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丽娟  冯毓正 《云南医药》1995,16(4):267-268
533例大肠息肉中绒毛状腺瘤5.8%,管状腺瘤45.8%,管状绒毛状腺瘤1.1%。炎性息肉37.7%,幼年性息肉4.3%,多发性腺瘤病3.9%,增生性息肉0.9%,Peutz-Jeghers氏综合征0.4%。总癌变率为6.4%。认为腺瘤和多发性腺瘤病,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大肠腺瘤的癌变潜能与组织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腺瘤大小和年龄有关。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无癌变。  相似文献   

2.
281例大肠息肉中,非瘤性息肉106例,均未见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瘤性息肉(腺瘤)175例,有不典型增生53例(30.3%),癌变者22例(12.6%)。不同类型腺瘤癌变率:绒毛状腺瘤64.0%,管状绒毛状腺瘤20.0%,管状腺瘤2.2%。不同大小腺瘤癌变率:<1cm 1.0%,1~2cm 28.6%,>2cm55.0%。22例癌变腺瘤属早期癌14例,侵犯性癌6例,2例未定,均可见良性腺瘤结构残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以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菏泽市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肠镜检查者,发现息肉者使用活检钳分次钳除后派送病理检验,同时根据不同患者对的年龄、性别、息肉发生部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 843例肠镜检查者发现息肉中606例(8.86%),共895个息肉,多发220例,单发386例。炎性息肉210个,增生性息肉190个,腺瘤性息肉495个,26个息肉发生癌变(4.29%)。息肉的癌变风险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加(P<0.05),其中绒毛状的腺瘤癌变风险最大,再者是绒毛状管状腺瘤,最低风险率是管状腺瘤。结论大肠息肉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对息肉的确诊和病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41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学及内镜特点及癌变情况.结果 直肠、乙状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及主要癌变部位,共检出508颗息肉,分别为腺瘤性息肉257颗(50.50%),炎性息肉206颗(40.69%),增生性息肉45颗(8.91%);23例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占息肉总数的4.53%.结论 大部分结肠息肉为腺瘤性息肉,位于左半结肠;大肠息肉具有癌变的潜在恶性.  相似文献   

5.
大肠息肉66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莉  熊攀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480-2481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肠镜检查发现小息肉直接用活检钳分次钳除送病理,大息肉取活检病理检查,同时按性别、年龄、发生部位、病理学结果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804例检出息肉661例(8.47%),共924个息肉,多发223例,单发438例;炎性息肉167例、增生性息肉144例、腺瘤性息肉例351例;26例癌变(3.93%);息肉随体积增大癌变率逐渐增加(P〈0.05);绒毛状腺瘤恶变最高,其为次绒毛状管状腺瘤,管状腺瘤最低(P〈0.05)。结论大肠息肉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癌变,故发现息肉均应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朱人敏  王年吉 《江苏医药》1992,18(7):350-353
本文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镜扫描法测定了121例正常结肠、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大肠腺癌细胞核DNA 含量、核面积和平均吸收密度。结果表明,DNA 含量和核面积呈递增性增加,绒毛状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较接近(P>0.05),大肠癌的DNA 含量与核面积呈正相关(r=0.957,P<0.01),与平均吸收密度无相关性(r=0.059,P=0.6)。非整倍体随管状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及大肠腺癌而不断增加。提示非整倍体的出现与腺瘤性息肉的组织类型和大小有关。测定细胞DNA 含量、DNA 非整倍体对监测大肠癌前病变及早期发现大肠癌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直肠各类息肉及腺瘤共125例,从发病年龄.部位大小及病理组织学上观察了各类息肉及腺瘤的主要特点。看到幼年怕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不癌变。息肉状腺瘤癌变率为乳头状腺瘤癌变率为38.4%.认为直肠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91例大肠腺瘤CEA 免疫组化研究结果。CEA 染色阳性率:肠癌95%,腺瘤癌变93.3%,绒毛状腺瘤79%,绒毛管状腺瘤70.5%,管状腺瘤67.5%。腺瘤的异型增生级别越高,CEA 染色阳性率越高。腺瘤一般保持CEA 染色分布极性,而腺瘤癌变时染色极性紊乱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为根治大肠平坦型病变,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我院采用经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对12例大肠平坦型病变进行大肠镜下治疗,本组采用EMR切除的12个平坦型病灶的病理结果为炎性息肉2例,管状腺瘤5例,管状腺瘤伴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度非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局部病变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局部重度非典型增生有恶变倾向1例,肠腺体异型增生考虑癌变1例。EMR的操作是经大肠镜向病灶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5~10ml,使病灶呈半球状隆起,再将圈套器置于隆起边缘,将病灶及周围少许黏膜套入,收紧圈套行高频电凝切除,增大了切除的面积及深度,则达到平坦型病变的根治目的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i-钙黏蛋白(Li-cad)在结直肠腺癌及腺瘤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结直肠腺癌、60例结直肠绒毛状腺瘤、60例结直肠管状腺瘤及6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cad的表达水平.