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有政府行为的货币经济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有政府行为时实行财政盈余、赤字等实际问题,建立了有政府行为的货币经济动力学模型.由此获得了一些经济动力学性质,讨论了货币经济动力学系统均衡时的不同效果,给出了经济出现周期现象的理论解释,提出了抑制通货膨胀重要性与必要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转轨经济中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转轨经济中由政府与企业和个人所组成的经济系统 ,建立了一类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为政策工具的货币经济动力学模型 ,阐明了转轨经济不景气情形下各种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人均产出资本比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构建了综合考虑以经济增长最大化和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养老保险均衡模型.证明了在以经济增长为优先考虑目标,综合考虑个人效用最大化和人均产出资本比情况下,最优的缴费比率是存在的,并求得其表达式,发现用实际的估计数据求得的最优税率值低于现行的实际收缴比例.最后,给出了在使用最优筹资比例进行养...  相似文献   

4.
大量资本流入流出会对一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冲击,并可能引发货币危机,但几乎没有学者去界定和测算"大量资本"的具体数量。如果能找到一个合意的跨境资本流动区间,即在这个区间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区间之外则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就可以有效预防跨境资本流动冲击。通过构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测算未来十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合意区间。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合意的资本净流入区间是[0.11,3.08]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我国合意的资本净流入区间是[-3.22,3.77]万亿元人民币;2027年我国合意的资本净流入区间是[-8.4 9,5.29]万亿元人民币。我国跨境资本流量处于这一合意区间时,资本流动不会对经济稳定形成冲击,而当跨境资本流量超出这个区间就意味着可能会对经济平稳运行产生显著的负面冲击,需要采取措施遏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过剩与股市上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经济计量的方法,通过对包括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大量的国内外数据的考察,估计了我国宏观经济中的过剩资本,大约在60000亿元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货币供给过多,它是导致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牛市"的主要原因;文章还从其他方面对股市上涨做了分析并讨论了外汇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共同均衡下的货币需求建模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共同均衡下研究货币需求建模与货币需求预测问题.首先利用1980-1996年的季度数据给出了Johansen检验的经验结果,得到两个协整向量,分别对应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然后建立了误差矫正模型,并比较了单方程估计和我们的两个市场共同均衡下的联立方程估计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冲击促使监管者更多的关注全球金融市场的关联网络特征及金融风险在各金融市场间的传导机制.本文基于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从关联网络的视角构建了金融压力溢出效应模型,考察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等五个金融子市场压力在不同国家和市场间的传导及其动态演变.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是全球金融市场中金融压力主要溢出者;发达经济体主要通过其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影响我国的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而新兴经济体金融压力则主要影响我国的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是不同国家和金融子市场间金融压力传染的重要路径.2014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压力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远高于金融危机时期,且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所受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具有资本流动的扩展随机动态均衡模型, 分别在资本流动、国内利率、国内产出波动、外国利率、外国价格波动的条件下, 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货币财政政策及其所伴随的风险对增长率、产出波动率、通胀率、汇率、货币需求、货币替代的政策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货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随着资本流动、国内利率、外国利率、外国价格波动而变化.对于较低的国内利率, 资本流动性显著影响货币财政政策对增长率、产出波动、 通胀率和汇率的作用效果. 对于较高的国内利率, 资本流动性不影响货币财政政策对增长率和产出波动的作用效果. 低产出波动国家中资本流动对货币财政政策作用效果的影响与高产出波动国家的相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绿色增长模式的动态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经济、资源、环境、生活、政策子系统参数的调控,预测人均绿色GDP、资源环境成本、生态安全指数、环境污染指数、国民幸福指数以及研发效率等变量的动态趋势,模拟得到四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问题的日益严重将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干预与国家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的生产与使用起到约束作用;方案4:协同发展模式以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低的经济损失、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代表了快速增长低消耗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即绿色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0.
跳跃机器人模糊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兆红  吕恬生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3):6455-6457
从受完整约束和非完整约束的腾空相到仅受完整约束的站立相,利用空间浮动基,分阶段建立了类人机器人非规则运动-跳跃运动通用动力学模型;基于Lynapunov方法设计自适应率,研究了跳跃机器人模糊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保证跟踪收敛和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仿真研究表明,跳跃机器人通用动力学模型为空间机器人建模提供参考;模糊自适应与计算力矩混杂模型轨迹跟踪控制改善了系统自适应性,丰富了非规则运动的姿态控制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在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通过引入人力资本,本文建立老龄经济模型并分别从"出生侧"和"死亡侧"的角度对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并对老龄化以及三种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预测的结果显示:新生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以及代表性个体的预期寿命延长都将导致或加深人口老龄化问题;开放二胎等鼓励生育政策虽在短期内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但对人均产出可能存在负面影响,从长期来说将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延迟退休政策在长期内将增加经济体的人力资本积累、人均产出及人均消费,提高教育质量亦存在积极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2.
Chai  Jian  Wang  Yabo  Hu  Yi  Zhang  Xuejun  Zhang  Xiaokong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2023,36(1):360-374

