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伴有中、高危出血倾向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4例,随机分为A组12例(无肝素透析),B组12例(低分子肝素透析),观察临床出血情况,透析前后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管道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透析后两组无一例出血加重,A组7例发生凝血,B组无体外凝血发生。结论无肝素与低分子两种透析抗凝方法,低分子肝素透析明显优于无肝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国产一次性使用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LST140与进口一次性使用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F7HPS是否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试验采用开放性交叉对比设计.选择满足入选/排除标准并自愿参加本试验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7例,采用国产透析器LST140组(试验组)与进口透析器F7HPS组(对照组)目标值法进行对照,观察对患者透析前后血尿素、肌酐下降率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透析后血尿素、肌酐均明显下降,两组间透析前后血尿素、肌酐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透析前后肌酐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至下次透析自我感觉良好,无低血压、热原反应、过敏反应、透析器凝血、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国产透析器LST140与进口透析器F7HPS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对其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给予研讨组患者个体化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透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发现,研讨组(90.70%)高于对照组(69.7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前后的相关指标发现,透析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研讨组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法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 2016年1—12月间选取该院诊断为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串联灌流器治疗)10例和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50例。分析两组透析前后一般情况;两组透析前后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后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前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后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血液透析相比,血液透析滤过串联灌流器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效果更为肯定,使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疗效,改善体内血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液肝素封管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探讨合理的封管浓度。方法 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血液透析结束后分别从导管动、静脉端快速推入0.9%氯化钠溶液10ml,将导管内血液彻底冲洗干净,然后采用肝素封管,A组肝素浓度为1250 U/ml,B组为3125 U/ml,C组为6250 U/ml。观察3组导管留置时间、堵管发生率及患者透析1个月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3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及B组比较,C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延长,堵管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个月后,3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液肝素封管使用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不增加出血风险,是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较为理想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对于门静脉血栓(PVT)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并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门静脉系统指标,及治疗随访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累计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PVT发生情况和总生存率。[结果]治疗前,2组间的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门静脉系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的肝功能指标中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凝血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静脉系统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和1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试验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HR=0.281,95%CI[0.0945,0.833],P=0.040),试验组患者的PVT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HR=0.272,95%CI[0.105,0.705],P=0.014),试验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HR=0.327,95%CI[0.142,0.757],P=0.013)。[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可有效预防PVT的发生,且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透析方式[常规血液透析(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 ]对HD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原因.方法:入选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HD组((n=15)和HDF组(n=15),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入组时、透析10个月后及单次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骨钙素(BG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肤肽PINP),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是否存在差别.结果:入组时两组BGP,β-CTX,PINP及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个月后HD组患者透析前BGIβ-CTX,PINP及PTH均高于HDF组(P<0.05),同时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后HD组患者β-CTX明显下降(P<0.05),但PTH无明显变化.HDF组患者透析后BGP,β-CTX,PTH均有显著下降,其下降幅度大于HD组.两组患者透析前后PINP均无变化.结论:采用HDF可降低透析患者的骨转运指标,尤其对高PTH患者代谢指标改善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对行血液透析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血液透析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患者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可有效改善行血液透析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浓度枸橼酸钠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常规血液透析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7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用30%枸橼酸钠抗凝常规透析,观察患者透析充分性、凝血情况、不良反应和透析前后的血气、电解质浓度、血钙。与58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枸橼酸钠抗凝患者均能完成4小时一5小时的常规血液透析,透析效果充分,与普通肝素抗凝组比较无显著差别;枸橼酸钠抗凝组透析前后血HCO3^-浓度、离子Ca^++、K^+浓度和Na^+浓度变化明显(P〈0.0l或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凝血时间无明显变化;枸橼酸钠抗凝组发生透析器和管路凝血例次高于同期常规肝素透析组(P〈0.05)。结论 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用于含钙透析液常规血液透析安全可行,是高危出血透析患者较为理想的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超滤曲线配合钠曲线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1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易出现低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按照单数透析次数为观察组,采用Fresenuis4008S透析机的内置超滤曲线模式(3)及钠曲线模式(3);双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血液透析,匀速超滤;观察1个月,分别108例次,统计两组透析前后的血压变化及血液透析结束时的超滤量。结果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48.1%,试验组低血压发生率25.9%,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超滤总量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透析前及透析1、2 h血压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透析3 h和透析结束时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透析前后血清钠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超滤曲线配合可调钠曲线透析方式及其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36),阿斯匹林100mg/d,普通肝素300IU.kg-1.d-1,B组(n=36),阿斯匹林100mg/d,LMWH(速避林)86U/kg皮下注射,2次/d,疗效为7d,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状况及凝血指标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ST段改变程度、总缺血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但两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B组凝血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部分凝血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MWH抗凝治疗UAP较普通肝素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并对其神经功能以及血液流变指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试验组(n=50)与参照组(n=50)。参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单一治疗,试验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血液流变指标、空腹血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积压、血浆黏度等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试验组空腹血糖(7.32±0.33)mmol/L,参照组空腹血糖(6.98±0.51)mmol/L,试验组空腹血糖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给予实施阿托伐他汀钙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可全面稳定患者临床症状,全面改善患者自身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及降低幅度。结果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治疗后甲状旁腺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B组、C组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降低幅度大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这三种血液净化方法进行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但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内皮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服用立普妥、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hs-CRP、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临床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hs-CRP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凝血功能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浓度肝素盐水封管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灌流期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均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浓度肝素盐水封管联合导管内输液,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留置封管法。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封管前后凝血指标、导管堵塞发生率、血栓形成发生率、出血总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时间及封管前的APTT、PT、DD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封管后的APTT、PT为(33.61±3.38)s、(13.24±2.22)s,均低于对照组(P0.05),DD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导管堵塞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总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高浓度肝素盐水封管能减轻凝血功能影响,降低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保证血液灌流的正常进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血磷水平较对照组低,残余肾功能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血液透析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比较大,保护作用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动脉钙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长期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7例,按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HD)组,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全腹扫描,评价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钙化程度,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血管钙化分级的影响.结果 HDF组和HD组患者动脉不同程度血管钙化分别为42例(72.4%)和37例(94.9%),两组血管钙化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HD组原发疾病构成、年龄、透析龄、透析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甲状旁腺激素(PTH)低于HD组(P<0.05),HDF组C反应蛋白低于HD组(P<0.05),HDF组血红蛋白高于HD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毒症患者动脉钙化发生率高,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血管钙化程度轻.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4例,分别给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58.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抗凝作用强,其方法简便、安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变化。方法选取2003-03~2003-12北京同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28例DN、34例非DN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比较两组患者一次血液透析前后的变化。结果(1)DN组和非DN组的血浆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质量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但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别无显著性。(2)两组患者透析后血浆PAI-1质量浓度均较透析前显著性降低;TAT和PAP质量浓度均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均<0.001;但两组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3)两组患者透析前血浆TM质量浓度均与透析年限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DN及非DNMHD患者均有明显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凝血、纤溶系统损害,血液透析可以加重这种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调钠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透析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于该院行血液透析的50例糖尿病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行可调钠血液透析,对比两组低血压发生情况和透析前后的血压浓度。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血钠浓度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后血钠浓度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中血压值和透析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中血压值变化和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几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透析在应用可调钠血液透析可以降低低血压发生几率,不会影响正常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