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紫芝胞外三萜物质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液体发酵获得紫芝发酵液物质,从中制备了胞外三萜,采用管碟法试验了胞外三萜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黑曲霉和青霉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紫芝胞外三萜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枯草芽孢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较弱.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紫芝胞外三萜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0、30、60mg/mL,对黑曲霉和青霉的最小抑茵浓度分别为120、60mg/mL.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溶剂对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利用平板打孔法对黑曲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多黏芽孢杆菌等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并测定其抑菌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2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多黏芽孢杆菌等几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表现出蒲公英的醇提液的抑菌能力大于蒲公英水提液。  相似文献   

3.
采用管碟法实验了赤芝发酵液中胞外三萜对大肠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G+),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赤芝胞外三萜组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该赤芝胞外三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mg/mL;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0mg/mL。此外,该赤芝胞外三萜的抑菌成分在40℃和60℃下(处理2h)较稳定,但在80℃和100℃温度下,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灵芝发酵液多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灵芝发酵液粗多糖,以6种常见食品有害菌为供试菌,研究灵芝发酵液粗多糖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灵芝发酵液粗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L: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MIC均为50mg/mL;对酿酒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弱,MIC为100mg/mL;对黑曲霉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只在高浓度下才显示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试管混合培养特性实验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 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生长时,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在混合培养的前12h,实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活菌数比对照组下降2-3个对数级,到培养后期则没有 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为了进一步探讨乳酸菌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机理,采用牛津杯法观察了保 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抑制作用,发现其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有机酸和抗菌类 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郭潇  雷晓凌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10):1166-1169
从湖光岩水体和底泥分离出的异养细菌中选出了20株细菌,通过刚果红染色筛选和摇瓶发酵筛得到了9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有10株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杯碟法试验灵芝菌丝体中灵芝酸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菌f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灵芝酸组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该灵芝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 mg/mL;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 mg/mL.此外,该灵芝酸的抑菌成分在40℃和60℃下(处理2 h)较稳定,但在80℃和100℃温度下,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液体培养法和活菌计数法,研究了蜜环菌菌索提取液对常见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MIC值,蜜环菌的抑菌能力依次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15%的蜜环菌浸提液可抑制细菌生长,高于20%的蜜环菌浸提液可对霉菌和酵母菌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丹参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丹参提取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杯碟法检测丹参不同提取方式、不同灭菌方式以及改变提取液pH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 丹参醇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95%醇提液对上述菌的MIC分别为20,20,40,80,80 mg/mL,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丹参醇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强;不同灭菌方式及改变提取液pH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无差异.结论 丹参提取液具有一定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无梗五加果为原料,提纯获得多糖ASP,分析其理化性质,并采用琼脂扩散滤纸片法比较纯化前后的多糖对供试菌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梗五加果多糖ASP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根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未纯化粗多糖仅对枯草芽孢杆菌及根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种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均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中国蜂胶水提物的抑菌活性,本文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了来自中国26个地区的蜂胶水提物(Water Extraction of Propolis,WE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毛霉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除云南西双版纳WEP外,其余WEP均对受试菌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性。西南地区WE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最强,东北地区WEP对毛霉抑菌性最强,华东地区WEP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产气杆菌抑菌性均最强。中国蜂胶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5种受试菌抑制程度由大到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71±2.97)mm>变形杆菌(6.48±2.89)mm>产气杆菌(6.3±2.78)mm>毛霉(3.57±3.38)mm>大肠杆菌(2.18±3.36)mm。  相似文献   

12.
Xianfeng  Zhu  Hongxun  Zhang  R. Lo    Ying  Lu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5,70(2):M149-M152
ABSTRACT: Successive chloroform, ethanol, and ethyl acetate partitions of extracts from Cynara scolymus L. leaf, head, and stem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15 microbial species, including 7 foodborne bacterial pathogens, Bacillus subtilis, Staphylococcus aureus,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icrococcus luteus, Escherichia coli, Salmonella typhimurium ,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4 yeasts, Candida albicans, Candida lusitania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and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 and 4 molds, Aspergillus niger, Penicillium oxalicum, Mucor mucedo , and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using the disk diffusion assay technique. The leaf extract was found to be most effective against all of the tested organisms, followed by the head and stem extracts, and the ethanol fraction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all of the tests among 3 soluble fractions of extract, followed by the chloroform and ethyl acetate fractions.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 of extracts determined by the agar and broth dilution method ranged from 1.25 to 10.0 mg/mL. The MIC of ethanol fraction of leaf extracts was the lowes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2 extracts. The MIC for fungi was at or below 2.5 mg/mL and for bacteria was at or above 2.5 mg/mL.  相似文献   

