带地层堵塞,近几年主要措施类型有酸化、暂堵酸化、压裂解堵;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含水上升,堵塞类型复杂,并且油井措施次数增加,部分井采取常规酸化、压裂已经达不到解堵增油效果,2011年在虎狼峁油田实施几种酸化工艺相结合,解决了单一酸化存在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技术将不断推广应用,已达到低渗透油藏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侏罗系油藏部分油井酸化时洗井返排率低,对措施剥落的机杂颗粒和二次沉淀物无法彻底排除的问题。通过分析,揭示了常规酸化对地层能量较高的油井解堵效果好,而对地层能量低的油井解堵效果不理想,反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负压返排酸化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该技术的成功实施进一步丰富了酸化解堵技术系列,为侏罗系油藏的稳定高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针对CB油田油井在中高含水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起泡剂、稳泡剂和基础酸液配方的筛选研究及施工工艺的优化等基础研究工作,分别在常规井和水平井中采用泡沫暂堵分流技术进行地层解堵酸化工艺措施。该项工艺的应用,在有效解除该油藏因地层微粒物运移引起的近井地带堵塞的同时,较好地避免了在油水关系复杂的层内条件下常规酸化解堵措施易引起的油井含水上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佩玉  刘建伟  李静 《吐哈油气》2007,12(1):61-63,60
针对油井低伤害解堵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如何减少和避免压井液伤害,有效解除此类伤害,避免酸化解堵措施后,再次压井造成的二次伤害等长期困扰油田生产的问题。通过对压井液配方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油井酸化解堵后再次压井作业时,压井液对油井地层的二次污染伤害,提高了酸化解堵措施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从中原油田酸化解堵除垢的情况入手,介绍了相应的除垢工艺及酸化解堵工作液的性能,并根据三口井的地层酸化解堵除垢具体情况,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大庆高台子油层闭合酸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合酸化技术是碳酸盐岩酸化压裂后,对人工裂缝进行再改造的补救性措施,通过解除对裂缝造成的伤害,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增大扫油效率,提高油井产量。针对大庆西部高台子复杂岩性地层的特征及水力支撑压裂情况,进行了措施方案分析,扩大了常规闭合酸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出了在水力支撑裂缝中进行酸化解堵的新观点,研究了适应该地层的压裂液配方和酸化解堵剂,现场进行2口井试验,闭合酸化效果较水力压裂效果明显,产量平均增加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深部缓速酸化技术室内评价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深部缓速酸化技术的室内实验评价,充分验证了深部缓速酸化技术的各种性能指标,并通过岩心流动模拟实验对比了深部缓速酸化技术与常规土酸酸化技术的技术优势,以及在葡萄花油田现场应用的效果,为今后油田注水井酸化解堵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高渗透油层屏蔽暂堵机理和低渗透油层酸化解堵机理及屏蔽暂堵剂和酸液解堵剂组成。测定了屏蔽暂堵剂暂堵和自解除性能,酸液解堵剂对岩心溶蚀率,对N80钢片腐蚀率及与原油形成的酸渣量。结果表明,暂堵剂具有良好的暂堵与自解除性能;酸液含量10%-15%时既满足溶解岩石能力,又保证岩石骨架;对N80钢片的缓蚀率达97.5%以上;与原油形成酸渣量少。现场暂堵酸化处理结果表明,渗透率差异及纵向动用程度得到改善,措施成功率达100%,实现了高渗层暂堵、低渗层酸化复合处理工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渤海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渤海油田注水困难的问题,在对注水井注水动态和堵塞物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注水井的系列堵塞机理,并研制出相应的解堵剂,即BHJ系列解堵剂。分别对有机解堵剂溶解沥青、石蜡能力、洗油能力、破乳能力以及无机解堵剂溶蚀充填砂、溶蚀岩样、溶解无机盐垢、溶解铁锈、静态挂片腐蚀性、难溶垢转化率等进行了室内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解堵剂对堵塞物溶蚀率高达90%以上。在渤海油田进行现场施工12井次,措施井视吸水指数大幅度上升,措施成功率100%。实践表明,BHJ系列解堵剂具有解堵且不伤害地层骨架的优点,同时具有适用范围广、解堵率高、渗透率改善效果好等特点,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长庆油田是"低渗、低压、低产"的特低渗透油田,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有机物沉积、结垢和微粒运移导致的油水井地层堵塞日趋严重,地层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给油田稳产工作带来困难。黄39、池46等区块都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压力高、储层深部堵塞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中高含水期的油井,地层堵塞产量低,常规酸化后高渗水层被打开而低渗油层得不到有效解决针对以上问题,2011年采油三厂引进ZFJ05复合降压增注工艺,并在现场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井眼失稳的问题,研制了具有强抑制性、强封堵能力的水基钻井液。