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了解市售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污染状况以及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从成都市武侯区周边超市、农贸市场、食品小吃店等采集食品样品共计100份,按国标GB4789. 40-2016方法进行克罗诺杆菌的分离,对菌株16S r DNA和gyr B基因进行PCR鉴定,将扩增的16S r DNA产物进行测序比对,进一步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00份食品样品中有32份样品分离出克罗诺杆菌,分离率为32%. 32株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头孢西丁、甲氧苄啶及氨曲南等10种抗生素敏感;对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完全耐药;对红霉素、四环素和氨苄西林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 38%、6. 25%和6. 25%;对红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和四环素的中介率分别为90. 63%、40. 63%、3. 13%和3. 13%.研究发现成都市武侯区周边超市和农贸市场食品样品存在克罗诺杆菌污染,且分离菌株存在不同程度地耐药,为成都市市售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对河北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分离的已经过系统鉴定的12株猪源大肠杆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了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并提取质粒,对耐药谱和质粒谱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到了100%,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91.7%,对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介于50%~70%。分离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以耐4种、6种和7种药物为主,占总数的75%。对分离菌株耐药谱与质粒谱的分析表明,大肠杆菌的质粒携带与细菌的耐药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全国20家规模化鸡场粪样和苍蝇产CMY-2大肠杆菌中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流行现状及其共转移情况,对2013-2015年间分离自粪样和苍蝇中的549株大肠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筛选出blaCMY-2阳性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blaCMY-2阳性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K-B纸片法检测阳性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利用PCR技术检测19种相关耐药基因以及14种毒力基因;接合转移试验和质粒复制子分型研究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的传播方式。结果,33株大肠杆菌呈CMY-2阳性,阳性率为6.0 %,且均表现为多重耐药;检测到15种耐药基因(blaTEM-1、blaCTX-M-55、blaOXA-1、qnrBDS、aac(6’)-Ib-cr、oqxA、tetA、tetC、sul1、sul2、sul3、rmtB和flor)和4种毒力基因(iutA、traT、fyuA和VagC);33株携带blaCMY-2基因菌株中有21株接合转移成功,blaCMY-2基因可通过lncA/C或lncI1质粒与耐药基因(blaTEM-1、blaCTX-M-55、tetA或sul2)和(或)毒力基因(traT或VagC)共同转移。本研究阐明了规模化鸡场产CMY-2大肠杆菌携带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情况,证实了细菌中质粒介导的耐药与毒力的共转移,为耐药性传播及疾病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临床尿路感染病例病原菌耐药情况、毒力基因分布及其进化分型特征,以期为耐药性尿路感染病原防控提供参考。通过对收集的尿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合革兰氏染色镜检、16S rDNA对细菌进行鉴定,利用K-B纸片扩散法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通过PCR扩增进行毒力基因及系统发育和进化分型分析。本研究成功检测出20株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PEC),药敏试验显示多数菌株具有多重耐药特征,该批UPEC对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耐药率达100%;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阿奇霉素耐药率达90%以上;对四环素、诺氟沙星、链霉素、耐药率达80%以上;对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氧沙星、头孢曲松耐药率达70%以上;对头孢噻肟、呋喃妥因、氯霉素耐药率在35%以上;对阿莫西林与多粘菌素B耐药率低,分别仅为10%与5%。六个毒力基因(iutAfimHhlyfyuAtshtraT)检出率分别为85%、95%、85%、75%、25%、10%。其系统发育分型中,归属B2群的细菌最多,占比40%(n=8);D群次之,占比35%(n=7);其次为A群,占比25%(n=5);未检测到B1群菌株。通过MLST分型分析,20株大肠杆菌涉及10个ST型,其中ST131、ST648、ST744、ST1193型别较多。CRISPR序列扩增结果显示其中6株细菌含有CRISPR序列,提示不同菌株的进化差异。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多重耐药UPEC进行毒力和分型特征分析,为临床有效防控耐药菌导致的尿路感染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秦皇岛地区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之间关系,对秦皇岛地区分离的20株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选择常见的3种四环素类药物进行耐药性的检测,并通过PCR扩增对其耐药基因进行判定。结果表明:20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占75%,多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100%,耐药基因检出和耐药性结果比较表明,四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对5种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在88.89%~100%之间。  相似文献   

6.