13.
王陶  邵颖  李文 《食品工业》2012,(2):96-98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蛹拟青霉不同菌株的液体发酵液及菌丝体甲醇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蛹拟青霉各菌株液体发酵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对4种指示菌均无抑制活性。当各菌株发酵液甲醇提取物样品浓度为5 mg/mL时,PM27菌株的发酵液样品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PM38菌株发酵液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PM33菌株发酵液样品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最好,PM27菌株发酵液样品对黑曲霉抑制效果最好,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2 mg/mL,0.32 mg/mL,0.64 mg/mL,0.16 mg/mL。  相似文献   

14.
宣木瓜粗提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宣木瓜粗提物的抑菌作用以及紫外光和温度对其抑菌作用的影响,以95%乙醇和蒸馏水作为溶剂,采用水浴振荡法对宣木瓜粗提物进行提取。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宣木瓜不同粗提物对荧光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四联球菌的抑菌作用以及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宣木瓜95%乙醇粗提物和蒸馏水粗提物对5种有害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95%乙醇粗提物的抑菌作用优于蒸馏水粗提物,两种粗提物均有较好的紫外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处理和琼脂扩散法从湖泥中筛选出一株产广谱抗菌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XW4,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探究。结果表明XW4在细菌发育分类学上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其发酵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等多种腐败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XW4。XW4无细胞上清液对蛋白酶k敏感,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不敏感;经60、80、100℃处理30 min后,对大肠杆菌拮抗活性基本不变;在pH3.0~11.0范围内保持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打孔法,从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酸驼乳中分离的23株乳酸菌中,筛选出9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茵株MLS5抑菌活性最强).通过有机酸、过氧化氢抑茵的排除试验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初步确定MLS5产生的抑茵物质为蛋白质类细菌素.温度和pH耐受试验表明,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21℃,20 min),pH 3~6具有抑茵活性.菌株MLS5的发酵曲线表明,菌株在37℃培养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产细菌素和产酸能力,该细茵素在茵体生长对数中期产生,在生长稳定期抑茵活性达到最大.经抑茵谱试验表明,MLS5所产细菌素不仅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茵,而且对大肠杆菌和毛霉菌也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广的抑茵谱.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SC-2发酵液主要抗菌活性物质,以临床致病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珠菌等为指示菌,采用打孔法检测抑菌活性,对SC-2发酵液抑菌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抑菌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制备得到抑菌单体化合物GNH-2。该物质表现出广谱的抗菌活性,在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4±0.30 mm、18±0.15 mm、19±0.10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活性分别为28±0.10 mm、30±0.10 mm、56±0.35 mm,优于同等浓度的万古霉素。通过能与茚三酮直接显色等实验结果,初步推断GNH-2属于直链的肽类化合物,为后续结构确证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95%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对野艾蒿进行提取,得到的粗提物干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组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艾蒿中的挥发油。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各个萃取组分和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活性。并研究了野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体内抑菌实验。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各组分的抑菌能力大小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挥发油。水相组分未检出抑菌活性。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挥发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次为为10.00,2.50,5.00,10.00mg/mL。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体内抑菌实验表明小鼠灌胃0.50 g/kg的野艾蒿提取物时,体内抑菌活性最好。比模型组的死亡率降低了77.78%。实验表明野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经过定性实验确定榅桲中含生物碱,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榅桲果实总生物碱含量为1.2%。又对榅桲果实生物碱粗提物对几种常见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榅桲果实生物碱粗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黑曲霉、根霉、青霉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抗菌活性,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分别采用6种单酶和3种复合酶对辣木叶蛋白进行酶解,考察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确定最佳蛋白酶。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有效抑菌组分对不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辣木叶蛋白提取率为32.67%±0.45%,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27%。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辣木叶蛋白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抑菌活性,抑菌圈大小为(7.67±0.24) mm;胃蛋白酶结合胰蛋白酶分步酶解蛋白所得酶解产物抑菌能力均高于其他几种蛋白酶,酶解产物对化脓性链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大小为(10.83±0.62) mm,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及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分别为5、10、2.5 mg/mL。说明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均有抗菌活性,双酶酶解法制备的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性及广抑菌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