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一、健康鸭群的免疫程序 (一)种鸭群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小时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两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  相似文献   

2.
1雏鸭群免疫(1)雏鸭3日龄左右,应用病毒性肝炎活苗皮下注射免疫。(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  相似文献   

3.
马明 《江西饲料》2011,(2):45-46
1雏鸭群免疫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d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d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  相似文献   

4.
1雏鸭群免疫1.1雏鸭在3日龄左右,应用病毒性肝炎活苗皮下注射免疫。1.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 l。1.3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  相似文献   

5.
(一)雏鸭群免疫 1.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免疫。皮下注射免疫。 免疫后7天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3.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该病Ⅱ号剂型或Ⅰ号剂型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肉鸭一次免疫即可。 4.鸭瘟活苗免疫:雏鸭…  相似文献   

6.
(一)雏番鸭群免疫 1.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病二联活苗免疫:雏番鸭在出壳后48小时内应用该二联活苗免疫.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行研制的雏鸭病毒性肝炎(DVH)蜂胶灭活苗,以0.5ml/羽剂量免疫1日龄雏鸭。结果显示,免疫7d后攻毒,具有保护力。免疫组和对照组死亡雏鸭肝脏的病理变化相似,存活的试验组雏鸭肝脏结构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8.
宁德市某养鸭专业户,1997年4月初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番鸭2300羽,7日龄时注射细小病毒高免卵黄抗体,投喂鸭花料,前期生长良好。16日龄始部分雏鸭突然发病死亡,共死亡1334羽,死亡率高达58%。发病第3天前来我站就诊,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和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三周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断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顿、行动迟缓、厌食、打嗑睡、不能走动,随后出现腹泻,拉白灰色或绿色稀便,呼吸困难、解部发组,倒向一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向后背弯曲,最后死亡。发病期间,投喂各…  相似文献   

9.
<正>1小鹅瘟1.1流行特点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雏番鸭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雏番鸭,传播快,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可达90%~100%。雏鹅、鸭日龄增长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下降;当年留种的母鹅群和母番鸭群的免疫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40只刚出壳的雏番鸭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试验组(I)两组。隔离饲养一周后.试验组鸭背部肌肉注射0.5mid只的“白点病”病毒稀释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番鸭分别于攻毒后1、3、5、7、10、14d时颈静脉采血各10只,涂片。并进行剖检。用ANAE染色法标记T淋巴细胞,并计算出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发现:“白点病”能损害雏鸭的细胞免疫功能,导致鸭免疫功能降低;在试验期内.淋巴细胞ANAE^+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雏番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导致雏番鸭的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并且经常和鸭疫里默氏菌混合感染,引起雏番鸭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1年4月厦门市某番鸭养殖场饲养的10000羽25日龄的雏番鸭,每天发病死亡(7~10)羽,病鸭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精神沉郁,眼、鼻分泌物增多,粪便呈灰白色,多数病鸭在发病后3天~5天死亡,有的病鸭最后变成僵鸭。2病理解剖剖检病死雏番鸭见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肝肿大,被膜增厚,有…  相似文献   

12.
法国R51番鸭体形大,羽毛纯白,适应性广,生氏速度快,60日龄体重平均可达3.0kg以上.90年代初由法国引人我国福建、浙江等省.1994年,宁乡县畜牧水产局从福建引进该品种1010羽.饲养于该局种鸡场.1995年,用该品种公鸭50羽投放到养鸭专业村,与本地番鸭杂交.翌春.获得一批匕雏鸭,经试养.生产性能良好.1材料与方法1.1鸭苗1996年5月15日出壳的F1雏鸭40羽.为试验组.对照组为5月13日和5月16日出壳的本地黑色番鸭及法国R1番鸭各40羽.0日龄开始饲养于专业户家,试验期为60天.1.2饲料由宁乡县畜牧水产局提供配方.县种鸡场饲料厂生…  相似文献   

13.
免疫蛋黄液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效果好李兴成(浙江省绍兴县畜牧兽医站312000)入春以来,我县雏鸭病毒性肝炎普遍流行,给许多养鸭户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近来,我们采用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液给予防治,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一、发病日龄:根据36户专业户,共5...  相似文献   

14.
番鸭又称红头鸭,体型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头部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的肉皮瘤,是一种肉质厚嫩、饲养价值较高的肉用水禽。根据我们对番鸭的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影响番鸭养殖的疫病有以下3种。1雏鸭病毒性肝炎雏番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1周龄内雏番鸭的病死率可达95%。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当,鸭舍内温度过高,密度太大,卫生条件差,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种鹅群1.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 ̄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  相似文献   

16.
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鸭,发病时间集中在2~4周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40%~50%,严重危害雏鸭饲养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做好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预防工作,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严禁到疫区引进番鸭苗、种鸭和种蛋,做好种鸭免疫接种,为易感雏番鸭提供母源抗体保护.对孵化场、孵化箱、孵化室和孵化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在雏鸭出壳后48 h内皮下接种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与清洁消毒,以防止该病的发生.一旦发生该病,对发病番鸭可立即注射雏番鸭细小病毒活疫苗、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紧急防控,同时,可适当使用一些抗生素控制某些细菌的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是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急性传染病,尤其是1~2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材料材料有疑似Ⅰ型鸭肝炎病毒病料、Ⅰ型鸭肝炎病毒标准毒株、抗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弱毒苗、Ⅰ型鸭肝炎病毒油乳剂灭活苗。9日龄非免疫鸡胚。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底福建省宁化县某养殖户雏番鸭发生一起传染病.10日龄雏番鸭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部分雏鸭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排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发病高峰期每天有5%-10%左右雏番鸭死亡.病料冰冻切片经免疫荧光检测,小鹅瘟单克隆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而番鸭细小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鸭副粘病毒、禽坦布苏病毒等的单克隆抗体检测呈阴性.发病雏番鸭用小鹅瘟高免蛋黄紧急注射,病情得到明显好转,证实该病为番鸭小鹅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为雏鸭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其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斑点。此病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鸭,成年鸭及其他家禽不感染。1998-07-10我县胡坊镇某养鸭专业户购进刚出壳雏鸭2 200只,几天后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前后死亡1 109只,现将发病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结果 11日上午雏鸭开食饮水,12~13日一切情况正常,14日下午部分雏鸭不食,晚上即死亡56只,15~16日出现死亡高峰期,15日死亡427只,16日死亡465只。养鸭户即求诊于镇兽医站,遂会同县兽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