Under the goal of carbon neutrality, it is critical for China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green credit,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ergy-environment-economy (3E) system.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20, the authors buil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dex, energy transformation index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By using Bayesian network model (BN),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green credit and 3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annual increas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Green credit ca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allevia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rough energy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er capita GDP.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 and per capita GDP growth also help to contro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reen credit can stimula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ccelerate energy transformation together wi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 can facilita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green credit can restrict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s per capita GDP growth. Per capita GDP growth can reduce energy intensity and improve urbanization and per capita energ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放松效用贴现因子不变假设,认为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改变效用贴现因子来对经济系统的平衡增长路径产生影响.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代表性消费者对未来的重视程度将会降低,导致稳态消费水平降低.如果考虑技术进步,老龄化虽然可以通过效用贴现因子减低消费水平,但也可能提高技术进步,进而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基于CHARLS 2013年度的全国调研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财务状况与消费水平正相关,较高的收入和资产可以提高消费的水平,这一关系在分组稳健性检验和个人资产、攀比效应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年龄与消费水平负相关,但在高龄老人中这一关系可能不显著.身体越健康的老人消费水平越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和老龄居民均有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4.
依据我国商业银行1994-2012年操作风险历史数据,本文引入Lévy测度描述操作风险损失所具有的非连续跳跃行为,利用稀疏序列法产生动态操作风险损失过程,采用了同时考虑损失频率相关性和强度相关性的Lévy Copula模型,给出了具有时变参数和时变相关性结构的动态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和数值实验技术,计算了不同置信水平上的VaR与CVaR.实证结果表明:Lévy Copula模型能在减少模型设定风险的同时,较好地描述风险单元间的相关性结构;Lévy Copula模型相比于传统Copula模型对相关性结构刻画更为细致,能降低风险资本,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动态Lévy Copula模型能捕捉到风险的变化趋势,减少由于时变参数导致的风险资本估计偏差.  相似文献   

15.
拓展并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模型,从消费角度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s,ECF)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ECF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ECF空间分异明显,呈显著的经济、地理集聚特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ECF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模式、气候、文化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系统工程》2007,25(4):110-113
由于确定性时间趋势项代表了经济发展等的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故本文首次基于带有非参数时间趋势项的半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5年的消费收入进行了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收入是消费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同时趋势项的影响也并不是如很多文章描述的那样具有直线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设计了基于生产函数和神经网络的多主体仿真经济系统,建立了利率政策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规则性与相机性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设计了企业的存贷款规则及中央银行的利率规则,通过模拟相机性与规则性利率政策下宏观经济的不同特性,对比分析了两种政策的适用场景.发现规则性的利率政策有助于使经济平稳,而相机性的利率政策虽然可能提升经济状况,也会带来较大风险。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新常态的宏观经济形式,对利率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利益驱动下的人口迁移,由人均收入、公共服务资源人均占有量和平均年龄构造一个区域广义势。当某区域广义势高于各区域的平均时,该区域将有迁出者;那些广义势比平均广义势较低的区域将是这些迁出者的迁入区;向不同区域迁入的人则由依赖于两地间广义势之差的迁移概率决定。结果表明,净迁入(迁出)人口随时间指数衰减,迁出(迁入)区总人口、人均收入、公共服务资源人均占有量均呈现近似为指数方式衰减("反指数"方式增长),最后达到三者相互匹配的相对稳定态。信息熵、人口分布与斑图演化均显示一个两极化的有序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