分析了威远区块页岩储层矿物组分、储层物性和页岩地层井眼失稳机理,认为在该地层钻进水平段时,所用钻井液应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封堵能力和一定的润滑性。在优选抑制剂、封堵剂和润滑剂的基础上,配制了深层页岩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SM–ShaleMud,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流变性能好,高温高压滤失量低,润滑系数小;可抗温140 ℃,能有效抑制黏土水化和裂缝的产生、扩展;封堵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强。SM–ShaleMud水基钻井液在威远区块威页23平台3口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井眼浸泡67 d后仍保持稳定,说明其具有强抑制性和强封堵能力。研究表明,SM–ShaleMud水基钻井液能够解决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井眼失稳问题,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高压脉冲射流酸化解堵是用于低渗透油田增产增注的新技术。该工艺可根据地层堵塞情况及程度 ,选择酸液种类、酸液浓度、射流脉冲频率、处理时间和处理层位。该文从水动力学和酸化机理的角度 ,对高压脉冲射流酸化解堵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及有关的计算方法加以论述 ,实际井例证明该技术解堵的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渤海埕北油田、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的油藏物性和完井方式,通过测定岩心阳离子交换容量、体积流过量试验、动态结垢试验与理论预测、温度变化对水相渗透率的影响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及现场注水资料对两油田注水井水敏性堵塞、酸敏性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微粒运移堵塞、地层结垢堵塞、污油堵塞和地层出砂堵塞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造成埕北油田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水敏性堵塞、污油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和地层出砂堵塞;绥中36-1油田造成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污油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地层出砂堵塞和地层结垢堵塞。为解堵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17.
酸化解堵增能返排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地层能量低、受有机和无机质混合堵塞的油水井,研制了一种增能液及增能酸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发热产气量大、解堵能力强,能在地层自发形成稳定的泡沫液,返排效率高。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解堵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前置碱剂酸化解堵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回注的注水井经过长期生产,井底存在有机和无机堵塞,造成注水压力偏高,常规的酸化解堵无法清除堵塞,注水井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有机堵塞(包括沥青和石蜡等),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内源和外源颗粒造成的速敏伤害。采用前置碱剂和盐酸氟硼酸复合酸解堵技术处理地层,前置碱剂酸化解堵技术将碱化和酸化两种不同工艺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常规酸化无效的注水井堵塞问题,同时继续和地层矿物反应,进一步改造储层,提高地层渗透率。现场应用表明,经过前置碱剂和氟硼酸复合酸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注水井的有机和无机堵塞,改善井底渗流状况,大幅度降低注水井的注水压力。保证了油藏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海W油田转注井堵塞问题,提出了先有机解堵,再无机解堵"段塞解堵"的解堵增注思路,研制了解堵增注液体系,并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对无机堵塞物和有机堵塞物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腐蚀性小,在78℃ ×24 h对油管钢的腐蚀速度为0.9026 g/(m2·h);配伍性好;具有较好的铁离子稳定能力和降压助排...  相似文献   

20.
大庆油田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过程中,随着聚合物注入体积的增加,注聚井堵塞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注入压力高、达不到配注、间歇注入等,严重影响聚驱效果。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分析了聚驱注入井注入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及注聚井堵塞规律,并根据注聚井近井地带堵塞物的成分分析,研制出新型注聚井解堵剂配方;为减少注聚井解堵后因聚合物的再吸附而重新堵塞,研究了注聚井油层保护技术,形成了既能防止聚合物在油层孔隙表面的再吸附,又能通过竞争吸附将吸附在油层孔隙表面的聚合物驱替掉的油层保护剂配方。该技术现场试验22口井,从解堵施工到油层保护等方面技术完善配套,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