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PVP)中不同骨水泥注入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103例胸腰段单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椎体体积计量组53例,根据影像学检查模拟计算病锥骨折前体积,手术注入椎体体积的13%骨水泥;对照组50例,术者根据临床经验注入骨水泥,尽可能避免渗漏,增加骨水泥注入量.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骨水泥注入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103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并追踪随访12 m.术中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 d和12 m 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计量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测量组小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影像学检查测量值计算病锥骨折前体积,决定手术注入骨水泥剂量,可以明显提高长期临床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并发骨水泥渗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椎体疾病患者的92个病椎,所有患者均于C臂机监视下进行PKP,术后行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根据骨水泥渗漏情况将患者分为渗漏组及非渗漏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和1、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共有20例22个椎体出现骨水泥不同程度漏出,骨水泥渗漏率为23.91%.所有患者术后VAS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渗漏组与非渗漏组各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KP对椎体骨折的镇痛效果明显.少量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并不影响PKP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与传统低黏度骨水泥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OVCF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黏度骨水泥注入,试验组给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比较2组手术前后伤椎椎体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椎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同组间椎体高度、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术后试验组伤椎椎体高度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但VAS、ODI评分术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试验组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而对照组有11例,试验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术后均无肺栓塞及神经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不同损伤时期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并研究最佳的手术时机。方法90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 PKP 进行治疗。按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及 MRI 表现分为 A 组(急性期骨折)、B 组(修复期骨折)及 C 组(陈旧期骨折),每组30例。通过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伤椎椎体高度及 Cobb’s 角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患者间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术后1周及6个月时 ODI 评分及 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两个随访时间点患者组间及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1w 及6个月时伤椎椎体高度及 Cobb’s 角较术前均明显好转(P <0.05),各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及 B 组在上述两个随访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 C 组(P <0.05)。结论 PKP 手术对不同损伤时期椎体压缩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早期行 PKP 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及进行椎体后凸畸形的矫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骨水泥的分布形态对病人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就诊的109例OVCF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发生偏侧分为中位组68例,偏侧组41例.对比两组术前的临床资料;统计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的手术效果指标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再次骨折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凸Cobb角、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比(AH/PH)及骨密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后凸Cobb角及手术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3月VAS评分、ODI、后凸Cobb角及AH/PH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中位组ODI[(24.09±4.26)%比(26.96±3.92)%]、后凸Cobb角[(19.57±4.01)°比(21.65±3.76)°]改善均优于偏侧组(P<0.05);中位组骨水泥渗透率(5.88%比21.95%)及再次骨折发生率(2.94%比17.07%)均明显低于偏侧组(P<0.05);骨水泥分布形态及骨水泥渗漏率均是影响OVCF病人PKP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KP术后骨水泥的分布形态影响OVCF病人预后效果,其偏侧可增加病人骨水泥渗漏及再次骨折的几率,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使骨水泥中位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感染、血肿、神经根损伤及相邻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1年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微创特点.PKP可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较PVP安全性高,但费用较高;PVP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应结合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田利军 《河北医药》2012,34(14):2130-2131
目的对比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PKP组(n=23)和PVP组(n=24),分别行PKP和PVP,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椎体高度变化、上端椎椎体上缘及下端椎椎体下缘夹角(Cobb角)改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 2组术后的VAS、BI评分均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PVP组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有2例、3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PVP组有9例、共1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组均未引发神经损伤或心血管反应。结论 PVP和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均有显著疗效,但PKP显著改善患者脊柱畸形、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在安全性上优于PVP。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讨高黏度骨水泥针对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研究本院骨外科治疗的6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骨水泥黏度的差异分成三组。然后观察这三组患者疼痛缓解、脊柱效能改善、伤椎高度恢复等情况。结果比较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和低黏度骨水泥组、高黏度骨水泥组的VAS、ODI评分和Cobb角(P<0.05)。低黏度骨水泥组渗漏率为20%(4例),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和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0%(2例)、10%(2例),而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和高黏度骨水泥组的相关指标都趋近于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效果预后良好,高黏度骨水泥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胸腰段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3例,PVP组48例,PKP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透率的不同。随访并比较2组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的变化。结果10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PVP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明显低于PKP组(P<0.05);PVP组骨水泥泄露率明显高于PKP组(P<0.05)。2组术后2 d,6个月,12个月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椎体前缘高度PVP组明显低于PKP组(P<0.05),术后1年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纠正角度PVP组明显低于PKP组(P<0.01)。结论 PVP及PKP在治疗OVCFs中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均可明显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方面具有优势,但PVP费用相对较低,且术中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80-183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61个椎体,其中20例31个椎体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另有20例30个椎体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PVP组和PKP组术前术后VAS评分情况及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PVP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KP,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增加与术后1年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8.4%,明显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25%、20%,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PKP复位效果良好,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与PKP无明显差异,但其术后伤椎高度丢失明显,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OVCF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5月采用微创介入治疗OVCF患者132例,其中68例89个椎体行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64例81个椎体行PKP,所有患者随访3年以上。