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07-2016年湖南省流感流行规律,为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湖南省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数据、流感毒株分离数据和流感暴发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6年哨点医院共报告ILI病例1 520 652例,占就诊病人总数的百分比(ILI%)为4.82%。0~岁、5~岁、15~岁、25~岁和60~岁五个年龄组的ILI人数分别占ILI病例总数的65.98%、20.77%、4.49%、6.68%和2.08%;湖南省流感流行呈现冬春季和夏季双高峰;共分离到流感病毒8 788株,分离率为5.99%,毒株分型为H1N1 476株、 新甲型(H1N1)pdm09(新甲H1) 2 422株、H3N2 2 985株、B型 Yamagata系(BY)1 361株和Victorian系(BV)1 532株、未定型12株,不同型别毒株每隔1~2年成为优势毒株;共报告ILI暴发疫情264起,23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占总疫情的87.12%。结论 冬春季和夏季是湖南省的流感流行高峰;H3、新甲型H1和B型流感毒株每隔1~2年交替成为优势毒株;中小学校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应重点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北京市怀柔区2013-2018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为怀柔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怀柔区2013-2018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数据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流感流行变化情况。 结果 2013年9月-2018年8月,怀柔区两家哨点医院累计报告ILI 13 313例,ILI就诊百分比为0.37%。采集ILI呼吸道标本11 983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 627例,阳性率为21.92%,其中甲型H3N2亚型(H3N2)1 124例(占42.79%)、新甲型H1N1亚型(甲型H1N1)511例(占19.45%)、乙型Victoria系253例(占9.63%)、乙型Yamagada系739例(占28.13%)。流感呈现冬春季高峰流行,2013-2014年甲型H1N1、H3N2、乙型Yamagata系同时流行,2014-2015年优势流行株主要为H3N2和乙型Yamagata系,2015-2016年为乙型Victoria系,2016-2017年为H3N2,2017-2018年为甲型H1N1和乙型Yamagata系。 结论 怀柔区2013-2018年各监测年度流感病毒亚型交替流行或者同时流行,流行强度各异,应做好流感病毒的长期监测工作,以便早期发现流感流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 2016—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流感提供相应科学依据。方法 对 2016—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case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数据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9 年共采集IL咽拭子标本 2 962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为 715份,阳性率为 24.14%;2016—2019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10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2016—2019 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IL%)在每年 11 月—次年 2 月出现一个高峰,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6—2019 年流感病原监测结果显示,天津市河北区流行毒株以甲型 H3N2 型和甲型 H1N1型交替出现为主,2017 年甲型与乙型 Yamagata 系混合流行,2019 年甲型 H3N2 型呈优势毒株。结论 2016—2019 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病毒以甲型 H3N2 型和甲型 H1N1 型为主,每年的流行毒株各不相同,呈交替或混合流行。应加强监测和流感防控并提高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度安庆市流感监测结果,掌握本地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登录“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2018—2019年度安庆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哨点监测数据和聚集性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安庆市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2.87%,ILI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占60.50%。哨点监测标本病原学阳性率为14.68%,主要型别为新甲H1,占91.27%;共报告聚集性疫情9起,病原学阳性率为56.52%,主要型别为新甲H1,占96.15%。哨点监测和聚集性疫情均提示男女不同性别病原学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集性疫情提示,中、小学校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P<0.05),城市和农村学校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通过MDCK(狗肾细胞)和鸡胚培养分离45株和21株毒株。 结论 2018—2019年度安庆市哨点监测流感呈下降趋势,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安庆市流感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年龄组,型别以新甲H1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连云港市2016—2017年流感病例,为制定流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每周从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并对连云港市2016—2017年流感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2 556例,检出流感病毒阳性451例,阳性率为17.64%。其中新甲型H1N1 26份,季节性H3 144份,B(Victoria)107份,B(Yamagata)172份,H7共2份。2016—2017年各周ILI%、男女ILI的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2017年连云港市秋冬季交替时出现2个流感流行高峰,应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了解广州市2011-2018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该市制定流感防控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特征开展三间分布描述及病原谱特征分析。 