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刺申脉照海治疗顽固性失眠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如杰 《四川中医》2008,26(4):123-123
目的:观察和验证针刺中脉照海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补照海泻申脉治疗,对照组取常规穴位平补平泻,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5%,对照组治愈率为47.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中脉照海治疗顽固性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2.
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不寐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世广 《中国针灸》2005,25(11):771-772
目的:观察针刺照海、申脉穴为主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不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补照海、泻申脉为主配合辨证分型取穴治疗,对照组单纯按辨证分型取穴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31.6%和68.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不寐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莉  杨洁 《四川中医》2011,(7):125-126
目的:观察以申脉、照海为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试验组采用针刺申脉、照海为主穴,操作时补照海、泻申脉,并随证加减配穴;对照组取神门、内关、安眠穴为主穴,随证加减配穴。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 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睡眠障碍改善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PSQI总分评定试验组治疗前为15.27±3.22,治疗后为7.36±2.27;对照组治疗前为15.41±3.40,治疗后为11.53±3.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泻申脉、补照海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失眼症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调节阴阳跷脉治疗失眠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照海、申脉为主调节阴阳跷脉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以针刺照海、申脉为主调节阴阳跷脉;对照组39例,口服氯硝西泮片。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中,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9.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针刺照海、申脉为主调节阴阳跷脉治疗失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照海,泄申脉”调阴阳跷脉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跷脉针刺组60例采用“补照海,泄申脉”为基本方辨证施治;一般针刺组48例采用一般针刺治疗.12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跷脉针刺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一般针刺组(P<0.05).结论跷脉针刺组疗效优于一般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照海、申脉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按首诊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照海、申脉穴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取穴,取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6.7%,愈显效率93.3%,对照组痊愈率为40.0%,愈显效率83.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照海申脉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其疗效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7.
任亚东 《光明中医》2013,28(3):536-537
目的观察针刺申脉、照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13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试验组采用针刺泻申脉补照海,配合耳穴贴压心、肾、神门,辨证后随证配穴;对照组常规选取四神聪、神门、安眠穴为主穴,随证加减配穴。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睡眠障碍改善有效率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86.76%,对照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2.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分评定试验组治疗前为16.13±3.32,治疗后为7.76±2.45;对照组治疗前为15.97±3.05,治疗后为10.28±3.01,两组间治疗后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针刺申脉、照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眼症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泻南补北针刺法,对照组采用药物艾司唑仑片治疗,;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进行疗效评估,治疗3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SQI评分变化。对照组在治疗中脱落1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0.00%,愈显率73.00%,有效率97.33%;对照组分别为17.24%、37.93%、72.4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南补北针刺法是临床治疗不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盘龙刺为主治疗顽固性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顽固性不寐患者采用盘龙刺华佗夹脊穴及针刺四神聪、照海、申脉、三阴穴治疗,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12例,占66.7%;好转5例,占27.8%;无效1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盘龙刺为主治疗顽固性不寐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张兆华  张聘年 《四川中医》2012,(12):113-114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依首诊先后顺序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针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取穴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26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6例有效率为80.7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失眠其疗效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以调心安神为目的针刺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取百会、安眠(双)、内关、申脉、照海;对照组:口服舒乐安定片,每次1 mg,1次/d。10 d为一个疗程。治疗一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经治疗后有效率达83.33%。结论针刺百会、内关、安眠、申脉、照海可调神以治失眠,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申脉、照海为主穴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者以申脉、照海为主穴针刺,每次留针40min,每隔10min行针一次,每次行针3min,15d为1个疗程,治疗2~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单眼总有效率为100%,双眼总有效率80.00%。结论:以申脉、照海为主穴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补照海泻申脉来补阴泻阳治疗不寐40例,随机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治疗1疗程后(12天),观察组痊愈30例,痊愈率75%,对照组痊愈19例,痊愈率47.5%,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补阴泻阳治疗不寐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辨证取穴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例肝气郁结型顽固性失眠患者23例,给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申脉、照海)联合针刺治疗(双侧风池、厥阴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隔天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 d,治疗1~5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6.96%。结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肝气郁结型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泻申脉、补照海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泻申脉,B组补照海,C组泻申脉、补照海配伍,另选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行PSG检测。治疗组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比观察三个治疗组组内及四组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组内比较A、B两组治疗前后部分参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的影响不同。C组治疗前后比较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较:A、B、C三组治疗后比较,部分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A、B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部分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照海、申脉二穴配伍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改善作用要明显优于单取二穴治疗,且单穴对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各项指标的作用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丘墟透申脉与丘墟透照海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丘墟透申脉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丘墟透照海为主治疗。结果在小腿三头肌的痉挛情况(MAS)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缓解小腿三头肌痉挛方面,丘墟透申脉优于丘墟透照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采用“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对照组43例口服药物艾司唑仑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三补三泻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录的218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另外,观察组109例患者采取三补三泻针刺法治疗,而对照组109例采取传统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O.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取三补三泻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挂针为主配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挂针为主配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总32例(对照组1,2各16例),治疗组用挂针为主配合拔罐,对照组1用常规取穴及针刺手法配合拔罐;对照组2用常规取穴及针刺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5.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挂针为主配合拔罐为临床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为进一步研究挂针为主配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服用地西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