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抗肿瘤转移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刺激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VEGF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其特异性的膜受体即VEGF受体介导实现的。本文就VEGF及其受体的基因和蛋白结构、生物学作用、信号转导通路及在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垂体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所收治的52例垂体瘤患者,其中未复发者29例,复发者2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其脑垂体瘤中VEGF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52例中,有42例出现VEGF表达阳性,复发组垂体瘤中VEGF表达较未复发组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垂体瘤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促进垂体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抗肿瘤血管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与肿瘤的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 ,调节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因子主要有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两大类。较为重要的促进因子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血管生成素 (angiopoi-etin)、整合素 (integrins)等 ,这些因子与受体结合发挥其促血管生成的作用 ,因此阻断这些因子和受体的结合以及受体后信号传导途径可以抑制血管的生成。较为重要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有内皮抑素(endostatin)、血抑素 (angiostatin)、凝血酶敏感蛋白 (thrombospondin,TSP)、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  相似文献   

4.
张建中  古金海  刘勇 《江西医药》2005,40(11):761-763
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其过程受多种因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e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研究最早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而EphrinB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与EphB4结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管样结构,可能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肿瘤及其血管生成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抗肿瘤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依赖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类能促进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能诱导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调节内皮细胞的通透性。VEGF及其受体介导的肿瘤血管新生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VEGF及其受体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药物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的有丝分裂,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重塑细胞外基质并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其特异性高,是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较强的调节因子,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密切关系。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中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信号通路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这类药物已经被临床上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一步研究VEGF及其受体在肺癌中的表达和在生物靶向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为肺癌的发生、组织浸润、远处转移等机制的探索带来了更积极的意义,给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对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rkhead box O3a,FOXO3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及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异位妊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凤  李桂荣 《中国医药》2008,3(2):120-12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o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又称血管渗透因子。是目前所知的唯一能够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的一种血管生长调控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VEGF及家族成员在妊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已证明,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胎盘蜕膜局部存在丰富的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他们是构建胎盘、蜕膜血管网络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而Lyall等进一步研究证明,胎盘、蜕膜局部VEGF表达异常与某些病理妊娠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社  耿惠杰  孙春荣  贾七英 《河北医药》2006,28(12):1192-1194
实体肿瘤的发展依赖于血管的形成[1],新生血管是肿瘤快速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并为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提供了最直接的途径.最近发现,肿瘤细胞不仅分泌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同时还能表达VEGF受体,VEGF能直接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2].目前,已知有多种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参与了血管形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刺激因子.现就近年来有关VEGF/VEGF受体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与慢性高原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能诱导血管形成,增强血管通透性,在慢性高原病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受体主要有VEGFR-1(flt-1),VEGFR-2(flk-1/Kdr),VEG-FR-3(flt-4)等,它们能选择性地增强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生成。慢性高原病是一种低氧性疾病,机体长期受低氧和低气压的影响,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膜修复与重塑,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同时,低氧能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增加,毛细血管形成,缓解低氧对人体的不利影…  相似文献   

11.
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C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同时也产生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endostatin)等。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是迄今最强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内皮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几乎所有的实体癌的生长和转移。本文介绍其作用,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调节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等的关键调控因子。通过阻断VEGF与VEGFR-2的结合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而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介绍VEGF/VEGFR-2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靶向VEGF/VEGFR-2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也称血管渗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一种以二硫键相连的二聚体糖蛋白化合物。近年来,关于VEGF参与肿瘤生长、转移过程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对VEGF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肿瘤的体积超过2~3mm~3时必须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必须步骤,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促或抑血管生长因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已知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它是高度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受体Flt-1、Flk-1/KDR等结合,可显著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直接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为抗肿瘤提供了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现就抑制VEGF及其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性血管生成与中医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疗性血管生成即血管生成治疗法(therapeutic angiogenesis)其定义是促进营养性侧支循环血管的形成,在业已阻塞或狭窄的动脉周围组成内生的旁路循环,用以增加毛细血管,增大血流量,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目前认为在促进血管生成的众多因子中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最为特异和重要。目前研究发现VEG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可被脑损伤和缺氧诱导表达,VEGF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上VEGF受体1(fms-liketyrosine,Fit-1)和VEGF受体2(fetalliver kinase,Flk-1)相结合,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一些学者正尝试将外源性VEGF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底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对视网膜血管产生严重的病理损害,危害患者视力。目前针对DR已有视网膜激光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等多种方法。抗VEGF药物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DR患者视网膜状况的恶化,明显减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造成的视力下降;而抗VEGF药物对眼部及全身情况具有一定不良影响,如何评价抗VEGF药物治疗DR的疗效也较为重要。本文回顾近年来抗VEGF药物治疗DR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综述,进而评价VEGF药物治疗DR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孙利娟 《首都医药》2010,(22):10-1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治疗作用。方法比对VEGF和Ang对Ems的作用,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 VEGF在Ems患者的腹腔液、血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均呈高表达;Ang与VEGF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血管形成。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目前所知作用最强的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血管生成素及受体的药物可阻断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可能成为治疗Ems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在生理和病理性血管生成中发挥关键作用。由于恶性肿瘤生长离不开新生血管支持,因此抑制VEGF/VEGFR系统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肿瘤药物治疗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生以蛋白尿为表现的肾毒性,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就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临床使用致蛋白尿的发生率、机制及临床诊治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依赖血管,而血管生长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公认为刺激肿瘤血管生长的最主要的因素。神经菌毛素(neuropilin,NRP)家族则是近年来发现的VEGF新型受体,最初是作为轴突导向分子collapsin/semaphorin的受体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引导轴突选择正确途径以成功到达靶区。最新研究表明以VEGF共受体身份存在的NRP-1在多种癌症病变中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及增强VEGF的促肿瘤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单个核细胞分泌VEGF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研究发现血管新生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新生正性调控因子,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笔者检测了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VEGF分泌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