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持久性。 方法 选择119名7~13岁儿童分为两组,分别接种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采用血清抗体膜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的抗水痘病毒抗体水平。 结果 接种国产疫苗和进口对照疫苗6周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160.7和1∶204.0,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6.7%和100%,两组免疫成功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96和0.496,);接种国产疫苗1年后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接种6周后的抗体水平(P0.001)。 结论 国产疫苗与进口对照疫苗具有同样良好的免疫原性,但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单爱兰  刘勇  韩奕  孙益民  郭玉秀 《疾病监测》2002,17(11):411-413
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LA—1株)是目前国内用来控制甲肝的主要种类,一剂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在80%左右。诱导产生的抗体滴度较低,免疫后第3—10周仅有1:8—32,可维持3年。本文报道加强免疫一剂后抗体阳转率、滴度及可能维持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甲型肝炎是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甲型肝炎疫苗的研制与推广 ,使这一流行甚广的疾病有了可靠的预防方法。现将甲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效果、免疫策略和疫苗免疫的成本—效益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甲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1.1 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1.1.1 健康成人和儿童的免疫学效果 由于甲肝减毒活疫苗其免疫学效果与疫苗病毒含量相关 ,规范化甲肝病毒活疫苗滴度应在 10 E6 .5TC ID50 以上 [1 ]。目前我国获准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有两种 ,浙江省医科院培养的 H2 株和长春生物所培养的 L A- 1株[2 ] 。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接种后均无发热反应,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8%和2.1%(P>0.05),均为轻度反应;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93.6%、80.4%、88.8%,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89.0%、77.3%、86.6%,H1N1(亚)型HI抗体总阳转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增长倍数分别为23.9倍、8.6倍和12.9倍;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增长倍数分别为20.0倍、6.6倍和9.7倍.HsN2、B(亚)型流感抗体增长倍数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分别为94.8%、99.4%和87.0%;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分别为92.4%、100%和83.0%.三(亚)型流感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部分指标优于进口同类疫苗,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1,2],我国为乙肝感染高发区.应用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乙肝的有效手段,而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乙肝的防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高效价乙肝免疫血浆以制造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以往的乙肝免疫血浆制备过程中, 均采用血源疫苗进行免疫, 并已形成了稳定的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 但对我国基因工程酵母乙肝疫苗和CHO苗的抗体应答水平,尤其是产生高滴度的抗体水平还不完全清楚.为此笔者对两种不同类型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免疫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甲、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早已为国内外学者所证实[1 ] ,但是免疫后仍有部份人群体内无免疫应答。我们对其原因研究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甲型肝炎疫苗为长春生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H2 株甲肝减毒活疫苗 (H2 株疫苗 ) ,滴度为 50 %病毒感染量 ( 1 0 6 5TCTD50 )。乙型肝炎疫苗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 5μg/0 5ml)。接种对象为 2~ 4岁的儿童。生出时接种乙肝疫苗 ,按 0、1、6方案 ,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 5μg/0 5ml)接种 ,甲肝疫苗统一上臂三角肌外缘皮下接种。采用随机抽样法 ,在全市 3…  相似文献   

7.