结果 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共423起,总体呈上升趋势,疫情主要集中于3-6月(167起,39.48%),和12-1月(175起,41.37%),累计报告数较多的区县为:花都(109例,占25.77%)、从化(49例,占11.58%)和天河(46例,占10.87%)。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70.92%)和中学(15.37%),。B型流感209起,占49.41%,A(H1N1)pdm09型73起,占17.26%、A(H3N2)型72起,占17.02%,各年流行毒株不一,其中2011-2013年和2016-2017年流感病毒病毒株以B型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与首发病例到介入疫情时间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9,P<0.01)。 结论 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3-6月,但2017和2018连续两年的冬季出现第二个暴发疫情高峰,中、小学是高发场所,早期介入疫情有利于缩短疫情持续时间,今后应利用好学校晨检缺勤系统,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咸宁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点,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国家流感监测系统,收集2013-2017年度咸宁市中心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采集流感样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 结果 2013-2017年共检测5 259份ILI标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95份,阳性率为11.31%;阳性率逐年攀升(χ2=102.733,P=0.000),2017年最高,达到17.88%;流感高发季以冬春季为主,间隔出现夏季高峰;流行型别主要是新甲型H1流感病毒、季节性H3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2013年以新甲型H1为主,2016年以B型为主,2014-2015年和2017年以季节性H3为主;男女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组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24,P=0.000)。 结论 咸宁市在2013-2017年中流感以冬春季和夏季流行为主,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新甲型H1、季节性H3、B型三种优势毒株交替出现,5~岁组儿童为发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深圳市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今后开展科学防控及探索研究方向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上报的RV 腹泻病例信息和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哨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2010-2015年共报告轮状病毒腹泻113 823例,逐年发病率为150.17/10万、186.55/10万、147.08/10万、298.82/10万、146.76/10万和149.76/10万,平均为179.86/10万,2013年为最高峰。疫情每年约10月开始上升,11-12月为发病高峰;具有明显地区聚集特征,宝安、龙华等流动人口聚集的郊区高发,南山、福田等市区以及东部沿海大鹏新区低发;以男性为主,占61.8%;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占83.2%。实验室病原学哨点监测阳性率月度分布趋势与疫情流行趋势一致;2011-2015年P基因型以P8为主,G血清型逐渐经过2011年G9为主,演变为2012年G9、G1和G3三足鼎立,至2013年高峰期以G1为主,2014年后又以G9为主。 结论 2010-2015年深圳市轮状病毒腹泻疫情总体平稳,但G血清型流行株的变化与疫情大幅波动有关。应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地区轮状病毒腹泻防控工作,重视轮状病毒分型监测和免疫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与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的关系,为优化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对2016—2020年衢州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ILI及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衢州市共报告ILI 41 995例,占就诊总人数的4.41%,2016—2019年,ILI%有上升趋势(χ2趋势=84.369,P<0.001)。2020年ILI%显著低于2016—2019年平均ILI%(4.06%vs. 4.47%,χ2=33.657,P<0.001)。报告ILI以0~4岁组为主(19 308例)占45.98%,0~14岁组(26 617例)占63.38%。共采集ILI样本5 589份,总阳性率为17.07%(954/5 589),其中男性阳性率18.12%(463/2 555),女性阳性率16.18%(491/3 034),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河南省2014—2018年度0~14岁儿童流感监测数据及全省流感疫苗接种现状进行分析,为儿童流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河南省22家哨点医院2014年9月—2018年8月报告的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资料、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年9月—2018年8月0~14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资料进行疫苗接种分析。结果 河南省2014—2018年4个监测年度0~14岁儿童ILI数及比例分别为129 905例(79.97%)、135 148例(79.56%)、142 653例(80.88%)和181 760例(81.77%)。2014—2016年度流行毒株型以H3亚型和B型为主交替流行,2017—2018年以甲型H1N1型为主,中间穿插H3型和B型Yamagata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 244.06,P<0.001)。小年龄组儿童流感(0~8岁)主要集中在冬季(69.42%)、春季(15.86%)和秋季(13.57%),大年龄组(9~14岁组)主要集中在冬季(76.17%)和秋季(14.82%)。河南省2014—2018年0~14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从8月份开始,10月份达到高峰,7—10月份流感疫苗接种量占总接种量的36.09%。结论 河南省2014—2018年度儿童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冬季,优势毒株交替流行,应重视甲型流感病毒对儿童的影响。在秋冬季流感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及散居儿童春季流感的防控。