鸡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成都市某养鸡场发生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肝脏中无菌采取10份病料,分离鉴定出5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除一株未定型外,共鉴定出4株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分别是O37两株、O84和O100各一株.用18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分离菌株耐药性非常严重,以多重耐药为主,最少的耐药10种,最多的耐药17种,其中,对罗美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和复方新诺明100%耐药(5/5):对甲氧苄啶、四环素和链霉素80%耐药(4/5);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头孢唑啉60%耐药(3/5);对阿米卡星20%.耐药(1/5).结果提示,同一鸡场的发病鸡群存在着多种血清型,耐药谱复杂,且没有一种抗生素对所分离的菌株全部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吉林市区肺炎克雷伯菌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分类及耐药情况,并对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CR扩增法检测118株肺炎克雷伯菌产CTX-M型ESBLs基因型情况,调查其阳性株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产CTX-M型肺炎克雷伯菌进行AP-PCR同源性分析,并绘制基因分析图谱.结果 11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扩增出CTX-M型菌株25株,占21.19%;其中CTX-M-1组13株,占11.02%;CTX-M-9组16株,占13.56%;同时含CTX-M-1组和CTX-M-9组菌株4株,占3.39%;扩增未发现CTX-M-2组、CTX-M-8组和CTX-M-25组阳性株.25株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均为多重耐药菌(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100%;其次耐药率依次为头孢噻肟92%,氨苄西林92%,四环素8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对美罗培南均敏感.25株CTX-M型阳性菌株做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共发现13种RAPD.结论吉林市区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均为多重耐药,且对红霉素、头孢噻肟和氨苄西林类耐药率均很高.CTX-M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水貂源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兽医临床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采集山东省某水貂养殖场水貂粪便;采用常规的分离、鉴定方法获得8株大肠杆菌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对9种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耐药率范围25.0~100.0%),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100%耐药;对粘杆菌素、氟喹诺酮类呈较低耐药率;62.5%的菌株对所检测的8种药物耐药.以上结果说明了本次检测的水貂源大肠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和谨慎地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水貂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血清型以及耐药性,为防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溶血素基因,并结合药敏试验以及血清分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23份水产品样品中共分离出的35株副溶血性弧菌,其tdh和trh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4.29%、2.86%,血清群主要为:O3群、O5群、O1群;14株临床分离株主要为O1群、O3群.两组不同来源的菌株均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敏感,对氨苄西林均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重庆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较低,但是血清型呈现多样性,且耐药性较严重,因此存在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肠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vanM基因在屎肠球菌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探讨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肠球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NCCLS/CLSI标准判断并统计分析结果;PCR法检测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菌株中的耐药基因vanM,并对阳性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临床分离肠球菌共506株,其中屎肠球菌277株,粪肠球菌229株.尿液标本来源比例最高,为167株(33%);粪便标本114株(22.5%);痰液标本78株(15.4%);胆汁标本57株(11.3%);脓液标本54株(10.7%);其他来源36株(7.1%).药敏结果显示:肠球菌对大部分临床抗菌药高度耐药,屎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5).vanM基因在耐万古霉素菌株中的检出率为100%,耐替考拉宁菌株检出率为90%.结论屎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且呈多重耐药趋势.vanM基因可能在糖肽类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抗性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抗性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对抗生素抗性组学的内涵、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宏基因组学技术在抗性组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这有助于促进国内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进行养禽场周围水环境中磺胺类抗性菌、抗性基因分布的研究,从3家养禽场多个区域水环境中分离的56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应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分析磺胺类药物敏感性,应用PCR方法检测磺胺类药物抗性基因。