韩叙  刘东磊 《疾病监测》2013,28(4):288-293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评价二者免疫学效果差异。 方法 检索 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国产与进口腮腺炎疫苗抗体阳转率比较的流行病学现场试验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0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产组与进口组腮腺炎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7,95%CI为0.92~1.03,Z=1.03,P=0.30),其中国产腮腺炎单价疫苗与进口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腮腺炎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为0.92~1.05,Z=0.41,P=0.68)、国产MMR疫苗与进口MMR疫苗的腮腺炎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为0.90~1.04,Z=1.02,P=0.31)。 结论 国产与进口腮腺炎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免疫血清球蛋白(IgG)对预防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有效的。尽管对预防甲肝所必需的IgG的剂量及抗甲肝病毒抗体(抗-HAV)的滴度还不够了解,但用IgG预防或减轻甲肝症状却很少失败。由于IgG的标准抗-HAV滴度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为了保证每批IgG中抗-HAV的存在,美国规定要从至少合并了1000名献血员的血浆中提制这种产品。应用灵敏的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普通人群和肝炎病人血清中的抗-HAV抗体发现,在某些发达国家中,甲型肝炎的感染率正在下降,同时在献血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本研究所制备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昆明疫苗)与赛诺菲巴斯德流感裂解疫苗儿童剂型(巴斯德疫苗)在动物中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 用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于0 d和14 d,腹腔内接种ICR小鼠.每天称取体质量,免疫后35 d,眼眶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HI)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计算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结果 免疫后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H1N1、H3N2型和B型HI抗体倍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两种疫苗均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完全免疫甲肝病毒(HAV)需要接种2剂单价疫苗或3剂甲肝和乙肝联合疫苗,约90%的人在接种单剂疫苗后体内抗体可达保护水平。然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可能不会产生相同水平的免疫力。在HAV暴发期间,评估HIV感染者疫苗应答因子(第一次疫苗接种时的CD4计数和HIV病毒载量)通常并不可行。卫生部门使用HAV疫苗接种史指导HAV暴露后预防(PrEP)相关的管理决策,然而,接种甲肝疫苗的HIV感染者可能无法在高风险暴露后获得可靠的保护性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的肝功异常患者中出现的频率、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00例肝功异常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细胞骨架抗体等,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着丝点抗体及其它抗可提取的核抗原(antextractablen2uclearantigens,ENA)抗体。结果 (1)10000例肝功异常患者中,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结果显示抗核抗体阳性,着丝点型的患者为134例,占1.34%。其中滴度1∶100的占35.8%;滴度1∶320的占40.3%;滴度大于等于1∶1000的占23.9%。滴度大于等于1:320的患者再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着丝点抗体均为阳性。部分患者伴有其他核型的抗核抗体以及抗线粒体抗体等自身抗体。(2)134例ACA阳性患者,诊断为硬化型肝病的有83例,包括PBC、PBC和AIH重叠症、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硬化型。诊断为非硬化型肝病的有51例,包括病毒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丙型肝炎等。抗着丝点抗体高滴度组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滴度组。(3)分析高滴度组(滴度大于等于1∶320)和低滴度组(滴度1∶100)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ACA高滴度组AST/ALT比值明显高于低滴度组,ALB和PA明显低于低滴度组,IgM的含量也高于低滴度组,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病患者中,抗着丝点抗体并不少见,高滴度的抗着丝点抗体更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建立起一些测定免疫球蛋白制品中特异性甲肝病毒抗体含量的方法,同时还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免疫球蛋白中甲肝病毒抗体滴度波动在1∶2500-1∶5000到1∶20,000-40,000范围内。作者用两批甲肝滴度相当于1∶2500和1∶10,000的10%商品免疫球蛋白,在苏联某市市中心和吉尔古宁斯基区评价甲肝抗体免疫球蛋白的预防作用。在中心区3822名1-6岁儿童都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剂量为0.75ml,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免疫血清针对我国流行株的抗体水平及我国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性. 方法 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利用流感流行株和疫苗株作为病毒抗原,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对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三价流感疫苗对我国A(H1N1)Pdm09亚型流行株产生的抗体平均几何滴度(GMT)低于针对疫苗株病毒的GMT,血清抗体滴度 40的比例为57.0%~63.3%;对我国A(H3N2)亚型流行株产生的GMT与针对疫苗株病毒的GMT类似,血清抗体滴度超过40的比例为57.6%~63.0%;对B型流行株产生的血清抗体GMT低于针对疫苗株的GMT,不过超过了疫苗株抗体GMT的50%.不同年龄组的血清抗体反应不同,成年组相对较高. 结论 2013-2014年季节性流感疫苗与同期流行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行株Yamagata系流感病毒较为匹配;H3N2亚型疫苗与流行株的匹配性较低,有可能会导致疫苗的保护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纯蛋白疫苗组、LPSp+铝佐剂疫苗组6组,背部皮下免疫4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分别经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滴度。结果:免疫4次后,LPSp能明显增强纯蛋白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P<0.05);对铝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影响不大(P>0.05)。结论:LPSp对纯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产生抗体具有较强促进作用,对铝佐剂疫苗产生抗体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湖县1999~2003年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华云  孙海霞 《疾病监测》2005,20(4):194-196
