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深圳市禽职业暴露人群的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进行调查,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深圳市大型活禽批发市场和冰鲜家禽零售市场的禽职业暴露人员进行血样采集和问卷调查,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7N9抗体,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2015—2016年共调查了366名禽职业暴露人员,其中男性245人(66.9%),女性121人(33.1%),年龄中位数44.00岁,血凝抑制试验均未检出H7N9病毒抗体阳性,有23份血清抗体滴度在1:20~1:80之间。问卷调查显示,职业暴露接触的禽种类主要为鸡(93.7%)、鸭(77.6%)、鹅(56.0%),职业暴露人员主要工作为冰鲜家禽销售(52.5%)、活禽销售(27.3%),工作时有95.1%的人穿戴了防护措施,58.7%的人每天对档口清扫2次及以上,67.8%的人每周对档口进行消毒2次及以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女性(OR=2.51,P0.05)、活禽销售(OR=2.76,P0.05)和档口消毒频次较少(OR=3.99,P0.01)是产生抗体滴度的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禽职业暴露人群中未发现H7N9抗体阳性,销售活禽和档口消毒频次较少增加了职业暴露者产生H7N9抗体滴度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喀什地区活禽市场及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感染状况,探索喀什地区人感染禽流感的危险因素,为喀什地区制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67名职业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read-Time PCR方法监测环境标本中H5N1、H7N9、H9N2禽流感病毒,应用马血球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人血清样品中H5N1、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结果 2011—2014年共采集1 055份环境标本,阳性率为3.22%;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405份,未检测出H5N1、H7N9抗体阳性标本;问卷调查禽类从业人员共267人,人禽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临床症状的知晓率分别为46.82%、29.59%和68.16%,接触禽类或污染器物后,有洗手习惯、戴口罩、换工作服和定期消毒生产器具的分别为36.33%、29.96%、30.34%和49.44%。结论该地区活禽市场环境禽流感污染情况长期存在,加之职业暴露人群的禽流感知识知晓率低、个人防护更缺乏,因此引起人禽流感的危险性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辖区范围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卫生情况及H7N9禽流感病毒存在情况,评估潜在的传播风险。方法对16家农贸市场开展现场卫生学问卷调查以及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 16家农贸市场活禽摊位清洁程度不一,干净市场占37.50%,一般和较差市场占62.50%。在农贸市场活禽摊位采集的84份标本,其中6份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弱阳性,阳性率为7.14%;其中某农贸市场的7份标本检出3份弱阳性,阳性率为72.86%。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在个别农贸市场外环境中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5 个活禽市场休市前后9 轮外环境监测结果, 评估休市措施对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控制的成效及影响。方法 2014 年1 月对5 个第1 轮环境监测检出H7N9 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活禽市场所有存栏活禽采取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全面清洗消毒和3 d 休市的应急措施, 其后开展第2 轮监测, 复市1 周内再进行第3~9 轮监测。采用RT-PCR检测环境标本中A型流感病毒核酸, 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H5、H7、H9 病毒亚型。结果 共采集外环境标本654 份。第1 轮监测中A型流感病毒活禽销售摊点阳性率为94.44%, H5/H7/H9 病毒亚型阳性率为61.11%, 处置消毒后阳性率下降至0, 复市后阳性率回升, 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由第3 轮的50.00%升至第9 轮的72.22%,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5/H7/H9 病毒亚型阳性率由第3 轮的0 升至第9 轮的44.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轮监测中A 型流感病毒标本阳性率为28.89%, H5/H7/H9 病毒亚型标本阳性率为17.78%, 处置消毒后标本阳性率降为0, 复市后阳性率回升, 标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由第3 轮的19.67%升至第9 轮的27.5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5/H7/H9 病毒亚型标本阳性率由第3 轮的0 升至第9 轮的8.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禽宰杀工具标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2.4%, 35/156)。复市后1 周内, 后期污水和饮水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25.9%, 12.4%)均高于初期(8.3%, 8.6%),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禽过夜存栏的销售摊点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91.7%)高于不存栏过夜者(33.3%), 同时售卖多种禽类的摊点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85.7%)高于非售卖多种禽类摊点(2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市场内活禽宰杀对禽流感病毒污染扩散的风险大, 污水、饮水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蓄积效应, 活禽存栏过夜和多种类禽鸟混养是销售摊点存留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对活禽市场采取清洁消毒等休市措施可清除禽流感病毒的污染, 但复市后即反弹, 对污染控制的持续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山市城乡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人禽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6年对江山市城乡活禽市场采集的345份外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Flu A(A型通用型)、H5、H7、H9和N9亚型的核酸检测,分析不同标本和不同季度的禽流感病毒阳性率。结果 345份外环境标本中Flu A、H5、H7、H9和N9的阳性率分别为57.10%、23.19%、3.48%、39.42%和5.80%。Flu A、H5、H7、H9的阳性率均为第一季度最高,第三季度最低。在各类标本中,Flu A和H9阳性率最高的标本均为宰杀或摆放禽肉砧板表面擦拭标本,分别为71.43%和27.68%;而H5、H7和N9阳性率最高的标本均为禽类粪便,分别为15.91%、2.27%和9.09%。乡镇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核酸Flu A、H5、N9阳性率依次为87.23%、36.17%和12.77%,分别高于城区的52.35%、21.14%和4.70%(P0.05)。结论江山市城乡活禽市场外环境中存在H5、H9及H7等多种亚型,需结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状况,采取长期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南昌市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活禽职业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现状。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PPS)抽取南昌市76家活禽市场及其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收集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活禽职业人群的人口统计学和职业暴露信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并分型。结果 76家市场中,55.26%(42/76)实施一日一清洗;76.32%(58/76)实行一周一消毒;97.37%(74/76)现场宰杀活禽;69.74%(53/76)活禽存栏过夜。390名从业人员的平均累计职业暴露时间为13.00年(6.12~20.00年),主要暴露方式为宰杀(72.56%)和销售(55.90%);11.79%近期接触过病死禽。