手术前后采用VAS评分、ODI指数、病椎前缘、中部高度的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疗效,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费用、天数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术后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在矫形效果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8个椎体(9.0%)、PKP组7个椎体(8.6%)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结论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OVCF能达到与PKP相同的中期临床效果,并能有效恢复病椎高度,矫正脊椎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填充网袋运用于无神经症状Ⅲ期Kümmell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36例无神经症状性Ⅲ期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63~8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n=18):单侧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组)和骨填充网袋组(BFMCS组)。记录术前(T1)、术后1天(T2)、术后1周(T3)、术后1月(T4)、术后6月(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椎管内径变化、责任椎体高度变化、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PKP组与BFMCS组在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椎管内径较术前有扩大,责任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FMCS组骨水泥渗漏率较PK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 单侧穿刺骨填充网袋与PKP治疗无神经症状Ⅲ期Kümmell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骨填充网袋骨水泥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骨外科收治的3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水泥黏度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低黏度骨水泥组10例、高黏度骨水泥组10例、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10例.观察3组患者疼痛缓解、脊柱功能改善、伤椎高度恢复及骨水泥渗漏率、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VAS、ODI评分、Cobb角与低黏度骨水泥组、高黏度骨水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和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组(P<0.05).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不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VP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和PKP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束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前缘、中央)、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KP在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VP和PKP治疗椎管占位<20%且无神经症状的不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可行,二者各有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骨水泥分布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均采用X线片观察骨水泥分布形态,并根据骨水泥分布形态分为A组(致密型,n=118)和B组(弥散型,n=62).术后患者均门诊随访至少半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水泥量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半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水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骨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高(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A组和B组术后半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和目测类比评分均降低,且B组术后半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和目测类比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 PKP的弥散型骨水泥分布形态可增加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近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骨水泥分布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均采用X线片观察骨水泥分布形态,并根据骨水泥分布形态分为A组(致密型,n=118)和B组(弥散型,n=62).术后患者均门诊随访至少半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水泥量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半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水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骨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高(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A组和B组术后半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和目测类比评分均降低,且B组术后半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和目测类比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 PKP的弥散型骨水泥分布形态可增加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近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57例接受PVP或PKP治疗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通过X线片测量、计算伤椎高度恢复率及后凸角度变化,并结合X线片判断有无骨水泥渗漏发生。结果 PK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椎体前柱体高度、椎体中柱高度、前柱高度恢复率、后凸角度变化、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KP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椎体前柱体高度、椎体后柱高度、前柱高度恢复率及后凸角度变化均优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的疼痛缓解率相似,但PKP对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的恢复优于PVP,且骨水泥渗漏率要少于PV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患者采用单侧及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PKP手术的OVCF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双侧入路,研究组采用单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骨水泥注入量为(41.38±9.21)min、(6.82±1.64)mL、(15.26±2.75)次、(4.41±0.58)mL,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ODI评分以及伤椎高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ODI评分均降低,椎体前缘高度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研究组术后VAS、ODI评分以及伤椎高度为(2.08±0.21)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PKP组(n=23)和PVP组(n=24),分别行PKP和PVP,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椎体高度变化、上端椎椎体上缘及下端椎椎体下缘夹角(Cobb角)改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 2组术后的VAS、BI评分均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PVP组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有2例、3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PVP组有9例、共1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组均未引发神经损伤或心血管反应.结论 PVP和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均有显著疗效,但PKP显著改善患者脊柱畸形、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在安全性上优于PVP.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190-19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老年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100例和PKP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骨折椎体压缩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PVP组2例出现神经根症状加重,发生肺栓塞1例。两组均无脊髓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39个月[(17.6±5.7)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患者椎体压缩程度和椎体高度恢复率明显优于PVP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时VAS与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各术前与术后VAS、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和PVP治疗OVCF均可缓解患者疼痛和提高活动功能。但PKP术后对于患者脊柱生理解剖位置的恢复优于PVP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