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酶A(CoA)作为生物体内传递乙酰基的辅酶,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六十年代由基础研究引入临床医学,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药物。酵母菌体是提取CoA的传统材料,其工艺路线虽仿用国外五十年代提取纯化CoA的方法,但在炭、离子交换树脂和共盐沉淀巯基化合物的选用方面,代以国产材料。用微生物发酵合成生产CoA,近几年来也有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 CoA于1945年首先由F.Lipmann发现。CoA是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一些氨基酸代谢不可缺少的辅酶。1960年,CoA开始应用于临床,它参与体内乙酰化反应,有利于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等。CoA的制备,首先是F.Lipmann等人于1947年从动物肝脏中分离制得。1959年由K.Horana等人完成了CoA的化学全合成。1954年,W.S.Pierpoint等人。在研究CoA  相似文献   

3.
冯雷  徐敏  秦宏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0):57-58
临床和病理学研究表明 ,高脂血症即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 ,抑制体内过多的胆固醇合成是防治心血管病的一种有效途径。胆固醇合成是从乙酰辅酶A开始 ,大约经过 2 0多个步骤最终合成胆固醇。在这个合成过程中 ,HMG -CoA还原酶是控制合成速度的关键酶 ,因此抑制这个酶的活性 ,就能有效地减少或阻断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从而达到防治高血脂病的目的。1 HMG CoA RI的发现1976年日本运藤等报道从桔青酶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一个具有抑制HMG CoA还原酶的活性物质ML 2 36B(Compaction) ,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它…  相似文献   

4.
《医药导报》2005,24(8):746-746
日前,浙江普洛康裕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洛伐他汀原料药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批准文号。这是该公司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又一降血脂药。他汀类药物又称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对HMG—CoA还原酶有强大的亲和力,可以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的清除增加,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为发达国家及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个隐匿发展的慢性过程 ,为发生冠心病的基本病因基础 ,临床上常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 (或糜烂 )引起出血 ,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他汀类药物系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酶即HMG CoA还原酶 ,从而限制胆固醇的合成[1 ] 。目前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他汀类药物除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外 ,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2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体内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实验结果的揭晓,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逐渐被认识,如抗心律失常、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等,抗心律失常效应是研究热点之一,现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脂酰辅酶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简称ACAT)是催化胆固醇3位羟基,由长链脂酰CoA将脂酰基导人后,生成胆固醇酯(CE)的酶(图1)。ACAT在生物体内胆固醇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2):(1)食物中的  相似文献   

8.
本悦     
[通用名称] extended-release niacin,烟酸缓释片 [化学名称]β-吡啶羧酸 [药理作用]烟酸属B族维生素,与烟酰胺统称"维生素PP",参与体内的生物氧化代谢.大剂量的烟酸则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它能够显著改善所有的血脂成分[1],是目前最为全面的调脂药物.它不仅能够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三酰甘油(TG),同时还能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是目前升高HDL-C最有效的调脂药物.近年还发现,烟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Lp(a)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烟酸可能通过以下机制产生降脂作用:①抑制脂肪组织的动员及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FFA)的释放,抑制肝脏的TG合成和VLDL-C的分泌.②增强LPL活性,促进血浆TG水解,降低血浆VLDL-C浓度.③降低肝脏对CoA的利用,抑制胆固醇的合成.④抑制肝脏对HDL-C中Apo A-I的降解,升高HDL-C.  相似文献   

9.
SIPI 1482-NS-4是柔红霉素的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SIPI 1482的阻断突变株,不能合成柔红霉素。研究发现Na^ 对SIPI 1482-NS-4恢复合成柔红霉素具有调节作用。在GM培养基中添加2%NaCl后,虽然突变株的菌体生长量降低,细胞脂肪含量下降,电镜还观察到细胞中脂肪颗粒显著减少,但不产抗生素的负突变株SIPI 1482-NS-4却恢复合成柔红霉素,推测Na^ 的这种调节作用可能同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之间的代谢流向有关。检测突变株SPIP 1482-NS-4在GM培养基和GM+2% NaCl培养基中,催化柔红霉素前体内酰CoA合成的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MCT)和甲基丙二酰CoA脱羧酶(MDC)的活力变化,结果发现在GM培养基中MCT酶和MDC酶的活力很低,但添加了2%NaCl后,伴随着柔红霉素的恢复合成,MDC酶活力迅速提高。说明SIPI 1482-NS-4的阻断突变与前体丙酰CoA有关,Na^ 诱导了MDC酶,从而前体丙酰CoA重新合成,突变株恢复合成柔红霉素。亲株SIPI 1482在GM培养基中,MDC酶的活力很低,但MCT酶的活力的柔红霉素的生物合成有一定的相关性;培养基添加2%NaCl后,MDC酶的活力上升,柔红霉素产量提高。说明在SIPI 1482中,柔红霉素前体丙酰CoA主要是通过MCT酶途径催化而生成的,Na^ 可诱导MDC酶途径。研究发现Na^ 诱导的MDC酶是位于细胞膜的可溶性酶。  相似文献   

10.
辅酶A(CoA)在肝脏中作为芳香族胺的乙酰化的辅酶,是Lipmann发现的。继后Lynen等人从酵母中分离了乙酰CoA,使得在糖、脂肪酸等代谢方面曾是个问题的、被称作“活性醋酸”的概念明确解决了。现在已知道CoA和生物合成中间体P-PaSH对脂肪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甾醇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的乙酰化、胆碱的乙酰化及通过酰化对解毒、多肽抗菌素的生物合成等的体内代谢,都起一个中心的作用。 CoA的化学式是三肽P-PaSH与来源于ATP的腺苷酸部分以焦磷酸形式结合(图1)。  相似文献   