结果:(1)结直肠癌组Li-cad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绒毛状腺瘤组Li-cad表达阳性率低于管状腺瘤和正常对照组(均尸<0.05);但管状腺瘤组Li-cad的表达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管状腺瘤组及绒毛状腺瘤组均表现为不典型增生程度越重,Li-cad表达阳性率越低(均P<0.01).(3)Li-cad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结论:Li-钙黏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并与其恶性程度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息肉多发于结直肠 ,其中尤以直肠多见。我国在 1981年全国大肠病理专业会议上制定了我国的分类法 :1 新生物性息肉 ;2 错构瘤性息肉 ;3 炎症性息肉 ,4 化生性 (增生性 )息肉 ;5 其它。新生物性息肉又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 3种 ,本文就绒毛状腺瘤与直肠癌关系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 6例 ,男 2例 ,女 4例 ,男女之比为 1∶2 ;年龄 52~ 74岁 ,平均 60岁。病程 1~ 8a不等 ,平均 5a。 6例均有粘液血便或血便史 ,排便次数增多。 3例大便时有包块脱出 ,其中 2例是包块脱出肛外不能回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肠镜检查发现的LST 35例,记录所有LST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镜下大体分型,所有病例均行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的黏膜腺管开口(pit)形态,35例LST患者中,33例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17例行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切除病变,11例黏膜剥离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5例经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切除,2例有恶变行手术治疗。结果:常规肠镜检查中LST病变检出率为0.7%。病变分布:35个LST病变中,直肠17例,乙状结肠11例,横结肠1例,升结肠6例。35例中腺瘤27例,其中绒毛状腺瘤19例,管状腺瘤8例;增生性息肉8例。6例绒毛状腺瘤伴有癌变,直径均>20 mm,24例病理表现为异型增生,其中中度以上异型增生17例。结论: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癌变率较高,EMR,EPMR或ESD治疗LS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结肠息肉年龄及病理分布特点,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和不典型增生程度与息肉癌变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4-2011年结肠镜及病理诊断为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肠息肉年龄及病理分布特点,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和不典型增生程度与息肉癌变的关系。结果结肠息肉好发年龄为>50岁;腺瘤性息肉占63.32%;息肉直径>2.0cm癌变率为38.89%;非腺瘤性息肉未发现1例癌变,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3.06%,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17.18%;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癌变率为56.52%。结论结肠息肉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腺瘤性息肉为主。腺瘤性息肉的体积越大、绒毛成分越多及不典型增生程度越重,其癌变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肠镜检查发现的LST 48例,记录所有LST病变的分布、大小及内镜下大体分型,48例LST患者中,46例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35例行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切除病变,11例黏膜剥离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2例有恶变行手术治疗。结果常规肠镜检查中LST病变检出率为1.52%。病变分布:48个LST病变中,直肠22例,乙状结肠8例,降结肠1例,横结肠7例,升结肠10例。48例中腺瘤37例,其中绒毛状腺瘤24例,管状腺瘤11例;增生性息肉11例。2例绒毛状腺瘤伴有癌变,直径均>20mm。24例病理表现为异型增生,其中中度以上异型增生17例。扁平隆起型8例,假凹陷型1例,颗粒均一型23例,结节混合型16例。结论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癌变率较高,EMR,EPMR治疗LS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白介素-17(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8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IL-17的表达,以结肠镜活检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30例为对照,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L-17阳性表达率,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织高于正常肠粘膜[(19.13±5.87)%vs(2.14±1.17)%,P<0.05];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IL-17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型、直径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和发生部位相关(P<0.05)。结论:IL-17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的重要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16.
