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生物转化是我国传统中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效融合的产物,而肝微粒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外代谢研究是中药生物转化一个重要领域。肝微粒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外代谢研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疗效提高、降低毒副作用、中药有效成分代谢途径的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研究为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中药的二次开发利用以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针对肝微粒体体外代谢在中药生物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生物转化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传统的中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通过生物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中药进行生物转化的步骤、影响因素、转化方法、优势,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中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是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转化中药是指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系作用于中药底物,以期产生新的活性成分,提高中药药效,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去除中药中的大分子杂质和将其作为研究药物代谢机制的辅助手段。综述了微生物在中药生物转化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利用微生物对中药进行转化是中药高效利用的一条新思路,也符合中药生产现代化和产品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开展中药生物转化研究意义深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国内外文献,结合笔者开展中药生物转化研究的体会,介绍了国内外中药生物转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意义,提出了开展中药全成分转化的思路并分析了进行中药全成分转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一般方法,并就开展中药全成分转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开展中药全成分生物转化研究对充分发挥中药的潜在价值和我国的中药资源优势开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转化研究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和复方用药,弥补了西方医学在诊治上的不足之处,这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西方医学对治疗疑难症和抗衰老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人们对中医药需求增加,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新医学体系将会逐步形成。从研发中药的角度,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整理和规范中药材及中药市场、中药炮制、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生物技术及专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药现代化,实现对传统中药的超越,把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药学的水平,能被国际社会所接纳,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6.
中药现代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的问题,但其确定一直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结合中药的用药特色和现代药学研究成果,从中药原形化学成分的肠内细菌生物转化,到原形化学成分及其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的肠吸收和转化、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等串联的研究模式来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可能是一条适合中药特点的途径,亦是中药实验医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对人民的防病治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各种疑难杂症频繁出现,中药的发展潜力更是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伴随着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中药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微生物转化是当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就微生物转化的概念、特点以及微生物转化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并对中药微生物转化的发展前景做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药发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转化在我国很早的古代就有应用,如酿酒和制醋。生物转化中的发酵工艺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早在千余年前,我国已开始用发酵方法制药,直到现在临床仍在应用的发酵中药制品有六神曲、半夏曲、淡豆豉、豆黄等,其工艺均为固体发酵。如半夏曲的制造,《本草纲目》记载:“半夏研末,以姜汁、白矾汤和作饼,楮叶包置篮中,待生黄衣,晒干用。”其性味苦辛、平,能痰止咳、消食积、治泄泻。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与中药制药结合(康强胶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合细菌(Photosynthiobacteria.PSB)是水生圈微生物的一类,广泛分布在水田、池塘、湖泊等各个角落,其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转化功能,将其与中药制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开发成功的新型生物中药———康强胶囊,可显著提高中药的防病治病效果。经药效学研究证明,具有补气养阴,益肾生津,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提高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s)活性,防癌,抗癌,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增效减毒等功效;对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的辅助降糖和稳定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足浴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用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结果:两组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肌酐、尿素氮改善尤为显著(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在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疗效满意,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要点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促进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对中药现代化所起的作用,能使传统中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本文通过最近有关文献及学术研讨会资料加以归纳、总结,阐明中医药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必须采用现代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才能实现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游明乐 《美中医学》2009,6(8):48-53
大型真菌(larger fungi)是一类独特的微生物。中国传统应用大型真菌是以其天然或人工培养的于实体(fruit body)或菌核(sclerotium)作为食用或药用部位。现代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制备咸的各种真菌类功能性发酵制品,都是利用微生物的菌体(Mycelium,PI)或其代谢产物,都具有相同的生物合成机制,有相似的筛选研究程序和生产工艺。本文分析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大型真菌发酵制品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中药微生物转化发酵研究的巨大价值;讨论了大型真菌与中药复方固体发酵工程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中医药应用历史悠久,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世界民族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学是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最有特色的学科之一,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把中药推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过程。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综合了生命科学与多种现代科学理论与研究手段的高技术,在21世纪将对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由于中药具有中医传统疗效作用的特点,因此有关中药生物技术的研究必须既要积极,又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向中药研究开发领域的不断渗透 ,给中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贵州省在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药”战略的实施下 ,如何有效的促进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 ,是改造传统中药产业 ,提高贵州省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进而推动中药产业向支柱性产业方向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贵州中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 贵州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障碍分析具体来说 ,影响贵州省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因素有六个方面。1 1 机制因素 :在分配…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如何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发挥作用等若干问题;细胞工程在生产资源匮乏的贵重中药有效成分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产中药中蛋白和多肽类有效成分、中药作用机理研究、道地药材的道地性研究,抗病虫害植物的研制等方面的应用;生物转化、药物代谢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发酵工程技术在菌类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玉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1-12,14
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鉴定方法由较为传统的鼻闻、眼观、口尝、手触以及升华、水试、火试等经验性鉴别,发展至目前已涉及到分子水平或是基因水平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聚类分析等新方法、新技术。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对完善我国中药鉴定的标准化与科学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在不断发展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切不可废弃传统经验技术。唯有通过正确合理的有机结合,才能不断完善中药鉴定技术的合理发展与提高。本文综述了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与进展,及其在中药鉴定技术中的应用特点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转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药的生物转化研究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而肠道菌群转化中药有效成分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肠道菌群转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概况,并重点介绍了肠道菌群转化中药苷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但迄今为止还未进入国际医药的主流市场.现代生物技术又为中药的研究提供了诸多的技术手段,使中药在保留整体、宏观优势的同时取得现代科学的微观表达,从而推动着中药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目前广泛使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中已有大量应用,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简要讲述了中药生物技术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包括中药生物技术在药用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中药质量控制以及中药作用机制和创新药物发现等方面。认为中药生物技术对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达到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