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指导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合理输血,探讨围手术期自体输血对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和血清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对照组不接受输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2和PGE2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率及输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第1天,两组患者IL-2和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两组与本组术前第1天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患者肿瘤转移复发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存活率(89.58%)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输血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雪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26-1128
恶性肿瘤患者输血有其特殊性。随着大剂量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推广应用,肿瘤患者的成分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输血与肿瘤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将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恶性肿瘤患者,按患者住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行去除白细胞输血治疗,对照组则行未去除白细胞输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溶血性反应、术后感染及转移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恶性肿瘤患者去除白细胞输血治疗可有效的减少术后感染现象发生,且有助于降低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几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输血是肿瘤患者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异体输血可以使肿瘤患者发生免疫抑制,导致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增加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降低肿瘤患者生存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肿瘤患者的输血,我们应对其有益作用和远期风险进行权衡,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强调合理用血,提倡成分用血和自体输血,以减少输血对肿瘤患者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采用不断细分病种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即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对提高医疗水平和学科发展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学科的发展也会反映在医院肿瘤疾病谱的变化上~([1-2]).我们通过分析我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002年至2008年的病历资料,并对恶性肿瘤疾病谱的变化进行分析,证实不断细分病种,进行肿瘤综合治疗,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是影响我院肿瘤疾病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采用不断细分病种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即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对提高医疗水平和学科发展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学科的发展也会反映在医院肿瘤疾病谱的变化上~([1-2]).我们通过分析我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002年至2008年的病历资料,并对恶性肿瘤疾病谱的变化进行分析,证实不断细分病种,进行肿瘤综合治疗,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是影响我院肿瘤疾病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输血是肿瘤患者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异体输血可以使肿瘤患者发生免疫抑制,导致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增加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降低肿瘤患者生存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肿瘤患者的输血,我们应对其有益作用和远期风险进行权衡,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强调合理用血,提倡成分用血和自体输血,以减少输血对肿瘤患者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采用不断细分病种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即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对提高医疗水平和学科发展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学科的发展也会反映在医院肿瘤疾病谱的变化上~([1-2]).我们通过分析我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002年至2008年的病历资料,并对恶性肿瘤疾病谱的变化进行分析,证实不断细分病种,进行肿瘤综合治疗,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是影响我院肿瘤疾病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患者年住院费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年住院费用的影响,为研究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费用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综合医院近2年恶性肿瘤患者及非肿瘤内、外科患者的年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年住院费用较非肿瘤外科、非肿瘤内科患者高。在不同恶性肿瘤类型中,以白血病、乳腺癌患者的费用负担最高。结论:除减少恶性肿瘤患者疾病本身的症状和并发症之外,提高家庭经济水平和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医药费用也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付费方式对患者的费用负担影响较大,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扩大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以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费用负担。与其他相关文章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了病人的年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输血是临床上常用治疗措施,曾挽救过无数人的生命。过去人们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多局限在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方面,对输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认识不够。随着输血医学的迅速发展,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许多文献表明,由于输血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从而增加了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率。因此,需转变输血观念,科学用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自身输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于择期手术肿瘤患者采用贮存式自身输血和异体输血,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肿瘤患者自身输血较异体输血的输血反应率降低(P〈0.05),感染率显著降低(P〈0.005),3年生存率显著提高(P〈0.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自体输血是可行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LDVT)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及有效干预措施,提高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LDVT的68例及术后未发生LDVT的2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0岁、肥胖、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输血、手术时间长、体位不适等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术后LDVT的发生率最高,低蛋白血症、手术范围、合并慢性疾病与LDVT发生无相关关系(P>0.05),术前补液可有效地预防LDVT。结论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应充分评估,加强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于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展开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实施手术切除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展开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引发患者总体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众多,包括有无包膜、AFP水平以及肿瘤分布、围手术期的输血等;性别、有无包膜、肿瘤的数目以及分布等为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同肿瘤进展程度、围手术期大量的输血情况具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14.
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化疗期问需要接受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接受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输血,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基本相同。对两组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检测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T4、T4/T8、NK细胞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与常规的输血方法相比,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CA724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该院诊治的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标志物CA125和CA724及病理结果,比较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肿瘤标志物CA125和CA724水平,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标志物CA125和CA724单独检测及三项联合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50例卵巢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94例,恶性肿瘤5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恶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和CA724水平显著低于恶性肿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标志物CA125和CA724三项联合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并且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标志物CA125和CA724三项联合检测对良性肿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恶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CA724检测能够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并且对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135例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35例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死亡患者年龄、肿瘤类型、血白蛋白水平、肿瘤治疗方式、感染部位等方面分析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135例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中,73例发生医院感染率,感染率为54.07%;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居首位,感染率分别为53.42%、21.92%;患者的年龄、血白蛋白水平、肿瘤既往治疗方式与感染发生率呈正比。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既往治疗方式、年龄、血白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各种致害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上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现患病例数不断增多。为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延吉街道居民恶性肿瘤现患情况,我们对延吉街道社区居民2009年肿瘤现患病例进行了分析,为延吉街道恶性肿瘤现患病人的社区管理和居家宁养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肿瘤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并将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观察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较两组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平均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老年肿瘤患者,观察组老年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老年肿瘤患者(P0.05)。结论: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减少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平均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贫血状况。方法调查统计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的程度、铁代谢状况等,观察贫血对癌性疲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手术对消化道肿瘤患者铁代谢的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计数、H b、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下降,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上升,胃癌术后贫血发生率稍高,结、直肠癌术前贫血的发生率高于上消化道肿瘤。贫血患者术前疲劳评分较未出现贫血患者降低不明显,术后疲劳评分多有不同程度的减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常见轻中度贫血及缺铁性贫血,且临床对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重视程度不够,需要更多规范的研究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FasL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sFas、sFasL水平进行测定,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sFas、sFas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仅sFas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1)。化学治疗后有效者sFas和sFas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sFas和sFasL可作为新的肿瘤标记检测,对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病情判断及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并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