河南省流感疫苗接种较晚,建议应在10月份完成儿童流感疫苗的全程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金山区2015-2017年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金山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 ILI) 监测数据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15-2017年共计监测流感样病例29 013例,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ILI%) 为2.23%,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标本3 197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3.52%(752/3 197)。2015年春季高峰以乙型(Yamagata)为主,2015年夏季高峰以季节性A(H3N2)为主,2015-2016度的冬春季高峰以新型甲型H1N1和乙型共同流行。2016年无明显的夏季高峰,2016-2017年度的冬春季高峰以季节性A(H3N2)为主,散在伴有新型甲型H1N1和乙型流行。2017年夏季高峰以季节性A(H3N2)为主,而冬季高峰以乙型(Yamagata)为主。ILI%与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呈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高度相关(r=0.505,P<0.05)。男、女之间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123,P>0.05) ,不同年龄组核酸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254,P<0.05) ,60岁以上组阳性率最高30.23%,0~岁组阳性率最低13.50%。结论 金山区流感流行一般分为夏季和冬春季两个流行高峰,发病人群以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为主。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交替变化并呈现一定规律,ILI流行特征与流感病毒活动强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谭唯  刘少础  赵锦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09-14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方式的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深圳市2016—2018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深圳市新报告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共2 935例,平均年龄(38.1±12.7)岁,男性病例占79.5%,未婚占46.7%,流动人口占83.7%。异性性传播方式中非商业非婚性传播占61.8%,商业性传播占30.7%。不同性别、年龄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感染HIV的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深圳市异性性传播方式以非商业非婚性传播为主。今后应重点关注非商业非婚性传播,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范围,并对不同特征的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HIV经异性性传播。  相似文献   

13.
张华 《中国校医》2019,33(11):831
目的 分析常熟市2016—2018年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为学校幼托机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常熟市2016—2018年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结果 2016—2018年常熟市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累计2 022起,累计病例15 569例,疫情涉及人数94 649人,罹患率为16.45%,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6,P<0.05)。2 022起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中涉及呼吸道类传染病4种1 504起,罹患率为17.67%,主要是流感样病例、水痘。呼吸道类传染病、肠道类传染病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996,P<0.05)。11月—次年1月出现疫情高峰,以流感样病例的疫情为主;3月—5月出现第二个高发时段,以手足口病、水痘疫情为主。结论 学校幼托机构是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呼吸道类传染病是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湖南省2017—2020年度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哨点监测结果,了解湖南省ILI流行病学特征,为湖南省流感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0年度湖南省ILI哨点监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2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2020年湖南省23家哨点医院总共报告799 699例ILI,ILI%为4.58%。2017—2018年、2018—2019年、2019—2020年度ILI%分别为5.23%、4.12%、4.42%(χ2=8 469.13,P<0.05);2017—2020年监测年度的ILI报告数年龄别分布相似,构成比依次顺位为0~岁、5~岁、25~岁、15~岁、60~岁组;2017—2020年度的ILI%波动区间在1.86%~7.58%之间。在冬春季(12月至次年2月)和夏季(5—7月)期间出现两个高峰。三个年度ILI%走势基本一致;湖南省各市州之间ILI%报告总体有差异(χ2=173 310.88,P<0.05),居前五位的市州分别是岳阳市、永州市、湘潭市、张家界市、常德市;2017—2020年度湖南省哨点医院共采集ILI标本77 754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12 243份,阳性率15.75%,阳性标本中A(H3N2)占35.87%、A(H1N1)占29.69%、B(Victoria,BV)占19.05%、B(Yamagata,BY)系占15.18%。 结论 2017—2020年湖南省ILI流行呈现冬春季和夏季两个流行高峰。总体上2017—2020年以A型毒株为主要的流行优势毒株,主要感染人群是5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2012-2016年黔西南州流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黔西南州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2-2016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暴发和聚集性流感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7 665例,ILI%为2.01%。