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门诊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该院门诊处方56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利用Excel软件对各项内容进行回顾性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该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平均用药品种数呈下降趋势,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逐年提高,用药基本合理,处方书写质量有较大提高。结论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享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方法,促进中药饮片合理使用。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2007)、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2010)、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2010)等相关内容,并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华本草》、2006年版《中药大辞典》、2002年版《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相关典籍,修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具体方法。结果:分享某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细则和处方点评工作表,提出促进中药饮片合理使用的干预方法。结论:制定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细则和设计的处方点评工作表可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提供参考,提出的干预方法可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姚冰  聂娟  彭晓燕 《中国药业》2011,20(8):17-18
目的比较新出台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点评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异同,正确理解并促进《点评规范》的贯彻执行。方法对《点评规范》和《办法》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探讨《点评规范》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点评规范》和《办法》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点评规范》建立健全了点评方法和模式,但仍存在病区医嘱单、少数处方分类难认定,问题处方代码易混淆等问题。结论《点评规范》和《办法》对规范点评工作和合理用药有积极意义,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该院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情况。方法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和该院制定的处方制度及相关文献对该院电子处方进行审核并作出统计分析。结果 5320张电子处方中,共审校出合格处方5171张,合格率为97.2%;问题处方149张(2.8%),主要为录入错误和用药不合理两方面问题。结论该院门诊实行电子处方系统后用药基本合理,可通过完善电子处方系统、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的综合素质和严格执行已有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效果.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2011年门诊处方9600张,逐一审核并填写处方评价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并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基本指标渐趋合理,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和处方合理率逐年上升.结论 开展处方点评可提高处方的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院开展处方规范性点评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许进福  郑匀江  谢娟  张一  高玲  盛长城 《中国药房》2010,(41):3852-3854
目的:建立并完善我院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方法: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建立处方点评的相关组织机构,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及制定《药品处方集》等方法相配合,对处方进行抽查和规范化点评,同时通过行政干预及质量监督措施推进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开展。结果:进行点评后处方合格率由之前的85%提高到98%,并在各项检查中得到较好的评价。结论:通过处方规范性点评工作的开展,处方开具日益规范,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医师认识不够、药师专业水平需提高等方面的问题,需借助推进医生工作站建设和加强处方合理性点评等来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卢勇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41-242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0和2011年处方点评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处方点评工作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和2011年门诊处方中各抽查的1200张(部分不良反应少的局部用药、外用药处方不列入抽查范围),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实行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利用Excel软件对各项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处方金额呈下降趋势,基本药物使用率、合理处方有较大提高。结论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处方管理,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处方进行抽样点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运用该院处方评价系统,对2012年处方进行统计点评和综合分析,主要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结果2012年处方总计21200张,处方合格率96.2%。其中常规处方主要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8.5%,抗菌药物处方中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27.9%。结论该院2012年的处方合格率有所上升,但仍存在有不合理规范的情况,医师和药师需要为改进处方质量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贯彻《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制度》的具体情况。为提高我院药事管理水平;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提供数据支持和方法借鉴。方法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具体问题提供应对措施或建议。结果我院2009年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基本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药物使用趋向合理,处方书写质量不断提高;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落实制度和加强处方用药的监督和正确引导。结论加强《处方点评制度》的落实,有利于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同时相关制度有待跟进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对临床的监督和引导的作用,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更好地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2007年5月1日原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第6章第44条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1]。2010年2月10日原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处方点评工作在立法上奠定了基础。我院自《处方管理办法》实施以后即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为保证处方点评的合理权威性,我院处方点评参考了大量政策法规及专业书籍,对点评结果,药剂科每月上报医务科并通报。医院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中,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多年的处方点评实践和持续改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处方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目的通过点评医院门诊处方,分析该院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寻找改进措施,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师在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集的不合格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及指南进行点评,分析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寻找改进措施。结果医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新启用的电子处方系统不熟悉、对医保政策、处方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不了解以及对非本专科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通过点评该院处方,分析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可以找到适宜的干预措施,促进门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某医院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规范情况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婧  李芳 《中国药师》2010,13(1):122-124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及合理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8年3、4月和2009年3、4月每月各一周(周末除外)的门诊药房处方共16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该院制定的《处方评价制度》和有关文献等对处方完整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008年3、4月所抽处方中不规范的占49.59%,用药不当的占8.88%,2009年3、4月不规范处方下降为11.09%,用药不当下降到4.90%。结论:通过采取多种处方点评干预措施,提高处方合格率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质量分析,以了解门诊患者用药的基本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2011年5月门诊处方13634张,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13634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95张占2.16%,其中书写不规范占30.84%,不合理用药占69.16%。结论该院应深入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合理用药,2007年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2009卫生部又下发《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我院自2007年就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在2009年更是依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成立了处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该院门、急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典、药品说明书及公开出版的医学书籍,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1~6月门、急诊处方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共检查处方6480张,不合格处方405张(6.25%),不合理用药处方216张(3.33%)。结论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也有待提高,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常用药品说明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该院处方进行每月定期抽查统计,我院对书写不合格处方的医师按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以提高处方合格率,进一步适应《处方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该院门诊处方实施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点评制度的要求,自2007年5月至12月每月抽查门诊处方100张(其中普通门诊处方80张,儿科处方10张,急诊处方10张)。结果与结论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对医疗机构的处方质量、合理用药、费用控制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介绍,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卫生部(现卫计委)制定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重新修订了本院的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工作小组随机抽取本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对医师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并将处方点评结果每月在《药学简报》上通报。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56张,占全部抽查处方的4.67%,处方合格率为95.33%,符合要求。结论 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处方点评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乔华  刘录林  王婷  梁莉  常威  李丹 《中国药房》2012,(21):2008-2011
目的:规范医院处方点评过程。方法:参阅《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及文件精神,制定处方点评标准操作规程,应用EpiData数据管理软件建立处方点评软件,并结合Excel软件统计报表功能,直接生成处方点评统计报表。结果与结论:该系统主要包括处方抽样办法、有效性及一般分类信息模块,普通处方点评模块,麻醉药品处方点评模块,精神药品处方点评模块,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结果输出模块等7大模块;以REC文件为指导,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可使处方点评过程规范化,减少统计疏漏和录入错误。该系统经处方点评试用,操作便捷,统计迅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陈丽 《广东药学》2012,(10):619-622,628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质量,了解《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处方不合理状态,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6年1—6月和《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的2011年1~6月两时间段门诊西药处方各24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分别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综合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不合格处方456张,处方合格率为81%,实施后不合格处方72张,处方合格率为97%,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不合理处方在《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其分布特征有一定变化,不规范的处方、超常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比例均有下降,但前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后二者(P〈0.05)。结论《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处方的质量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因素由医务人员责任性向技术性方向转变,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是今后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