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3,(7)
徐訏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光彩照人的女性系形象,这些善良无私、纯洁高贵、自由美丽、质朴自然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了作者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与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相似,徐訏在其《鸟语》中以爱情为框架塑造了一个超尘脱俗的奇女子——芸芊,并通过芸芊这一理想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其对理想人性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5)
首先,《意中缘》一剧主要塑造了杨云友、林天素两位才貌聪慧、胆识兼备的女性形象,表达了李渔"休将怯懦笑裙钗"的女性观,达到了明清戏曲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新高度。其次,本剧通过讽刺丑类、调笑浪漫婚姻中的男女主人公、用儿戏化手法营造闹剧氛围,达到了塑造一部具有非凡喜剧效果的风情喜剧的目的。再次,在戏曲创作理论中,李渔归纳出"密针线"原则,并在本剧中得到突出展现。最后,本剧表达了作者与广大观众的才子佳人的理想婚姻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独特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0)
"玫瑰门"是一道"生命之门",同时又是一道"女性之门"。铁凝《玫瑰门》的创作颠覆了数千年来男权文化对传统意义的女性审美期待,创造出了中国文化史上女性形象独特的"这一个"。文章主要通过对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9)
《荷马史诗》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极大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从《荷马史诗》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知及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苏童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悲剧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透过这些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来探析造成女性命运悲剧的原因。男权社会的压迫以及她们对男性的依附是社会原因,女性自身反抗意识的缺乏和自我放弃是自身原因。对这些女性悲剧,表现出了作者对女性生存境遇的思考与人文关怀,呼唤女性反抗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6)
丁玲早期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从多方面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莎菲的叛逆性格与苦闷心理,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充满矛盾的现代女性形象。作为第一部大胆地完全展示女性心理的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为后来的女性写作提供了较为成功的范本,具有开创性的文学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莎菲的社会交往状况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多重复杂心理,揭示出丁玲早期文学创作中女性心理的流露。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众多小说都以女性人物形象为中心,男性人物形象为陪衬。《雪国》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代表作,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对女性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入微。在《雪国》中,川端康成通过对驹子和叶子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日本传统女性的人格和心灵之美。本文以小说《雪国》中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川端康成对女性人物的心理刻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
《简爱》通过描写简爱与罗切斯特的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地位低下但是独立坚强勇敢的新时代的女性形象。无独有偶,《致橡树》,作者把"木棉树"幻化为一个温柔的女性向爱人"橡树"表达自己的纯洁高尚热烈的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木棉"的自立坚强。除了主旨,在人物形象上,两篇文章也默契十足。所以,本文就是试图从互文性的角度来解读这两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有一半的诗歌是反映女性生活的。《诗经·国风》中描述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爱情中的女性形象、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弃妇诗中的女性形象等。《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叙述的女性有对其爱情的独特看法,不同程度的反映出周代女性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7)
杨绛的长篇小说《洗澡》以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思想改造为背景,描写了知识分子面临思想"洗澡"的芸芸众生相。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男性,这些男性形象渗透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时代的独特体悟以及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5)
《祝福》是鲁迅《彷徨》文集中的第一篇,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鲁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被封建束缚的传统女性形象,在现代历史的女性形象长廊中,祥林嫂这幅画像永远闪耀着光辉,经久不衰。而柔石作为左翼代表作家,《为奴隶的母亲》也是柔石的代表作,经过近90年漫长时光的考验,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现代文学的经典。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柔石能创造出"典妻"这样一个经典女性形象实则早已大大超过了左翼文学的范畴。本文将致力于探讨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比较她们身上的异同之处,找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这样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宗琮  周向频 《中国园林》2024,40(4):134-138
《红楼梦》中园林的塑造及女性园林活动描写影响了清代女诗人顾春的园林创作。通过对她在《红楼梦》续书《红楼梦影》中塑造的5座园林的分析,以及参与家族园林营建情况的梳理,总结其园林创作成果并解析文化背景和园林思想,借此探究清代女性具体参与造园的情况,并揭示《红楼梦》与女性园林活动的内在联系,梳理女性参与造园背后的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8)
一代文豪贾平凹在其小说中运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法描写女性形象,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琢磨。本文尝试分析贾平凹《山本》中女性叙事手法,探讨其独具特色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
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被高尔基誉为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他将他的笔触直接深入到女性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用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真实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既鲜活又立体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在生活境遇中释放情欲、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心路历程。本文以茨威格著名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作为研究文本,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茨威格在这篇小说里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
在美国战火刚刚停歇的时候,正是美国小说发展的时候,由于战争刚刚结束,女权主义也在不断膨胀,有关于女性的文学作品也在迅速发展,主要是在描写女性的权益与意识,包括女性身上的独特魅力,《小妇人》就是这些女性文学中的代表。这本文学著作就将诠释19世纪美国社会中的女性角色的形象,使其更加真实。本文同过《小妇人》中四姐妹的性格特点这一角度来阐释这部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4)
苏童广为流传的小说有很多部,如,宫廷历史、枫杨树等系列的小说,但比较著名的当属"香椿树街"系列的小说,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香椿树街"系列小说充分体现出苏童的童年生活。苏童细腻的描述了苏州城北老街一群有特点的少年,如,"堕落"、"另类"等,以及这些少年的成长历程,以另类的手法体现了苏童对童年生活的印象以及自身的情愫。并且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如,"暴力"美学、凄美意象等,对现代的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香椿树街"少年形象塑造,以及研究了"香椿树街"少年形象背后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7)
基于《战国策》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比较突出的成就,结合当前比较成熟的形象学及其他相关文学理论,本文主要探讨了《战国策》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本文认为,《战国策》以描写人物为主旨,以人为中心来组织材料、描述事件,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以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人物的性格,大量运用了虚构的描写方式。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8)
太宰治是"私小说"领域中的天才作家,他被视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在《人间失格》中,太宰治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也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这些女性形象对小说作品主人公以及情节的影响,文章将对常子、静子以及良子三个女性形象以及这些女性形象在塑造与呈现中的错位现象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
"十七年文学"中的中国女性形象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时期女性典型艺术形象的研究,以柳青的《创业史》和杨沫的《青春之歌》为具体文本,通过文本中的典型女性形象来具体分析阐释这个时期中的文学女性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2)
《无雨之城》是铁凝的一部比较成熟的长篇小说,里面体现出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她塑造了陶又佳、葛佩云、丘晔三个主要女性形象,具有抵制、反抗父权制的色彩。其中,陶又佳向往自由,思想中充满叛逆情绪;葛佩云为了守护爱情与家庭,苦苦与白已贺周旋;丘晔一反传统女性形象,消解着男子中心的权威。在铁凝笔下,她们是爱、自由、责任的化身,是一朵朵玫瑰花,散发着女性意识的醇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