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5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不良,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临床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探讨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预后的因素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3年间我院收治的5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总5年生存率为41%。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手术联合放化疗组和放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8%、0%、56%、0%,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dish临床分期A期、B期、C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7%、31%,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51%,复发组、无复发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48%。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复发率高,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是较优的治疗模式。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嗅神经母细胞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adish分期:A期6例,B期12例,C期18例。治疗方法:单纯手术4例;单纯放疗10例;综合治疗22例;其中12例手术治疗+放疗;4例放疗+化疗;6例手术+放疗+化疗。结果5年生存率为33.3%(12/36),A期5年生存率为50.0%(3/6),B期5年生存率为58.3%(7/12),C期5年生存率为11.1%(2/18),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为50.0%(2/4),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为40.0%(4/10);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为27.3%(6/22);局部控制率为58.3%(19/36),远处转移率为44.4%(16/36),12例死于远处转移,5例死于局部复发。早期(A,B期)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晚期患者(C期)(χ^2=4.08,0.025〈P〈0.05)。结论早期治疗及综合治疗可改善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手术加放疗有助于提高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全组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方式、眼眶内颅内侵犯情况和年龄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总5年生存率为43.3%.临床分期A+B期、C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5%,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5%、55.6%,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放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0%、33.3%、33.3%、52.9%、33.3%(P>0.05);有眼眶内颅内侵犯与无眼眶内颅内侵犯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1.4%、62.5%,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50岁与发病年龄<50岁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3.1%、58.8%,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预后与年龄、临床分期、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眼眶内颅内侵犯有关.  相似文献   

4.
嗅神经母细胞瘤和嗅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随着电镜和免疫组化诊断技术的提高,关于嗅神经母细胞瘤和嗅神经上皮瘤的报道逐渐增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和嗅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嗅神经母细胞瘤和嗅神经上皮瘤在临床上被认为是同一种疾病,故将经病理证实的19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和10例嗅神经上皮瘤共同分析。其中单纯放疗10例,术前放疗15例,术后放疗4例。根据Kadish分期标准,A期3例,B期8例,C期18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患者表现为单侧鼻塞、单侧鼻衄或两者兼有者有26例,为89.66%。初次就诊时有颈淋巴结转移者5例,为17.24%。全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76%、66.48%:病理诊断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和嗅神经上皮瘤患者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B期、C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54.32%:有颈淋巴结转移者(N+)和无颈淋巴结转移者(N0)4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0.00%、71.05%(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是一个预后不良的因素,随着内镜手术的使用,放疗成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嗅神经上皮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Kadish分期法,A期0例,B期7例,C期2例;9例中,2例行放疗+化疗,7例行手术+放疗,结果 显示含有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较好.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率极低,因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或体征而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6.
嗅神经母细胞瘤31例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2000年至2008年治疗3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Kadish分期:A期2例、B期16例、C期13例。采用单纯手术1例,30例综合治疗,其中11例加用辅助化疗。[结果]全组总的3年累积生存率为83.5%,5年累积生存率为60.7%:Kadish’s A期、B期和C期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70-3%和40.4%(P=0.03)。晚期患者手术+放疗组、手术+放疗+化疗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8.6%、50.0%。[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与Kadish分期相关。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策略,晚期患者的辅助化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 993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综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0 7例中A期1例,B期4例,C期2例.结果:本组单纯放疗1例,手术+术后放疗4例,手术+术后放疗+化疗2例;本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1.43%,57.14%.随访中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由初次确诊的14.28%上升至42.85%.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与Kadish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治疗方式有关,病变位于鼻腔顶部且前颅窝骨质破坏提示本病的可能,早期诊断,手术+放疗等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本病的生存率,晚期患者的辅助化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2例,改良Kadish分期A期1例,B期5例,C期3例,D期3期。