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方法,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方法:建立临床护理教学组织,其中包括有护理部主任,主任助理以及各科护士长,他们负责全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制度,保证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能够在临床护理教学和学习中有依据可循。结果:通过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显著上升;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护理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应用于出血性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患有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共60例,将本次研究所收录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应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细致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13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0例,临床护理有效率高达76.67%;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9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7例,临床护理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此种疾病患者的健康恢复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重庆地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临床护理师资管理及岗位能力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护理师资管理、护理教学活动参与度、护理教学工作满意度、护理师资岗位能力等问卷对重庆地区31家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64名临床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骨干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9家基层妇幼保健机构(61.29%)设立有护理教学专职管理部门,以及临床护理师资组织管理体系。护理教学工作满意度(17.39±4.06)分,临床护理师资岗位能力评分为(142.80±16.84)分,得分排名后5位的条目属于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2个维度。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学历、职称等均不是临床护理师资岗位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临床护理教学氛围、临床护理教学支持力度、临床护理教学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临床护理教学的科学性、临床护理教学的实用性均为临床护理师资岗位能力的影响因素(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临床护理教学氛围、教学的科学性为临床护理师资岗位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临床护理师资岗位能力较低,需高度重视其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和师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应用于出血性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患有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共60例,将本次研究所收录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应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细致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13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0例,临床护理有效率高达76.67%;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9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7例,临床护理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此种疾病患者的健康恢复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各环节的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结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结论 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对安全输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探讨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各环节的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结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结论 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对安全输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春丽 《中外医疗》2009,28(1):142-142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对158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总结,找出适合本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结果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和护理体会,对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护理具有指导作用。结论通过对158例慢性肺心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临床实习是学生从理论向实践过渡,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临床教学工作,确保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我们分析传统临床护理教学的不足,以改进临床护理教学,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保证临床护理和临床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我国临床路径护理实践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临床路径的在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循证护理发展、护理临床评价研究、护理版临床路径表格内容和医师的观念阻碍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政策支持改善外部环境;通过深入发展循证护理以寻求最佳路径;通过积极开展护理临床评价研究一科学体现护理服务价值;通过统一细化护理版临床路径以规范临床路径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结果: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能够明显降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对策是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关键,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医院临床护理信息化管理是护理管理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手段,2010年为了配合智能化医院的建议,实现临床护理管理智能化,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新的医疗住院大楼建设之际,医院护理部配合熙旺达公司及北京鑫丰南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的临床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医院HIS系统的扩展与外延,将护理管理与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实现了护理管理精细化、临床护理规范化的目标,较好地满足了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正惠 《中外医疗》2013,32(8):151-151,153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临床护理措施以及经验。方法对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两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采用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基础性护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死亡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等不良情况,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高质量要求,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最为行之有效,相对于传统的基础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了相关临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缩短了临床护理疗程,改善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的紧张局面,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有利于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的临床护理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护理技能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建立原则,改革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整合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以临床护理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临床护理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结果 临床护理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提高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和教学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护理科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借助临床护理研究有效地推动着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临床护理理论和技术的更新。如何将临床护理这一贴近人民群众安危的工作引入科学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临床护理研究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制约临床护理研究的瓶颈所在,探讨了我国临床护理科学发展的策略,以期实现促进临床护理科研稳步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学习和认识,严格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评价.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使护理工作系统化,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减少护理差错,保障病人的安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护理干预儿科肺炎患儿的护理模式 ,以便为儿科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136例作者所在医院临床收治的儿科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以患儿实施护理模式的不同为分组标准 ,将其分成了优质护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 ,每组患者6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 )优质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5%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47%.优质护理模式组的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 ;(2 )优质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9%.优质护理模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结论:在临床真对儿科肺炎患儿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 ,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刘斌斌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41-14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试验组则进行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5%)(P〈0.05);试验组患者对我院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制定临床护理关键环节安全路径指导;加强护理人员安全路径学习和认识;严格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安全控制工作;加强临床路径实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依据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评价。结果临床路径的实施使护理安全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运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降低患者安全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白内障的老年患者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0)和临床护理路径组(n=60),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护理路径组先制定老年性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表和护士护理路径表,根据护理路径表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总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的总护理满意度高,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1,P<0.05)。结论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实施一般护理及观察护理,加强对应性护理及心理护理,完善饮食护理及睡眠护理。结果:100例的病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为97.8%,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04%。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周舫 《中外医疗》2014,33(7):139-140
为了研究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方式,加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实践和护理人员的实践体会。组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护理人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加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是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能力、培养专业人士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