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建忠  胡海  林航  陈德 《现代医院》2012,12(5):22-25
目的总结非静脉转流下猪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前后监护管理经验;探讨在非静脉转流下建立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非静脉转流下行10例次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观察无肝期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气、生化、肝功能变化情况;并观察术中监护管理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86.7±16.4)min,平均无肝期(30.4±2.8)min;在无肝期前后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发生急剧变化;出现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供肝复流后出现一过性的高钾血症和酸中毒;在新肝期肝功能出现短暂性损伤。术后5 h左右清醒排便,术第2天开始饮食。结论非静脉转流下猪原位肝移植无肝期前后受体经历了急剧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严密观察和维护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及代谢稳定是非静脉转流下猪原位肝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7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围手术期(无肝前期、无肝期、门静脉开放即刻、新肝期5 min、新肝期60min、术毕、术后2 d及术后4 d)桡动脉血的维持性指标(如电解质、血糖等)和代谢性指标(如血气分析、血乳酸等)等变化规律,并比较桡动脉血和肺动脉血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桡动脉血中:血K+从无肝期开始下降,门静脉开放即刻呈一过性升高,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血糖在无肝前期轻度升高,无肝期有所回降,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术中血乳酸呈进行性升高,与术前比较,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随后继续维持高水平,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血钙在无肝期和新肝期降低明显;pH值、HCO3-、碱剩余(BE)的变化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肺动脉血Na+、K+变化与桡动脉血不一致.结论 手术开始后,从无肝期就出现低血钾和低血钙,门静脉开放即刻易暴发高血钾;术中常出现高血糖、高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尤其是移植肝开放循环后,需随时监测;维持性指标受影响较大,代谢性指标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期间胃黏膜pH的变化。方法30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分别于术前(T0)、无肝前期30min(T1)、无肝期5min(T2)、无肝期30min(T3)、新肝期5min(T4)、新肝期30min(T5)、新肝期60min(T6)、术毕(T7)测定MAP、PC-WP、CI、HR、CVP、pHi、Pg-PaCO2、pHa等指标。结果与术前相比,在无肝期和新肝期5min、30min时,MAP、pHi、pHa均下降(P〈0.05~0.01),以新肝期5min为最低点,而Pg-PaCO2、HR则增高(P〈0.05~0.01),CVP、PCWP、CI在无肝期下降(P〈0.05~0.01),在新肝期5min、30min则升高(P〈0.05~0.01)。所有指标在新肝期60min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肝移植期间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无肝期和新肝初期胃黏膜pH明显下降,提示胃肠道灌注不足和缺血缺氧。pHi监测能及时发现胃黏膜缺血缺氧,以便临床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7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围手术期(无肝前期、无肝期、门静脉开放即刻、新肝期5min、新肝期60min、术毕、术后2d及术后4d)桡动脉血的维持性指标(如电解质、血糖等)和代谢性指标(如血气分析、血乳酸等)等变化规律,并比较桡动脉血和肺动脉血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桡动脉血中:血K^+从无肝期开始下降,门静脉开放即刻呈一过性升高,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血糖在无肝前期轻度升高,无肝期有所回降,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术中血乳酸呈进行性升高,与术前比较,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随后继续维持高水平,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血钙在无肝期和新肝期降低明显;pH值、HCO3^-,碱剩余(BE)的变化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肺动脉血Na^+、K^+变化与桡动脉血不一致。结论手术开始后,从无肝期就出现低血钾和低血钙,门静脉开放即刻易暴发高血钾;术中常出现高血糖、高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尤其是移植肝开放循环后,需随时监测;维持性指标受影响较大,代谢性指标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min、新肝期60rain、新肝期120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患者生化系列指标4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一系列生化指标的改变,探讨术后恢复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方法: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1项反映肝功酶学、蛋白质、胆红素和肾功能的生化指标,观察这些指标术前、术后1、10、20、30天的动态变化。