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4B酸的合成     
研究了利用液相烘焙磺化法在有机溶剂混合二氯苯中将对甲基苯胺进行磺化 ,合成 4 B酸 ,找到了合成4 B酸的一条较先进的工艺路线及其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 ,4 B酸的产率在 90 %左右 ,产品纯度在 98%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低纯度IPA合成涤纶染色改性剂SIP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从对二甲苯氧化装置 ( CTA)氧化残渣中分离出来的低纯度 IPA为原料 ,50 %的发烟硫酸为磺化剂 ,合成涤纶染色改性剂 3,5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 ( SIPM)。考查了磺化反应温度、时间及酯化反应时间、甲醇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并优化了反应条件。产品收率约 50 %~ 55% ,经红外、紫外分析 ,产品谱图和进口产品一致。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溴代苯为溶剂,氢氧化钾为缚酸剂,在氯化亚铜-L-脯氨酸体系中吲哚和溴代苯经偶联反应得到1-苯基吲哚,探索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标产物1-苯基吲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溴代苯为溶剂和原料,吲哚与溴代苯、氢氧化钾、氯化亚铜和L-脯氨酸的摩尔比为1∶9.5∶2∶0.1∶0.1,150℃反应8h,收率为91.5%,HPLC纯度为98.5%。实验证明,此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易于控制,产品收率和纯度高。  相似文献   

4.
以间苯二甲酸(IPA)、65%发烟硫酸为原料,经磺化反应制备间苯二甲酸-5-磺酸(SIPA)。采用加压梯度升温反应与减压反应结合控制反应过程,加压(表压0.01~0.015 MPa)条件下分120~130℃、135~145℃、150~160℃3个阶段升温反应,减压(真空度0.05~0.08 MPa)条件下在160~170℃反应。考察了磺化反应各个因素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建立了产品的分析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物料配比m(IPA)∶m(65%SO_3·H_2SO_4)=1.186∶1,表压0.01 MPa下最高反应温度160℃,真空度0.06 MPa下最高反应温度170℃,总反应时间7.0 h,产品收率98.5%以上,纯度98.8%以上。新工艺比现有生产工艺最高反应温度降低30℃,反应时间缩短2 h,发烟硫酸用量减少5%。  相似文献   

5.
以蔗糖为碳源、SiO_2为模板剂,采用碳化-磺化法制备介孔碳基固体酸催化剂,通过酸碱滴定、BET、XRD、FT-IR、SE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考察碳化温度、磺化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将其用于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考察反应条件及原料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的适宜条件为碳化温度400℃、磺化温度170℃;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30℃、醇油摩尔比30、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占大豆油质量的百分比)8%,生物柴油收率最高达95.94%;连续使用5次后,生物柴油收率仍达到85.46%,说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原料中的脂肪酸对催化剂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当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15%时,生物柴油收率依然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反应萃取精馏合成醋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将反应、萃取、精馏合为一体的反应萃取精馏工艺,以H2SO4作催化剂,且与醋酸混合连续进料考察了配料比、催化剂浓度及原料进料流率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萃取精馏合成醋酸甲酯的工艺中,采用半连续操作,充分利用醋酸的萃取功能,产品含量最高可达到97 8%。当催化剂浓度为1 6%(mass),醋酸和甲醇的配料比为1 1,混酸进料流率为1 78mol/h,塔顶产品馏出流率为60ml/h时,馏出物中醋酸甲酯的纯度达到95 0%(mass),甲醇转化率达到91 5%,产品收率为74 5%。  相似文献   

7.
利用液相烘焙磺化法,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在溶剂汽油和石油醚混合型溶剂中用浓硫酸磺化合成对硝基甲苯邻磺酸。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与对硝基甲苯摩尔比在1.10~1.12,溶剂用量50mL,磺化温度110-113℃,蒸馏时阃8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收率在90%左右,产品纯度达98%。该工艺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完全、转化率高、溶剂可回收利用、三废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间硝基苯甲醛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甲醛与氨水缩合生成三苯甲醛缩二胺(TBDA),经混酸硝化,再水解合成间硝基苯甲醛。研究了缩合、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缩合反应的较佳条件为:n(苯甲醛):n(氨水)=1:2.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TBDA的收率达98.7%;硝化反应的较佳条件为:n(TBDA):n(浓硫酸)=1:16,n(TBDA):n(浓硝酸)=1:8,硝化反应温度10~15℃,硝化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间硝基苯甲醛粗产品的收率达86.3%。粗产品经石油醚-甲苯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5:1)重结晶后纯度达99.8%,间硝基苯甲醛的总收率为76.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所得产物为间硝基苯甲醛。  相似文献   

9.
以氯苯为溶剂,在氯化锌的催化作用下,苯甲酸与间苯二酚反应,制得酰化产物,再用浓硫酸磺化,合成了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2,4-二羟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确定了酰化反应的最佳条件:间苯二酚与苯甲酸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7h,催化剂与间苯二酚的质量比为3:20,酰化产品收率为90.2%;磺化反应最佳条件:酰化产物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10,磺化温度为70℃,磺化时间为2h,磺化产物收率为94.0%。产物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证明为二苯甲酮类物质,可用做紫外线吸收剂。  相似文献   

