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癌的发病与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关,传统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下面将分别从肝脾肾三脏与癌毒的关系来探讨乳腺癌癌毒的形成,并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脂肪肝中医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中医理论探讨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认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当是主要病因;脾肝功能失调,湿热内蕴、痰瘀互结是主要病机;痰湿、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理因素,其病位在肝,与肝脾肾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医防治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中药在辅助西医手术、放疗、化疗及晚期乳癌的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各家经验可以看出,虚、毒、痰、瘀是大家的共识,但未抓住主要病机,我们认为正虚邪实是乳腺癌术后的基本病机,扶正培本是乳腺癌术后的基本治疗原则,脾、肝、肾是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三个脏器,在乳腺癌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肝、脾、肾三脏的辨证调治,配合不同治疗手段,分阶段论治,凝练方药,便于开发与推广。同时应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验证疗效,丰富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与肝、脾密切相关,病久及肾,脾肾阳虚,脏腑失于温养,常致病情迁延难愈。采用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及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抓住关键治则"温补脾肾",方用四神汤、理中汤等,穴选神厥、中脘、天枢、足三里、肾俞等,能取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王旭教授从肝脾肾三脏分期治疗甲亢突眼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从甲亢突眼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转归、治疗方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方面论述王旭教授诊治甲亢突眼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最后列医案进行佐证。[结果]王旭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为"肝郁化火生痰,痰火上扰空窍,日久损及脾肾",痰浊瘀血是其重要病理因素,因此主张从肝脾肾分期论治甲亢突眼;常用清肝养肝、健脾祛湿、化痰祛瘀、滋补肝肾等治疗方法,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王旭教授治疗甲亢突眼的临床经验行之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陆清昀  刘延庆  戴小军  侯超 《中医学报》2020,35(7):1460-1462
乳腺癌核心病机"内虚"不外乎脾肾不足,气阴两虚;"毒聚"则责之于肝气郁滯,痰瘀互阻,癌毒胶结。刘延庆教授针对乳腺癌病机特点,提出舒肝郁、畅情志,补脾肾、固本元,通经络、化瘀滞,祛毒邪、安正气,重摄生、贯全程等治疗法则。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延长生存期,降低乳腺癌转移及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从肝脾肾辨证治疗眩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先 《中原医刊》1996,23(10):43-44
从肝脾肾辨证治疗眩晕的体会赵瑞先眩晕是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本病病机复杂,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笔者认为:病机在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脾不外乎气血不足;在肝不外乎肝阳上亢;在肾不外乎肾虚。故治疗上当以调理肝脾肾三脏。1肝阳上亢当平肝潜阳若素体阳盛,肝阳上...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目前妇科临床常见疑难疾病.中医学认为肾、肝、脾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痰湿、血瘀和痰瘀互结等病理产物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肝之为病是育龄期女性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之一.治疗上肝、脾、肾三脏兼顾,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柴可群教授认为肝癌病位在肝,累及脾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阴亏虚是其主要病机。从“脾肾”论治,治以健脾理气,补益肝肾为大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角结膜干燥症又称"干眼"症,以眼睛干涩、疲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现代医学采用药物等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而传统医学针灸疗法对此病具有疗效稳定、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等优势。现就毫针针刺"新吾穴"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病因病机角结膜干燥症类似于祖国医学"神水将枯"。从发病机制看,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肝肾同源,肾  相似文献   

11.
潘敏求教授认为乳腺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瘀”、“毒”、“虚”是乳腺癌的基本病机,“疏肝健脾、补肾益精、化瘀解毒”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治则,潘教授临床用药常扶正祛邪并用,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十分重视脾胃与肝肾之气,以自拟乳复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吕昆  程新  于国俊  吕宏生 《中医学报》2022,37(3):565-571
吕宏生教授以"辨、平、参"三法为原则辨治肾性高血压:"辨"即详辨六淫、七情、饮食之邪及所伤脏腑;"平"即滋肾平肝,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参"即衷中医参西医.吕师认为,肾性高血压的发病病位在肝、肾,并与心、脾密切相关.肝、肾及阴阳、气血的异常,为疾病中心环节.临证时首当详辨肝、肾虚损以及风、痰、湿、瘀诸邪,何为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在中医脏腑辨证中与"肝脾"相关,临床多从肝脾论治,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谢胜教授基于"以枢调枢"的理论,用调心肾枢机以和脾胃枢机的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谢教授认为,心肾枢机交媾失和,枢转不利,则中土化生乏源,致脾胃枢机升降失衡,胃气上逆而发为吐酸、呕逆诸症,故从心肾论治,益肾引火,交合心肾,以枢调枢。心肾枢机调畅则脾胃枢机和降,吐酸、呕逆诸症自愈。  相似文献   

14.
介绍王长洪教授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关乎肝、脾、肾三脏;治疗以疏肝、健脾、温肾为法。初期治以疏肝健脾,后期治以健脾温肾,病久者肝、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动物模型、生化机制方面,综述探讨了其与中医阳气亏虚证的相似性,认为抑郁症的中医学本质属阳气亏虚,而阳气亏虚的脏腑病位主要在肝、肾、脾.  相似文献   

16.
健脾、补肾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临床运用健脾法、补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作如下论述: 1 脾虚、肾虚是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的主要病机 慢性乙型肝炎病位在肝,最易影响及脾,终必及肾。 中医学认为肝属木,主疏泄和藏血,脾属土,主运化,肾属水主藏精。肝主疏泄,有助于脾之运化功能的发挥,肝病疏泄失常,脾最易受其影响,而致脾失健运。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早就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精血同源,精、血分别为肾肝所属,故日肝肾同源。且肝肾为母子之藏,肝病则易及于母藏——肾,即所谓“子病及……  相似文献   

17.
总结路艺主任医师在临床上从肾论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及思想。路艺主任医师认为男性更年期综合主要病位在肾,涉及心、肝、脾、肺四脏,病机为肾虚为本,致心、肝、脾、肺四脏功能减弱为标,治疗应以补肾为主,协调肾与心、肝、脾、肺四脏的关系,临床上以十宝汤为主方,从患者体质和整体情况进行治疗,辨证加减,针药结合,疗效显著,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8.
自闭症中医精神、行为异常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自闭症中医精神、行为的病态特征和病因、病机、病位等,认为其病机总体上是脑神惑乱和脑神不足,病位主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其病因是先天脑神受损或不足,后天是心、肝、脾调理不当。  相似文献   

19.
"五脏水"名出《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乃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之总称.仲景要言不繁,说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常对水气病的发生均有重要影响.在后世水气病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倾向于把水液代谢失常归咎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膀胱),而忽视了肝、心二脏的作用和影响.本文试就肝、心二脏与水气病的关系,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属于中医"黄疸""臌胀""积聚""胁痛"等范畴。依据"肝衰胆灭"理论,认为该病病初,患者可因感受内外之邪,或因情志失调而致肝气不畅,疏泄失常,胆汁分泌失调;病中,肝失疏泄、胆失藏泌之病理变化加重,而致脾胃功能失常;病进,肝病及肾,肝病及脾,肝脾同病,日久入肾;病终,肝衰胆灭,脏腑同病,神明受害。治疗从疏肝利胆着眼,结合脏腑,分论虚实,明辨气血。病初治以疏肝利胆、理气行血;病中治以疏肝健脾、顺气和血;病进治以补益肝肾、调气和血;病终治以通调脏腑、开窍醒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