采集鼻咽拭子标本4 485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3份,平均阳性率为16.79%;2012年以流感病毒B型和季H3为主,2013年以BY型和甲型H1N1为主,2014年以季H3和甲型H1N1为主,2015年以季H3为主,2016年以季H3和BV型为主;2012-2016年黔西南州共发生ILI暴发疫情2起,聚集疫情8起,采集标本94份,阳性52份,阳性率55.32%;暴发及聚集性疫情阳性标本型别与当年病原学检测主要型别一致;全州80%的ILI暴发和聚集性疫情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2012-2016年黔西南州监测的ILI病例中5~14岁年龄组和15~24年岁龄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高;春季、秋季和冬季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流感暴发和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监测模型,为控制流感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缩短区域流感流行发现时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每年1—6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门诊诊疗数据,以2015—2017年每年1—6月流感样病例数为参考值,采用Farrington算法建立预警模型预测2018年1—6月流感样病例数及波动范围,并用2018年1—6月临床诊断流感病例数据评价模型准确性和及时性。结果 预警模型以95%置信区间为阈值,超过阈值则发出预警信号。2018年1—6月共发出预警信号26次,其中2018年1月集中发出22次预警信号,流感流行期间出现连续2~5 d的预警信号。预警信号自推后2日时,预警日与非预警日流感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5)。结论 Farrington算法适用于医院儿科ILI预警系统的建立,并能比疾病诊断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7—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分析流感疫苗接种在发生流感聚集性疫情时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小学集中接种免费流感疫苗资料和2017—2018年流感流行季发生的流感聚集性疫情调查资料,进行疫苗接种率和流感疫苗保护效果分析。 结果 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107所小学及其分校集中接种免费流感疫苗,在册学生共71 103人,接种人数35 721人,疫苗接种率为50.24%。2017—2018年流感流行季期间,全区共23所小学上报经实验室检测确认的流感聚集性疫情39起,共报告408例病例,发生流感聚集性疫情数量越多、规模越大、疫情发生后产生续发病例的学校,疫苗接种率越低。接种组小学生在流感聚集疫情发生时发病率为22.70%,未接种组发病率为30.30%,疫苗保护率为25.11%,效果指数为1.34。 结论 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扩散,在流感聚集性疫情发生时对学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公众交流,进一步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付小强  黄威  李文伟  方斌 《上海预防医学》2022,34(11):1106-1111
目的分析2016—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流感监测结果,了解流感样病例(ILI)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感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流感哨点医院报告的ILI监测数据和网络实验室的病原学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ILI就诊百分比(ILI%)为2.81%,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ILI以0~4岁为主,占总数的55.55%。2016—2021年共检测7 716份ILI标本,其中核酸阳性标本1 467份,阳性率为19.01%;甲型H1N1流感主要集中在1月至4月,甲型H3N2流感主要集中在8月至12月,乙型Victoria系流感主要集中在4月至7月和12月至次年3月,乙型Yamagata系流感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流感网络实验室对1 467份核酸阳性标本分别用狗肾细胞(MDCK细胞)和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2种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毒株总分离率为32.78%,其中MDCK细胞分离率为26.93%,高于SPF鸡胚分离率(5.86%)。2016—2021年鄂州市共报告13起ILI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的小学、中学和幼托机构人群密集场所。结论冬春季是鄂州市流感防控的重点时期,易暴发疫情,0~14岁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不同监测年度流感病毒亚型交替流行,应持续加强监测,新冠肺炎疫情部分防控措施在预防流感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宝鸡市斑疹伤寒流行特征,为斑疹伤寒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1985-2016年年发病率以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进行趋势分析,对宝鸡市斑疹伤寒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圆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985-2016年宝鸡市共报告斑疹伤寒970例,无死亡病例,近年发病出现小幅上升趋势后,2017-2018年发病将有所下降,渭滨区、金台区及陈仓区报告发病数依然较多,且发病地区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发病季节性特点不明显,2004-2016年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5.85%,男女报告发病之比为1.25∶1,发病以20~59岁年龄组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2.56%。结论 宝鸡市近年斑疹伤寒发病以散发为主,但主要流行地区依然未改变,且有扩大趋势,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蕾  唐秀娟  高玮  温莹  梅树江  姜虹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358-1360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7—2019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适时调整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19年流感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2017—2019年流感年平均发病率为7.04/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3年流感在冬春季均有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的辖区为南山区,年均发病率为16.02/10万;除去未分型流感病毒, 3年流感病毒优势毒株均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占68.93%。结论 深圳市2017—2019年流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流感发病率高的辖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南部;发病率高的人群主要是儿童和学生,建议加强对流动人员监测与合理管控以及加强对儿童、学生流感防控,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