含手术的综合治疗6例,单独手术4例,单独放疗1例,单独化疗1例。结果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为90.9%,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74.1%。A、B期和C、D期患者的5年OS分别为100%和80.0%(χ2=1.20,P=0.27),5年DFS分别为100%和44.4%(χ2=4.07,P=0.04)。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OS分别为66.7%和100%(χ2=2.67,P=0.10),5年DFS分别为33.3%和87.5%(χ2=4.88,P=0.03)。综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的5年OS分别为100%和80.0%(χ2=1.20,P=0.27),5年DFS分别为83.3%和62.5%(χ2=0.35,P=0.88)。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较难,该病的治疗以综合治疗疗效较好,放疗是该病重要的治疗手段,该病预后与疾病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Ⅳ期声门上型喉癌的治疗方式以及颈淋巴结、切缘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85例Ⅳ期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资料,运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不同治疗方式、颈淋巴结及切缘状态对预后的影响;了解Ⅳ期声门上型喉癌的生存情况。结果Ⅳ期声门上型喉癌总3、5年生存率为37.7%(38/85)、30.4%(25/85);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单纯手术,放疗+挽救手术,手术+术后放疗,、化疗+放疗及单纯化疗)治疗的患者,其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8260);初治有淋巴结转移者(cN+)预后差(P=0.0233);cN0出现隐性淋巴结转移者与未出现隐性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41);切缘阳性者术后放疗同阴性者相比,其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8913);Cox模型分析显示:仅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90)。结论Ⅳ期声门上型喉癌预后差,生存率低;不同治疗方式对生存率无影响;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初治cN+及cN0出现隐性淋巴结转移预后差;切缘阳性术后放疗生存率不降低。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是一种临床罕见但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分析ATC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37例ATC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筛选预后因素。结果:37例ATC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5例,年龄42~82岁,中位年龄为64岁;A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3%(37/698),29.7%(13/37)的患者合并甲状腺肿,居住在城市的患者不足20%(7/37),超过50%(19/37)的患者生活在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地区;全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6%、21.6%和13.5%。单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合并甲状腺肿、远处转移、手术、综合治疗、术后放疗和白细胞计数是影响ATC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50岁(HR=0.21,95% CI:0.06~0.77,P=0.019)、手术(HR=0.15,95% CI:0.04~0.59,P=0.007)和综合治疗(HR=0.31,95% CI:0.11~0.85,P=0.023)是预后较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手术患者,R2切除(HR=7.98,95% CI:1.38~46.21,P=0.020)和远处转移(HR=6.26,95% CI:1.65~23.83,P=0.007)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放疗(HR=0.18,95% CI:0.04~0.83,P=0.028)可明显改善预后。结论:年龄、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术后放疗是影响ATC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以手术+术后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其生存。  相似文献   

11.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因素和治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o LJ  Gao L  Xu GZ  Li SY  Xiao GL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9):561-564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ENB)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及适宜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确诊的FNB患者,改良Kadish分期为A期3例,B期15例,C期22例,D期9例。单纯手术治疗4例,单纯放射治疗11例.手术+放射治疗19例,放射治疗+化疗8例,手术+放射治疗+化疗7例。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Logrank检验生俘曲线之间的差异。结果 49例患者的5年OS为60.7%,5年DFS为41.9%。A、B期和C、D期患者的5年OS分别为78.4%和49.7%(X^2=2.10,P=0.15),5年DFS分别为47.1%和38.4%(X^2=0.08,P=0.78)。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5年OS分别为17.8%和70.8%(X^2=2.32,P=0.13),5年DFS分别为O和53.4%(X^2=11.67,P〈0.01)。KPS≥80和KPS〈80患者的5年OS分别为69.0%和30.1%(X^2=7.01,P〈0.01),5年DFS分别为46.7%和24.9%(X^2=6.37,P=0.01)。综合治疗组及单纯放疗和(或)单纯手术组的5年OS分别为69.7%和46.3%(X^2=3.49,P=0.06),5年DF、S分别为52.2%和21.8%(X^2=7.03,P〈0.01)。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苦和未接受手术治疗者的5年OS分别为71.1%和44.6%(X^2=7.99,P〈0.01),5年DFS分别为54.0%和24.1%(X^2=6.41,P=0.01)。11例单纯放疗患者5年OS为47.7%,5年DFS为30.7%。结论 FNB患者发病年龄较早,男性较多,就诊时多已是局部晚期,一般状况评分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影响因素,治疗以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疗效较好,放射治疗在ENB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1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7年~1991年共收治1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A期1例、B期5例、C期4例),均经病理证实。6例行单纯放疗,4例行术后放疗。DT4020~7000cGy,2例未完成治疗。颈部无淋巴结转移者未做预防照射。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7/10),60%(6/10),50%(5/10)。作者认为,放射治疗对嗅神经母细胞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Olfactory neuroblastoma is a rare tumor arising from the olfactory mucosal epithelium. 