474份环境标本中,75(15.82%)份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H9阳性44份,H5阳性16份,H7阳性11份,H10阳性2份。结论 南昌市活禽市场禽流感防控措施未充分落实,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防控措施实施力度,降低活禽职业人群和市场顾客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信息,结合个案调查表、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等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慈溪市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共发生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死亡1例,7例患者中6例发病前有禽的密切接触史,1例发病前有农贸市场杀白禽摊位经过史。7例病例接触场所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为55.6%,慈溪市从事禽交易的农贸市场环境标本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2014年1月为38.4%,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为64.3%,从本地饲养的家禽活禽标本中未检出阳性。结论禽交易农贸市场及流动活禽摊贩为病毒感染高危场所,为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发生,应实施季节性休市,非休市期间应加强禽交易农贸市场管理,规范禽交易市场卫生管理和消毒,打击流动活禽摊贩,同时加强群众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职业人群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市禽类交易市场与饲养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在流感高发的春季采集活禽交易市场和养殖场所环境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禽流感病毒FIu A、H5、H9、H7、N1、N2、N9。结果活禽市场H5N1检出率为25.32%,其中粪便标本H5H1检出率为24.14%,禽类污水H5H1检出率为25.00%,涂抹笼具表面H5H1检出率为26.92%,H9、H7未检出。养殖场所H5、H7、H9均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济南市不同活禽交易市场、饲养环境H5NI禽流感病毒污染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阳江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风险,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32个活禽市场进行环境污染状况和从业人员调查;每个市场随机选择2~4个活禽售卖档口采集环境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核酸;采用调查问卷对186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6.13%的从业人员认为H7N9禽流感会传染给人;5.38%的从业人员在宰杀禽类时配戴口罩;5.21%的档口清洁时使用消毒剂消毒;采集环境标本202份,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0份,标本阳性率为24.75%;所有批发市场未开展进场禽类病原学检测,一般以是否有病死禽类作为评估禽类是否染疫的方法。结论阳江市活禽市场环境污染严重,存在较高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风险;加强活禽市场管理,严格落实清理消毒措施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2013年3月我国经历了5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大流行,其中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30日内地报告病例730例。目前尽管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传播规律、流行特征尚缺乏深入了解,但现有研究提示活禽交易市场可能是病毒来源、变异、传播和感染人类的主要场所,而关闭活禽市场已成为目前防控该疫情的主要手段。但不同形式的活禽交易市场休市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的影响仍未明确。本文综述了我国不同形式的活禽市场休市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湖南省2013、2014年确诊的2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资料,对人和禽分离的H7N9病毒进行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发热和咳嗽是最常见的起病症状,所有患者均存在肺炎;20例(76.92%)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5例(96.15%)初诊时白细胞下降或正常,发病至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0 d。10例死亡,病死率达38.46%。患者分离的H7N9病毒株测序分析表明,发生了H7基因Gln226Leu和Gly186Val替换,PB2基因Asp701Asn突变。结论急性呼吸系统损害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活禽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要危险因素,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部分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更容易从禽类向人跨种传播引起人类严重疾病,需加强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调查分析,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1例人感染HTN9禽流感病毒,经救治后痊愈出院。患者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咽拭子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通过扩大监测流感病例160例和职业人群858例,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当地活禽交易市场鸡咽拭子标本检出2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鸡来源于外省。[结论]活禽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关键风险因素,暂无证据人传人,未发现人群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仍需开展扩大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完善对感染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曾志笠    刘晓青  傅伟杰  朱蒙曼    袁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6,(22):4038-4039
目的 分析江西省不同亚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江西省禽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江西省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报告的人感染禽流感确诊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方法,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江西省共报告人禽流感确诊病例18例,其中H7N9病例14例,H10N8病例3例,H5N6病例1例;死亡4例,病死率22.22%。88.89%(16/18)的病例发生在1 - 2、4和12月,61.11%(11/18)的病例出现在鄱阳湖周边地区;病例年龄中位数为62岁(23~80岁),男性占55.56%(10/18);17例病例均有明确的禽类暴露史,病例可疑暴露场所环境相关标本中H7N9、H10N8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12.24%和5.19%。结论 江西省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在冬春季高发,且存在一定的地域集聚性,多数病例发病前有禽类或活禽市场暴露史。建议实施“加强活禽市场管理,控制发病风险”控制措施,并主动开展禽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和血清学调查,系统收集轻症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信息,全面分析和掌握我省人禽流感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人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态势,为该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流感样病例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职业暴露人群监测和活禽市场环境污染监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截至2014年4月30日,阳江市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4例,死亡2例;2013年12月16日至2014年4月30日,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为4.30%;全市报告和采集标本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28例,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例;接受医学观察的186名从业人员未发现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采集环境标本1 188份,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8份,阳性率为6.57%;监测市场194个(次),检出有阳性标本的市场42个(次),市场阳性比例为21.65%。