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社会问题的法社会学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社会学研究范式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统一,甚至存在争议,这不仅不利于法社会学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法社会学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怀.作者认为,我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应立足解决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以功能主义为指引,重在解释我国法律在现实运行中是如何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从而对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作出准确的预判或纠偏.  相似文献   

2.
新环境范式从思维导向上解答了环境社会学范式的可能性,政治经济学范式从环境议题发生的社会机制上回答了环境社会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两者均是建立在环境实证主义范式基础之上,环境建构主义范式强调环境议题的社会建构性,但三者都未就环境议题的解决提出可行方案。基于本土经验的生活环境主义的诞生,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上述范式的缺憾,实现了环境社会学范式的可能性和可为性。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追求和谐的和合文化,古代中国人更多地选择调解方式来解决纠纷,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通过调解解决纠纷的机制和文化.通过调解还是诉讼解决纠纷,取决于对诉讼效益大小的权衡.人们"厌讼"而乐于"调解"实在是当事人权衡利弊的结果,也是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文章以传统调解制度为研究文本,从法社会学、法经济学两个不同的视角,揭示该制度得以传承的社会文化与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法治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性的认识及观念,中国社会在推进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居民的法律权威意识和法律合理性意识都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同时也表现为规范主义法律意识与工具主义法律意识并存的多元化特征。经验研究表明,法治意识对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并不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对人们选择纠纷解决机制有一定影响。法律权威意识越强,选择法律解决机制的概率越低;人们越是把法律当作工具,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可能性就越大。基层社会的矛盾纠纷的结构扁平化特征及两极化趋势与法律至上、法律万能的宣传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它对化解基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颁布,许多国家的社会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社会学研究.在一段不算长的时期内,儿童社会学已经形成了三种研究范式:社会化研究范式、社会建构论研究范式及权利论研究范式.就儿童社会学的中国经验来看,虽然学科呼声较早,但后天发育不足.通过反思儿童社会学的中国经验,表明无论是国际层面的儿童社会学还是国内层面的儿童社会学都没有摆脱分支学科丛中的边缘地位;同时,对儿童社会学中国经验的反思,也引发了有关中国社会学自主性问题的思考.无论如何,儿童社会学到了以行动社会学和解放社会学的姿态、实现自我解放和儿童解放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推进,作为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与认同,但现有的研究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建构色彩,主要表现为:分支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学科论的论说思路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依托.“学科建构”的思路背离了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知识生产机制,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元素,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除了遵循自上而下的“学科建构”思路以外,更需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能够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社会解题能力,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时代精神与现实关怀.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需要着力解决如下几类突出的现实问题: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与作用问题,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情绪的疏导与引导,社会分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构以及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从法治建设、犯罪问题、民间纠纷等三部分的法社会学探索,笔者对其研究团队1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其中,法治建设的法社会学探索包括:从法制到法治、法律的双向诠释、法律的"在场"与"不在场"、法律的实践逻辑、从"送法下乡"到理性选择、中关法律意识的比较等六个部分;犯罪问题的法社会学探索包括:社会转型与犯罪成本、犯罪人的自我归因、女犯的生活世界、堕入犯罪的"漏斗效应"等四个部分;民间纠纷的法社会学探索包括:法律的"差序利用"、初级关系的变迁与民间纠纷解决、弱者诉讼的谋略、法律的"甩干机制"等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学视角而言,法律作为控制社会的工具只在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持社会正常运行而发挥作用.法律的社会功能通常是通过解决社会冲突和作为控制社会的手段得以有效地表现.而法律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通常主要通过法律方式解决社会冲突或争议,推动或阻碍社会的变革,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纠纷解决过程中诉诸或回避法律的原因一直是法学界、法社会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以农民工群体为例,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农民工选择的四种纠纷解决方式(忍着、自己找对方解决、通过第三方解决、诉诸法律途径)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农民工诉诸或回避法律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民工在纠纷解决中诉诸或回避法律的因素有法律知识水平、经济收入水平、权利意识、对法律功能的认知以及对人情与法关系的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法律知识假设、法律的资源代理假设、权利意识假设和司法腐败假设.  相似文献   

