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石废弃地是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严重,同时其使用功能和美学价值被破坏。通过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能促使采石废弃地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再生。介绍和分析国内外一些典型案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武汉殊山矿区采石废弃地提出了景观重建的目标及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开展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重建、提高矿山废弃地生态产品输出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历史遗留和修复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废弃地,本文探讨其所输出的生态产品概念和内涵。基于投入主体和修复方向角度,总结矿山废弃地修复治理的主要方式。在对矿山废弃地分类基础上,分析矿山废弃地输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境:生态产品价值依附于土地再利用产生的经济收益中,无法单独体现。根据矿山废弃地输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阶段特性,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提高矿山废弃地输出的生态产品数量和品质,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励多方主体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3.
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的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并形成了很多矿业废弃地.本文在国内外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现状的基础上,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国内矿山废弃地恢复的现状,介绍了矿山废弃地的类型和特点,并在分析对环境、社会造成影响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基本模式,认为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才能使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从而达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艳  侯明明  王宏镔  卿华 《矿业快报》2006,25(11):36-39
大量的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并形成了很多矿业废弃地。文中在分析了国内外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现状的基础上,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金属矿山开采后的废弃地(如尾矿库)表面形成极端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恢复.简述了恢复生态学在废弃地治理方面所应用的理论基础,总结了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包括废弃地工程处理、植被恢复、区域生态系统重建等途径,介绍了我国在金属矿山废弃地复垦、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改良土壤肥力及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等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讨了今后我国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煤废弃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指出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改善废弃地的景观、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目前比较紧迫的任务。文章以铜川市照金废弃矿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采煤废弃地生态恢复重建治理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采煤废弃地生态功能和地貌单元得到有效恢复,矿区周围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改善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居住水平,也为同类采煤废弃地的恢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矿山废弃地是湖北省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源。针对湖北省矿山废弃地的特点,提出矿山废弃地景观重建的原则和分区方法,同时结合武汉凤凰山、硃山、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矿山废弃地景观重建的实例,分析湖北省矿山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赵波 《云南煤炭》2007,(3):48-51
在煤炭及其他矿石的开采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矿山废弃地。目前对矿山生态恢复的研究已经成为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其中对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重建又是矿山生态恢复的重要环节。在生态重建的基础上,复垦才能够得以有效的进行。本文综述了近年的研究情况以及我国在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渭北嵯峨山一带历史开山采石活动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土地损毁,严重影响了大西安都市圈外围景观。以往治理工程多针对采坑底盘及工业广场等平缓场地,在原地形基础上进行植被修复,受损的地貌景观未得到根本的改观,废弃采矿用地也未得到充分的复垦利用。本次研究以嵯峨山CK1、CK2废弃采坑生态修复设计项目为依托,提出通过台阶式整治进行地貌重建、复垦利用废弃土地的综合治理方案,实现对废弃采石矿山开发式治理,修复工程产生的多余石料依规通过政府公共交易平台拍卖回收资金,形成“修复-利用-资金回收”闭环的废弃采石矿山修复模式,旨在为渭北“旱腰带”众多的废弃采石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