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邵月亭  迪吉 《现代肿瘤医学》2015,(12):1778-1782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来胃癌治疗领域的热点。目前,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等为胃癌治疗的主要靶向药物。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报道对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es、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收集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纳入的6个研究中共405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疗效方面,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厄洛替尼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吉非替尼(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靶向治疗效果相当,但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今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应用于肺癌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对该领域的热点和研究态势进行探讨.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文献合集,用Excel、VOSviewer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检索...  相似文献   

4.
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肺癌靶向治疗新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研究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肺癌"和"靶向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的相关文献556篇,其中英文文献531篇,中文文献25篇.纳入标准: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肺癌中的作用;2)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治疗在肺癌中的作用;3)多靶点治疗在肺癌中的作用.根据纳入标准,纳入分析24篇文献.结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较成熟,尤其在吉菲替尼方面,在其二线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相比,风险比(HR)1.020,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7.6和8.0个月;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提示,EG-FR突变状态很可能是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疗效的决定性预测因素.在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治疗方面:贝伐单抗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其联合化疗较单用化疗能够显著提高复发的NSCLC患者的PFS(6.2和4.5个月);关于血管内皮抑素的Ⅲ期临床试验中,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对比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分别为35.4%和19.5%.结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靶向治疗药物应用前景广阔,在传统疗法的疗效达到平台时,为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埃罗替尼(erlotinib)为代表的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良好,但几项大规模临床研究并没有得出这类药物可延长生存期的结论。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贝伐单抗(bevacizumab)等单克隆抗体可能提高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延长生存期。不同人种、不同发病机制肿瘤的药物作用靶点不同,因此应根据临床状态、病理分型等影响因素指导患者接受个体化靶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中,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头颈部综合治疗策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靶向药物包括各种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反义寡核苷酸等.西妥昔单抗是目前唯一获得批准用于头颈部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其他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拉帕替尼等在头颈部癌的Ⅰ~Ⅲ期临床试验中亦获得令人鼓舞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全身化疗是能够改善膀胱癌生存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疗效有限,因此靶向药物治疗在膀胱癌中的应用逐渐引人关注.目前针对膀胱癌的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舒尼替尼、吉非替尼、依维莫司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抑制剂,其为晚期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差,以化疗为主的联合治疗只能降低死亡风险26%-32%[1].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尤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进展最快,其代表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和埃罗替尼(erlotinib、tarceva).我科用埃罗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差,以化疗为主的联合治疗只能降低死亡风险26%-32%。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尤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进展最快,其代表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和埃罗替尼(erlotinib、tarceva)。我科用埃罗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癌靶向治疗——来自亚洲的数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背景与目的:随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取得很大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更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随着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Erbtinib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关于吉非替尼(ZD1839,IRESSA,Gefitinib,易瑞沙)的Ⅱ期临床研究发现日裔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后的疗效优于非日裔患者。同时关于吉非替尼与安慰剂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ISELC(IRESSA Surviv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试验的结果却表明:无论对所有患者,还是对腺癌患者,吉非替尼与安慰剂相比未能延长生存期,但是亚组分析仍然显示亚裔患者获得生存优势。由此人们想到:是否人种差异对于吉非替尼的疗效影响特别大?目的:回顾性分析亚裔晚期NSCLC患者使用吉非替尼的临床研究,了解亚裔患者使用吉非替尼后的疗效与毒性反应。以及了解亚裔NSCLC患者接受其他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材料超过2000例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大部分研究的报道结果,发现吉非替尼治疗后达到的客观缓解率超过25%;疾病控制率超过60%;中位生存时间(MST)超过6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超过3个月。结论:女性、不吸烟、腺型、PS评分好、多发肺转移的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较好。亚裔患者对吉非替尼的耐受性较好。这些研究还发现日裔患者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要高于非日裔患者,但是原因不详。同时人们还对亚裔NSCLC患者使用Erlotinib与其他靶向药物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近5年(2014至2018年)肿瘤护理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为我国从事肿瘤护理和科研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检索时限为2014至2018年,应用CiteSpace进行机构、核心作者、国家/地区、关键词、期刊等共被引分析,绘制相关可视化图谱分析。 结果:共检索到4 785篇文章,涉及60多个国家/地区,年均发文量为900多篇;美国发文量最多,1 375篇(36.61%),我国发文199篇(4.16%),排名第6;发文排名前5名机构均为美国高校,哈佛大学排名居首;肿瘤护理高产研究团队以Deliens、Morita 和Cohen为代表,主要在姑息护理、生存质量方向研究发文成果丰硕;提炼出5个研究热点分别为关怀、生存质量、姑息治疗、交流、介入;期刊以 CLINICAL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载文量最多,但影响力和被引率以ONCOLOGY NURSING FORUM,CANCER NURSING,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等期刊更高。结论:进行肿瘤护理文献统计量,结合发文机构、核心作者、期刊及关键词等的统计分析,揭示近5年研究热点和趋势,为从事肿瘤护理的学者和工作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欢  李高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771-2775
