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又称粪便移植、粪便细菌疗法,是一种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不同途径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从而起到重建新的肠道菌群结构,实现治疗肠道相关疾病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以肠道内菌群失调为特征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统称,该疾病的发生、发展由遗传、免疫、环境刺激等因素共同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MT与多种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其在IBD病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文将对FMT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个体的粪便处理成混悬液,输注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肠道菌群的一种治疗方法。众多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衡有一定关系,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及临床研究,以探讨通过粪菌移植重建肠道菌群对IBD的临床症状缓解,以及病程、预后等的影响。此文就FMT的发展及其应用于IBD的现状、可能机制、现存问题及发展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供体粪便中的菌群,通过特殊方式植入患者的肠道内,从而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为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各种肠道内外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FMT目的是重建正常肠道菌群,并实现对肠道内异常的炎症反应、免疫状态、能量代谢、神经递质数量与活化等的调节.其是一种运用于常规治疗手段失败的肠道细菌相关性疾病的选择性治疗而非初级治疗.目前报道使用FMT治疗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但都属于起步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推进标准化FMT尚需更大努力.本文就近几年FMT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又被称为粪便移植、粪菌治疗、肠道微生物移植等,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治疗肠道和肠道外疾病的过程。目前报道指出FMT已应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艰难梭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就FMT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基础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表明,菌群紊乱引起肠道固有免疫的异常激活可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症状持续反复发作[1]。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植入患者消化道内来重建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功能。目前FMT对UC治疗有效率尚无系统性评估。本研究汇总分析相关研究,旨在评估FMT在UC应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在IBD发病中起有重要作用。粪菌移植(FMT)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微生态治疗方法,对多种胃肠道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有效。本文主要针对FMT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在IBD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是驱动IBD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认为粪菌移植(FMT)是治疗IBD的新型、潜力巨大的有效方法,但机制不明。本文就FMT在IBD中的应用现状、FMT治疗IBD后免疫应答反应及其菌群-免疫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探讨FMT治疗IBD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生物制剂逐渐改变了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管理及治疗策略,部分患者对其原发无应答或继发失效,基于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研究发现,重建肠道菌群可以使部分对抗TNF-α治疗失效的患者重新获得应答。本文就肠道菌群在抗TNF-α生物制剂治疗IBD中的变化及疗效预测作用作一概述,并强调FMT可能是优化IBD抗TNF-α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至患者肠道内,从而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除应用于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外,FMT对其他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的作用尚不明确且有争议。本文就《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杂志2017年发表的欧洲《粪菌移植临床应用和操作共识报告》作一简介,以期为FMT在我国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粪菌移植的起源与现状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也被少数人称为粪便移植(fecal transplantation)、粪菌治疗(fecal bacteriotherapy)和肠菌移植(intestin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对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00多年的时候,中国一名医生用健康人的新鲜粪便治疗严重的腹泻患  相似文献   

11.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一种日益常见及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过去通常是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发现往往疗效不佳,甚至会反复发生。目前粪微生态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开始应用于CDI的治疗且疗效良好。FMT是指将健康人的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来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诊疗。但目前有关FMT治疗CDI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12.
<正>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而实现对疾病的治疗~([1])。人类使用新鲜或者发酵粪水治疗疾病至少已有1700年的历史~([2])。最近数10年,随着FMT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价值得到认可,使用  相似文献   

13.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肠道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粪菌移植(FMT)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已应用于治疗IBD、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本文就FMT与IB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Hepatic steatosis is commonly seen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HCV) infection. HCV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lipid metabolism,and viral steatosis is more common in genotype 3 infection owing to a direct cytopathic effect of HCV core protein. In non-genotype3 infection,hepatic steatosis is considered largely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alterations in host metabolism; metabolic steatosis is primarily linked with HCV genotype 1. A d i p o s e t i s s u e s e c r e t e s d i f f e r e n t h o r m o n e s involved i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adipocytokines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s the decreased plasma adiponectin levels,a soluble matrix protein expressed by adipoctyes and hepatocyte,are associated with liver steatosis. Var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teatosis is strongly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adiponectin in the patients with HCV infection. The role of adiponectin in hepatitis C virus induced steatosis is still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iponectin low levels and liver steatosis is probably due to the ability of adiponectin to protect hepatocytes from triglyceride accumulation by increasing β-oxidation of free fatty acid and thus decreasing de novo free fatty aci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正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捐赠者体内获得的粪便移植入想要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的结构和功能来缓解病情的患者体内。这种广撒网的方法对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十分有效~([1])。FMT操作简便且治疗物(如粪便)易于获取,这使得临床上重建肠道群菌的治疗进展快于科研领域。此外,过早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宏基因组学等新的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在人体的数量和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粪菌移植(FMT)在胃肠道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作用也得到广泛研究~[1]。目前医学界对FMT能有效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已取得共识,包括冷冻粪菌胶囊对于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有效~[2]。但是,FMT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究竟如何尚  相似文献   

17.
粪菌移植(FMT)作为一项新兴的治疗技术体系,主要涉及严格的供体筛选、优化的粪菌制备方法、恰当的菌群移植途径等。本文就FMT体系与炎症性肠病(IB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 disease,IBD)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焦虑抑郁与其生活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IBD患者、健康人群各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IBD生活质量量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I B D Q)、生活质量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3Scales,SF-36)进行心理测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群比较,根据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IB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IBD患者IBDQ积分下降;IBD患者S F-36生活质量积分低于健康人群,两组比较(P=0.000、P=0.003);焦虑、抑郁自评积分高于健康人群(P=0.006、P=0.004)IB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其生活质量之间比较存在着负相关关系(P0.05).焦虑、抑郁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低.结论:IBD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随着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加重而下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根据心理状态情况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或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生受到遗传、环境、免疫、肠道内微生物群的影响.研究发现IBD与真菌微生物群存在密切关系:(1)真菌在肠道中正常定植,是肠道微生物的重要组成成员;(2)IBD患者存在微生物群失调,真菌分布异常可能参与IBD发生或者进展;(3)粪便微生物移植、微生态制剂等在IBD治疗中已有初步疗效;(4)IBD患者肠道内真菌群落的改变是继发于肠道细菌群落的失衡还是IBD的独立病原学因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人们对真菌菌群在IBD进展中的作用的研究性进展与微生态制剂在IBD治疗进展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肠道菌群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在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具有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肠道菌群在I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IBD之间存在着密切又复杂的联系,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IBD的诱发因素,同时IBD又可能加剧肠道菌群失调,但目前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研究肠道菌群与IBD之间的关系不但对阐明IBD的发病机制非常重要,而且还可为益生菌、粪菌移植等调节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应用于IB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