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模矫正器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EarWell耳模矫正器治疗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24例(28耳)耳廓形态畸形新生儿行EarWell耳模矫正器治疗,治疗后1个月分别由医师和家长作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儿成功接受治疗,无严重并发症,25耳(89%)被医师评价为满意及很满意,26耳(92%)被家长评价为满意及很满意。结论 EarWell耳模矫正器 是一种无创治疗手段,能有效矫正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国产耳廓矫正器对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21年2~7月广东祈福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听力筛查和耳廓畸形筛查的新生儿,并根据耳廓形态进行分组,评估国产耳廓矫正器对新生儿耳廓畸形的矫正效果。结果 本研究纳入耳廓畸形患儿58例,共82耳;按照耳廓畸形形态分组:垂耳34耳,耳轮粘连伴垂耳36耳,其他少见畸形12耳(招风耳3耳,杯状耳1耳,耳甲腔异常凸起3耳,环缩耳5耳);采用国产无创矫正器矫正治疗,58例(82耳)矫正效果均有不同的改善,但以垂耳畸形矫正效果 评优率最高。不同性别患儿间矫正效果和平均佩戴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作为一种无创性方式,国产耳廓矫正器能够有效矫正新生儿耳廓畸形,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超指南适应证(3月龄内、耳廓形态畸形)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矫形器矫治的效果,尝试拓展耳廓矫形器适应证。方法 先天性耳廓畸形26例(35耳),年龄3月~8岁,男12例(18耳),女14例(17耳),形态畸形24例(33耳),结构畸形2例(2耳)。其中包括术后2例(3耳):形态畸形(招风耳)1例(2耳),结构畸形(小耳畸形)1例(1耳)。均采用EarWell耳廓矫正器治疗,效果与家属满意度采用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矫正指南标准,效果分显效或治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家属满意度分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等级。结果 3月~8岁的26例(35耳)总有效率77.1%(27/35),显效或治愈率为31.4%(11/35)。其中≥1岁患者矫治总有效率61.5%(8/13),结构畸形2例均有效;术后矫治2例,年龄≥6岁,均有效。家属满意与很满意共68.6%(24/35)。结论 耳廓矫形器矫治对先天性耳廓畸形超指南适应证仍有效,包括时间窗3月~8岁(尤其≥1岁者)、结构畸形(小耳畸形)及≥6岁术后辅助塑形都有效。因此,在临床对超指南的此类患者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尝试,拓展了耳廓矫形器的...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耳廓创伤以撕裂,断离,缺损,畸形为常见。文献报道,常采用修复,再植,畸形矫正,辅以药物以高压氧治疗,我科对耳廊皮肤大面积缺损及软骨缺损采用耳前三角皮瓣转移和半层皮软骨瓣转移方法手术,成功治愈耳廓损伤,耳廓缺损2例患者,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舒展及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一期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残耳舒展术、二期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16例。结果随访3-12月,患侧移植组织成活良好,形态基本满意,供区无明显畸形。结论残耳卷曲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舒展术及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方法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较小,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疗效及合适的时间窗口。方法 收集2016年到2021年无创耳廓矫正器治疗轻度隐耳病例72例,按照患儿治疗时的年龄分为两组,试验组的年龄分布为6个月-14岁(≥6个月即超时间窗),共36例;对照组的年龄分布为6个月以内,共36例,结束后至少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之间无创耳廓矫正的有效率、复发率和治疗时长。试验组根据年龄再分为4个亚组(6月-1岁组、1-3岁组、3-6岁组及≥6岁组),比较其无创矫正的治疗时长。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00%,两组之间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473)。试验组的复发率为5.6%,对照组的复发率为0,两组之间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473)。试验组的治疗时长为(77±52.1)d,对照组的治疗时长为(30±11.8)d,两组之间的治疗时长有统计学差异(P=0)。72例患儿治疗时长与治疗时年龄之间的关联性有统计学差异(P=0,R=0.718)。试验组4个亚组无创矫正的治疗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02),具体为6月-1岁组与3-6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6月-1岁组与≥6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2),1-3岁组、3-6岁组和≥6岁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成功率高,可以积极治疗;72例患儿治疗时长与治疗时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时长也在增长。建议把时间窗口最大放宽到6岁,但需要特别注意在矫正前需要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开始矫正时的年龄越大其所需要的矫正时间越长,根据隐耳局部的皮肤张力和粘连情况及软骨硬度来把控矫正时的年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Earwell耳廓矫正器对耳廓形态畸形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共20例患者进行Earwell无创耳廓畸形矫正术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相关的治疗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记录,治疗结束后患者家长和医生分别对疗效作出主观的评价。