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海深水区海洋环境恶劣,台风和孤立内波频发,深水钻完井工程设计和作业难度大、风险高。为提高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实现海上钻完井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和作业能力由浅水向深水和超深水的跨越式发展,经过十余年技术攻关和作业实践,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体系,首次建立了深水钻完井作业指南、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克服了南海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技术挑战和作业难题,满足了深水油气钻完井安全、高效的作业要求,并钻成了最大作业水深近2 500 m的第1批自营深水井,开启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挺进深水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2日,中海油成功完成了我国首口超深水探井——陵水18-1-1井的油气测试作业,这表明我国已具备海上超深水油气井钻井和测试全套能力。陵水18-1-1井是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部署在琼东南盆地的一口预探井,由"海洋石油981"承钻,实际作业水深1 688.7m,实际完钻井深2 927 m。此次测试作业是中海油首次挑战高难度的超深水测试作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深水钻完井方面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海油围绕国家深水开发战略,积极参与南海油气风险勘探开发,在南中国海珠江口盆地M区块M深水气田完成水深1 350~1 500 m的深水气井9口,初步形成了高精度出砂预测、深水防砂设计、压裂充填工艺及流动安全保障措施等完井关键技术。结合南海M深水气田完井作业实践,对深水完井作业中的可能风险点和现场应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后续项目设计和作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水平也在逐渐得到提升。当前,我国也在不断完善深海钻井设备,在吸收、利用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进行相关钻井设备的自主研发。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国的相关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十分显著,已经迈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的队列。但是由于基础的薄弱及发展时间的短暂,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还是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从业人员及研究者应该认识到,只有认清现状,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作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深海石油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本文就是基于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作业的现状,对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作业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分析,以望能帮助其能对我国深海石油资源进行更好、更有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洋石油进军深水步伐的推进,在南中国海深水作业实践中遇到一系列作业难点和挑战。恶劣的作业自然环境对深水完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在完井工具和设备、施工工艺与完井技术策略上与浅水及陆地完井差异明显。我国在深水钻完井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相比国外存在不小差距。针对深水作业特点,分析了作业中的一些难点与关键技术以及深水完井的策略,研究了M深水气田完井关键技术,对射孔技术、精细化完井防砂控制技术、压裂充填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南中国海深水完井作业实践,对深水完井作业中的可能风险点和现场应对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设计和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油价下超深水油田开发钻完井管理存在的挑战,本文对国外某超深水油田开发钻完井技术及良好作业实践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设计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两方面开展分析和论述,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类似项目钻完井降本增效的措施和管理经验,并对中海油深水钻完井作业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资讯     
<正>我国海上首口深水高温高压探井完钻由"海洋石油981"承钻的我国首口深水高温高压探井——陵水25-1S-1井顺利完钻。这口井是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继去年发现我国首个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自营深水大气田陵水17-2后,在南海部署的又一口重要探井,以进一步探明南海天然气储量。该井同时面临深水、高温、高压等多重世界级难题,该井  相似文献   

8.
<正>一、报道范围报道国内外石油工程(包括钻井、钻井液、固井、完井、油气开采理论与工艺、增产增注工艺、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科技进展和现场经验。二、选题重点钻井完井·国家、集团公司科技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的研究;·深井、复杂结构井优快钻井理论与技术;·致密油/气、油砂、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优快钻井技术;·海洋钻完井、深水钻完井工艺及国产化工具;·水平井、多分支井钻井配套技术;·先进固井完井技术;·优质钻井液、完井液研究;·工厂化作业先进经验;·其他学科新技术在提高油气井设计及作业效率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南海深水钻井完井主要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海洋石油981"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成更是将我国深水钻井装备提升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深水钻井完井还存在缺乏作业经验、工艺及技术水平较低、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在介绍我国南海深水钻井完井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深水钻井完井面临的技术难点,针对我国南海特殊海洋环境、特殊地质条件及离岸距离远给钻井完井带来的特殊挑战,以安全高效钻井完井为聚焦点,给出了需要进一步攻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深水钻井完井技术及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最终实现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的高效安全开发。   相似文献   

10.