结论阳江市活禽市场环境污染严重且涉及范围广是导致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活禽市场管理,严格落实清理消毒措施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嘉兴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及涉禽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现状,为科学有效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013年3月-2016年4月采集的嘉兴市3 115份外环境标本的A型流感病毒核酸,并对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进一步进行H5、H7、H9亚型检测。采用马血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检测2015年4月和2016年4月采集的嘉兴市140名涉禽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中的H5N6、H7N9和H9N2血凝素抗体。 结果 外环境标本中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8.11%,H5、H9、H7亚型阳性率分别为0.64%、3.21%、5.07%;同时,外环境标本中检出不同亚型混合污染标本74份,且H9/H7混合污染的阳性率达到1.86%。A型流感病毒及H7亚型阳性率在冬春季节出现高峰,且在城乡活禽市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场所;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和清洗禽类的污水标本中A型流感病毒及H7亚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标本类型。140份人群血清标本共检出H9N2抗体阳性标本5份,阳性率为3.57%,未检出H5N6、H7N9抗体阳性标本。 结论 2013-2016年嘉兴市外环境中存在H5、H9、H7亚型污染,且涉禽职业暴露人群中少量的H9N2禽流感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提示禽类接触、活禽交易市场暴露有感染禽流感病毒风险,因此应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重点区域的禽流感病毒监测,防止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及时了解国内外对新禽流感A(H7N9)的科研进展,把握防治禽流感A(H7N9)的主动权。方法及时收集国内外新发表的论文及报道,进行分析综合。结果初步证明了新禽流感A(H7N9)病毒的性质,基因特点,致病性,传播性,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和防控要点。结论禽流感A(H7N9)病毒是一种三原重组的新病毒,对禽类及哺乳动物(包括人)都有致病性,且对人的毒性较强;但可防,可控,可治。目前对其认识还在随科研深入而发展,仍有不少不定因素,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合肥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和外环境监测结果,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 - 2018年合肥市本地感染的2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全市外环境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 - 2018年合肥市共确诊本地感染病例22例,中位年龄62.50岁,男女比例2.67∶1;病死率为54.55%,治愈组和死亡组在患有基础性疾病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7);85.00%的患者发病前10 d有禽类接触或活禽市场暴露史。历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例数与应急监测标本阳性率之间有相关性(r = 0.997,P = 0.003),与常规监测标本阳性率之间无相关性(r = - 0.385,P = 0.451)。结论 老年男性是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人群,基础性疾病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现有监测方案监测敏感性较差,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To investigate human exposure to live poultry and changes in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after the April 2013 influenza A(H7N9) outbreak in China, we surveyed 2,504 urban residents in 5 cities and 1,227 rural residents in 4 provinces and found that perceived risk for influenza A(H7N9) was low. The highest rate of exposure to live poultry was reported in Guangzhou, where 47% of those surveyed reported visiting a live poultry market >1 times in the previous year. Most (77%) urban respondents reported that they visited live markets less often after influenza A(H7N9) cases were first identified in China in March 2013, but only 30% supported permanent closure of the markets to control the epidemic. In rural areas, 48% of respondents reported that they raised backyard poultry. Exposure to live commercial and private poultry is common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and remains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human infection with novel influenza virus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13 - 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和外环境应急监测结果,探讨影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传播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3 - 2017年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和外环境应急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研究期间,山东省共报告2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12例,病死率41.38%。病例以冬春季节高发,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5岁,男女比例为6.25∶1,86.21%的病例有活禽或者活禽市场接触史,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检测阳性率为9.30%。结论 山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冬春季高发,病例呈现高度散发状态,病毒具有一定人传人能力,禽类和活禽市场接触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职业人群和农村地区病例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吉安市发生的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名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其相关呼吸道标本,采用RT PCR方法开展H7N9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首例患者于2016年4月1日发病,17日确诊,被感染的途径为活禽市场暴露和与禽类接触;其母亲4月5日发病,17日确诊,被感染的可能途径有2种:(1)禽肉处理;(2)母亲与首例病例的密切接触。经过对患者的积极处置和救治,2名患者已出院,此次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此次疫情所涉及的2例病例确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病例,首发病例通过禽类暴露而感染,续发病例因共同暴露感染可能性大,但无法完全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