结果 医生和患者家属均采用主观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一致认为耳廓形态畸形采用Earwell耳廓矫正器治疗,其有效率能高达9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均无明显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针对耳廓形态畸形的治疗,采用Earwell耳廓矫正器是安全有效的措施,采用该方法对发病患者进行矫治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治疗时间较短。对于耳廓形态畸形的治疗宜早不宜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耳廓矫正系统应用于2-6月龄婴幼儿先天性耳形态畸形的治疗效果,了解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其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应用EarWell耳廓矫正系统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耳形态畸形26名2-6月龄患儿31耳耳廓形态畸形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26名2-6月龄患儿31耳耳形态畸形中,有杯状耳3耳,垂耳5耳,隐耳6耳,Stahl’s耳2耳,耳轮畸形9耳,Conchal Crus耳1耳,复合形态畸形5耳;其中5名患儿是双侧耳形态畸形,21名是单侧耳形态畸形。31耳耳形态畸形应用EarWell耳廓矫正系统进行治疗,除其中1例垂耳中途放弃治疗外,另外20名患儿30耳治疗周期2周-8周,可达到3级以上的疗效评定标准,有效率96.77%。结论 2-6个月龄婴幼儿使用矫正装置可有效治疗先天性耳形态畸形,避免后期手术治疗和心理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总结"全扩张法"耳廓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经验,并探讨该方法的适应症。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根据患者年龄、耳后乳突区皮肤厚度及松紧度差异,选择年龄大于8岁、耳后皮肤松弛的患者共220例采用"全扩张法"耳郭再造术。手术分三期完成,一期耳后扩张器置入术,二期全耳再造术,三期再造耳修整术。结果 220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196例(89.0%)患者及家属对再造耳廓形态满意,21例(9.5%)认为再造耳廓可以接受,3例(1.4%)对再造耳形态不满意。216例(98.2%)患者胸部瘢痕均未超过4cm,最短只有1.5cm,未出现明显的胸廓畸形;扩张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2%,再造耳并发症发生率5.0%。结论"全扩张法"耳廓再造术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理想术式之一。患者年龄大于8岁、耳后乳突区皮肤松弛,是"全扩张法"耳廓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烧伤后耳廓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3年1月—2010年6月期间25例(25耳)烧伤后耳廓缺损患者,局部瘢痕轻的19例(19耳)采用局部皮肤扩张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行耳廓再造,局部无正常皮肤的6例(6耳)应用颈部扩张皮瓣上提及自体肋软骨支架行耳廓再造。结果随访6个月~3年,25例(25耳)效果均满意:耳廓的位置、大小和健耳相似;移植的软骨支架无吸收、变形;再造耳廓皮肤色泽红润、感觉正常。结论皮肤扩张法自体肋软骨支架行耳廓再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烧伤后耳廓缺损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3D个性化定制人工材料耳支架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一期全耳再造术中的临床效果与优势。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3D个性化定制的人工材料支架,对照组采用常规需术中拼接的成品耳支架,均行支架植入-颞浅筋膜瓣转移的一期全耳廓再造术,伴或不伴同期听力重建。记录手术耗时,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行耳廓对称度、精细结构评分以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同期行听力重建者听力得到改善,术后言语识别阈平均改善38.6 dBHL,术后最大言语识别率均达到100%。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耳廓对称度和精细结构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耗时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1);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中最终每项平均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3D个性化定制耳支架植入耳再造术安全有效,可同期行听力重建,临床效果优越,可成为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皮肤扩张器置入前强脉冲光脱发效果。方法应用强脉冲光对扩张前的残耳后毛发区进行脱发处理,按能量调节由低到高的原则调好参数,进行局部照射,每4~6周一次,共3~5次。最后一次脱发后一个月左右开始手术。结果应用本方法行残耳后皮肤脱发7例,脱发效果良好,再造耳廓无毛发残留、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皮肤扩张器置入前强脉冲光脱发是安全可靠的方法,对后期的耳廓再造皮瓣无影响,再造耳廓无毛发残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耳模矫治器治疗西北地区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矫治效果, 以期推广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使用EarWell耳模矫治器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 定期随访, 矫治前后对比照片由耳科医师及患儿家长共同评价疗效。结果收集57例(91耳)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 先天性耳廓结构畸形6耳(6.59%),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85耳(93.41%)。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中环缩耳24耳(28.23%)、招风耳12耳(14.12%)和Stahl’’s耳11耳(12.94%)最常见。开始治疗时间为出生3~98 d, 治疗疗程4~10周,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EarWell耳模矫治器治疗总有效率耳科医师评估为95.6%, 患儿家属评估为97.8%(结果为优或良)。按开始治疗年龄分层评价疗效, 开始治疗年龄<2周、2~6周、>6周耳科医师评估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6.08%和50%。结论采用EarWell耳模矫治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疗效显著, 尤其耳廓形态畸形, 成功率高, 疗效取决于耳廓畸形严重程度及开始矫治时间。