结果:ALT术前70.80±60.25IU/L,1天612.05±360.36IU/L。术后ALT与AST同步直线上升,第1天超过术前8倍,10天快速下降,第20、30天接近正常水平。GGT、ALP1天活性稍下降。GGT(88.83±144.90IU/L);ALP(76.18±82.25IU/L)10天后上升。30天后大部分患者GGT降至正常。ALP30天仍保持高水平。TBiL、DBiL术后大多持续下降。第l天TBiL119.76±122.52μmol/L、DBiL70.19±70.13μmol/L,30天接近正常。TB、ALB术后与术前无明显区别。Urea术后升高,20天后降至正常。Cr术后无变化,TBA术后1天降至正常。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生化指标改变的规律和特点可能为临床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PiCCO监测仪对肝移植患者术中各个阶段胸腔内血容量(ITBV)进行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漂浮导管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进一步探讨PiCCO监测仪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术中除常规监测外,右侧颈内静脉置入7.5 F六腔漂浮导管,监测连续心输出量指数(CC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进行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 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测仪,监测ITBV、血管外肺水(EVLW)、脉搏连续心输出量指数(PCCI)等参数.分别于术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1)PCCI的变化趋势与CCI是一致的,无肝期明显下降,新肝期上升,直到手术结束仍维持高动力循环状态,而且PCCI与CCI相关性良好(r=0.815,P<0.01).(2)ITBV术前即高于正常值,无肝期降低明显,新肝期迅速回升,此后整个新肝期直到手术结束时,ITBV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TBV与CCI相关性良好(r=0.655,P<0.05).而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阻塞压(PAOP)与CCI无明显相关性.(4)EVLW术前也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显著正相关(r=0.480,P<0.05).结论 与CVP、PAOP相比,通过PiCCO监测仪获得的ITBV是反映肝移植患者术中心脏前负荷的可靠指标,而且肝移植患者术前以及手术结束时ITBV常高于正常值,因此肝移植围手术期应注意防止循环血容量过度超负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静脉转流下,经典原位肝移植病人围术期电解质浓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9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在非静脉转流下,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经颈静脉双腔管持续监测CVP,桡动脉置管监测ABP,于手术各期定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钠、钾、钙浓度;常规持续监测HR,SpO2,ETCO2及体温。结果整个围手术期血钙持续偏低,无肝期和再灌注前期尤为明显。无肝期前期(5 m in)及再灌注前期(5 m in)血钾轻度上升,无肝期中期(30 m in)及再灌注中期(30 m in)血钠轻度上升,但极少超出正常范围,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逐渐恢复诱导后水平。进入无肝期后,大部分病人血压一过性明显下降,其余时间段均较平稳。结论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期及再灌注期应注意纠正低血钙,无肝期前期(5 m in)及再灌注前期(5m in)应警惕高血钾发生。进入无肝期前应适当扩容,无肝期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及时根据病人失血量及血球压积补充血容量,尽可能维持围术期循环稳定,防止再灌注前期严重酸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5~8岁、ASAI~II级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采用丙泊酚3μg/ml(Marsh模式)和雷米芬太尼3ng/ml(Minto模式)的血浆浓度,观察麻醉前(T0)、注药后5min(T1)、插入喉罩后即刻(T2)、插入喉罩后5min(T3)、10min(T4)、30min(T5)和拔除喉罩时(T6)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记录停药后患儿呼吸、意识恢复时间,停药至拔除喉罩的时间,观察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注药后5min血压、心率都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但插入喉罩后恢复到麻醉前水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124.5±21.7)min,停药至呼吸恢复时间(8.9±2.7)min,停药至意识恢复时间(13.1±5.2)min,停药至拔管时间(15.4±6.1)min。所有患儿无术中知晓,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手术中的体温变化以及维持其有效体温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肝移植病人实施联合保温技术,同时监测病人入室至麻醉开始.麻醉后至无肝期前期,无肝期,新肝期早期及术毕五个不同时期的鼻温,血温,肛温,对五个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体温进行统计学处理,探讨联合保温技术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对维持病人有效体温的作用.结果:病人体温自麻醉后逐渐下降,无肝期快速下降,至新肝期早期降至最低,通过联合保温技术使病人体温在新肝期后期得到快速恢复.结论:通过联合保温技术以维持病人的有效体温,对减少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长期存活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