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致残、致死率高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早期通过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积极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26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为常见病的第7位[1]。骨质疏松症不仅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2-3]。中国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每年经济负担约为32 776元人民币[4]。有研究表明,及早确诊和科学干预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骨折发生率[5]。目前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6 900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系统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Cooper 等在回顾性研究中发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的5 年生存率低于髋部骨折的患者.Kado 等学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OVCF 患者与同龄的对照组相比,病死率上升了23%.可以认为,病死率的增加是由于脊柱骨折后,疼痛、卧床休息、活动减少,骨量进一步丢失,再骨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而使其陷入恶性循环,最终由于脊柱严重畸形,肺功能下降导致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引起的.因此,迅速缓解疼痛,打断恶性循环,恢复椎体高度,尽可能矫正后凸畸形是治疗椎体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对中国五大区40岁以上人群5602人次调查,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4%,骨量减少症患病率为15.8%。北京地区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患病率为15%。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量丢失、微结构破坏导致物理性能降低有关,四肢骨折还与外伤因素有关。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成熟与新骨形成迟缓,骨的矿化与骨痂质量相对较差。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目的和治疗原则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另外,不应忽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防止和降低骨折再发生率等。对常见的髋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囊内骨折、脊椎骨折及肱骨近端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当今常用治疗方法与适应症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1 技术发展历史 骨质疏松症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发生率呈明显增长趋势:有统计目前在美国每年新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约150万例,其中脊柱骨折、主要是胸腰椎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VCF)超过70万例,是髋部骨折例数的2倍之多[1].对骨质疏松性VCF患者的治疗,传统上采用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物、佩戴支具等保守方法,但都难以迅速而明显地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21日,骨转换标志物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新墨西哥阿尔伯克基临床研究及骨质疏松中心的迈克尔·莱维茨基(Michael Lewiecki)教授与国内多位骨质疏松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对骨转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1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现状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于脊椎、髋部),给患者造成巨大危害。因此,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至少需1年以上的治疗才能降低骨折风险。而临床治疗中,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在帮助临床快速监测骨质疏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国外报道DO的发病率,致骨折及致残性较高,国内李钟范、郭燕等报道糖尿病患者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分别是54.8%和52.1%。本文就近年来DO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国外报道DO的发病率,致骨折及致残性较高,国内李钟范、郭燕等报道糖尿病患者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分别是54.8%和52.1%。本文就近年来DO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髋部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2000年全世界脆性髋部骨折人数约为150万,而据估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26万,其中亚洲将占50%以上[1]。我国髋部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2至2006年髋部骨折发病率约每年增加10%[2]。由于患者高龄、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和手术拖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3-4]。已知髋部骨折的危险因子有骨密度低下和髋部几何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骨矿代谢异常可导致骨质疏松,已为临床所公认[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不仅会造成腰背酸痛、身材缩短和驼背,更严重者可导致骨折.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发病率较高的骨病,主要特征为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易发骨折.最近几年,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得到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有些中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疾病中进行应用,可发挥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效作用.本次就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以为临床具体用药方案提供价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1亿[2],其中将有25%~70%患有骨质疏松。轻微创伤即可导致SOP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后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相关文献报道患者髋部骨折后1年内病死率高达20%[3]。这给患者及家属带来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10年中,受骨质疏松症困扰的患者数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多,现在国际卫生组织已经将该疾病作为最严重的全球性疾病之一[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全世界髋部骨折人数将会由1990年的每年166万增加至2050年的每年625万[2],而在中国,这一情况更为明显.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为股骨颈骨折总发病率的68.4%,且以每10年40%的增长趋势上升[3].因此,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对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效益,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将近年来关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绝经后椎体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对老年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行保守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其病程长、并发症多,并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1984年法国Galibert等[2]首次应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颈椎椎体血管瘤,1990年将其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以来,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由于止痛效果明显,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发骨折非常常见,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所受外力巨大、扭转力强,骨折移位明显,供应股骨头的主要血管如旋股内、外侧动脉受到损伤,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增加,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由于骨折不稳定,对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一般予以手术治疗[1,2].主要包括股骨颈骨内固定(IF)、全髋关节置换(TH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A)等.由于IF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一般要求患者的骨质状况及骨强度处于比较良好状态,而老年患者通常都有骨质疏松,骨强度较年轻人降低的特点,因而一般不适用[3].本文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HA和FHA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一、概述(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之一。骨质疏松时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即可发生骨折,故属于脆性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椎、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据估计,全世界每3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后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将会罹患一次骨折[1]。对女性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以弥漫性骨痛、骨折为主[1,2].阿仑膦酸钠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显著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有效降低骨折风险,已成为临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不正确的含服方法使其不良反应增加.本研究组先后接诊3例因骨质疏松含服阿仑膦酸钠片后,发生口腔黏膜病变,且均符合创伤性溃疡诊断标准[3].为了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病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其特点为骨吸收增多,骨形成减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为48%~72%[1],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增高、降低或没有改变的结果国内外文献均可见报道。近年来,研究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性骨病的发病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骨质疏松发生率可达20%~60%[2]。糖尿病骨质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相似文献   

20.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预防骨折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标。随着我国人口正在步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常见病—一骨质疏松及其所致骨折也已成为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椎体骨折、髋部骨折、前臂骨折和肋骨骨折等。流行病学资料表明1990年全球髋部骨折的人数约13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