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为顺应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满足创新型中医药人才需求,聚焦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从师资优化、人才培养、平台搭建3个方面,通过对师资队伍培养和创新创业基因教学、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措施,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介绍了广东药科大学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探索经验和实践成果,为中医药院校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高等中医药院校也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为例,以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推进"本科教学工程",以通识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教材为支撑、以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为保障、以"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为后盾等方面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提高我国创新创业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中医药大学生是中医药卫生事业继承创新的主要力量,那么如何从大学生自身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探索的热点。本文从中医药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探讨新时期中医类大学生的自我提升。以"厚德博学"与"继承创新"为出发点提升创新思维,从"创新学习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来培养创新能力。综合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中医药大学立足健康领域需求,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体制机制联动、校内校外联动、参与人员联动、保障与鼓励联动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及素质教育相互融通的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通联动"新模式。建立了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中医药专业知识转化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例,通过从第一课堂的相关课程群设置,到第二课堂的各类竞赛、专题培训以及“科学商店”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探索中医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颖  胡振宇 《光明中医》2022,37(2):337-341
构建科学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对于准确评估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研究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结合中医药专业及大学生的特殊之处,构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模型,进...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对中医药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出新的需求,中医药院校应坚持育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融合、用创新创业成果检验教育成效为基本原则,采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就业创业实践、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能力建设、改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发展策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是推动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提升,对本科教学实验项目设计、优化及改革,对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对本科教学实验室开放使用及对中医药传承及科普工作的推进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广州中医药大学诊所创业课程以CDIO一体化教学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诊所创业典型案例研究和企业家访谈,构建基于项目输出的诊所创业课程体系。该体系按照CDIO"全程性""实践导向"的核心理念对专创融合的中医药院校创业特色课程诊所创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建设,提升创新创业应用能力,使之更加贴近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真正达到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输出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矩阵。  相似文献   

10.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医药院校更应该把握契机,积极探索中医药事业创新创业大发展的教育新路径。基于此,此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法,采用问卷模式对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类专业400名在校大学生,分别从个人基本信息、创新创业认知、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相关建议进行调查,分析高等中医院校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并从支持系统、意识培养、实践体验感及教师层次几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及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历史使命都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此文提出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的"1+2+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体系,从打造创新训练大平台、建设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创新实践载体、组建师资队伍、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2.
正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原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2007年更名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历经62年的发展与积淀,已形成集科研、临床、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机构。截至目前,该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七所重点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卫生部首批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我省首批博士后创业基地、省院共建的吉林省创新医药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高等中医药院校现有培养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有机融合不足,区域医学特色彰显不足,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薄弱、传承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传承数十年"重经典、强临床"的培养理念与历史积淀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区域中医药深厚底蕴,求创新、创特色、拓协同,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多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得到社会及同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吉林中医药》2020,(3):F0004-F0004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原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2007年更名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历经62年的发展与积淀,已形成集科研、临床、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机构。截至目前,该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七所重点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卫生部首批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我省首批博士后创业基地、省院共建的吉林省创新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15.
《吉林中医药》2020,(4):F0003-F0003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原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2007年更名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历经62年的发展与积淀,已形成集科研、临床、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机构。截至目前,该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七所重点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卫生部首批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我省首批博士后创业基地、省院共建的吉林省创新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16.
正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原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2007年更名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历经62年的发展与积淀,已形成集科研、临床、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机构。截至目前,该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七所重点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卫生部首批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我省首批博士后创业基地、省院共建的吉林省创新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17.
王利  许珊 《新中医》2021,53(24):222-224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院校基于中医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文章结合中医学学科与中医药院校学生的特点,探讨分析中医药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探索中医药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通过“融通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培养全过程,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开展中医药与多学科的交叉创新,从而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助实现中医药“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1995年评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2012年成为全市首批"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首批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西南大学药学院等多家高校的教学医院;是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协作医院;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先后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庆市十佳医院、文明单位、群众满意医疗机构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社会对中医药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构建"健康中国"战略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使医学生成为符合"健康中国"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发展需要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挑战杯"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一直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宗旨和目的,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广大师生热情参与,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逐年提升,已经成为具有我校中医药主体特色、在广大学生中日益显现出导向性、示范性、主体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倡导和凝聚青年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方面,树起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