鳞状细胞肺癌(SqCL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种独特的组织学亚型,尤其是晚期鳞癌,由于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对于肺腺癌可选择的治疗药物少,不良反应也大,因此肺鳞癌预后比肺腺癌差。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的改进,靶向药物的研发,尤其是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治疗肺鳞癌有了更多的选择,肺鳞癌也走向了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药提取物蟾毒灵(Bufalin)在相关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状况,总结蟾毒灵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检索所有发表的关于蟾毒灵(Bufalin)药物研究的文献,利用数据库网页统计功能及CiteSpace 5.2分析软件统计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代,来源期刊及高频主题词分布情况,抗肿瘤作用机制的发文情况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65篇关于蟾毒灵的文章,从2014年后每年约40篇以上文章发表,其中发表在核心区期刊(文章数量大于5篇)的文章主要集中在21种杂志中,影响因子主要为2~3分。通过对文献的搜索,总结蟾毒灵具有诱导凋亡和分化、抑制增殖、抑制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抑制侵袭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包括PI3K-AKT,Hedgehog,MAPK,JNK,Wnt/β-catenin,TGF-β/Smad,整合素信号途径,NF-κB信号通路。结论:通过对蟾毒灵的文献计量分析,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肝癌铁死亡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分析,探讨近9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2013年至2022年发表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发表文章的年度分布、被引情况、国家、机构、基金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对300篇肝癌铁死亡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显示,该领域发文量呈逐年上涨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心性居于第三位,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上海交通大学,资助该领域最多的基金资助机构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键词聚类分析提示肝癌铁死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是肝癌铁死亡研究的热点。结论:靶向肝癌铁死亡相关蛋白、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等是肝癌治疗的新靶点,可为肝癌的临床疗法提供更多见解,为制定开发肝癌药物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聂建  陈公琰 《现代肿瘤医学》2019,(12):2223-2226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占所有肺癌诊断的14%。尽管经过了数十年的积极研究,SCLC的治疗方案仍然有限。迄今为止,SCLC还没有批准的靶向药物,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SCLC的靶向治疗。作为SCLC中常见的一种遗传畸变,Myc家族成员显得尤为突出。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直接靶向Myc显得寸步难行,故人们广泛研究了间接抑制Myc活性的方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描述了Myc的概念和它在SCLC中的作用,回顾了SCLC现有的治疗方法,总结了Myc抑制剂在SCLC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约8~10个月,其治疗几十年来进展甚微,含铂两药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一线治疗的不二选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发生复发或耐药,可选的方案十分有限,现有的治疗方式已达瓶颈,随着对小细胞肺癌分子生物学认识的深入,研究重点转向了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伴随着大批试验性药物的涌现,促进了新药物的研发,一系列药物在早期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似乎打破了“小细胞肺癌是药物开发坟墓”的诅咒。这些新药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凋亡蛋白抑制剂、抗藕联药物等,我们期待能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一丝曙光。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治疗方面出现重大的模式转变。关键致癌性突变(如驱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重排)的存在,使得靶向治疗相比传统的细胞毒性化学疗法显示出更高的敏感性。2007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4,EML4)基因融合突变首次在NSCLC患者中被发现。随后研究证实,ALK-EML4融合突变阳性的NSCLC(ALK+NSCLC)显示出对克唑替尼治疗的敏感性。随着后续一系列靶向治疗新药的研发,将ALK+NSCLC靶向治疗推向高潮。本综述回顾ALK+NSCLC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及检测方法,汇总其抑制剂的重要临床试验结果,并解读ALK+NSCLC抑制剂耐药机制及合并脑转移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全球恶性肿瘤之最,目前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及放疗。新生血管形成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生长,还可协助转移、侵袭,因此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成为晚期肺癌的研究热点。VEGFR是诱导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在包括肺癌的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抑制VEGFR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正常化还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更好的发挥作用。VEGF抑制剂包括:抗VEGF抗体,可溶性VEGFR,抗VEGF受体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目前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的小分子药物有安罗替尼、阿帕替尼、呋喹替尼、尼达尼布、法米替尼,而且有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联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理论基础及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AHR)介导的活性氧簇(ROS)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BEAS-2B为对照,Western blot检测非小细胞肺癌A549、PC-9、H1299和H1975细胞AHR的蛋白表达。AHR激动剂FICZ、吉非替尼、N-乙酰半胱氨酸(NAC)分别处理A549和PC-9细胞,MT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吉非替尼敏感性、细胞内ROS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结果:MTT检测显示FICZ通过上调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诱导PC-9及A549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Western blot显示FICZ可导致PC-9及A549细胞EGFR、AKT磷酸化,而NAC可遏制A549细胞中的EGFR磷酸化并逆转吉非替尼耐药。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显示,FICZ诱导的AHR活化导致PC-9及A549细胞内ROS产生增加,并且可被NAC抑制。结论:活化的AHR可通过促进NSCLC细胞中的ROS产生和EGFR信号转导介导吉非替尼耐药,此过程可被NAC抑制。  相似文献   

20.
洪少东  张力 《中国癌症杂志》2020,30(10):733-743
近年来,靶向药物治疗已全面改变了肺癌的诊疗模式,并显著地改善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药物的更新迭代、靶向治疗模式的优化、耐药机制的探索、新靶点新药物的研发,不断地丰富肺癌靶向治疗的内容。针对驱动基因阳性肺癌的靶向治疗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