11.
孙蕊  陈思浩  邢晨晨 《中国医药》2011,6(6):764-765
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在体内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由于PLGA易于合成、质量稳定,具有生物兼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机械强度、降解速度可调节性和良好的可塑性,自2000年后被大量用作微球控释系统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2.
尤启冬 《中国药师》2003,6(10):609-611
2 非甾体抗炎药以布洛芬 (ibuprofen ,7)为例 ,其活性对映体为(S) 对映异构体 ,但临床上用其外消旋体。因为体内低活性的 (R) 布洛芬可以转化为高活性的 (S) 布洛芬。试验表明 ,人体中 70 % (R) 布洛芬可转化为 (S) 布洛芬。因此这类药物体内外的活性比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体外试验显示这些药物的(S) 对映体的活性是 (R) 对映体的 10~ 10 0倍 ,但体内试验却未观察到如此大的差异。7   (R) 布洛芬的体内转化是通过先形成辅酶A(CoA )硫酸酯 ,进而发生由对映体转化的现象[10 ,11] 。由于转化涉及到乙酰CoA参与过程 ,(S) 构…  相似文献   

13.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刘增路  毛振民 《中国药房》2007,18(28):2221-2224
在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中,和叶酸生物代谢相关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是一个重要的药物作用靶点,因而研发DHFR抑制剂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DHFR是生物体内较重要的酶,催化生物体内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碳单元的传递体,它为合成DNA生物合成所必须的前体物  相似文献   

14.
生物体内一氧化氮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述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重点介绍近年来生物体内一氧化氮的检测方法,如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ESR波谱法及光纤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在生物体内,一氧化氮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发挥着广泛的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作用,在体内测定其含量有助于推动对一氧化氮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调整血脂能防止斑块破裂,减少冠心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阿托伐他汀是选择性、竞争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细胞合成及储存胆固醇,加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代谢清除,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衰老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CoA)合成酶的影响,探讨衰老后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及非诺贝特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年轻大鼠(4~6周龄)和老年大鼠(24个月龄)各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喂养2周)和实验组(非诺贝特喂养2周),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结果与年轻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老年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表达降低。实验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下降;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均升高。结论老年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表达减少可能与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关;非诺贝特对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普伐他汀与依那普利和维拉帕米对SDR和SHR肝脏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超速离心法制备肝微粒体 ,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定肝脏HMG CoA还原酶的活性。结果 普伐他汀明显抑制肝HMG CoA还原酶的活性 ,其IC50 为 0 2 8g·L-1。普伐他汀对SHR的肝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率为 6 3 40 %± 4 14% ;对SDR的肝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率为 5 1 40 %± 3 98%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依那普利和维拉帕米不抑制SDR和SHR肝HMG CoA还原酶的活性 ,其对SDR和SHR的肝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率分别为 - 0 33%± 13 35 % ,5 90 %± 2 1 12 %和 2 6 0 %± 17 38% ,4 0 0 %± 19 6 9% ,与普伐他汀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普伐他汀对SHR肝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强于SDR ,提示普伐他汀能阻止SHR的胆固醇合成 ,降低其血清胆固醇 ,有利于高血压治疗。而依那普利和维拉帕米不抑制肝HMG CoA还原酶 ,提示其降脂作用不是通过对肝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了微生物转化甘油生产二羟基丙酮的作用机理,以及二羟基丙酮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情况.方法综合最新国内外文献资料,阐述了甘油作为微生物发酵底物,逐步转化为二羟基丙酮的过程,以及二羟基丙酮在生物体内随着糖和脂肪代谢途径进入,从而分解代谢.结果和结论目前发现微生物转化甘油生产二羟基丙酮的合成途径有两条;而二羟基丙酮在生物体内也至少有两条分解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9.
普伐他汀     
【通用名】 普伐他汀钠【商品名】 美百乐镇【药理作用】 特异性地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系统的限速酶HMG CoA还原酶 ,且不影响其他生物合成过程。另外 ,普伐他汀钠与该酶底物的HMG CoA有类似结构 ,因此竞争性地作用于HMG CoA。选择性地作用于合成胆固醇的主要脏器肝赃及小肠迅  相似文献   

20.
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许  宋洪涛 《中南药学》2012,10(3):215-219
体内外相关性(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IVIVC)是将药物剂型体外的释药情况与其体内相应的应答关联起来,用数学模型描述药物体外性质(药物溶出的速率或程度)与体内特性(血药浓度或药物吸收量)的关系.它是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参数的函数.研究某个药物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可以说明生物利用度的体外质量标准和用作制剂批量生产时的质控指标.水难溶性药物制剂是中国药典规定需要进行生物利用度和溶出度测定的药物类型之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试验操作过程较溶出度试验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药物,通过测定体外溶出度来预测难溶性药物的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而筛选制剂处方和控制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制剂的改变需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利用度实验,以证明新制剂与旧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这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药物,能很好预测体内释药特征,可以申请豁免生物等效性研究,不仅节约时间,还降低成本.影响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体外溶出度研究,体内生物利用度试验研究和拟合模型的数学方法这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