10.
岳涛  高爱红  魏凤  张健  曹波  张立东 《石油化工》2013,42(5):533-536
建立了一种制备第三类头孢抗生素中间体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酸甲酯的新方法。该方法以1-乙基-2,3-双氧代哌嗪和氯甲酸甲酯为原料。考察了缚酸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种类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酸甲酯的适宜反应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以三乙胺为缚酸剂、n(1-乙基-2,3-双氧代哌嗪)∶n(氯甲酸甲酯)∶n(三乙胺)=1.0∶1.2∶1.8、反应温度-10℃、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7%;经HPLC分析,产品纯度为99.2%;1H NM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酸甲酯。该方法产品成本低,毒性小,收率高,后处理简单,"三废"排放少,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醋酸溶液中,以对氯苯甲醛、溴酸钾为原料合成对氯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物质的量比、溶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90~95℃,反应时间为120 min,n(对氯苯甲醛)∶n(溴酸钾)=1∶0.40,溶剂用量为35 mL(对氯苯甲醛为0.1 mo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氯苯甲酸...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下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快速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微波功率为250W,催化剂用量为1.4g,n(醇):n(酸)=3.6:1,反应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3.0%。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在微波辐射下,酯化反应速率和酯化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3.
乙酰苯胺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胺、乙酸酐、乙酸为原料合成乙酰苯胺,考察了乙酸酐用量、乙酸用量、反应时间对乙酰苯胺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苯胺):n(乙酸):n(乙酸酐)=1:2.0:0.2,反应时间为4.5 h。此条件下,乙酰苯胺收率达98.2%~98.4%,纯度达99.58%~99.82%。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4-羟基-3-硝基苯甲酸制备工艺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以4-氯-3-硝基苯甲酸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合成4-羟基-3-硝基苯甲酸为宜。并对反应物的量比、反应时间、后处理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找出最佳反应条件,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收率,简化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许胜  陈英  胡国君 《石油化工》2007,36(2):169-172
研究了用碳酸钠调节反应体系的pH,以30%(质量分数,下同)过氧乙酸为氧化剂,氧化4-乙烯基环己烯(4-VCH)合成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情况。探讨了碳酸钠的添加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过氧乙酸用量等因素对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碳酸钠可有效提高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收率;同时加入碳酸钠和过氧乙酸,可维持反应体系的弱酸性,有利于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生成;合成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较适宜的条件为:乙酸乙酯200mL、碳酸钠20.0g、30%过氧乙酸90mL、4-VCH50m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0h;在此条件下,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收率为85%(以4-VCH为基准),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纯度达99%。  相似文献   

16.
用氯气与醋酸在氯乙酰氯催化下合成了一氯乙酸。讨论了在反应物料配比一定的条件下 ,不同温度对收率及一氯乙酸质量分数的影响 ,得出了反应的适宜条件 :温度为 75~ 80℃ ,n(醋酸 )∶n(氯气 )∶n(氯乙酰氯 ) =5∶5 .5∶1,氯气通入时间为 13h ,收率w =88.5 % ,一氯乙酸质量分数为 96 %。  相似文献   

17.
在溶剂法基础上,以苯酐为原料,复合碘作催化剂,产品直接结晶分离的方法合成四氯邻苯二甲酸酐。改进后的工艺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溶剂和催化剂可回收使用,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70-120℃,催化剂用量为苯酐质量的1%,溶剂氯磺酸用量为苯酐质量的5.5倍。上述条件下,产品四氯苯酐的纯度达99%,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18.
以2,6-二叔丁基酚和多聚甲醛为主要原料,二乙胺为催化剂,在甲醇中加热反应生成了3,5-二叔丁基- 4-羟基苄基甲醚。研究了催化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结晶温度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0 g 2,6-二叔丁基苯酚为基准,催化剂用量为2,6-二叔丁基苯酚质量的5%,聚甲醛30 g,甲醇550 mL,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6 h,收率达到90%,纯度为97%,用甲醇重结晶后纯度达到99.5%以上。通过FT-IR、~1H NMR和HPL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2-甲基-5-硝基咪唑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甲基咪唑用硝酸和硫酸进行消化的过程中 ,通过加入 5%尿素和 50 %硫酸铵作为助剂 ,即消除了原工艺反应过程中有大量氧化氮毒气冒出的现象 ,又提高了收率。在硝化过程中 ,将通常的硫酸和硝酸作为混酸一起加入的方法改为先将硝酸和原料混合 ,然后滴加浓硫酸。改善了反应的再现性和易操作性。在综合优化的条件下 ,收率提高到 90 .7% ,含量为 99.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油酸甲酯为原料,乙酸和正己烷的混合物做溶剂,臭氧氧化法制备壬二酸单甲酯的方法。考察了物料比、臭氧化温度、氧化裂解温度和氧化裂解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壬二酸单甲酯的最佳条件为:V(油酸甲酯):V(混合溶剂)=1:4,臭氧化反应温度为10~13℃,氧化裂解温度为90~95℃,氧化裂解时间为2.5 h,反应粗产物用分子蒸馏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在此条件下,壬二酸单甲酯的收率≥78%,纯度≥96%。其结构经过IR,~1H NMR,GC-MS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