目的了解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机体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对金湖县1999-2003年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狂犬病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94.16%,各年间血清学免疫效果不同;注射浓缩苗的阳性率低于注射精制苗的标本;不同季节阳性率不同,春夏季低于秋冬季;不同性别之间血清学免疫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各年龄组血清学免疫效果不同,小于1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7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最低;青少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三者中,中年组阳性率最低。结论国产狂犬病疫苗质量比较稳定,免疫效果可靠,而且精制苗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我省是甲肝感染是高的一个省,对易感人群使用甲肝疫苗主动免疫是控制人群甲肝感染重要战略措施,首次在我省应用甲肝疫苗对6—14岁学龄儿童进行安全性与免疫性观察研究,通过半年的效果观察证实,甲肝H2株疫苗进行免疫是安全有效的,保护率为73.3%。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杭州市余杭区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成功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杭燕  杨刚 《疾病监测》2010,25(1):40-42
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麻疹疫苗的初免成功率情况,为控制麻疹高发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6-8月在临平地区、塘栖地区、瓶窑地区各抽取1个预防接种门诊,共对77名刚满8月龄的儿童,按自愿原则,在麻疹疫苗免疫前采集1份血清、免疫后30 d采集第2份血清进行抗体滴度检测,其中57名儿童符合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成功率调查要求。结果57名儿童免疫前有4名儿童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02%;免疫后1个月麻疹抗体阳转率达100%。临平街道与瓶窑镇、塘栖镇与瓶窑镇免疫接种后平均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临平街道、塘栖镇均高于瓶窑镇。结论杭州市余杭区麻疹疫苗接种有效,抗体阳转率高,免疫前麻疹抗体阳性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提示可以增加抗体滴度,可以有利于保护杭州市余杭区儿童身体健康;同时也提示杭州市余杭区不同地区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可能存在差异,应加强接种人员的培训,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有效的免疫保护方法对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这种乙肝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极大的益处,然而大部分HD患者对乙肝疫苗的血清转换率低下。本研究探讨了对HD患者应用两种接种方法的免疫效果。方法 50例具备正常转氨酶水平、HBsAg(-)、anti-HBc(-)及anti-HBs(-)的慢性HD患者分为两组,A组:维持性HD患者32例,进行长疗程(O月、l月、6月、9月)肌肉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每次注射剂量为20ìg;B组:维持性HD患者18例,进行多次小剂量皮内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总共6次,间隔时间为2周,每次皮内注射剂量5ìg。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l0mIU/ml为产生保护性血清转换。注射结束后l~3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分析两组之间保护性血清转换率及抗体滴度水平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有25例产生了保护性抗体,保护性血清转换率为78.12%,B组患者有16例产生了保护性抗体,保护性血清转换率为88.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4,P0.05);A组的抗体滴度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P0.05)。两组患者抗体滴度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肌酐水平、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长疗程肌肉注射以及多次小剂量皮内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与传统方法的乙肝疫苗注射相比,均可较高比率的产生保护性抗体,多次小剂量皮内接种乙肝疫苗阳性率更高一些,但长疗程肌肉注射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本实验的样本量较小,可能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江门市麻疹疫苗(MV)基础免疫的效果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方法(1)对应该接受基础免疫的健康儿童按常规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一个月内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麻疹抗体检测;(2)对江门市部分健康人群抽取外周血进行麻疹抗体检测。结果(1)2001~2003年基础免疫前健康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05%、17.57%和24.05%,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3.38、2.93和3.06;基础免疫后一个月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26%、97.30%和96.20%,GMRT分别为465.59、803.53和578.10;(2)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47%,GMRT为687.07,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江门市麻疹整体初免抗体水平较高,基础免疫是预防控制麻疹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体内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2018年1-8月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湖南和安徽6省疑似狂犬病Ⅱ/Ⅲ级暴露后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暴露者血清标本,快速荧光灶抑制实验(RFFIT)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VNA)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的血清样本为498份,RFFIT检测结果显示,RVNA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94 IU/ml,血清阳性率为96.18%(479/498)。不同组别抗体阳性率分析结果显示,免疫时间各组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8,P=0.039),30~90 d组抗体阳性率高于91~180 d组,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免疫时间是RVNA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年龄与RVNA水平呈正相关,免疫时间与RVNA水平呈负相关。免疫时间对RVNA水平的影响最大,影响重要性为0.62。结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能产生可靠的免疫效果,年龄、免疫时间等因素对抗体阳性率及RVNA水平有一定影响。暴露后在及时进行规范完整的暴露后处置外,应对经常暴露于狂犬病的高危人群、免疫力低下者或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人群定期检测血清抗体,对于RVNA滴度小于0.5 IU/ml的接种者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补接种疫苗,从而有效预防狂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