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在常减压装置中,影响初馏塔顶石脑油干点的因素很多,反应十分复杂,故难以建立准确的机理模型.针对传统的主元分析法(PCA)或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软测模型中的缺点,本文提出采用主元分析法预处理输入变量,再结合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进行常减压装置初馏塔顶石脑油干点的软测量模型的改进,能及时测定化工过程的变量,对稳定生产过程,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MATLAB仿真,表明该改进型方法的软测建模效果较好,建模的训练时间大大节省了,且泛化能力和拟合精度很好.  相似文献   

2.
常压蒸馏产品质量软测量改进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吕文祥  黄德先  金以慧 《控制工程》2004,11(4):296-298,324
针对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基于统计模型的产品质量软测量中普遍存在的软测量模型适用工作范围小、难以反映进料原料性质变化的问题,探讨和应用了机理分析和统计建模相结合的软测量方法。针对一个实际常减压蒸馏产品质量软测量和控制问题.通过机理分析、实际操作数据分析并结合操作人员经验,选择能够反映进料原料性质变化的过程变量作为统计模型的输入以克服进料原料性质变化的影响,将有些直接测量的输入变量按照机理关系进行计算得到的新的变量作为统计建模的输入变量,使其和产品质量之间具有更宽范围的近似线性关系,提高软测量模型的泛化能力:某厂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原油切割中使用常减压装置模拟,一方面为第三方软件提供符合实际常减压装置的原油及馏分物性数据,更好的为计划优化模型、调度优化模型以及全流程优化模型提供数据;另一方面可分析市场上的新油是否适合该厂常减压装置的蒸馏情况,更好的指导工艺生产。本文针对现有原油切割中常减压装置模拟的不足,采用半严格的简捷精馏计算方法,从相对挥发度、分馏指数、参考组分等方面对常减压装置模拟进行研究分析。在半严格的简捷精馏计算方法中,使用芬斯克方程获得能表征常减压装置分离效率的参数即有效切割温度(ECP)、提馏指数(stripping FI)和精馏指数(rectifying FI)。使用CrudeManager软件和某厂的常减压塔数据进行模拟分析,获得常减压装置各馏分的有效切割温度14.1℃、186.8℃、258.6℃、341.4℃、452.9℃、536.0℃,提馏指数,精馏指数和蒸馏曲线,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地模拟常减压装置,很好地解决了馏分间的返混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高常减压炼油装置过程数据校正精度的有效手段是增加测量数据的冗余。通过对影响测量数据校正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时序平均值模型,提出了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来增加数据校正过程时间冗余的新方法,可在不增加测量点的前提下改善校正数据精度。采用常减压炼油生产装置的实际测量数据,对时间序列分析法的过失误差侦破能力、数据校正精度受时域值、过失误差大小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时序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时序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用于该装置的实时测量数据校正。  相似文献   

5.
常减压装置的模拟与优化的效果取决于原油的实沸点(TBP)数据,针对进料原油物性时常变化,且实沸点(TBP)数据(曲线)测定费时和成本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校正原油TBP曲线的方法。该方法以各侧线产品干点的模拟值与工况值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将TBP曲线的校正转化为最优化问题来求解。采用该方法能使模拟的精度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以汽提蒸汽量、侧线采出量、中段回流量为操作变量,以常压塔的拔出率最大化和能耗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常减压装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常减压装置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常压塔总收率-能耗的最优Pareto解集,为常减压装置的操作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型的多变量控制技术能够很好解决常减压装置中原料性质变化及相关参数耦合严重的问题,该先进控制系统选用Shell的SMOCpro和RQEpro软件包设计开发了五个子控制器,包括初馏塔、常压炉、减压炉、常压塔、减压塔等关键装置及流程.因为多变量控制器设计中考虑了很多变量的关联性,同时利用预测控制及软测量技术预测出约束到...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M-P神经网络模型的时间依赖性问题,提出将离散过程神经元应用到乙烯裂解炉软测量中,并将Fletcher-Reeves修正的改进变梯度学习算法应用到离散过程神经元网络,达到提高过程神经元网络的训练速度的目的。最后用乙烯装置的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具有明显的快速收敛性,实现了乙烯产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离散过程神经元的乙烯生产装置软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M—P神经网络模型的时间依赖性问题,提出将离散过程神经元应用到乙烯裂解炉软测量中,并将Fletcher—Reeves修正的改进变梯度学习算法应用到离散过程神经元网络,达到提高过程神经元网络的训练速度的目的。最后用乙烯装置的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具有明显的快速收敛性,实现了乙烯产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过程工业数据中的应用,采用基于Bayes原理的AutoClass聚类算法,对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处理。结果表明,经过聚类分析可以从历史数据记录中提取清晰的类别信息,其中包含有用的知识。同时还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多个聚类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及原因。最后分析了聚类结果,讨论了应用该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过程工业数据中的应用,采用基于Bayes原理的AutoClass聚类算法,对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处理。结果表明,经过聚类分析可以从历史数据记录中提取清晰的类别信息,其中包含有用的知识。同时还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多个聚类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及原因。最后分析了聚类结果,讨论了应用该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internal human skeleton is referred to as an endoskeleton, while the cuticles of lobsters and crabs are referred to as exoskeletons. Much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in attempts to combine endoskeletons and exoskeletons. However, there are very few instances of research being undertaken to create a cyborg. The human endoskeleton consists of kinematic pairs that are joined together with a maximum of three degrees of kinematic freedom. These are a turning pair on a lateral-bending axis, a turning pair on a longitudinal-bending axis, and a turning pair on the central axis of a skeleton. If the strength of the muscles on a human skeleton decline, or if component parts of a human skeleton are lost, then a module-type exoskeleton designed with a maximum of three degrees of kinematic freedom would be able to contain an entire body so that it could assist the functions of the arms, hands, legs, and other body parts to complement the declining or lost physical functions (kinematic or biological). Based on this concept, it is possible to develop an exoskeleton cyborg system that behaves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a human does in daily life. This work was presented in part at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ificial Life and Robotics, Oita, Japan, January 16–18, 2002  相似文献   