结果有18株(32.14%)磺胺类抗性菌,对利福平的耐受性最弱,对氯霉素的耐受能性最强;共检测到64个抗性基因,三个养禽场分别为:19(29.69%)、29(45.31%)、16(25.00%);分别为sul1 18(28.12%)、sul2 13(20.32%)、sul3 7(10.94%)、Int1 18(28.12%)、Int2 8(12.50%)。含一种抗性基因的菌株为1株、含2种抗性基因的菌株为1株、含三种抗性基因的菌株为6株、含四种抗性基因的菌株为5株、含五种抗性基因的菌株为4株,而1株无抗生素抗性的菌株检出抗性基因。结果表明在养禽场场内检测到抗性基因和抗性菌株数量较高、养禽场周围水环境中存在磺胺类抗性菌株,且具有多重抗性,可能对生态环境的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抗生素过度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问题,采用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和PCR检测方法,对北方某污水处理厂中各个处理单元中红霉素残留浓度、抗性菌、抗性基因的特性进行了详实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污水中检测到红霉素浓度22.8 ~ 86.9 μg·L-1,在去除率为55.4% ~ 66.3%。进水、出水中残留的红霉素抗性菌的浓度分别在6.9 ~ 8.4 × 105、 2.8 ~ 4.5 × 105 CFU·mL-1。单一红霉素抗性菌比例为45.0%,双重抗生素抗性菌株的比例40.84%,三重抗生素抗性菌株的比例14.16%。抗性菌对6种抗生素抗性也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抗生素抗性基因中浓度在2.3 ~ 9.5 log (copies·L-1)。1株单一抗性菌未检测到ere A、ere B、mef A/mef E和erm B;三重抗性菌中,4 株未能检测到tet Q,3 株未能检测到Sul 2。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红霉素残留量高、红霉素抗性菌具有多重抗生素抗性,对抗性基因的演变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与抗性菌抗性存在相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本单位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惑性与耐药性,从而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铜绿低单胞菌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vitek-2的ID-GNB鉴定卡和AST-GN药敏卡,用K-B法手工药敏鉴定检测,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进行质量控制。结果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作用最强;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次之;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的抗菌作用最弱。结论单一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不理想,易出现耐药株,主张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宿主体内带质粒微生物和不带质粒微生物的竞争关系.在分析相应数学模型动力学行为的基础上,获得了依赖于具有生物学意义参数的所有8种可能的结果.在对质粒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抗生素的杀菌效果,这些抗生素是临床上通过注射、口服和输液而进入宿主体内,结果表明抗生素的剂量越大,带质粒微生物幸存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说产生抗生素耐受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间从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2株肠球菌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分离的9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73.9%,屎肠球菌13.1%,其他种类肠球菌13.0%.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占33.7%,且主要分布于干部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38.0%和红霉素37.0%;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左旋氧氟沙星也呈中度耐药;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为6.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结论:该院肠球菌以粪肠球菌感染为主,主要引起泌尿道感染,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医务人员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探讨外膜孔蛋白缺失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的编码基因,利用Whonet 5.4 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13...  相似文献   

18.
抗真菌抗生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及其发酵调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海洋霉菌M182菌株对自身次生代谢产物-抗真菌抗生素M182A抗性与该抗生素产量的关系;通过亚硝基胍、亚硝基胍加紫外线复合处理,选育到对该抗生素抗性有明显提高和抗生素发酵相对效价提高到244%的高产突变菌株。稳定性实验表明该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良好。在液体发酵中,利用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发酵效果优于合成化合物。合适的温度刺激能促进该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奶牛隐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成都双流县某奶牛场的部分奶牛乳样进行体细胞记数、主要病原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以及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葡萄球菌仍是引起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产生了耐药性,因而中药防治仍是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