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ECC的混合图元加密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贵良  张晓强 《通信技术》2007,40(11):304-307
在定义块图元、混合图元等概念的基础上,依据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提出了一种基于ECC的混合图元加密算法,详细给出了网络平台下的信息交互收、发双方加、解密步骤。并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足够大的密钥空间。可有效实现网络平台下信息交互的安全性.最后对该算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引用块图元、混合图元等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ECC的块图元加密算法.详细给出了网络平台下信息收发双方的加解密步骤,并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块图元加密机制和Arnold变换的有机结合,可抵制Arnold变换的周期迭代攻击,解决了混合图元加密算法中,分割粒度过大引起的部分甚至全部明文失密问题.该算法可广泛应用于网络平台下机密信息安全交互.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图像在传输中的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重视,图像相对于文本而言数据量大,相邻像素分布不均匀,且受到储存空间和传输通道限制经常需要进行压缩,传统的图像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和压缩率不满足目前的图像加密需求,因此设计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首先重构了彩色图像加密信号,其次进行了加密映射变换,最后基于压缩感知设计了彩色图像加密框架,实现了彩色图像加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的压缩率高,安全性能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后续彩色图像加密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种混合密码方案在网络通信中的安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冯  牟永敏 《数据通信》2004,(3):28-30,32
本文通过对现有加密体制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加密方案,从而更加有效地改进了网络通信系统中信息加密、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等功能。提高加密效率,简化对密钥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硬盘分区加密策略加密速度慢、安全性低,以及只对数据加密无法实现对应用软件加密的问题,设计了AES(高级加密标准)和RSA(公钥加密算法)混合加密策略,将AES的安全高速与RSA的安全密钥分发体制相结合实现一种新的硬盘分区加密技术.采用驱动层加密技术提升加密速度并实现操作对用户透明,设计简易数字证书和密钥生成模块将用户与密钥一一对应,增强系统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中,安全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加解密成为关键所在,而对密钥的分配和管理又是系统加密部分的关键。在一般的条件接收系统中,通常采用多层加密的机制来实现对密钥的分配与管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密钥的分发效率。本文对几种多层加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常柯明  陈叶  王莹  王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6):603003-0603003(6)
为了解决传统密码系统由于对称特性导致的安全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柱面衍射和彩色空间转换的单通道彩色图像加密方法。在加密过程中,首先将彩色图像变换为YCbCr4:2:0格式的单通道图像,然后经过两次柱面衍射和相位截断操作对图像进行加密。在解密过程中,将密钥与密文结合,经过两次柱面逆衍射后重建出彩色原图。由于柱面衍射过程是一个非对称的过程,此算法可以克服基于平面衍射的加密系统的对称特性,将其应用到基于相位截断的加密系统中可以进一步有效提高加密系统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对彩色图像进行单通道加密,不仅可以高质量地恢复原始彩色图像,而且加密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如今,数据库技术已成为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库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数据库的安全性主要通过访问控制来保障,但是当访问控制被攻破时整个数据库的安全体系也随之瓦解。数据库加密是对敏感数据进行保护的有效手段。本文对目前主要的数据库加密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重点研究了数据库外层加密方法,针对数据库外层加密后检索与运行效率低、SQL查询操作受制约、数据库访问、数据类型变换、数据完整性和系统运行效率等主要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基于OPES方法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数据库加密方法,该方法保证了加密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RFID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在门禁、运输系统、目标跟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RFID系统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和完善相关安全机制及安全认证协议对保护RFID系统来说仍然至关重要。文中通过对RFID系统结构的分析,总结了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介绍了RFID安全策略,主要是几种常见物理安全机制和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协议,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讲述了一种混合加密安全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通过密钥更新和工作负荷转移改进混合加密安全模型的方法,增强了混合加密模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通过对改进后协议的分析可知,该协议能够抵抗重传、跟踪等常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目前移动代理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现有的解决方案,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加密的移动代理安全传输模型(HESTM)。该模型主要分成两部分: (1)利用混合加密算法加密移动代理;(2)利用TLS加密通信信道。仿真与性能分析表明,HESTM模型的确能有效地保护移动代理的传输安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健性。该箅法已成功地应用在作者开发的原型系统-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李榕  李萍 《激光杂志》2005,26(3):67-69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两幅生物识别图象通过一套光学系统进行同时加密的方法。该方法先将一幅图象转换为纯相位和进行纯相位编码,再对另一幅图象编码,然后经过4f光学系统作频率域纯相位编码,并利用与编码过程类似的方法进行解码。可以证明该方法的编码图象为恒定的白噪声。解码过程具有鲁棒性,相位部分图象加密的安全性要高于振幅部分图象的加密。并分析了加性高斯噪声对解码图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凤霞 《激光与红外》2013,43(5):565-568
大多数的图像加密算法是针对整幅图像的,加密、解密和传输效率较低.利用局部图像的特点,采用自适应的分块方法以及多种块分类技术相结合对图像进行块分解,借助Logis-tic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分别对分解后的图像序列块进行不同密钥的加密.经实验验证,该方法不仅增加了输出密钥序列的周期性和安全性,而且提高了加密、解密速度及传输效率,加密、解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彩色图像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 性,提出将具有随机性的激光散斑与一种四维 Lorenz型超混沌系统相结合进行彩色图像加密的新方法,同时构建了散斑超混沌加密系统。 系统将原始彩图 与超混沌系统产生的非线性度更高的超混沌序列按位异或进行混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图 像与物理随机 的激光散斑图像按位异或进行散斑加密即可获得加密彩图,密钥空间达10101,平均相邻像素相关系数达 0.000。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加密 效果,可抵御统计分析攻击,有大的密钥空间,较强的密钥敏 感性及弱的相邻像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强图像隐藏的安全性,文章在传统的数字图像隐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混沌序列和图像加密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像隐藏方法。首先应用混沌系统的产生混沌序列,用混沌序列来替换图像的隐藏参数进行图像隐藏,然后对隐藏的结果图像做进一步处理,包括行列双向异或置乱和图像像素置乱。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加密效率,能够有效抵抗已知明文攻击。  相似文献   