266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癌变的相关因素,对大肠腺瘤的癌变风险进行分层,以决定随访方案,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6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的相关因素,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结果266例大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164例,其中高危性腺瘤112例,癌变8例,低危性腺瘤52例,无癌变病例,高危性腺瘤的癌变率高于低危性腺瘤(P〈0.05)。有蒂腺瘤、亚蒂腺瘤及无蒂腺瘤的癌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38例、炎性息肉64例,均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高危性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内镜下治疗及随访,低危性的癌变率较低,可根据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可不常规随访。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31-833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镜下息肉切除后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结直肠腺瘤患者120例,均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电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详细记录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并总结分析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复发80例,复发率为66.67%,其中复发患者的管状腺瘤率明显低于初发患者,绒毛状腺瘤率明显高于初发患者(P<0.05)。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结直肠腺瘤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代谢综合征、烟酒史、家族史、高危腺瘤(P<0.05),而用药史则和患者的息肉复发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腺瘤肠镜下息肉切除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8.
周勇 《中国实用医药》2013,(12):103-103
目的提高结直肠癌活检阳性率。方法收集我院44例结直肠疾病患者的活检及其组织细胞学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活检组织学诊断,发现结直肠癌为1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异性细胞1例,绒毛状腺瘤伴部分腺上皮增生4例,管状腺瘤2例,增生性息肉1例,慢性黏膜炎7例,粘膜黑变1例。确诊结直肠癌阳性率43.18%,癌前病变率34.09%。结论活检钳型号的选择、活检钳操作技术、活检部位的选定、结合NBI可利于靶向活检,为临床治疗给予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消化道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内镜下检出3 314例消化道息肉,病理检查后于内镜下行活检钳钳除,氩气刀、微波烧灼,套扎器套扎,高频电切电凝仪切割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方法治疗.结果:3 314例中上消化道1 778例(53.6%),大肠息肉1 536例(46.4%).食管以乳头状瘤为主.胃息肉占上消化道息肉的76.3%,病理:以增生性息肉为主,伴不典型增生和(或)肠化占上消化道息肉的20.0%,其中以胃窦多见.大肠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病理:腺瘤性息肉占大肠息肉的48.0%,伴不典型增生占83.6%;增生性息肉476例(31.0%),伴不典型增生11例(2.3%);炎性息肉278例(18.1%),均无不典型增生;淋巴性息肉22例(1.4%);其他类型息肉:Gardner综合征1例,幼年性息肉病2例,家族性息肉病3例,锯齿状息肉8例,息肉恶变为癌症9例,共占1.5%.全部病例均在内镜下成功治疗.结论: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及时治疗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手段,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可对反复发作者多次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消化道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内镜下检出3 314例消化道息肉,病理检查后于内镜下行活检钳钳除,氩气刀、微波烧灼,套扎器套扎,高频电切电凝仪切割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方法治疗.结果:3 314例中上消化道1 778例(53.6%),大肠息肉1 536例(46.4%).食管以乳头状瘤为主.胃息肉占上消化道息肉的76.3%,病理:以增生性息肉为主,伴不典型增生和(或)肠化占上消化道息肉的20.0%,其中以胃窦多见.大肠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病理:腺瘤性息肉占大肠息肉的48.0%,伴不典型增生占83.6%;增生性息肉476例(31.0%),伴不典型增生11例(2.3%);炎性息肉278例(18.1%),均无不典型增生;淋巴性息肉22例(1.4%);其他类型息肉:Gardner综合征1例,幼年性息肉病2例,家族性息肉病3例,锯齿状息肉8例,息肉恶变为癌症9例,共占1.5%.全部病例均在内镜下成功治疗.结论: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及时治疗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手段,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可对反复发作者多次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