10.
纠纷和纠纷解决的复杂性为人类学提供了社会研究的对象物,人类学家在纠纷研究中创造了多种研究进路,这些研究进路促进了不同时期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并形成了人类学纠纷研究进路以人类学方法为基础,建构社会事实,迈向法律多元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学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建构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而萌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国内的网络社会学研究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但迄今为止,不仅在研究活动上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状态,而且在内涵、外延、议题、范式等学科基本问题上尚存争议,鲜有共识,这与网络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传统社会学提出的巨大挑战不相适宜.因此,拟就国内学者有关网络社会学的概念界定、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理论范式与学科定位等基本问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网络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法律社会学角度,探讨纠纷当事人的关系距离对其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影响。定量研究表明,传统乡土社会“差序格局”对纠纷当事人选择纠纷解决方式仍然存在影响。但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城市居民的关系格局介于“差序格局”与“自我中心网络”之间,由此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上与传统乡土社会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为,除了关系距离之外,纠纷类型(包括关涉生存利益的纠纷与不关涉生存利益的纠纷)也会影响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基于定量研究的结果,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尽力促使纠纷当事人达成和解;充分发挥社会型救济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公力救济尤其是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3.
知识社会学范式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人们深化对知识问题的综合研究。在对知识和知识经济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展对知识和知识经济的社会学研究。然而,已有知识社会学对知识问题的研究并不适合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发展,所以以知识为中心的新时代呼唤突破已有知识社会学范式的现代知识社会学。传统知识社会学范式1.传统知识社会学范式的发展历程在哲学领域里形成的知识论或知识学,把知识看作是一种认识现象,偏重于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知识现象而没有专门研究知识与社会的关系。119世纪中叶,知识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加强和知识的专门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经济社会学学科诞生时,学者非常重视从丰富的文化视角理解经济生活,如涂尔干、韦伯、帕森斯等人,并形成了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的文化分析范式,重点关注文化的社会整合作用.但是,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社会学复苏时,受格兰诺维特等学者的"社会结构绝对主义"观点的影响,文化分析范式一度被遗忘.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分析范式又再次进入经济社会学领域,并出现了多视角的文化分析范式:新制度主义视角的文化分析范式、建构论视角的文化分析范式和嵌入性视角的文化分析范式等.21世纪以后,"文化分析范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将文化置于理解经济行为的核心地位,将其视为"经济社会学的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肖磊  王宗正 《江汉论坛》2008,(3):132-135
本文首先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解析了土地征收征用纠纷解决机制的几个重要影响要素的层次关系,揭示了影响土地征收征用纠纷解决实际效果的根本因素是体制不完善和手段单一.然后,围绕如何合理有效地建构我国土地征收征用纠纷解决机制,考察了西方两大法系关于土地征收征用的相关制度和方式,并总结出几点值得关注与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和考察,建设性地提出了建构我国土地征收征用纠纷解决机制的几点法律设想.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冲突只是社会冲突的表面现象,而行为各方所依据的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以及由不同社会规范所保障的利益冲突才是纠纷发生的根本原因.正因为规范多元和利益多元,人们用以解决纠纷的相关途径和方法,均不过是在寻求不同规范之间、不同利益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故而人们在社会纠纷解决中最终所能实现的也只是纠纷双方大致能够接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构论具有丰富的本质意涵.社会建构论对传统社会问题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社会建构论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弥补了传统社会问题研究取向上的不足,并着重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潘绥铭  鲍雨 《学术界》2015,(2):76-87,323
本文着力解决的是主体建构在社会科学诸多范式与取向中的合法性问题。主体建构是一种视角、一个解释工具,也是一种方法论取向,同时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论倾向。主体建构以现象学关于主体意向性与意义建构的论断为认识论基础,以理解社会学为理论源泉,试图理解关于同一社会现象在不同主体的视角下的不同的意义。主体建构的目的是对这些不同的意义进行差异性理解、过程性理解与情境性理解,并以此解构垄断意义与固化意义,寻求社会现象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话语与贸易纠纷——试论中外贸易纠纷的话语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纠纷不仅是经济、政治、贸易和法律层面的问题,还与纠纷双方的话语使用密切相关.话语以及与话语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在贸易纠纷的产生、持续、加剧、缓和、消解等环节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外贸易纠纷的话语研究不但可以为中国更加自信、灵活、智慧地应对贸易纠纷提供实际的帮助,还能开拓和丰富中国当代话语研究和国际贸易研究的视角、方法和思路,为两者搭上对话的桥梁.文章从当前中外贸易纠纷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话语研究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贸易纠纷话语研究可能的对象、目标、问题、方法与原则.  相似文献   

20.
民间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是法社会学的重要课题及研究国家—法—社会关系的有力切入点。传统纠纷解决理论重点探讨纠纷如何被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模型。东北四所监狱的调查数据显示:存在被既往理论分析长期忽视的一类纠纷,它们无法被例行化的解决手段所消化,最终溢出纠纷解决机制之外,成为国家暴力治理的对象。这类纠纷不能被消化往往是出于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原因;其中很大比例属于上行纠纷,发生在相对经济地位较低的服刑人员和相对经济地位较高的受害者之间;大部分纠纷的行动者对于法律之外的制度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存在普遍的不信任,也缺乏参与感。这一类纠纷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国家—法—社会分析模式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