5 patients with this tumor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1978 to 1982. The youngest patient was 3 years old and the eldest was 66. The clinical symptoms were nasal stuffiness, rhinorrhea, epistaxis and vascular polypoid mass in the nasal cavity. According to the staging system proposed by Kadish et al, the five patients in this series were 3 stage A and 2 stage C patients. Treatment consisted of radiotherapy, surgery or combination of radiotherapy and surgery. Ou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olfactory neuroblastoma is a radiosensitive tumor with the prognosis favorable in the stages A and B patients as treated by these three modalities. Two stage A patients are alive for more than 5 years. One of them was treated by radiotherapy alone, the other by combination of surgery and radiation. The third stage A patient as treated by radiotherapy alone has survived more than 3 years. One stage C patient, treated by combination of radiation and surgery, is still alive for more than 3 years. The other stage C patient, treated by radiotherapy alone, had survived for only 7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radiation dose varies with the extent of invasion. In stages A and B lesions, a dose of 4,500-5,500 rad in 5 weeks may be reasonable but in stage C, a dose of 6,000-6,500 rad in 7 weeks should be given. The authors agree to the prognostic equation proposed by Homzie et al. It may be possible to predict the tumor control or recurrence after a period of 3 years which gives an accuracy rate of 8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Ⅰ、Ⅱ期舌鳞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Ⅰ、Ⅱ期舌鳞癌患者,比较单纯手术、单纯放疗和综合治疗(术前或术后放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Ⅰ、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和80.O%(P=0.361),其中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8.4%和84.0%(P=0.104),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5%、35.7%和5.7%(P<0.001).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3.8%,其中Ⅱ区的转移率(19.0%)最高.局部复发、区域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单纯手术即能获得满意的局部控制,而低分化鳞癌易出现区域复发.结论 选用单纯手术治疗早期舌癌,如采用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清扫范围为Ⅰ~Ⅳ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放疗+化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首次行放化疗的16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设备为 Elekta -6mV X 线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 DCRT)或调强放疗(IMRT),放疗中位剂量为62Gy。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顺铂或多西紫杉醇+顺铂,分别行4~6周期。采用 SPSS 17.0软件行 Kaplan - Meier 法计算总生存率(OS),并绘制生存曲线,Log - rank 法检验 P 值,对 P <0.05的单因素行 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7%、51.5%、26.3%,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单因素结果显示治疗方式、肿瘤位置、肿瘤长度、肿瘤分期、放疗剂量、放射性肺炎为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P =0.022、0.017、0.040、0.001、0.000、0.002)。Cox 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方式、肿瘤长度、肿瘤分期、放射性肺炎为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18、0.001、0.004、0.000)。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总生存率,当肿瘤长度<5cm、肿瘤分期越早、放射性肺炎级别越低时患者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和预后的价值,并综合分析其中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并在我院妇科中心治疗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资料、病理结果以及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结局和预后因素分别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复发率及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3例患者,其中术后化疗者58例、放疗者19例、联合放化疗者66例,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生存时间为24~144个月,3年及5年生存率化疗组为92.90%、82.40%,放疗组为93.10%、87.50%,联合放化疗组为98.10%、88.30%,三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9,P=0.04)。未复发率化疗组为36%,放疗组为14%,放化疗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5,P=0.01)。χ^(2)检验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是否复发、组织学分级及类型与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化疗可能是保护性因素[P<0.05,OR=0.563,95%CI(0.048~6.563)];而术后复发是一项强有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OR=42.047,95%CI(21.708~61.121)]。结论:组织学类型、分级,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复发情况可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术后联合放化疗能够有效避免疾病再发,改善生存率以及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的术后放疗效果,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1例儿童MB病历资料。对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放疗前肿瘤M分期、危险度分组、放疗剂量、靶区范围、术后是否化疗、放疗与手术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儿9例失访,失访率9.9%,其余82例随访满5年或死亡。随访期间,25例患儿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经治疗后仍有16例死亡,9例带瘤生存,本组患儿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79.3%、70.8%,3年、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84.9%、81.3%。63例标危组的5年PFS和OS为77.5%、89.6%,其中11例行低剂量全中枢放疗的5年OS为76.2%。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放疗前肿瘤M分期、危险度分组对PFS(P=0.015,P=0....  相似文献   

18.
嗅神经母细胞瘤罕见,本文报道7例(Kadish分期体系:A期1例,B期及C期各3例)手术加术后放疗的结果,平均放疗剂量5942cGy.4例无病生存分别为9、18、19个月和17.5年.3例死亡,生存期分别为6、36和38个月.本文表明A、B期病例以手术加放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争取早期诊断、提高疗效.方法复习21例的全部病历、组织切片;按Kadish分期分成A、B、C 3期,分析其疗效.结果按Kadisk分期各种治疗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37.5%、10.0%.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疗效与临床分期有关,治疗以放疗或手术加放疗最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