12.
将程序计数器归入存储单位的内存分块并行计算机,能够实现多个存储单位和多个执行单位的动态连接,依靠同步时钟,让多个程序一起执行。存储单位和执行单位分工明确,可以不受指令访问范围限制,成块地扩充内存。较多的存储单位可以保证执行单位充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国煤巷掘进装备即掘进机组、连续采煤机组、掘锚机组、全液压钻车机组的组成及性能,分析了这几种装备的适用条件和技术特点,指出中国煤巷掘进装备的发展趋势:采用掘进支护平行作业实现掘锚机组快速掘进作业线;采用全断面掘进技术提高掘进效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实现无人化作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面向中英文双语应用的英文语音合成系统中基于混合基元模型的非定长基元选取算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机语音交互实验室针对中英文混读相同发音人的限定,实现了基于混合基元模型的语料库构建和鲁棒灵活的非定长基元选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音人英语发音不饱满、自由度大的缺陷,真正实现了相同发音人中英文混读的要求.试验证明,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合成质量,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浩 《自动化应用》2014,(10):52-53
介绍ABB公司最新的ACS800多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特点,及其在大规格棒材线连轧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大语料库的拼接合成系统中经常出现的拼接单元不匹配问题,特别是浊音拼接处不匹配对合成效果会产生较大的损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单元融合技术的平滑算法。它通过模板匹配选取合适的过渡段模板作为融合单元,并同时进行相位对齐,然后采用TD-PSOLA的方法对拼接单元和融合单元进行时域上的基音同步迭加融合。它的优点是对音质损伤很小,而且直接在时域上进行,效率高。通过对平滑前后语谱及主观听感两个方面的对比评测,平滑后的效果比平滑前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嵌入式软件的单元测试效率,同时能达到很好的测试效果,针对嵌入式软件制定单元测试充分性准则和单元测试策略,并使用测试工具对嵌入式软件进行单元测试具有实际意义;以浮力调节软件为例,通过研究基于控制流的单元测试充分性准则,结合浮力调节软件的单元测试需求,提出了针对浮力调节软件的单元测试充分性准则;同时,考虑到圈复杂度和函数节点数对函数正确实现的影响,制定了基于优先级的单元测试策略;利用自动化单元测试工具Testbed搭建了浮力调节软件动态测试环境,通过代码覆盖率分析,帮助创建测试用例以达到单元测试充分性要求,从而实现了浮力调节软件单元测试自动化;在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帮助下,结合单元测试充分性准则和单元测试策略,最终实现严格而高效的单元测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型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节点控制器,MCP2510为总线控制器,MCP2551为总线收发器。文章主要介绍了AT89C51与MCP2510的SPI接口实现方法,以及MCP2510的初始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西门子公司的IGBT中压变频装置(MV)在安钢高速线材机组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中压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即整流单元、中间单元、逆变单元和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总结了安钢高速线材生产线两套装置投用以来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问题的解决办法。现场应用证明该控制系统具有高动态性能、高可靠性、经济、节能等特点,可以为从事大型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者提供较好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低速的存取部件一直是限制高性能微处理器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文章提出了RISC微处理器存取部件()LSU设计中一种优化的设计模型,阐述了该模型提高存取指令执行速度的机理以及关键路径的优化设计机制,分析了该模型在改善微处理器性能中的作用,并且该模型已经成功的应用到微处理器龙腾II的设计中。Verilog仿真、综合和静态时序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设计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