15.
Logistic映射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模型,但却有复杂的动力学性质。文中分析基于Logistic映射的混沌图像加密算法,提出一个改进的基于该算法的加密解密模型,并采用Matlab仿真实现,其结果与传统Logistic混沌序列加密算法相比,在图像不失真的情况下大大增强图像加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陈庄  于溯  罗颂  蔡定雯 《电讯技术》2021,61(12):1562-1572
针对传统图像加密算法难以保证在云环境下密钥配送的安全性,以及DNA编码在抗统计学分析效果欠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云环境的彩色图像混合加密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DNA编码对传统方法进行改善,通过国产SM2与SM3加密算法作为散列值的生成函数与控制参数的非对称加密,运用盲水印技术镶嵌至密文图像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密钥空间大且加密图像相邻像素相关性较低,具有更为接近理想值的像素改变率与像素平均改变强度,具有较为理想的安全性同时在密钥的传输过程中由非对称加密算法保证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万志波  孙杰 《激光杂志》2014,(12):54-59
为了提高彩色图像信息的安全性,针对单一混沌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将明文图像变化成为红(R)、绿(G)和蓝(B)三个分量,并采用小波变换分别对R,G,B三个分量进行分解,然后采用不同混沌系统对R,G,B三个分量的低频系统分别进行置乱处理,并采用小波重构得到加密后R,G,B分量,最后对组合R,G,B进行随机排列,得到密文图像,并采用仿真实验测试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对其它彩色图像加密算法,本文算法获得了更加理想的图像加密效果,在提高密钥空间的同时,抗攻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RSA的数字图象加密技术及其快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从政  罗永超 《通信技术》2009,42(12):67-69
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整数因数分解的困难性,目前安全素数产生难度大,运算时间长。文章根据素数的特殊表示法研究了一种高速的安全素数算法,针对当今的信息安全问题和数字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信息摘要和RSA的图像加密技术,利用图像信息摘要构造图像像素置乱矩阵并对图像像素矩阵进行置乱后再运用RSA公钥加密算法对置乱后的图像快速加密。  相似文献   

19.
Compression and encryption are often performed together for image sharing and/or storage. The order in which the two operations are carried out affects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digital image services. For example, the encrypted data has less or no compressi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challenging to ensure reasonable security without downgrading the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Therefore, incorporating one requirement into another is an interesting approach.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novel hybrid image encryption and compression scheme that allows compression in the encryption domain. The encryption is based on Chaos theory and is carried out in two steps, i.e., permutation and substitution. The lossless compression is performed on the shuffled image and then the compressed bitstream is grouped into 8-bit elements for substitution stage. The lossless natur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makes it suitable for medical image compression and encryption applica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the necessary level of security and preserves the compression efficiency of a lossless algorithm.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tropy encoder of the compression algorithm, we propose a data-to-symbol mapping method based on number theory to represent adjacent pixel values as a block. With such representation, the compression saving is improved on average from 5.76% to 15.45% for UCID dataset.  相似文献   

20.
于娜娜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4):149-151,156
基于傅里叶计算全息技术,结合菲涅尔双随机相位加密系统,提出了一种数字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以傅里叶计算全息图记录菲涅尔衍射双随机相位加密图像,傅里叶计算全息加密图像隐藏了原图像大小尺度信息,而且再现多个图像,必须针对加密图像共轭方可解密,提高了图像加密的安全性,并且解决了普通方法加密图像难存储的问题,作为原始明文的拥有者,两个随机相位板,应用波长,两次菲涅尔衍射的距离都可作为解密密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