结合油气勘探开发对石油工程技术的需求,阐述了纳米技术及其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分析了纳米技术在钻完井、储层描述与改造、提高采收率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探讨了未来纳米技术的应用关键和应用前景。纳米技术在钻完井流体中应用已经在现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储层描述与改造和提高采收率等应用还处于研发阶段;在油田大剂量应用需要解决成本、稳定性、岩石中的运移性、制备或修饰工艺等关键问题;纳米技术未来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提高钻完井流体性能技术、提高井下工具和材料性能技术、提高储层描述精度技术和提高油气产量工程技术四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深水钻完井工程设计存在水文地质条件恶劣、作业成本高昂等一系列设计难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的进程。基于钻完井工程设计的流程及特点,以南海某深水油田的钻完井设计方案为例,选择井眼轨迹及井身结构设计、工作液设计、钻柱及钻具组合设计、井控工艺设计等主要的钻完井工程设计部分,进行了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结果的分析。得出了深水钻完井工程设计适宜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基本设计思路,提出了简化井身结构、简化钻具组合、注重浅层气井控、采用批次作业等针对性的设计建议,能够为深水钻完井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石油工程技术是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的手段,是推进油气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实现复杂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和剩余油气的挖潜增效,满足勘探开发日益迫切的石油工程技术需求,中国石化近几年重点开展了优快钻井完井技术、复杂地层测井录井技术、特殊储层改造技术等技术攻关和相关装备的研制工作,有力支撑了中国石化70多个盆地、500多个区块的油气勘探开发和海外5大区域近40个国家油田技术服务市场的开拓。综述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钻井完井、测井录井和储层改造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结合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目标和新的技术需求提出了发展建议,即加快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适用于超深油气藏、页岩油气藏、致密油气藏、东部老油田等的集成配套技术,并重视非常规能源、深水油气开发技术的研究,全力打造一体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海况复杂,气藏分散,其二期工程更是面临高温高压地质环境,钻完井技术与成本挑战巨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多维水下井口优选、多因素探井转开发井评价、深水大位移井安全钻井周期预测和深水气井智能完井等钻完井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深水水下井口、深水水下采油树、深水早期溢流监测装置和多流道旁通筛管等工具装备,并成功投用;发展了深水开发井大规模表层批钻及井间移位、极端海况深水钻井平台–隔水管作业安全保障、非目的层段高效钻井提速、深水开发井上下部完井一体化等高效作业技术,有效支撑了“深海一号”大气田及其二期工程的安全高效钻完井作业。在总结上述钻完井关键技术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我国深水钻完井技术发展方向,对未来深远海复杂油气田开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深水钻完井技术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书杰  谢仁军  仝刚  吴怡  徐国贤 《石油学报》2019,40(Z2):168-173
近年来,深水区域成为油气资源重要的潜力区与增长极。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在深水领域从跟踪学习、对外合作到自主创新,目前在西非、巴西、墨西哥湾均拥有深水权益区块,已安全高效完成40余口深水井钻完井作业,正在稳步推进中国首个自营深水气田的开发作业。中国海油已经掌握了深水钻完井系列技术,在深水隔水管、深水浅层安全高效钻井、深水测试和完井、深水井控及应急救援等方面形成了技术体系。面向未来,中国海油将聚焦深水高温高压、超深水、深水深井、深海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进一步发展作业风险控制及安全应急技术,着力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国产化,助推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走向更深、更远。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2月2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国海油)获悉,由海洋石油981承钻的中国首口超深水井陵水18-1-1井成功实施测试作业,这表明中国已具备海上超深水井钻井和测试全套能力。陵水18-1-1井是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部署在琼东南盆地的一口预探井,实际作业水深1 688.7 m,实际完钻井深2 927 m,属于超深水井范畴。此次测试作业是中国海油首次挑战高难度的超深水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巴西超深水海域发现巨型盐下油田以来,深水盐下钻完井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总结了巴西深水盐下钻完井面临巨厚盐岩层蠕动危害大、灰岩储层漏失严重、地层可钻性差、超深水钻井装备可靠性及应急管理挑战、巨厚储层完井严重漏失等难题,阐述了盐层段安全钻井及套管设计、控制压力钻井技术、钻井工具及工艺优化提高钻速技术、深水应急专项技术、大尺寸智能完井技术等深水盐下钻完井配套技术,并梳理了深水盐下L油田降本增效举措,最后展望了超深水无隔水管钻井、完井管柱湿式解脱工具、混合式智能完井控制系统等深水盐下钻完井新技术,以期为国内深水油气田钻完井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一报道范围报道国内外石油工程(包括钻井、钻井液、固井、完井、油气开采理论与工艺、增产增注工艺、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科技进展和现场经验。二选题重点钻井完井国家、集团公司科技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的研究;复杂结构井优快钻井理论与技术;致密油/气、油砂、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优快钻井技术;海洋钻完井、深水钻井工艺及国产化工具;水平井、多分支井钻井配套技术;先进固井完井技术;优质钻井液、完井液研究;工厂化作业先进经验;其他学科新技术在提高油气井设计及作业效率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海洋石油》2013,(4):83-88
TLP使得干式井口在深水的应用成为可能,与常规的深水开发模式水下井口相比,TLP降低了钻完井作业的难度和费用,尤其在后期修井和调整井作业时,能够大大降低项目的投资,经济效益明显。TLP目前在墨西哥湾、北海及印度尼西亚深水油气田均有采用。目前针对TLP的钻完井设计和作业程序国内开展研究较少,制约了深水油气田开发前期方案设计工作的开展。因此,重点介绍了TLP对钻完井程序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平台钻机配置,总结了TLP的钻完井程序;提出了钻完井设计和作业过程中,TLP对回接套管、升沉补偿等问题的要求,分析了与常规深水湿式井口的温度剖面差异,为开展TLP钻完井技术研究和前期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陵水17-2气田平均作业水深约1 500 m,其钻完井作业面临着因复杂地质条件、较大水深等带来的浅层地质灾害、海底低温、压力窗口窄、井控风险高等难题。通过分析陵水17-2在钻完井作业面临的挑战,探索出了以深水表层规模化批钻技术、上下部完井一体化作业技术等安全高效建井技术,创建了深水井筒环空压力安全管控技术,形成了深水井控安全屏障体系,建立了一套深水高产井高效安全测试技术。工程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成功支撑了陵水17-2气田的安全高效钻完井作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18日,南海深水油气开发顶层设计在北京"亮剑"。四个深水技术研究室、三个深水中心将共同构成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下称国家深水工程研发中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体系已现雏形。"四室"分别为深水钻完井技术研究室、深水工程结构技术研究室、深水工艺及设备技术研究室、深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