因此, 此种非手术治疗纠正患儿先天性耳形态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应用耳模矫治器无创矫正小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为提高矫正效果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收治的65例(95耳)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3组,≤7 d为A组(31耳),8~42 d为B组(50耳),>42 d为C组(14耳),使用EarWell耳模矫治器治疗,记录3组患儿矫正时间、矫正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 3组矫正时间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时间明显短于B、C组两组;显效及治愈率3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3组并发症发病率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主要为湿疹,经涂布抗湿疹药后均于2 d内消退。结论 耳模矫治器无创矫正小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疗效显著,年龄越小,显效及治愈率越高,矫治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耳廓再造与重建方法。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法,利用健耳相片,通过计算机photoshop软件数字化翻转处理形成即要再造耳廓的相片,然后进行耳廓软骨支架的雕刻,用扩张后的患耳乳突区皮瓣覆盖雕刻的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行耳廓再造。结果 1102例(1165耳)经过6个月10年的随访观察。其中56例(56耳)再造耳廓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吸收、变形;2例(2耳)肋软骨支架感染、肋软骨液化、坏死;1044例(1107耳)再造耳廓与健耳匹配,凹凸结构显示清晰,形状相似、逼真,颅耳角的角度与健耳对称。结论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法行耳廓再造,术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形成患耳相片指导自体肋软骨耳廓软骨支架的雕刻,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是先天性小耳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再造耳廓位置的定位方法(苏氏定位法[1])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耳廓再造中的应用。方法收集89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作为实验组,在耳廓再造中应用苏氏定位法对再造耳廓进行定位;以289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作为对照组,在耳廓再造中应用目测测量法对再造耳廓进行定位。术后半年测量再造耳廓与健侧耳廓的前后、上下位置差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两侧耳廓前后、上下位置差值(0.55±0.18 cm、0.43±0.15 cm)小于对照组(0.71±0.22 cm、0.63±0.19 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氏定位法应用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耳廓再造手术中,能使再造耳廓位置更准确,优势明显,是目前耳廓再造手术中较好的定位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耳部的瘢痕疙瘩多由穿耳后引起,既可生长在耳垂上,又会在耳廓部位发生.相对于耳垂,耳廓区由薄层皮肤包裹一层脆弱且形态复杂的软骨构成,因此耳廓区瘢痕疙瘩的治疗更加困难,不能采取治疗耳垂区瘢痕疙瘩那样的单纯切除原则,而应当在切除瘢痕疙瘩的同时,还应尽力修复瘢痕疙瘩造成的耳廓畸形,又要保持耳廓的完整性.我科于近2年来,应用YAG激光配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治疗耳廓瘢痕疙瘩患者26例(41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耳畸形可分为耳畸形(小耳畸形)和耳廓变形。大约有1/3左右的耳廓变形患儿会自行改善,但仍有相当多的患儿需要矫治。许多研究表明出生7天之内进行耳廓畸形耳矫形器矫治,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能够避免手术及可能的并发症风险。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廓畸形筛查可以在出生3天内鉴别出需要进行矫形干预的患儿。新生儿耳廓畸形的早期认识和无创矫治是一项经济、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探讨新生儿耳廓畸形的最佳矫治时间窗,探讨影响矫治时间的因素.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门诊诊治的60例(65耳)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分为三组,日龄≤7天为第1组共22例(24耳),8-21天为第2组共21例(22耳),22-42天为第3组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进行耳模矫正的201例(318耳)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按患儿开始治疗的日龄将其分为3组:109例(181耳)<14 d的患儿为1组,75例(117耳)14~42 d的患儿为2组,17例(20耳)43~89 d的患儿为3组;分析3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长、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201例(318耳)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治疗的显效及治愈率为93.4%,佩戴时长平均(32.4±10.8) d,并发症发生率45.9%。3组的治疗显效及治愈率分别为96.7%、90.6%、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9,P=0.005);3组的矫正时长分别为(30.2±10.4)、(35.2±10.8)、(35.5±9.7) 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940,P=0.000);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0%、59.8%和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00,P=0.001)。结论 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通过耳模矫正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4 d内开始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